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的動漫,原來講的都是成年人的故事

2020-09-11 去吧看看

不久之前和朋友又聊起了小時候的動漫:

「魔卡少女櫻的卡我家­­­裡現在還有一套。」

「我特地從日本買了小櫻手辦,初代萌神,夢中情人來著~」

「我還是看名偵探柯南和哆啦A夢比較多。」

「我們那時候最火的必須是七龍珠!」

「戰鬥力只有五的渣渣!哈哈哈哈!」

成年之後大家好像都有一個共同點,越長大,童年的經歷就越像一塊嚼不爛的泡泡糖,怎麼嚼都有味道。

從小學到高中、大學再到進入社會,每次和人交談,發現大家成長經歷的共通點就是——我曾經也追過某某動漫。

只有動漫中的經典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鳴,無論談起了多少遍,人們都還是津津樂道。

現在再看一遍這些經典動漫,才發現小時候看的是劇情,長大之後再看是生活。

在哆啦A夢中,有一集叫《爸爸也會撒嬌》,在這個故事裡,大雄的爸爸也是因為工作應酬喝的酩酊大醉在家裡撒酒瘋,家裡的人都攔不住他。

於是哆啦A夢帶著大雄和爸爸回到了過去,奶奶還在人世的時候,讓奶奶來教訓爸爸。

然而奶奶的「教訓」就是詢問爸爸最近過的好不好,告訴他,不要把任何擔子都壓在身上。


大雄爸爸聽到母親的話突然無比委屈,他撲進了媽媽的懷裡,一邊叫著媽媽,一邊訴說自己被部長欺負。

媽媽只是拍著他的背說:「乖,好好哭吧,你辛苦了。」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小時候不懂,但長大後再看這段劇情,我明白一個道理:再強大的人也是需要依靠的。

離家以後,我們一直都覺得出門在外報喜不報憂就是最大的孝順,憂愁要自己想辦法消化,仿佛這樣能做一個好「大人」。

而當我們放下無所不能的大人這個身份,重新被當作孩子來看待時,被壓在心底的委屈就像潮水般的湧來。

原來那些難過的事情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消散,只不過我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

假如柯南再也變不回去,小蘭該怎麼辦?

柯南系列的第九部OVA《十年後的陌生人》,講的就是10年後柯南沒有變成新一,順利長大的故事……

柯南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所在的年代是10年後,少年偵探隊都已經長大成為高中二年級學生,平次與和葉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難以置信的柯南趕緊來到小蘭家中,聽到園子說小蘭也快要結婚的那一刻,柯南徹底慌了,因為吃了過多小哀研製的解藥,柯南在5年裡再也沒有以新一的身份出現過.

一面是心上人的無故失蹤,一面是新出醫生的追求,小蘭陷入了兩難。

無法接受小蘭嫁給別人的柯南,找遍了他們兩個人曾經約會過的地方,最終在自己的書房中看到默默地站在那裡小蘭,似乎正在等待著新一的歸來。

為了阻止小蘭,柯南不惜暴露自己就是新一,然而小蘭並不相信。小蘭告訴柯南,她已經等了新一十年,無所謂再等上十年。

這一刻更加明白,愛情最珍貴的不是花前月下,不是甜言蜜語,是有人願意一直在你身上花費時間。

而那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卻比不上「等待是最長情的告白」。

小時候覺得柯南系列裡,小蘭的角色設定說不上有多獨特,為什麼會成為女主呢?

經歷過異地戀之後才懂得,那個在平凡普通的生活裡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下一次又一次的不告而別的堅強女孩,才是我們身邊最獨特的人。

因為時間空間上不同步而產生的感情空隙,被一次又一次的誤會越撐越大,一個擁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會輕易成為宣告分手的導火線。

明明是兩個人的戀愛,卻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孤獨。

所以當我再看這集的時候,仿佛感受到了那時的自己滿是酸楚和難受,因為我知道,小蘭等了新一十年,卻換來了一輩子的孤獨。

小時候看龍珠,眼睛裡全是熱血沸騰的打鬥場面,現在再看龍珠,發現是悟空和克林的友情撐起了整部龍珠的劇情。

膽小的克林願意為了悟空赴死,悟空為了克林的死徹底爆發,變身超級賽亞人,無論什麼戰鬥,克林見到悟空救場時那個表情,永遠是那麼的放心,踏實,百分百信任。

也正因這樣,《龍珠》才有了那句非常經典的話:克林祭天,悟空法力無邊!

