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遠播解憂公主:嫁給父子三代烏孫王,產下輩分不同的6個子女

2021-01-09 陶陶愛歷史

初,烏孫公主死,漢復以楚王戊之孫解憂為公主,妻岑娶。岑娶胡婦子泥靡尚小,岑娶且死,以國與季父大祿子翁歸靡,曰:「泥靡大,以國歸之。」

這是司馬光《資治通鑑》,對於今天本文主角——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的記載。

在古代,最悲苦的女人,莫過於和親公主。她們離開錦衣玉食的故鄉,被迫嫁往風俗迥異、氣候惡劣真知強敵環繞的異國他鄉,其悲苦是難以想像的。而最讓和親公主們無法接受的,是遊牧民族特有的奇葩婚俗。

「斷匈奴之右臂,以通西域「,一直是一代雄主漢武帝致力於實現的目標。自張騫歷經千辛萬苦,從西域歸來後,漢武帝便決心打通河西走廊,將西域從匈奴的手中強奪過來。

經過霍去病所指揮的兩次河西之戰,漢軍成功控制了河西走廊,將自己的觸手伸向了西域。然而在當時,西域三十六國仍從屬於匈奴,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盤剝,而漢朝對於河西走廊的經營才剛剛開始,因此無力將自己武力投送到遙遠的西域大地。因此,漢朝必須爭取與國。

根據張騫的情報,在西域北部,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名叫烏孫。而烏孫,乃是如今哈薩克族的先民。與徹底降服於匈奴的西域諸國不同,烏孫國力強大,相對於匈奴有一定獨立性,因此是最好的爭取對象。

幾經權衡利弊,漢武帝決定派遣一位和親公主,將她嫁給老朽昏聵的烏孫王——獵驕靡。選來選去,漢武帝最終選取了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江都王劉建,是一位殘暴的諸侯王,他特別喜歡虐殺自己的姬妾,短短數年內,竟折磨死了35個宮女。

漢武帝聽聞消息後,剝奪了劉建的王爵,並逼迫其自殺。而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則被關押於掖庭,形同囚徒。本著「廢物利用」的精神,漢武帝將劉細君派往烏孫,自己的女兒,漢武帝可捨不得。

就這樣,20歲的劉細君被迫嫁給了老朽的獵驕靡。匈奴聽說此事後,大為震驚,唯恐烏孫倒向漢朝,於是也派出一位公主,和親於獵驕靡。

因此,劉細君不僅要服侍獵驕靡,還要費心與那位匈奴公主進行宮鬥,搞得身心俱疲。不久後,獵驕靡去世,而劉細君滿以為,自己已經完成和親任務,無子無女的她完全可以返回祖國。

然而非常可惜,烏孫和匈奴一樣,有著收繼婚的習俗。所謂收繼婚,就是父親或兄弟死後,兒子、孫子或其他兄弟可以續娶他們的老婆,以防肥水流到外人田。

獵驕靡去世前,立下遺囑,希望自己死後將細君公主改嫁自己的孫子軍須靡。劉細君聽聞此事,簡直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在漢朝,這種收繼婚簡直就是禽獸之行。於是她給漢武帝寫了封信,希望皇帝能準許她回到國家。

然而漢武帝為了國家利益,斷然否決了細君公主的請求,只是強硬的回覆:「從其俗!」就這樣,細君公主忍著劇烈的恥辱,嫁給了自己的「孫子」軍須靡,並產下了一個女兒。

在恥辱、思想和水土不服的折磨下,細君公主不幸去世,僅留下了一首催人淚下的絕命詩: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細君公主死了,但是漢武帝的西域事業還是要繼續經營下去,與烏孫的和親必須繼續。於是又挑選了一位罪臣之女——劉解憂。劉解憂是楚王劉戊之孫女。而劉戊因為謀反,已經自殺了。

於是漢武帝命令劉解憂戴罪立功,去往烏孫擔當第二任和親公主。相比於細君公主,解憂公主要稍微幸運一些。在烏孫,細君公主孤立無援。而解憂公主呢?卻有侍女和外交家常惠作陪,而正是在兩位同胞的幫助下,細君公主成功在烏孫站穩了腳跟。

