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幾內亞位於非洲中西部,領土分大陸及島嶼兩大部分。人口100來萬,總面積2.8萬平方公裡,是非洲大陸唯一一個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的國家。
中國人在這裡的主要經營行業有電信、礦產、工程、木材,以及一些個體工商業者,其中西語人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領域。本人也處於這個領域之中,因此接下來主要講的是這個部分。
在赤幾,工程行業的參與主體主要分這麼幾類:中字頭央企,地方國企,私有企業和類似國內包工頭的私人老闆。如果要外派的話,央企當然是最佳選擇。無論是福利待遇、培養機制還是晉升通道,都會更加完善。其次是各個省的地方國企。正規的私有企業也可以選擇,一些好的私有企業各方面並不比國企甚至一些央企差。
前面三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但在私人老闆的公司就職需要謹慎。前三者跟後者的最大區別在於是否有完善的制度來實現行為約束。不是說私人老闆都不好。央企國企私企都好,只是後者由於存在制度的制約,不利的方面可以得到約束,員工的基礎福利有保障。而前者由老闆一人說了算,好的當然也可以很好,但是壞的就沒有底線了。
至於收入,這應該也是很多人選擇外派的原因。
眾所周知,如今西語市場已經不似多年前那麼景氣,這體現在薪酬水平上確實是有了一定的下降。縱然如此,大部分外派收入應該還是能夠達到國內一般工資水平的2-3倍。就我所在的某家中下水平的央企來說,一個尚無職位的普通翻譯一年下來工資、績效加年終獎等各項收入,稅後到手在20-30萬之間,有些比較好的央企40、50萬也是有的。
地方國企和私企要低一些,差不多20萬左右。至於私人老闆,開出的工資則完全取決於其個人了。鑑於資本家利潤最大化的天性,工資應該不會太高。這是我所了解到的赤幾翻譯的整體收入情況,僅供參考。
2、工作
單就工程領域來說,各企業機構按其職能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搞市場開發的,一類是搞項目實施的。顧名思義,市場開發就是尋找新項目,而項目實施就是實施具體項目。有些公司兼有兩個功能,但是在大點的企業(比如名字帶有「××集團」的公司),這兩個職能一般會分散給不同的子分公司:一個負責引領市場開發,若干個負責具體項目實施。
一般來說,前者會比後者地位上高半級或一級,相應的待遇也會好些。下面我會就我了解到的內容,跟大家談談在這兩類機構中做翻譯工作內容的差別和優缺點。但由於目前我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項目在建,所以這一部分內容可能比另一個多些,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偏頗,故謹供了解。
首先,市場開發機構的翻譯主要負責高端關係的維護,比如政府高官甚至總理總統,以及所在國使領館、中國商會等,開發並推動大中型項目的落地。而搞項目實施的翻譯主要負責中低端關係的維護,比如監理工程師、業主工程師以及司級及以下的政府官員,主要負責解決現場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推動現場工程量的計量和籤證。
這裡要說一點,雖然項目在建的工作更貼近施工本身,但不是說你真的要下工地搬磚。在成分劃分上,翻譯屬於管理人員序列,現場施工活動會有專門的作業人員負責。翻譯去現場,大部分時間都在陪監理和業主,而現場工人師傅與黑人勞務之間的溝通並不需要翻譯。
相信我,他們比你還在行。
因為工人師傅們在常年的工作中早已與黑人勞務達成了交流默契,時常能用一個詞就表達一句話的意思。除此之外,以上內容是翻譯的主要工作方向,但諸如
文件筆譯、會議口譯、扯皮拉筋、證件辦理、買菜點餐
這類雜事,是哪裡的翻譯都跑不掉的工作。
另外,有的市場開發機構會有自營的在建項目,而有些項目實施機構也具有一定的市場開發權力。在這種情況下,
翻譯的工作內容會有一定的變化。
所以說前面的主要工作方向並不絕對。其次,市場開發機構一般是一個集團公司在這個國家的門面,所以工作和生活環境普遍要比項目實施機構好一些,各方面工作制度也更嚴格正規一些。
一般來說,市場開發機構的工作環境跟普通的國內公司沒什麼區別,工作時間雖不能說完全符合朝九晚五,但也不會長太多,而且有周六周日。項目實施機構的工作環境則會相對簡陋,工作時長也要長一些,一天能達到9個小時。而且出於保障項目施工連續性的目的,一般是沒有周末的。不過由於制度不像前者那麼嚴格,所以工作和休息的界限也沒有那麼嚴格。
市場開發機構的文字報表和關係維護等形而上的工作比較多,工作內容較為固定,工作內容不會有太大的增減。而項目管理機構的工作會根據現場施工節奏的變化而變化,忙的時候可以忙死,閒的時候可以閒死。這也是兩者不同的一點。總的來說,在市場開發機構心累,在項目實施機構身累;在市場開發機構高大上,在項目實施機構接地氣。從最重要的發展前途來看,市場開發機構無疑是個更高的平臺,作為翻譯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3、想法
外派不是很好的選擇,但也不是不能選擇的選擇,這是一道分析和判斷題。
有的人擔心外派久了再回國,會不會一無是處、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但事實上,在國內就業的西語畢業生,大概也需要很多的嘗試和不斷地面試才能找到相對合適的工作吧。
語言只是工具,長久單純只靠語言,沒有其他工作能力和經驗的積累,在哪裡求職都是行不通的。
外派時,少了國內燈紅酒綠的誘惑,更容易沉下心來。這份工作的「枯燥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最適合學習。
從長期發展來看,工程類翻譯如果繼續從事這個行業,一般來說都會選擇轉行。其中轉商務是最常見的:
考個一級造價師的證書,再申請回到公司國內機關從事編投標工作。
加上語言的優勢,走國際工程商務工作這條路會是個很好的選擇。也有一部分人決定外派一段時間後
回國創業
,至少啟動資金不用愁了,這解決了很大的一個問題。
外派一段時間後,選擇繼續學習深造也是可以的。用自己的錢去學習,選擇專業時受父母意志的限制會小很多,可以更多地考慮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理想,用一段時間的外派去開啟追夢之旅。還有一點需要特別說一下,就業時不是單身的,慎選外派。畢竟外派是一個漂泊的工作,而漂泊是穩定感情的殺手。個人和/或家裡對結婚這個問題比較著急的,慎選外派。
由於工作性質,男多女少,男生找到另一半的機會不多。女生選擇外派工作,可能更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一是外派的物質生活不像國內那麼優質豐富,可能住著活動板房、偶爾上山下河、時常蓬頭垢面,比較辛苦;二是如果到項目實施機構工作的話,女性朋友相對比較少(有時甚至沒有),得做好長期跟一大幫糙漢子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心理準備。
市場開發機構會好一些,女生決定外派的話大多更偏向於考慮這樣的機構。疫情隔離期間算是清閒,將自己工作體驗和看法寫出來。希望正在找工作、想更多了解外派,抑或是已經找到工作、將要來非洲的朋友們,能夠從這篇文章獲取一點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非洲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