他們倆像極了初、高中時為了最好的朋友義無反顧與全班同學為敵的你我他。

那時的我們總以為最好的朋友一定會在一起一輩子,然而現在卻分道揚鑣甚至成為了陌生人。

還有一段讓我難忘的情節是GT的最後,悟空即將和神龍一起離開地球,他又回到了那座海邊的小島,那個他和克林友情開始的地方。只不過,此時克林早已變成了一個老頭,悟空卻又回到了曾經的孩童模樣。

這讓我想起了那句」小孩子才說再見,成年人都是默默地相互疏離「。當兩個人越走越遠的時候,聯繫越來越少,想再開口都糾結起來。

也越來越明白真正的朋友不是天天見面,吃喝玩樂、相互吹捧,而是可以很久不聯繫,但見面依然熟悉如故,無可替代。

《龍珠》從未刻意去刻畫友情,但在不經意間,讓這些珍貴的情感佔據了我們的全部回憶。

當看到悟空故意比武輸給克林,完成他想贏自己的心願時。我明白了,友情從來都不是約束,形式化的選擇,而是相互成全和發自內心的快樂。

最近我對從小崇拜的魔卡少女櫻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天選之子也有過和我一樣的煩惱……

即使每次危險的時候都可以力挽狂瀾,但依然無法成為像庫洛裡德一樣的大神,得不到同伴的認可,小櫻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成為庫洛牌的主人。

於是小櫻用了「回」牌,回到了庫洛裡德還在世的時空裡。一來到這個時空,小櫻便被眼前庫洛裡德、可魯貝洛斯、月三人相處的溫馨畫面打動,更加堅信自己無法做的和庫洛裡德一樣好。

有時候,我們習慣於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

就像我們從小被要求向別人學習,卻很少被鼓勵做自己,但比起被質疑的難過,自己對自己的否定才是最可怕的。

小時候我看著這段的時候一直不理解,庫洛裡德為什麼不告訴小櫻如何變得更強。可當我重溫這部劇,聽到庫洛裡德說:「新的春天開始了」,背景音樂響起的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

沒有這句話,小櫻就不會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庫洛牌。她就只是一個生活在庫洛裡德的陰影裡收集庫洛牌的人。

就像是冬去春來,四季更替,世間每一種生命,都有各自的顏色,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景。

步入工作的我們總會經歷迷茫,到底是繼續自由職業,還是老老實實考個編制,或者找一個節奏慢一些的公司提前養老,當我們參考了周圍無數人的經驗後,還是發現,別人的選擇都不適用於自己。

每一個人的未來都不是複製別人的過去。

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是量身定製,只有自己內心真正明白了什麼是不能捨棄的,路才會走通。

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長大後的我依然鍾愛《魔卡少女櫻》,因為陪著小櫻一起努力成長不甘人後的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為什麼成年後看動漫更容易紅了眼眶,因為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原來成年後才明白的道理,早已在這些動漫裡埋下伏筆。