有了朋友的陪伴,丈夫軍須靡也不像前任國王獵驕靡那麼老。因此,解憂公主也不至於向細君公主那樣唉聲嘆氣,自怨自艾。因此,解憂公主遠比細君公主活得長。

在烏孫,解憂公主負責服侍君王,馮嫽則嫁給了國中頗有影響力的右大將,而常惠則時刻負責傳達漢朝的消息。三人緊密合作,使烏孫的外交天平逐漸傾向於漢朝。

不久後,軍須靡去世,新繼任的烏孫王、軍須靡的堂弟翁歸靡「繼承了」解憂公主。對此,解憂公主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因此她並沒有說什麼。

在此期間,解憂公主與翁歸靡產下五個子女,分別是長子元貴靡(曾被翁歸靡立為王儲,後為烏孫國的大昆彌)、次子萬年(莎車國國王)、長女弟史(嫁龜茲王絳賓為王后,後被漢宣帝封為公主)、三子大樂(烏孫國大將、次女素光(嫁烏孫翮侯)。

由他們的名字可以看出,除了元貴靡以外,解憂公主的其他四個子女,均為典型的漢名。由此可見,在劉解憂、馮嫽和常惠的聯合努力下,烏孫已經越發站在漢朝一邊。

匈奴見烏孫國已經成為漢朝的,大為震恐。於是他們帶齊十萬兵馬,揚言踏平烏孫,除非他們交出解憂公主。

匈奴大兵壓境,解憂公主心急如焚,於是她立即向漢宣帝寫了封求援信,希望漢朝立即發兵支援。漢宣帝受到信後,調集15萬大軍大舉討伐匈奴,而常惠、翁歸靡則帶領烏孫軍隊從西面夾擊。

在漢軍的驅趕下,潰不成軍的匈奴人迎頭遇上了烏孫軍隊,遭遇了空前的慘敗:

「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騎將以下三萬九千人,馬、牛、驢、騾、橐佗五萬餘匹,羊六十餘萬頭。」

這是一場絲毫不亞於衛青、霍去病的大勝。從此以後,匈奴勢力大衰。漢武帝「斬斷匈奴右臂」的夢想,終於被解憂公主實現了。

但就在此時,烏孫國又節外生枝,出現了異常情況。匈奴慘敗後,翁歸靡也不幸去世。而解憂公主的兒子元貴靡因為年幼,沒能就任國王。而獵驕靡和匈奴公主所生的泥靡,成為了烏孫王。

雖然泥靡具有匈奴血統,但是他唯恐得罪漢朝,因為漢朝的西域都護府就在不遠處。因此不敢公開和解憂公主翻臉。於是,泥靡解憂又與解憂公主成親,生下了兒子鴟靡。然而,這註定是一次貌合神離的婚姻。

由於泥靡殘暴而無法控制,因此解憂公主當機立斷,決定將之除掉。但是由於風聲洩露,功敗垂成。宣帝(前53年)甘露元年,烏就屠(翁歸靡與一匈奴女子之子)叛變,起兵殺死泥靡,自立為王。

而漢宣帝則派遣辛武賢帶領數萬大軍,準備徹底徵服烏孫。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馮嫽親自前往烏就屠處,將之勸降。而烏孫國被漢朝一分為二,解憂公主兒子元貴靡領6萬戶,是為烏孫大王;烏就屠領4萬戶,是為烏孫小王。就這樣,烏孫徹底失去了獨立性,漢朝一統西域。而在這方面,解憂公主發揮了定海神針一般的作用。

公元前51年,這時解憂公主年將七十,思念故鄉的她寫信給漢宣帝,希望能埋骨於故土。於是,漢宣帝當即下令,用最盛大的禮節,將這位巾幗英雄迎回長安,隨行的還有孫子和孫女三人。大約過了兩年,解憂公主就與世長辭了。相比死在異國他鄉的細君公主,解憂公主是幸運的。

