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蕾 通訊員 郭步雲
接到關於兩個女子在火車站扭打成一團的報警,民警徐天然立即趕到。一問身份,居然是親生母女打架。母親31歲,女兒13歲……這,難道還是兩個孩子嗎?
母女相差18歲,光是看身形和衣著打扮,還真像姐妹倆。
民警在心裡默默算了一下,這位母親當上母親的時候可能還真是個孩子:生理上已經成年,心智尚未成熟的那一款。
孩子媽接下來的話更加讓民警震驚:丈夫早亡,她就出來工作了,女兒從小跟著外公外婆在老家長大。
「因為缺乏管教,結交了一群壞朋友,小小年紀就喝酒、唱K,甚至偷東西,派出所都進了好幾次了。」
聽上去真是令人悲傷。
外公外婆實在覺得管不住外孫女小劉,再這樣下去,這孩子的一輩子就毀了,所以他們就要求孩子媽將女兒接走,帶在身邊管教。
這也是個完全合理的要求。
孩子媽姓李。李女士把女兒接來以後,希望在新的環境下,可以慢慢改造女兒。
但是,這事急不來。
這不,母女打架的事情發生在8月11日,地點在杭州站南平臺,也就是有100多年歷史的那個杭州「城站」。
女兒小劉利用母親發給她的紅包,跑來杭州站買票,準備自己坐車回老家。
得知這一消息的李女士自然是一路追到杭州站,找到小劉,要帶她走。
「你不是我媽!」女兒怒喝,於是就出現了母女扭打的一幕。
在杭州站警務室,小劉一直要求回老家。民警耐心勸說,可小劉仍然堅持要投奔自由。
李女士見女兒那麼倔,一把奪過了手機,砸掉。
矛盾再次激化。
小劉開始不停地哭鬧、抱著民警的大腿,嘴裡不停地謾罵、抱怨,就是不跟媽媽走。
唉,真是兩個不能自控的女娃娃啊!
民警蜀黍只能安慰了這個、再勸解那個,忙了老半天,終於把大小兩個女人哄好了。
這回,小劉漸漸恢復理智,跟著媽媽回去了。她能平和幾天呢?李女士會不會吸取教訓,認真學習當好一個媽媽呢?
一系列問題,都只能等待她們自己解答。
正當我們要發布稿子的時候,鐵路警察蜀黍又送來一條消息:
鐵路湖州站派出所接到一個求助:一個15歲女孩自己買票準備去濟南與網友見面,女孩的朋友請求民警幫忙尋找她並攔下她。
僅僅靠一個姓名線索,執勤民警在進站口、候車大廳立即展開尋找,同時通過查詢得知女孩確實購買了8月11日湖州到濟南西的高鐵票。
在視頻監控中,鐵路警察找到了女孩,她確實獨自一人出行。鐵路民警立即與女孩的家長聯繫,接到電話的父親極為震驚,連忙表示自己不知此事,再次懇求民警幫助攔截。
最終,民警在G52次列車開始檢票時,找到了女孩並把她留下。
女孩姓沈,她告訴民警,平時父母忙於工作,對她疏於照顧;而濟南的網友對她很是關心,這讓小沈萌生了去見網友、一訴衷腸的念頭。半
小時後,女孩的父親趕到了高鐵站。
民警對小沈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也勸告家長,要與孩子平等溝通,給她足夠的愛和安全感,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最終小沈跟著父親回家。
警察蜀黍想說:
留守兒童,面對的不只有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啊。
父母把孩子留在給祖輩,就給他們造成了沒有安全感的困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即便是付出更多的愛,也難以取代父母的愛,更不用說是跟上時代的脈搏了。
沒有父母的監護,確實自由,但是缺少的愛,孩子會試圖從其他渠道去彌補,也容易走上結交網友、離家出走的衝動之路。
這將是歧途?還是得到來自陌生人的善意?一切都是未知。
當父母和孩子團聚,要做的不光是通過好吃好喝、拼命購物來彌補親情,更重要的是與孩子多溝通情感,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粗暴簡單、一味要求服從聽話啊。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