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出實招 逾8萬家企業被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2020-12-18 中國長安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郄建榮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推出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要求各地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嚴懲重罰。

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底,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內的企業達到84179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通過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24.9萬餘次,發現各類環境問題7338個,立案處罰724件,各地規範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依法減免行政處罰939次。

同時,生態環境部還出臺了《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加大對企業汙染治理的幫扶力度,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環保方面的實際困難。

據了解,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及「六穩」「六保」政策實施後,各地生態環保部門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自覺守法,推動企業綠色發展。企業與政府形成良性互動。

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位於重慶市璧山區青槓街道青山社區居民委員會的重慶速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騰機械),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屬於汙染小、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企業。

依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監督執法正面清單規定,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將這家企業納入了璧山區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據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第三季度,速騰機械被「雙隨機、一公開」系統抽中,納入檢查。按照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實施的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工作方案要求,璧山區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按照非現場執法方式對速騰機械進行了監管。執法人員通過璧山區環保物聯網平臺調取了速騰機械的基本情況,並聯繫速騰機械的環保負責人,要求其現場拍攝廠內生產情況、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以及固危廢貯存情況等。

通過這些措施,執法人員了解到正在生產的速騰機械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正常、記錄完善,固危廢貯存規範,排汙許可證尚在有效期內,近3個月內無環境投訴以及信訪情況。

執法人員採用非現場執法方式代替傳統的現場檢查,有效地減少了頻繁檢查對企業帶來的打擾,科學合理配置了執法資源,實現了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說,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實施後,多數省份都出臺了相關措施。其中,遼寧省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將正面清單劃分為疫情防控、重汙染天氣應對、日常生態環境監督執法三類,分別明確入選條件、篩選程序,引入企業承諾制,細化監管措施。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規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罰」「輕罰」等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細化適用程序、認定標準,全面規範「不罰」「輕罰」程序。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明確7種依法不予處罰的情形,督促企業儘快整改。

這位負責人說,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實施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汙染源信息的智能分析,及時發現和鎖定環境違法線索,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執法,規範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對因受疫情防控直接影響、環境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後果的,依法不予處罰,積極推動正面清單落實落細取得實效。

企業與政府良性互動

「排氣筒高度增加至15米」「定期更換活性炭」……由廣東省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攜手東莞理工學院組建的專家幫扶團隊為東莞榮興五金製品有限公司量身定製的這些措施徹底解決了這家企業汙染治理難題。

目前,東莞市這支專家幫扶團隊,分成6個幫扶小組,由博士帶隊深入東莞市2268家揮發性有機物重點監管企業,逐一開展點對點幫扶,實施靶向式精準治理。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自從幫扶團隊進駐企業後,企業增強自身隱患排查治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銷號式綜合整治進行順利。截至8月10日,東莞市完成了第一批544家省級重點企業銷號式整治。

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及「六穩」「六保」政策實施後,也極大地調動了企業服務政府的積極性。河北省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河環保)全力服務於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據先河環保總裁陳榮強介紹,目前,先河環保已經建成了集監測、治理、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生態環境網格化大數據應用系統。在這套系統中不僅可以看到全國和空氣品質實時的狀況,而且可以看到全國每個城市甚至鄉鎮、網格區域的空氣狀況,有些區域還有水環境質量狀況等。

陳榮強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由他們開發的這套大數據應用系統不僅為當地政府提供了一套天地空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更是結合當地汙染減排及汙染治理要求,為當地政府提供了網格化執法調度管理系統以及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與綜合決策支持系統。

「大氣汙染防治網格化精準監測體系集空氣品質監測點、企業汙染排放監測點、道路監控點、工地揚塵監控點等於一體,通過這個體系可以看到工業企業、工地、交通幹道、散煤燃燒、餐飲油煙等所排放的PM2.5、PM10、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的排放情況,這個系統實現了全方位、全要素、全覆蓋的監測。」先河環保大數據應用中心主任王春迎說,從2015年起,先河環保就開始參與各地方政府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

她說,2017年,三年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行動啟動後,先河環保在大數據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大面積布點,到找到汙染源再到精確到哪家工地哪個企業在排汙,並為政府提供動態減排評估。」王春迎表示,從2016年大規模布設網絡系統到現在,先河環保開發出生態環境物聯網監控設備15000多臺套,已經應用到21個省份。

