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0年9月初什麼電影最紅,一定非《信條》莫屬。狐狸潛水的各個影視群大家都討論的風生水起。你們知道的,狐狸對於這種燒腦系需要盤邏輯的片子是由衷熱愛的。
不過相信大家應該注意到了,《信條》非常像是一部沒講完的電影。那麼還沒有拍或可能根本不會拍的《信條2》會講哪些故事或填上哪些坑呢?我們今天就來系統梳理一下。
首先,《信條》第一部沒講全故事這一點有很多細節可以說明:
1,開局烏克蘭歌劇院襲擊事件,男主是在車上醒來,但沒有交代前情;
2,男主被拔牙虐待後,吞了自殺藥丸,但醒來已經被救,也沒交代是誰救的;
3,女主之所以被迫留在薩託身邊,是因為自己信了畫家朋友阿雷波的建議,拍賣了哥雅的假畫。但影片既沒交代阿雷波是誰,也沒交代阿雷波的結局。只說還有一副哥雅的假畫被英國軍情五局繳獲;
4,尼爾在結局對男主說,整個任務都是鉗形攻勢,你才完成了一半,但沒交代整體任務是什麼,完成的一半又是什麼;
5,時間推算,普莉亞曾告訴男主,演算機被發明是很多代後來人做的。但後來我們知道tenet組織卻是男主建立的,可以推測tenet建立時,演算機還沒發明;
6,最後的最後你一定發現了,影片男主居然沒有名字。
列出這麼多細節舉例,不僅僅是為了說明《信條》沒拍完,而是我發現目前大家都是在一個相對不完整的劇情基礎上進行分析,這就會有很多細節缺漏或說不通。這一點無疑會影響我們對於這部影片水平的判斷。但如果我們大膽的將影片設定成是兩部曲來進行相關信息的合理推測和補完,可能就會更清楚。
下面狐狸就對《信條2》故事內容的大膽猜測,當然也很有可能是一廂情願,全是錯的:
簡單說,總結下來其實就這麼幾個大推測:
1,男主曾化名阿雷波,將畫給了凱特(彌補男主沒名字的問題和女主跟畫家關係的說明)
2,尼爾就是凱特的兒子邁克斯,男主則在後來與凱特喜結連理
3,尼爾可能沒死,是其他人死了,比如老年男主
4,除了薩託任務外,還有另外的任務
接下來是狐狸對續集劇情的詳細推理:
1,我們假設第一部的時間是在2020年,男主在藏匿好演算機後,與女主凱特走到了一起。凱特的兒子邁克斯就是後來的尼爾。我們假設男女主在第一部中年齡為30歲+,假設尼爾的出場年齡則是10歲。這一家三口將度過相對幸福的20年時光。某次機緣下,男主送了尼爾一枚穿紅繩的圓環,尼爾很喜歡,一直帶在身上。
2,20年中,男主在未來籌建tenet組織,同時培訓兒子尼爾,尼爾成為了物理學碩士,且醫術方面也有涉獵。後來尼爾加入到了tenet組織中,成為了男主的得力幹將。
3,在男主的規劃下,通過時間膠囊,男主將一批逆子彈在內的逆物質和相關指導傳送回了20世紀80或90年代,與CIA和軍情五處等各國情報機構取得了聯繫,成立了tenet「過去式分局」。
4,但男主和凱特心頭一直有個疙瘩,他們都認為尼爾將在未來某次逆轉時空的任務中死在2020年。這讓男主始終難安。
5,終於這一天還是步步逼近,未來人在遭遇演算機啟動失敗後,又發起了新的行動。整個行動需要男主在202X年(可能後於2020年)阻止,才能成功。而想要阻止大陰謀,就先得阻止小陰謀,即第一部劇情中從薩託手裡獲取演算機。
6,於是男主和尼爾決定回到2020年。男主和尼爾兵分兩路,尼爾的任務是與中情局、軍情五處、普莉亞等進行接觸,並完成對男主自身的招募。過程中尼爾需要跟隨2020年的新兵主角,保證主角人身安全且任務進展順利。50歲的男主則化名阿雷波回到2020,在逆時間中將畫作交給凱特,並告知凱特自己的身份及未來尼爾會遭遇的危險,他告訴凱特,想救尼爾,這是唯一一次機會,因為一旦拯救失敗,尼爾死亡成為既定事實,那麼「發生過的就已發生」,而因為整個信息傳遞過程男主在逆時間,所以此時的女主是聽不懂男主說話的,這讓凱特覺得男主不能說話(呼應第一部凱特說阿雷波不能說話,至於為啥是逆時間暫時猜不到,可能是某次嘗試不成功後迫不得已)。
而後續凱特也不可以告訴即將認識的30歲男主任何消息,這樣才能保證後續時間線和事情進展沒有變化。因為未知就是保護。但得知真相的凱特偶爾還是會在面對30+男主時,忍不住問些胡話,比如在去往越南前的輪船上,「如果有機會救我兒子,你不了解那對於一個母親的意義」。如下圖。
