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或為年內低點 經濟先行指標現回暖信號

2021-01-16 第一財經

4月17日,中國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發布。各種經濟先行指標顯示,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將出現改善,經濟回暖信號明顯。

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的同時,卻逆勢將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由6.2%上調至6.3%,認為中國的減稅等財政政策將刺激增長。

專家預計,一季度GDP或為年內低點,經濟初現企穩跡象,工業投資消費等指標有望回升。隨著貨幣政策逐漸趨穩,減稅降費等積極財政政策有望在穩增長中發揮主導作用。

一季度GDP或為年內低點

4月9日晚,IMF發布2019《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19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3.7%下調至3.3%,同時將2020年增速預期由3.7%調低至3.6%。下調的主要原因包括貿易爭端、貨幣緊縮以及投資增長乏力。

美國、歐元區、日本、印度等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預期均被下調。唯獨中國被上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IMF將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由6.2%上調至6.3%。IMF認為中國的減稅等財政政策將刺激增長。

關於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測,上半年中國經濟還將慣性下滑,隨著主動去庫存周期結束、產能新周期和貨幣財政政策效應顯現,年中經濟將觸底,下半年企穩。貨幣寬鬆和周期輪動,債市、股市、房市、商品將先後轉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認為,一季度GDP或為年內低點。今年1、2月基本面數據偏弱,但以貨幣和財政為主的宏觀政策擴張帶來的脈衝效應,疊加春節錯位,預計3月基本面情況有所緩解。結合前2個月基本面表現,預計一季度GDP增速為6.2%。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發布的一份研報稱,一季度投資較為強勁,對衝了貿易等帶來的下行壓力,且金融市場交易活躍度改善明顯對GDP增速也有提振,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維持在6.4%。復工良好疊加低基數,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1%;基建拉動下,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上行至6.4%,消費小幅改善。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季度部分傳統行業確實出現了企穩跡象,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在6.5%左右。但從領先指標來看,M2貨幣增速仍處於低位,從銀行端流向企業端的傳導效果仍有待觀察。

「減稅降費和流動性改善使得企業家信心有所恢復,大部分企業已經陸續恢復正常經營,但是還不一定支撐企業大規模擴大投資,民間投資仍有一定下行壓力。」劉哲說。

經濟先行指標現回暖信號

從先行指標來看,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較2月回升1.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運行在50%以下後重回擴張區間。

最近幾個月中國PMI走勢,數據來源 WIND

央行調統司原司長盛松成4月2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PMI數據往往具有前瞻性,從其細分指標看,生產、新訂單、原材料庫存指數等都較2月份明顯提高,二季度經濟企穩的可能性更大了。

受前期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以及對小微企業扶持的帶動,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明顯上升。3月中型企業PMI為49.9%,較上月回升3個百分點,其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5.2和4.6個百分點,回到擴張區間;小型企業PMI為49.3%,較上月回升4個百分點,其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7.4和6.2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撰文分析稱,隨著國家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等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中小企業預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除了先行指標PMI,基建投資領域的一些數據也值得關注。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風向標和經濟的晴雨表,挖掘機涉及建築、鐵路、公路等諸多重大投資和消費領域的需求。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行業統計數據,3月,納入統計的25家主機製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44278臺,同比增長15.7%。今年1月份至2月份,納入統計的主機銷售企業共計銷售挖掘機械產品30501臺,同比漲幅39.9%。

挖掘機銷量不斷回升,不僅與設備進入更新周期有關,更釋放出投資需求穩中有升、宏觀經濟未來走強的積極信號。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從最近公布經濟數據看,雖然經濟整體下行趨勢沒有明顯改善,但已經出現一些積極信號。製造業PMI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出現明顯反彈,也帶動經濟增長動能指標「新訂單-生產」連續擴大,這說明需求端已出現邊際改善;而挖掘機銷量反彈預示未來基建投資增速會持續回升,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改善。

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年初以來,地方債發行提速,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同時發改委審批進度明顯加快,一季度審批的基建項目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30%,反彈力度較大。受益於政策的提前布局,2019年基建投資有望回升。

劉哲表示,預計3月份基建投資增速會超過5%,二三季度基建投資還有望加速,二季度有望回到6.5%以上,進而對經濟產生正向的拉動作用,三季度有望恢復到10%左右的增速,成為拉動投資的重要力量。