惡意違法將面臨嚴懲

早在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時,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就指出,對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偷排偷放、主觀惡意排汙;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和嚴重汙染環境、構成環境汙染犯罪的,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與司法機關聯動,同時,將有限的執法資源集中於主觀惡意排汙,違法犯罪的企業。

《法治日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後,生態環境部定期通報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的執行情況,發布了一批惡意違法典型案件的查處情況。今年11月2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執法正面清單第三批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3起惡意違法案件。

生態環境部通報說,恆輝泡塑材料廠超標排放大氣汙染物的行為,違反了大氣汙染防治法的相關規定。當地生態環境部門依據大氣汙染防治法,責令這家企業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13.3萬元。

3月9日,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廣東省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聯合公安機關、當地街道辦事處組成執法檢查組,對位於潮南區峽山街道的一家印花作坊進行突擊檢查發現,汕頭郭某某非法印花作坊通過暗管違法排放汙染物。

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依據水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對郭某某作出罰款20萬元的決定,並報當地政府對這家作坊依法予以取締。同時,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對作坊負責人實施行政拘留。

4月15日,福建省泉州市生態雲汙染源監控管理系統顯示,南安市港盛陶瓷有限公司大氣汙染物排放數據偏高,泉州市環境監察支隊立即組織執法人員赴現場檢查。泉州南安市港盛陶瓷有限公司以逃避監管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的違法行為被查實。

對這家企業的惡意違法行為,泉州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對當事人罰款20萬元,並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鑑於這家企業存在以逃避監管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已將案件移送南安市公安局偵辦。