7,整個事情延續《信條1》進行,區別在於,最終在尼爾返回洞中拯救30歲男主和艾佛斯時,50歲男主搶先一步迷暈了尼爾,並將尼爾託付給執行任務的藍隊軍人,後來被藍隊抬上了直升機(如圖),自己則換上了尼爾的服裝,尤其是背上了尼爾的背包,背包上是尼爾很喜歡的紅繩圓環。男主及時趕到地下牢籠,順暢開鎖(這些年他苦練開鎖,總算等到了這個機會),然後一轉身,被薩託手下擊中,50歲男主死亡。
8,尼爾醒來後,獲悉了50歲男主對自己的拯救。但發生的就已經發生,這就是組織的原則之一。而且最終阻止未來人的計劃還沒有完成,尼爾開始協助30+的男主繼續執行任務。最終整場時間鉗形攻勢任務完成,一家人拯救了世界。
這樣演的一大好處就是,第二部中足以有空間來講述幾位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包含男女主的情感,包含男主與尼爾,女主與兒子之間的情感都可以講的更清楚。也可以彌補第一部中對女主角色設計的不足。比如毫無緣由的討厭薩託,比如所謂拯救兒子,比如跟一個莫名其妙的畫家有一腿等等奇怪的細節設計。
一些技術推理,這裡與一些大V們推測的時間逆行設定不同:
很多人分析說,這個機器只能實現時間倒放,如果想回到過去,就必須一秒一秒的倒放回去,這裡我覺得大家是被男主兩次回到過去的行為誤導了的。因為男主兩次倒放式的時間逆轉,都在未逆轉前已經有過伏筆,即他已經跟過去的自己有過照面和交互。但當你不跟過去交互,逆轉後直接從正門出來,負負得正你就可以正常行動。
1,關於時間逆轉器,其實時間逆轉器可能可以實現人類的時間旅行,即任意過去時間設定(幾分鐘或幾十年),但前提是必須在同一地點,原本就得有另一臺時間逆轉器。所以這就需要提前布局,才能保證穿越的可能性。
2,只有當穿越後的人在當時產生過與某些人的交互活動後,重新回到過去,該角色才需要長時間在逆轉狀態下並產生重播。當你回到過去的時間點,立刻再從正向時間出口走出,你對這個舊世界來說其實是個新人。你就可以按照正向世界模式來行動,跟其他人並沒有區別。
舉例:
1)逆向男主在後來救凱特過程中被飛機風扇吹進了倉庫遇到了過去的自己,發生了打鬥是因為產生了交互。是因為正向時間的男主,是先遇到逆向自己,才有後續。所以這一段才表現成重播,結尾即逆向男主被吸出倉庫。
2)當你對這個世界來說原本是新人時,你就不需要重播。比如凱特回到了兩周前的挪威,再多一天時間去往越南。這裡凱特對於舊世界來說是個正向運轉的新未來人,就不需要帶面罩。
以上就是狐狸對《信條》續集內容的拆解。當我按照自己的推理將整個故事腦補出來之後,其實就會發現,如果狐狸腦補的內容是對的,那麼整個故事就非常牛批了。因為我們見多了像《復聯》宇宙一樣跨越十年的多部影片聯動和埋伏筆,但是我們從沒敢想,有人會在第一部電影中就植入如此之多的續集信息。
這樣操作帶來的好處很明顯,就是伏筆越多,在續集上映時觀眾的爽點會非常密集。因為會看到大量在第一部觀影時沒注意到的或者沒看懂的劇情,其實背後藏著大量的信息點。這種密集的恍然大悟,實在是很爽文設計了。
但是也有一個很致命的點,就是在第一部上映時,對於觀眾來說,觀影門檻實在是太高。信息太密,且很多情節顯得沒頭沒尾。這會直接造成影片票房和口碑雙雙受挫。當然目前也就是這樣發展的,從影片豆瓣開分8.0,目前已經下跌至7.8,看趨勢可能還會繼續下跌。甚至很多諾蘭迷都評價這部電影是諾蘭歷來電影中最差之一。
從公關角度來說,如果此時能夠讓諾蘭親自下場告知觀眾,這部影片我沒拍完或者後續故事授權給了某劇集開發商,也許可以挽救些許頹勢,給影迷們打一劑強心針。
本文的結尾,再另外分享一下狐狸拆解原本電影劇情的腦圖,希望幫助大家增加回想能力,更好的閱讀本文。
第一部分,是原本電影中沒有給出解答的部分內容:
第二部分,是影片中提到的一些科學概念和影片設定
第三部分是完整的《信條》劇情還原
最後想說,還是十分推薦《信條》這部作品的。因為即便是最終沒有續集,作為劇情迷其實也可以在故事當中獲得大量的猜測和推理樂趣。這一點講真後勁兒挺猛的。
後續,狐狸依然會為大家拆解各種營銷案例和故事背後的邏輯美,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