不管什麼時候,看動漫的時間總是快樂幸福的,只可惜現在很多事情佔據了我們的時間,讓這些經典的動漫只能活躍在和朋友聊天的隻言片語。

相關焦點

  • 小時候看誤以為是國漫的作品,實際他們都是外國的
    小時候我們喜歡在電視上看動漫,因為當時的網絡並不發達,每當放學回家,看到自己喜愛的動畫片更新了,作業都顧不上寫了,所以也經常會挨罵,而且那時候看動漫,除了裡面的情節一看就是日本的動漫外,很多動漫並不能讓我們準確的知道到底是哪個國家的。
  • 小時候看童話很美好,長大後才發現,原來童話故事最黑暗
    #去影院最想看的第一部電影小時候的我們,認為這樣的結果是美麗的,是美好的,是讓人信服的,但是故事終歸是故事,而它會隨著我們的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而衍生出來不一樣的感受的。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只是一個故事,等到了自己長大後,看到的其實就是人性了。而在童話故事中被安排好的人性,卻從來沒變過。
  • 「都成年人了,還看動漫,你幼不幼稚啊」
    「這麼大人了,怎麼還看動漫啊」「都成年人了,還看動漫,你幼不幼稚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咋還這麼不成熟,喜歡這些小孩子的玩具啊(手辦)」,作為一個喜歡二次元#二次元#的成年人,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來自周圍朋友親戚的這些問候。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大多只能報以一個尷尬的微笑回應,那麼成年人到底該不該看動漫呢,看動漫真的就是不成熟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
  • 成年人看小豬佩奇,是一種幼稚的表現?
    ,也不是一開始就喜歡動漫的,反倒是很多人小時候都是跟著大人一起看電視劇,後來才慢慢接觸到動漫的,為什麼喜歡動漫,是因為他們喜歡動漫中那種純粹,一個動漫人物不會因為各種八卦而人設崩塌,是什麼樣的角色,就永遠是那個形象,可以一直熱愛下去。
  • 從小看《聰明的一休》動漫,到底講的是啥?原來一切都是有原型!
    從小看《聰明的一休》動漫,到底講的是啥?原來一切都是有原型!第一,《聰明的一休》裡的「一休哥」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日本的著名高僧一休宗純禪師。第二,「一休哥」和他的母親的身份非常不簡單。第三,國語版的《聰明的一休》是刪減版的。
  • 二次元的你,覺得成年人會看什麼樣動漫?
    但是隨著我年齡增長,看番數量的增多,當我看了600多部作品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不再喜歡看那些讓人很累的番了,整天搞笑日常番加百合(本人是男性),確實感覺體會生活所學到的會比看動漫理解到的更加真實、貼切。畢竟別人說來的不如自己親身體會的更深刻。
  • 日本動漫最著名的黑暗系神作,成年人都無法接受,小孩子不要看!
    日本動漫最著名的黑暗系神作,成年人都無法接受,小孩子不要看!動漫其實是一種非常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它不僅僅拘泥於低齡階段的小孩子。有一些黑暗系的動漫就算是大人看了也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日本動漫最著名的黑暗系神作都有哪些吧!
  • 動漫怎麼看:到底是子供向的動漫還是成年人工作中的「童話故事」
    大家好,我是斯文君最近新番動漫不知道各位都看了多少,簡單來說這個月其實沒有什麼太突出的動漫,出了骨王和巨人,基本上其他的動漫的都是發揮平平,但是在眾多的動漫中還是突然來了一個重點,那就是《工作細胞》。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這部動漫,先不說劇情,我倒是很佩服日本動漫這種寓教於樂的精神,不過這部動漫怎麼看也不是給孩子看的,但是稍微刪改點地方基本當做子供向動漫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了!我一度感覺這個出血量真的沒有關係嗎?在動漫中雖然時常是這樣的表現形式來突出,可是你這個也太突出了。再這樣一部動漫中成功的將人體演化成了一個日常畫面,我們日常的身體活動,紅血球和白血球就是一日常CP啊!
  • 成年人喜歡看動畫片就是幼稚?
    近日有一個關於動漫的話題上了熱搜:"二十多歲的我還是喜歡看動畫片",此話題在網絡上被各位網友評論的那真是褒貶不一。不過,也可以看出來,動漫作為文化產業的表現形式之一,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已經可以被容納,只不過對於"成年人了還喜歡看動畫片"的現象,大眾接受度還沒有到理想中的水平。
  • 動畫裡有哪些小時候看不懂的劇情?
