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吃的食物種類繁多,採取的烹飪方式也很多,甚至還有人更挑剔,只吃山珍海味不吃蔬菜,所以這類人最後也更容易生病。高血壓這種病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中老人群體中,這與吃得太好,吃得太隨心所欲有很大關係。
哪些食物儘量不要端上餐桌,吃多了血壓會上升?
01豬肝,是補血之王但膽固醇高
豬肝中含有維生素和鐵元素,可以補血,也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是其中的膽固醇含量可不低,豬肝吃多了會導致血管中形成斑塊,增加血管的壓力,很容易引發高血壓。對於血壓不穩定的人來說,除了豬肝,其他動物肝臟也要少吃,即便要吃,每次只能吃一點點,比如說每次限制食用量,規定一周只能吃一次,每次食用50克至100克。還要注意一點,動物肝臟一定要先焯水,將內部的髒東西和血水煮出來,然後再烹飪食用。
02肉湯,能驅寒暖身但脂肪含量高
現在天冷了很多家庭喜歡煲湯喝,熱乎乎的湯喝進肚子裡暖暖的,還可以滋補身體,有時還會在湯裡添加中藥材,加強藥效。但是血壓高的人最好少喝肉湯,大家應該都看到過肉湯煮好以後表面上通常會有一層厚厚的油脂,尤其是冷卻之後,油脂就會凝固,看起來更明顯。這足以說明肉湯的脂肪有多高,其中還有大量的嘌呤,若是經常喝肉湯,不僅會給血管造成負擔,還容易引起痛風發作。常見的肉湯比如雞湯、蹄膀湯、骨頭湯等等都不建議高血壓患者飲用。可以喝一些爽口的蔬菜湯,也可以直接吃雞肉,這些不會對血管造成影響。
03白酒,少量喝也傷血管
高血壓屬於心腦血管疾病,會對心臟和大腦造成傷害,若是哪一天血管不堪重負,就會出現破裂、出血的現象,引發心梗和腦梗,而酒精則會加快對血管的損害,增加心臟和大腦發病的機率。建議血壓高的人少喝白酒,因為酒精中的乙醇成分會損傷腦細胞、肝細胞,喝的酒精濃度越高,損傷也越大。如果實在戒不掉酒癮,建議選擇酒精度數低的酒類,比如說紅酒、果酒,最後慢慢將酒戒掉。
高血壓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治療,並不是一兩個月就能有所改善,除了吃藥還和平時的飲食有很大關係。患上高血壓後不能輕易生氣,也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有些患者控制不住自己,血壓就不易穩定。患者通常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時刻擔心併發症。所以中老年人應重視控制血壓,除了按時服藥,還要了解自己的病因,如果是平時的飲食不太健康,應限制鹽分,每日攝取鹽分不超過5克,同時還要將菸酒戒掉。如果體重過於肥胖就需要減肥,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過於肥胖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注意以上幾點後,再定期檢查,就能控制血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