2019年以來,航空貨運與物流指數處於上升趨勢。數據來源 WIND

「寬財政」逐漸顯效

IMF認為,中國的減稅等財政政策將刺激增長。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濟企穩尚不穩固,仍需要繼續加大逆周期政策力度。

中金宏觀易峘、梁紅在4月3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一季度經濟預期的企穩主要得益於金融條件改善,中美貿易邊際緩和,且基建投資預期升溫。但進入二季度後,貨幣政策預計逐漸趨穩,財政減稅降費有望在穩增長中發揮主導作用。

從年初到現在,減稅降費的政策舉措不斷推出。1月份首先生效的是6項個人所得稅抵扣政策,預計可以給居民部門每年減稅1000億元左右。而在1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政府又推出了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計劃,包括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減稅金額2000億左右。

從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在2016、2017兩年提出的減稅降費目標分別為5000億和5500億,而2018年升至1.1萬億,到2019年則激增至2萬億,這也充分顯示19年的財政減稅降費力度空前。

為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4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

在3月27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這一次增值稅改革推出的措施除了降低稅率、擴大抵扣,還有制度性期末留抵退稅。總體上這幾項措施加起來,減稅降負規模應該超過1萬億。「再加上今年以來已經實施的減稅措施,小微企業減稅約2000億元,以及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今年的減稅規模是最大的。」

