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支持的。有的寵主喜歡飼養大型並且攻擊性強的犬種,個人建議可以借鑑國外對於攻擊性犬種的管理辦法,強制上保險,定期家訪的等;或者禁止飼養。畢竟還是有一定危險性,並且中國高密度人口聚集,容易影響的判斷力,提高狗傷人的風險。並且逐步完善狗狗持有人追蹤辦法,以免出現狗傷人棄養後找不到負責人。現在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養犬管理條例》,對於養狗的各項規定也越來越細化,其中辦理狗證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規定。
對於辦理狗證這個政策,我是支持的,但是我認為辦理狗證之後各項工作更加重要!首先說一下辦理狗證有什麼好處。從源頭篩選養犬人辦理狗證有許多要求條件,比如合法身份,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固定住所並在禁止養犬區域以外等等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從源頭排除了不負責任,不適合養狗的人。可以減少散養狗狗、違規養狗等等現象。
減少流浪狗數量辦理狗證以後不能隨意遺棄狗狗,對於確實不適合再養狗的,可以交給犬類收容機構。這樣就會減少流浪狗的數量,一方面可以使狗狗避免流浪生活,一方面可以正規社會秩序,維護市容市貌。加強衛生防疫辦理狗證之後要組織打疫苗並定期檢查,並領取健康免疫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養犬人正規養犬,使狗狗更加健康的同時也使自己和周邊人群更加安全。
給狗狗提供安全保障辦理狗證以後就是合法養狗,依規養狗,只要自己遵守各項規定,就不用再擔心抓狗的了。另外,當自己的狗狗受到傷害或者丟失,也可以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辦理狗證只是政策層面的措施,真正做到正規養狗,文明養狗還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執法者層面:要依規辦理狗證,按照規定落實各項政策。對於狗狗的免疫,年檢,流浪狗清理等事項各部門要按照相關規定各司其職。
不能把狗證當成收費工具,收完錢就不管了,後續的服務一定要跟上。養犬人層面:依規養狗,文明養狗。嚴格遵守當地的養犬規定,文明遛狗,自覺拴繩子,自覺清理狗狗排洩物。不攜犬到公共場合和交通工具上,不打擾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社會群眾層面:履行好監督者的角色義務,對於不文明養狗現象及時制止或報告有關部門。不小心被狗狗咬傷後,不盲目蠻幹,不發生衝突,採取合理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學會依法維權。
無論辦不辦理狗證,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人們的自覺性。只要大家都能按照規章制度和公序良俗自覺行事,彼此理解,互相尊重,大家就能和諧相處!如果都只想著自己的權利而忽略自己的義務或者別人的權利,那麼無論政策多麼完善,也一定會產生各種矛盾!給狗辦證只是規範管理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後續管理,辦不辦證意義不大;
給狗辦證需要完成以下相關事宜:一是籤訂養狗承諾書,承諾書必須約定狗的監護人只能在指定區域和規定的時間段遛狗、狗狗出門必戴口罩、牽繩長度不能超過2米、禁止狗狗與兒童老人同乘電梯、狗屎隨機請理等;二是對狗狗咬人傷人狗的監護人必須處理及時,必須立即對受害者實施隨機送院醫治,並全額承擔醫療費、誤工費和精神損失費;三是對遺棄狗狗的監護人課以重罰;
狗狗監護人繳納履約保證金;按照承諾書約定條款細化處罰監護人違約違規的實施細則,確保處理過程不打羅圈仗,速調速決;出臺流浪狗的處理辦法,確保減少存量、抑制增量並限期清零。總而言之,要多管齊人下,照顧各方,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能叫的孩子有奶吃,要切實維護不養狗者的合法權益,確保不受傷害!
辦理狗證是好事,這也是咱們國家對寵物狗,甚至是寵物管理規範化的一個表現。辦理狗證利於疫苗接種辦理狗證會硬性的要求,寵物主人給狗狗打狂犬疫苗。目前給寵物狗打狂犬疫苗,完全是出於狗主人個人意願,確實有一批飼養者,沒有按規定,每年給寵物狗打狂犬疫苗及其它的疫苗(其實一些小型犬),其實這對狗、對主人、甚至對其他人,都是一個潛在的危害。如果要辦理狗證,那麼辦理狗證,就必須按時給狗打狂犬疫苗及其他疫苗。
辦理狗證、劃分責權所謂的辦理狗證並不是單一的一張證件而已,一些城市會給狗的身體裡安裝晶片,這個晶片裡有狗主人,以及這隻狗的全部信息,這特別利於對寵物狗的管理。一旦有狗丟失,通過晶片就可以了解狗主人信息,幫助走丟的狗狗回家。依託狗證也可以有效地管控,隨意丟棄寵物犬的行為。正規的狗證辦理,是在管理層面上規範了寵物狗主人的責任,同時也承認了,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