相關焦點

  • 解憂公主:解大漢西域之憂
    遠嫁烏孫的劉細君,因為語言不通,習俗不同,且夫妻間一年僅會面一兩次,整日鬱鬱寡歡。劉細君是個文藝女青年,有黛玉之才,曾作《悲愁歌》,表達自己憂傷與思鄉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漢武帝聞此歌后,心生憐憫,每年都派遣使者帶上錦繡帷帳、美味佳餚等物品前往烏孫去慰問劉細君。
  • 古代的和親公主中,誰對中國的貢獻最大?這兩個女人絕對不容忽視
    如果說起和親公主,相信大家一定都會想到王昭君和文成公主。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文人都對她們做出的傑出貢獻和歷史功績都大加讚賞。但是,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出塞和親的故事,卻更值得人們傳頌。都知道,劉細君是開通絲綢之路以來,第一個遠嫁到西域的公主,她先後兩次嫁給了爺孫兩輩烏孫王。
  • 白登之圍 公主和親的目的 第一個留下名字的和親公主和女詩人
    秦末漢初時,匈奴出了個應該是匈奴歷史上最為厲害的冒頓(mo du)單(chan)於,他統一匈奴各部,在中國北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匈奴帝國,雄踞蒙古草原南北,把河套地區也搶了回去,乘中國在楚漢戰爭期間,佔據中國北方領土。
  • 解憂公主命運啟示錄:沒有娘家做後盾的女人,該向誰尋求依靠?
    解憂公主的名氣有多大?如果你去新疆,在大街小巷處處可見以「解憂公主」命名的商品。解憂公主的祖父劉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因參與漢景帝時諸侯王的「七國之亂」後兵敗身亡,家族也淪為罪臣後人。劉解憂自小飽嘗排擠和猜忌之苦。
  • 百年嫁六位公主,西漢和親:打不贏的仗,化作和親公主的眼淚?
    冒頓單于已死,於是漢文帝又選擇了一位宗室女冊封為公主,嫁給新任單于老上單于。第四次是公元前160年,漢景帝在位,遵循舊例,冊封一位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匈奴首領軍臣單于。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和親政策前期主要是針對匈奴人。但是從細君公主開始,西漢的和親對象開始轉向烏孫。這和國內的政策也有關係。
  • 古代最美麗的婚姻公主先後嫁給了父子,結果各生了一個孩子
    她遠嫁匈奴後,遭遇「繼婚」,先後娶了三對父子。她還為他們每個人生了孩子。這個女人就是王昭君,在《落魚落雁》中被稱為「落雁」。眾所周知,漢朝與匈奴有過多次聯姻。漢朝的公主遠嫁匈奴不計其數。他們為漢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為什麼只有王昭君的名字流芳百世呢?史書《漢書·匈奴列傳》記載:「單于言其女婿韓為己有。
  • 克裡斯蒂安九世,他是「歐洲王室的嶽父」,子女遍布歐洲王室
    他和妻子一共生育了6個子女①弗雷德裡克八世(1843年6月3日-1912年5月14日)1869年7月他與瑞典國王卡爾十五世的女兒露易絲公主結婚。路易斯公主是自中世紀以來第一位嫁入丹麥王室的瑞典公主。②喬治五世(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埃迪去世後,在維多利亞公主的授意下,瑪麗公主嫁給了喬治五世。
  • 歷史上最美麗和親公主,嫁給單于父子3人,維護兩國50年和平
    王昭君被選為和親對象後,遠離故土,一路北上,路上彈奏了一曲《琵琶怨》,悽清哀怨的音樂和傾國傾城的王昭君使天上的大雁都忘記振動翅膀,掉落在平沙之上,「落雁」一詞也因此代指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王昭君以公主的身份和親匈奴,堪稱是歷史上最美麗的和親公主,嫁給單于父子3人,維護兩國50年的和平。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以此為描寫對象,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
  • 三星家族豪門恩仇記: 一代奠基業, 二代爭權勢, 三代而終?