相關焦點

  • 泉州一環境執法案例上榜生態環境部「正面清單」
    線上生態雲監控 線下汙染無處藏泉州網12月20日訊 (記者謝曦)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三批6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泉州市一案例上榜。同時,泉州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辦案工作受到生態環境部表揚。
  • 生態環境部通報執法正面清單第二批典型案例
    微信公眾號「生態環境部」7月8日消息,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提出建立和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以下簡稱正面清單),要求各地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 這些鋼鐵相關企業、項目擬被納入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生意社11月05日訊   近日,根據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的相關要求,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調整後的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第一、二、三批)。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小編將此次公示的納入正面清單的鋼鐵行業相關企業和項目整理如下:  第一批  重點工程項目開工建設保障正面清單(開工建設)  1.中鋼集團邢機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一期(邢臺開發區)  重點工程項目開工建設保障正面清單(續建)  1.中鋼集團邢機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一期(邢臺開發區)
  • 臨沂公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69家企業可免於現場執法檢查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臨沂報導近日,臨沂市生態環境局公布臨沂市監督執法正面清單,69家企業可免於現場執法檢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建立實施正面清單,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免於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不等同於「不管不問」「降低要求」,而是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在清單實行期間,各級生態環境執法機構要通過遠程執法等多種方式開展對企業的監督、執法和服務,堅持監管執法工作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執法正面清單典型案例 其中涉合肥3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生態環境消息:    2020年,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在持續保持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的同時,進一步落實落細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不斷完善正面清單動態管理機制,細化配套措施,推動建立正面清單長效機制。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 生態環境部: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十五條」意見
    依託相關設施的企業,其項目環評類別判定無需考慮依託設施內容。  (四)繼續推進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改革  持續推進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改革,現行正面清單相關規定在新《名錄》發布實施前繼續執行。鼓勵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當地小微企業實際情況,在前期改革試點成效評估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細化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實施要求。
  • 生態環境部: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十五條」意見,可直接引用...
    依託相關設施的企業,其項目環評類別判定無需考慮依託設施內容。(四)繼續推進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改革持續推進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改革,現行正面清單相關規定在新《名錄》發布實施前繼續執行。鼓勵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當地小微企業實際情況,在前期改革試點成效評估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細化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實施要求。對已明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制定相關行業生態環境準入條件的小微企業項目,可納入告知承諾審批試點。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想問一個有關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的問題,我們知道,列入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的都是環境績效表現好的企業,可以少檢查、少打擾。最近有環保組織發現,河北生態環境廳發布的《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2020)》中納入正面清單企業中,有20家企業2020年以來存在環境違規問題被生態環境部門處罰。請問生態環境部有何評論?
  • 幫扶案例 陝西篇③丨鹹陽市生態環境局秦都分局 積極服務落實「六...
    「幫扶案例」欄目,介紹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落實「六保」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兩個正面清單」效能、幫助企業和地方政府解決環境治理方面問題和困難的典型案例,今天,我們推出陝西省的典型案例第三篇,供大家參考借鑑,汲取相關經驗。
  • 生態環境部:堅決取締廢塑料等廢物加工「散亂汙」企業
    人民日報報導,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近期表示,環保部門單獨或者會同相關部門發布多項規範文件,集中整治廢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和廢塑料加工利用企業,推動廢塑料回收利用集聚發展和清潔利用。2017年,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廢塑料等「五廢」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目前全國共重點整治「五廢」行業集散地194個,排查再生利用企業1.8萬家,關停取締8800餘家。
  • 福建建陽區嘉遠生態農業超標排放廢水被按日連續處罰共75萬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9日訊 7月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執法正面清單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之規定,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罰款15萬元。2020年4月10日,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向該公司送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立即停止違法排汙。2020年4月14日,南平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嘉遠公司排汙情況進行暗查,發現該公司仍然將處理後的養殖廢水通過上述溝渠直接排入徐宸溪。
  • 生態環境部適應疫情防控需要力推「遙感執法」
    本報北京11月22日訊 記者郄建榮 面對新冠疫情,生態環境部積極藉助科技力量不斷創新執法方式。據生態環境部透露,通過「遙感執法」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專項執法,並對掛牌督察的違法行為進行「雲解掛」。
  • 「四嚴四基」開啟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
    我們將通過上收市、縣兩級生態環境督察職能,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通過建立信息化平臺進行動態實時管理,規範驗收銷號標準和流程,健全通報、預警、掛牌督辦、約談、區域限批、考核評估等制度,強力推進整改工作;通過修訂《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等制度,倒逼責任落實。  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強化環保執法,讓生態環境保護長出「牙齒」。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溫州出了這些硬招實招!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溫州出了這些硬招實招!梳理形成3290項「涉企免罰清單」全力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在全國率先破題公平競爭審查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
  • 「生態環境嚴管區」開啟全民監督模式
    中國環境報記者 劉晶 實習記者 李菁 通訊員 葉凱欣  日前,記者走進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小河村原一帆工業園時,迅速被門口綠底白字的「生態環境嚴管區」牌匾吸引了注意力。東莞市道滘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賴紹安指著牌匾說:「這塊警示牌,不僅阻止汙染企業入園,還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汙染防治措施。」
  • 福建省構建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助力企業「綠色領跑」
    作為福建省入選的3項典型經驗之一,「福建省構建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助力企業『綠色領跑』」上榜受表揚。在冊企業用戶近10萬家,累計訪問量400餘萬次。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全省通過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已審批近2萬個項目環評文件,涉及投資近7000億元。
  • 河北公布第二批環境監管正面清單(附石油化工領域企業及項目名單)
    中化新網訊(記者趙晨光)近日,河北省第二批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和剔除企業清單公布,在入列的上千個企業及項目中,包涵石油和化工行業企業30多家,涉及化肥、鈦白粉、塗料等領域。據悉,在正面清單中的企業,可在應急減排期間實現「不停產、不限產、不檢查、不打擾」 名單顯示,在「重點出口企業生產保障正面清單」企業中,列入的石油和化工領域企業有河北誠信集團、河北遠大中正生物科技、石家莊傑克化工等;列入的「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正面清單」石化領域企業有3家,分別為唐山冀東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河北華油一機抽油機有限公司、華油一機(河北)石油專用管材有限公司;列入的石化領域重點工程開工建設項目
  • 生態環境部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碧海銀灘離不開護海利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嚴格的監管執法。今年以來,中國海警局、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共同開展了「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專項執法行動,針對海洋傾廢、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等環境問題密切協作、從嚴執紀,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會兒,海警局的發言人還要介紹詳細情況。 之後,我們願意共同回答媒體記者朋友們所關心的問題。謝謝大家!
  •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在《中國環境報》發表署名文章...
    同時,結合山東省實際,通過豁免一批、告知承諾一批、優化服務一批,積極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印發《山東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豁免管理名錄(2020年本)》和《山東省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對二十二大類47小類行業實行環評長期豁免管理,對十八大類46小類行業實行環評告知承諾。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
    大眾網·海報新聞 張瑞 嶽子靖 青島報導今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召開關於「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聞發布會,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楊釗賢圍繞「十三五」期間環境治理工作進行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