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塗文娟
「預計今年春節芹菜蘿蔔價格最高的時候,我們大棚種植的芹菜蘿蔔將迎來大豐收!」指著綠簇簇的菜園,楊莊村第一書記李東亞爽朗地說。冬至,記者來到平橋區甘岸辦事處楊莊村,但見果蔬大棚整齊排列,一畦畦的青菜綠油油水嫩嫩,滿目生機。
甘岸辦事處楊莊村共有1074戶4812人,其中貧困戶51戶152 人,約有75%的村民外出務工,土地撂荒現象普遍。「我們這裡是優質沙土地,甘岸的蘿蔔、西瓜、大米等等,在全市都叫得響,撂荒非常可惜。」李東亞說。
於是,在平橋區、辦事處的組織引導下,該村搞起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信陽市平橋區世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把貧困戶152人全都確認為成員。
隨後,楊莊村村支「兩委」利用扶貧各項優惠政策和幫扶單位大力支持,爭取資金近135萬元,建成村集體固定資產鋼架連棟蔬菜大棚面積11000平方米,配套生產管理房145平方米,以世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金康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綠藤生態果蔬基地為依託,實行「合作社+生產基地+貧困戶」的幫扶模式,積極發展立體種植、反季種植。
2018年以來,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2.5萬元,帶動貧困人口及周邊群眾就業增收66.5萬元,三個帶貧企業盈利達92.5萬元。
經濟收入提高,也要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楊莊村以下慄園組為試點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帶動其他村民組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累計投資近335萬元,栽植桂花樹860棵,紅葉石蘭2200株,冬青3000棵,欒樹1170棵,紅葉石蘭球770棵,安裝太陽能燈57盞,硬化村組道路6.2公裡,建成小遊園一處。
先後投資121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硬化農業生產路13.3千米,新建渠道3.0千米,整修大塘12口,新建固定電管站1座,新建408平方米的文化宣傳牆、12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廣場、88平方米的文化大舞臺,提質改造黨群服務中心420平方米,「美麗楊莊」正逐步呈現。
一面面錦旗,無言訴說著楊莊村這些年發展歷程,他們不等不靠,依託淮河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一步一個腳印,從貧困村發展成了美麗的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