中金報告中提到,如果本輪大規模減稅降費得以有力實施,製造業與大消費將最為受益。這種形式的財政寬鬆可以有效改善企業部門的現金流、並同時提升消費者的購買力。

相關焦點

  • 日本2020一季度GDP公布 2020年日本一季度經濟增速如何?
    疫情下的日本首份成績單出爐,日本內閤府5月18日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1月至3月)GDP初值顯示,日本一季度實際GDP環比下滑0.9%,換算成年率為下滑3.4%,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根據定義,日本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 ...經濟回暖已在悄然推進。從近期發布的先行指標和高頻數據看...
    證券時報頭版:中國經濟彰顯強勁韌性,擴大內需仍是重中之重;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積極推進,當各方還在爭論國內經濟究竟是「V」型反轉還是「U」型修復的時候,經濟回暖已在悄然推進。從近期發布的先行指標和高頻數據看,經濟增長有望超出預期,投資和消費復甦進一步提速,二季度中國有望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 袁吉偉:從先行指標看我國經濟增長趨勢
    筆者試圖藉助先行指標來尋找中國經濟增長逐步見底的更多證據,以分析、預判經濟增長趨勢。    筆者主要利用統計局公布的先行指標和公布的綜合領先指數分析我國經濟走勢。從統計局公布的月份先行指標看,月份我國先行指標為,較三月份下降,已連續三個月下降,下行趨勢明顯。公布的月份中國經濟綜合領先指數為,較三月份下降個百分點,該指數自去年月就持續緩慢下降。
  • 一季度中國、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GDP增速分享
    中國、越南、新加坡都已經正式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了,此外印度尼西亞的中央銀行也依據當前的各項經濟指標,給出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初值。由於疫情影響的時間、深度均不同,這幾個國家的一季度經濟情況如何呢?接下來,我們為大家一一解讀下。
  • 浦江·中國水晶產業指數 2020年一季度指數運行報告
    價格走跌產品僅水晶燈罩,一季度內價格指數走跌8.28%,集中在1月份,同期走跌的還有吸頂燈,1月環比下跌1.43%,2月回暖後,季度末漲跌持平。 其餘產品,一季度期間價格均保持穩定,指數持平於往期。
  • 一季度GDP同比降6.8%,釋放什麼信號?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06504億元,同比下降6.8%。雖然中國經濟自1992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縮,但同日中國股市溫和上漲。同時,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包括工業、服務業、投資、社會零售品消費和進出口等降幅都是大幅度收窄,呈現改善趨勢。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預期,二季度表現會明顯好於一季度,建議新型城鎮化、老舊小區改造、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相對成熟的內需潛力點亟待加快釋放。結構性的政策工具對中小微企業以及高槓桿、高固定成本的企業進行精準救助。
  • 中經發布|2020年一季度中經農業經濟景氣指數報告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中經農業經濟景氣監測預警結果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經農業經濟景氣指數為95.2,比去年四季度回落6.8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農業經濟受到了一定衝擊,但糧食生產形勢良好,生豬生產恢復勢頭持續向好,涉農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基本恢復,農業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國家GDP(國民生產總值):國家所有單位在一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主要指標。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合理的計算收入本應統計養豬、雞、鴨,編框子,打工除掉支出賺的錢。
  • 蘭格研究:明年一季度國內鋼市應該不錯
    明年一季度中國鋼材市場多數指標亮麗,是因為以下四大因素:一、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長態勢良好,會向明年一季度慣性傳導。2020年四季度全國內外需求同步發力,尤其是11月出口同比增長2成以上,拉動工業生產創下年內新高,11月份全國許多重要耗鋼產品產量「井噴式」增長。
  • 福建經濟持續向上向好 上半年GDP近2萬億元
    中新網福州7月18日電 (記者 龍敏)據福建省統計局通報,經初步核算,2020年上半年福建地區生產總值為19901.3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5%。  在17日下午舉辦的福建省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暨工作調研檢查總結視頻會上,福建省代省長王寧表示,上半年福建經濟總體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逐月恢復性增長,復甦向好態勢十分明顯。
  • 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 解碼數字背後的信心與活力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中國經濟表現如何?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五中全會未提GDP硬性指標,但暗含軟性目標引領經濟發展
    外界都在關注,這份《公報》的具體內容將如何指引中國實現所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毫無疑問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根據《公報》,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未設定具體的GDP指標。不過,仔細研讀《公報》全文就會發現,剛剛落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為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定了調,且釋放了不少重要的信號。
  • 中國經濟穩健前行 多項指標升至年內最好
    今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抗疫情、保民生、抓發展。前11個月,我國經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項指標升至年內最好,各行各業加快復甦,顯示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在浙江寧波一家新能源汽車鋁製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數字車間裡,多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該企業財務總監盧建波說,在全球產業鏈遭遇疫情衝擊情況下,他們的業績反而出現逆勢增長,前三季度淨利潤超過2.3億元。
  • 埃及作為非洲第三大經濟體,19年GDP總值和經濟表現如何?
    另外,在最近幾年內,埃及在經濟、科技等領域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水平,對應主要經濟產業也比其他國家發達,所以,被稱為是中等強國,再加上當地旅遊業發達,故對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當然,以2018年為例,埃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約2509億美元,同比增長5.3%,經濟總量比上年處於反彈上升期,但卻不如過去幾年,對應埃及鎊大幅度貶值,進出口貿易總額下滑、旅遊業增長緩和等,促使埃及最近幾年經濟不太景氣。既然埃及作為非洲第三大經濟體,那麼19年GDP總值和經濟表現如何?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 一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 NIFD報告:重視中小銀行一季度指標下滑 建議降息支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簡稱「NIFD」)官網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銀行業運行報告,報告對銀行業一季度各項指標進行了比較分析,並對銀行業二季度提出展望與建議。一季度行業分化加劇NIFD季報顯示,以淨息差衡量各類銀行的盈利能力,2020年3月末商業銀行整體淨息差為2.1%,較去年末下降10BP,達到近兩年來新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農商行淨息差為2.44%,較上季度末下降37BP,大型銀行、股份行、城商行淨息差分別較上季末下降8BP、3BP和9BP。
  • 吉林經濟,交出半年卷!多數指標增速好於全國平均水平 工業增長動力...
    17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省統計局獲悉,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抓「六穩」促「六保」,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省經濟運行穩步回升
  •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中國國內疫情漸行漸遠,經濟回暖近在咫尺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翰博】日前,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在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發文,介紹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最新成就。張霄大使表示,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實現止跌回升、由負轉正。
  • 德國一季度GDP創2009年來最大單季跌幅
    據報導,德國經濟救助的力度在各國中最大,自疫情發生以來累計財政救助規模相當於GDP的近30%。根據計劃,德國增值稅19%的普通稅率將降至16%,部分商品(食品、出版物等)7%的優惠稅率降至5%,政策有效時間為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與此同時,聯邦政府將向各地市政當局提供59億歐元的援助。
  • 一季度經濟正增長如何煉成:舟山上揚10.3% 汕尾增1.9%
    全國已有超50座城市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在普遍負增長之下,卻有兩個城市跑出了逆勢上揚曲線。近日,浙江舟山市官微「舟山發布」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0.3%的消息,這一增速不僅為浙江省第一,還是省內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