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遠高文/圖
舞陽縣文峰鄉李斌莊村位於縣城西南部,有人口242戶1050人、耕地面積1281畝。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71人,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早在1994年,李斌莊村便開始引進香菇種植,但由於農民不懂種植和管理技術,香菇的產量一直上不去,而一家一戶小打小鬧又根本抓不住市場,種植香菇並沒有給群眾帶來多少實惠。
近年來,在文峰鄉黨委、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李斌莊村轉變了傳統經營模式,構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農業合作社為紐帶、農民群眾為基礎的經營組織,成立了多個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是在2015年引進華寶農業開發公司等龍頭企業後,有效地整合了食用菌種植的自然和社會資源,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有力地推動了食用菌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目前形成了以李斌莊村為中心,華寶公司為龍頭的香菇產業集群,有效輻射舞陽縣孟寨鎮等6個鄉鎮和葉縣、舞鋼市等附近6個縣市群眾近萬戶,形成了「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香菇產業種植模式。
為帶動貧困戶脫貧,華寶公司和貧困戶形成了利益聯結機制,由公司與有能力、有勞動力、有意願,但缺技術、缺場地的貧困戶籤訂承包合同,統一提供菌棒、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產品,貧困戶負責日常管理和香菇採收,公司保障貧困戶每年收入不低於1萬元。對既無勞動能力又無資金的貧困戶,則按照扶貧政策幫助其辦理扶貧貸款,以投資形式籤約入股,由華寶公司承擔還貸及利息,並向貧困戶發放投資分紅。
在引導群眾持續增收致富的同時,李斌莊村不斷加大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村裡先後籌集資金221.5萬元,實現了村內道路巷巷通,高標準配套完善了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室,飲水安全、危房清零、廣播電視、寬帶網絡等全面達標,大大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
如今,香菇種植已成為李斌莊村的主導產業,香菇種植戶達212戶,年產香菇1000萬棒袋,每畝香菇年純收入達到6萬元。
2016年,李斌莊村就已實現了整村脫貧,昔日的貧困村現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香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