    童年時看動畫由於認知能力以及社會經驗的限制,並不能完全看懂動畫裡面的情節,特別是國內引進日本的那些本來是深夜檔動畫,結果在國內放到動畫黃金檔播出的那些動畫。等到長大以後,再次回顧這些動畫,才發現原來小的時候真是什麼都不懂,當年那些動畫情節現在仔細思考,原來反映了很多小孩子不會明白的社會現實以及成年人的生態。
  • 成年人還應不應該看動漫?動漫真的是幼稚嗎?
    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為什麼成年人還喜歡看動漫?孩子大了還愛看動漫怎麼辦?這種問題,起初我以為這些只是部分家長的老化思想,可是沒想到,這種看法竟然也會出現在我的朋友身上。為什麼老一輩乃至年輕一代會對大人看動漫有著"幼稚"的看法,在這說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說一下很多人一個誤解:動漫≠動畫片,動畫片是給孩子看的,動漫是給大人看的。這句話中其實算是半正確,正確的是動漫確實不等同於動畫片,動漫的定義是指動畫加漫畫的統稱,也就是說動漫其實是動畫片和漫畫。
  • 國內的成年人,不配看動漫!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國內提到動漫的時候,一些人會習慣性地把動漫和低齡向動漫畫上等號,並且不忘嘲諷一句「多大的人了,還看動畫片」,而這一看法更是很好的傳給了一些後人,導致很多人在看動漫的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偷偷地看,生怕被嘲諷。
  • 國內的成年人,不配看動漫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國內提到動漫的時候,一些人會習慣性地把動漫和低齡向動漫畫上等號,並且不忘嘲諷一句「多大的人了,還看動畫片」,而這一看法更是很好的傳給了一些後人,導致很多人在看動漫的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偷偷地看,生怕被嘲諷。在一些人看來,動漫是小孩子看的,而國內的成年人,不配看動漫!
  • 為什麼銀魂這部動漫讓許多成年人著迷?是因為開車?
    成年人的世界比較複雜,原以為告別了校園走上社會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賺取財富,然後發現現實給年幼的自己來了一個響亮的大嘴巴子(有小夥伴可能覺得這還是旁白君嗎?),痛並快樂著是從二十多歲到而立之年必須經歷的,後面也就好了。(這句話有點怪)那為什麼是銀魂,而不是其他動漫呢?
  • 什麼樣的動漫適合成年人觀看?成人動漫,往往具有多元性與相對性
    十幾年前,動漫還被視為是小孩子看的東西,代表的作品便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這種低齡化動畫,做的精緻一點,也不過《大鬧天宮》這種程度。而伴隨著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動漫早已脫去了低幼的標籤,越來越多的動漫開始嘗試以成年人的視角描述故事,成為「成人動漫」。
  • 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蠟筆小新》。|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長大了再看,還是喜歡,喜歡月野兔的單純 勇氣,小櫻的可愛活潑,小新的無腦頑皮,但是傻笑著傻笑著,看他們的眼光卻多了幾分「大人」的思考——原來陪伴我們長大的「小夥伴」,都那麼有錢 ……01
  • 長大了才知道,動畫片是給成年人看的
    孩子會堅定地相信,哆啦A夢是真的,聖誕老人是真的,媽媽講的所有故事都是真的。生活是簡單美好的。喜歡藝術創作的,就去看尼爾叔叔的《藝術創想》;想看益智趣味類的,就去看王小丫的《開心辭典》;周末想要狂歡放鬆的,就去看李詠的《非常6+1》。
  • 小時候追的動漫,是否記得劇中的庫洛牌,變回你原來的樣子
    小時候追的動漫,是否記得劇中的「庫洛牌,變回你原來的樣子!」可能有很多80後和90後的小夥伴們都聽過動漫裡面的這樣一句話「庫洛牌,變回你原來的樣子!」是不是非常熟悉呢?沒錯,這部動漫就是陪伴我們80 90後成長的《百變小櫻》。
  •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獻給成年人的童年告別禮
    ,那時最大的願望可能是把數碼寶貝這些動漫都看完吧,當然後來也知道是為了保護國產動漫發展。小時候看過的動漫有很多,每天一集總是怕錯過,而當一部暫時完結後,更是心裡惆悵若思,主人公們後來怎麼樣了,去了哪裡,拯救過的人後來怎麼樣了?世界被好好保護了嗎?沒有人告訴我答案...
  •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獻給成年人的童年告別禮
    而突然的一天,他們從電視中消失了,同時消失的還有名偵探柯南、四驅兄弟,取而代之的是喜羊羊等動畫片,那時候我接觸不到網絡,甚至家裡座機都沒有,我無從得知他們去了哪裡,只能從有電腦的小夥伴口中得知接下來的冒險故事,那時最大的願望可能是把數碼寶貝這些動漫都看完吧,當然後來也知道是為了保護國產動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