概念:
稅務籌劃是由Tax Planning意譯過來的。也可以理解為"稅收籌劃"、"稅收計劃"等意思,為了避免和稅務部門對稅收徵收任務進行的安排的那個"稅收計劃"混淆,就在國外的文獻中引入了這一術語,在最開始,是把將它翻譯成為"稅收籌劃"、"納稅籌劃"、"稅務籌劃"的。
稅務籌劃,也是指在納稅前,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納稅主體的一個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事先進行一個安排,便於達到少納稅或是遞延納稅目的的謀劃活動。
特點:
合法性
指稅務籌劃要在稅收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進行。那些違反稅收法律的規定,逃避繳納稅款責任,是偷逃稅,強烈反對和禁止。
籌劃性
在納稅前,對經濟事項進行合理的一個規劃、設計、安排,來減輕稅負。
目的性
直接的一個目的是降低稅收負擔,以便於減輕納稅負擔。
風險性
稅務籌劃是為獲得稅收效益,實際的一個操作來看,一般是達不到預期效果,這就和稅務籌劃的成本風險相關。
專業性
稅務代理、諮詢等作為第三產業產生了,標準比較專業化。
定義
節稅
節稅也就是節減稅收。只要符合實現稅收負擔減輕這一範圍的行為都屬於節稅,節稅在國家是合法的。節稅是合法的,有策劃性、政策導向性、倡導性。
避稅
避稅是納稅人用合法手段來減少應納稅款。也就是納稅人在表面上遵守稅收法律法規,實際上是用非違法手段實現自己的目的。所以避稅被稱之為"合法的逃稅"。避稅具有非違法性、策劃性、權利性、規範性和非倡導性的特點。
逃稅與偷稅
逃稅是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等方式,違反稅收的法律法規,達到逃避納稅的目的。偷稅是納稅人設立虛假的帳簿或記帳憑證,或者對帳簿、記帳憑證挖補、塗改等,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等的行為。稅務機關一旦發現逃稅的,要對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進行一個追繳,還要按照稅收徵管法的相關規定對其法律責任進行追究。偷稅的,按照法律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節稅合法,避稅非違法,逃稅、偷稅違法。
稅務籌劃並不是表面意義上的節稅,是企業經營管理重要環節,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終極目的是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了解更多,可關注《芳芳說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