    三星家族豪門恩仇記: 一代奠基業, 二代爭權勢, 三代而終?   死亡、稅收和三星,是韓國人一生無法避免的三件事。他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和三星集團有關,三星的總產值佔到韓國GDP的20%以上,由此可以想像被三星支配的恐懼。
  • 麥可傑克遜三子女現狀:大兒子遺傳父親,為何三子女都沒黑人!
    "最慘星二代" 出生在麥可傑克遜家,他們本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擁有獨一無二的夢幻城堡,還有至高無上的父愛,但這一切都在2009年6月
  • 麥可傑克遜三子女現狀:大兒子遺傳父親,為何三子女都沒黑人
    "最慘星二代" 出生在麥可傑克遜家,他們本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擁有獨一無二的夢幻城堡,還有至高無上的父愛,但這一切都在2009年6月25日畫上了句號,麥可傑克遜的三個子女一時間成了網友們口中的"最慘星二代",
  • 神秘的西域古國曾經一度稱霸西域,匈奴都忌憚,漢朝送去兩位公主
    我想很多人肯定都聽過這首歌——《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這首歌是漢朝遠嫁到塞外的劉細君公主,也叫烏孫公主。她是漢武帝劉徹侄子罪臣江都王劉建的女兒,而她嫁給的對象就是烏孫國的國王獵驕靡。那麼,漢武帝為何要和烏孫聯姻?沒錯,的確是為了對付匈奴,但烏孫強大嗎?強大,烏孫曾經稱霸西域,連匈奴都忌憚。
  • 三星家族豪門恩仇記:三代而終?
    掌控三星財富帝國的是亞洲頂級豪門李秉哲家族,正所謂無恩怨不豪門,三星家族的故事,比任何一部韓劇都精彩,是一部融合了父子反目、兄弟鬩牆、叔侄鬥法、為情自殺、百億離婚的商業言情大片。三星幾代掌門人之間的爭奪堪比一出清宮大戲:父子相殘、兄弟鬩牆、跳樓自殺、公報私仇,應有盡有!
  • 橫跨80年,三代迪士尼公主進化史
    01迪士尼公主可分為三代第一代雖只有三位,但是到現在仍家喻戶曉,她們就是元老級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此後的10年裡,形象各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第二代迪士尼公主們接連登場有主見,有反叛精神,敢於突破自己的圈子,是第二代迪士尼公主最大的特點。
  • 衰漫畫:老爹喝酒解憂更加沮喪?承認錯誤父子團聚
    上回說到衰衰看到老爹的生日到了,而老媽卻不在家,因此他就親自下廚,想給老爹做一頓大餐讓他有個驚喜,當老爹看到大餐的時候,果真跟衰衰想的一樣很驚喜,只是老爹卻得知衰衰做的魚之後,心就跟滴血一樣。衰漫畫:老爹喝酒解憂更加沮喪?
  • 康熙最疼愛的女兒,也是唯一嫁給漢人的公主
    一方面,他迎娶來自各族的女子為妃,另一方面,他也將自己的女兒們嫁給貴族之子以加深關係。算上養女,康熙帝見諸史冊的一共有著二十一個女兒,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嫁給了蒙古族的貴族之子。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這些公主中的一位所嫁的就並非是什麼郡王之子,而是一個漢人。
  • 兄妹互撕、父子反目、買兇殺夫,豪門當真富不過三代?
    崇尚弱肉強食、兄弟姐妹互殘富貴家業終不過三代!古馳家族的大家長是創始人古馳奧古馳,他有能力、有才華,在事業上很成功。但也正因為忙於工作又性情暴躁,和子女之間關係很緊張。另外,古馳奧還有個不受重視的女兒格裡馬爾達。這幾個人構成了古馳家族的第二代。
  • 說到紅顏薄命這事兒,世界各國的公主們真是不同人而同命
    比如漢朝那些和蕃的公主們,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公主先嫁給老態龍鐘的烏孫首領老昆彌,老昆彌死後,按當地的規矩又嫁給他的孫子岑陬,沒幾年細君便憂鬱悲痛病死。 再如楚王的孫女解憂公主,被嫁給烏孫國烏孫昆莫之孫岑陬,岑陬死後,解憂又被轉嫁給當時掌握國家政權的堂弟歸靡,歸靡死後,解憂又成了前夫岑陬前妻之子泥靡的老婆。 不光中國如此,日本也是如此。貴族女性大多是各種結盟、聯姻中工具人一般的存在。
  • 公主嫁給王子,然後被最親密的三個男人合力整瘋了
    在歐洲歷史上,有一個美麗的女子,她的爸爸是國王、媽媽是女王、丈夫是王子,她繼承到廣大的國土,原本有資格爭霸歐洲,卻被最親的三個男人背叛,被當成神經病囚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