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2020-12-12 舞雲間

木蘭詩 [1]

作者:無名氏

[原文2]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13]。阿姊聞妹來 [14],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15]。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16]。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 [17]。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 [18],雌兔眼迷離 [19],雙兔傍地走 [20],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1]

本篇是歌頌女英雄木蘭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作品產生的時代,有各種說法。但陳朝僧人智匠編的《古今樂錄》已見詩題,可見不會產生於陳朝以後。從詩中的地名看,北朝後魏與柔然的戰爭,可能是這詩產生的背景。木蘭這位女英雄的出現,也是以北朝遊牧民族強悍尚武的社會風氣為基礎的。本篇是敘事詩,從木蘭停織嘆息,決心替父從軍寫起,

相關焦點

  •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看白衣戰袍的"吸睛"字符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看白衣戰袍的"吸睛"字符2020年03月02日 08:05:24來源:新華社疫情襲來,白衣戰士聞令而動一一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安能辨我是雌雄?看不到我的臉,星星是我的眼。見字如面,我的戰袍為你留言:誓言職責
  • 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
    2003年我上小學,人們因為吃了野生動物引發一場SASR,17年後我成為一名普通的退役軍人,歷史再一次重演。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將奮不顧身「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展現我的軍人本色,看到那些「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逆行戰友們和醫務人員背影,還有基於一線的黨員群眾及志願者築起的疫情聯防聯控的「紅色堤壩」......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我願意在國家陷入危難之際儘自己一份力量,作為一名共產黨人、退役軍人和一名藍天救援隊隊員,要時刻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
  •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致敬戰「疫」花木蘭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致敬戰「疫」花木蘭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李光輝責任編輯:李晶2020-03-09 09:45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 「齊」心「魯」力|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看白衣戰袍上的那些...
    疫情襲來,白衣戰士聞令而動一一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安能辨我是雌雄?看不到我的臉,星星是我的眼。見字如面,我的戰袍為你留言:誓言職責祝願叮囑表白還有各種小心願……待到疫散花開時,遍地英雄下夕煙!
  •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領軍人才疫情日記(5)——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阮愛萍第五期國家衛生健康行業經濟管理領軍人才題記:眼裡有光明,就能照破黑暗。心中有力量,就可穿越陰霾。2020這個庚子年的春天,終將被歷史銘記。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武漢封城, 1400萬人生活的繁華都市瞬間如一座空城。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最後一個裳字應該怎麼讀
    這本是我中華文化第一部詩歌集《詩經》中的一句話:《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袍在古時指的是長袍,澤在古時指的是內衣和汗衫,裳則是指的下身的裙子。「裳」字在古代和現代的意思有著不同的含義。在古代就是指下身的裙子(包括戰裙),在現代就是指身上穿的全部的衣裳。
  •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長徵醫院專業技術聘用人員援鄂抗「疫...
    除夕夜接到命令之時,她沒有絲毫猶豫,堅決克服家庭困難和身體疾病,毅然出徵武漢。她在執行援鄂任務期間第一個申請入黨,在入黨申請書中,她鄭重寫到,「雖然我不是軍人,但可以和軍人一起奔赴戰場,帶著祖國的重託、人民的希望,冒著生命危險戰鬥在最前線,是我一生的驕傲和自豪。」「就像很多人說的,17年前的非典,是所有人都在保護我們。
  •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 「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裳」怎麼讀
    央視紀錄片《長江序曲》提到一句古代歌謠:「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其中的「裳」字,與字幕同步的畫外音讀shāng。這一讀音不對,正確讀法應該是cháng。讀cháng的理由。「衣」、「裳」在古代是兩個詞,「衣」是上衣,「裳」是下衣,例如「綠衣黃裳」「霓裳羽衣曲」。
  • 【廊坊最網紅】支援湖北護士李敏:脫下「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廊坊最網紅】支援湖北護士李敏:脫下「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2020-05-01 0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讀什麼?啥意思?
    &nbsp&nbsp&nbsp&nbsp在電影的前段,張雨綺扮演的春琴站在屋頂,吟出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其中的「裳」字發的是「cháng」音。&nbsp&nbsp&nbsp&nbsp其實,裳字確為多音字,衣裳(shang),今泛指衣服,而裳(cháng)則是:古代指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種,不是褲子。古代的紡織工具尚不發達時,布面窄,據記載,一件裳通常要用到7幅布帛,有前3後4之說,其樣子有點像腰圍。
  • 38節特輯: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儀態萬方是我,勇闖無畏也是我!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先秦服飾及被鼓動的戰鬥熱忱
    新聞報導各個省市馳援抗疫前線的防護物資時,在標題常寫及「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伊朗外長拉扎夫在自己的推特引用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並表示「無論何時何地,伊朗始終與中國站在一起」;最近的一批從日本捐贈過來的醫療物資上更以紅色字體的漢文標註:「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小林」漫畫這句來自三千多年前的古話淺白且鏗鏘。
  •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凱旋日,讓我們看看你最美的樣子,還有那些...
    武漢加油,讓我們堅持下去,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了我的戰友們長發能夠早日盤起,為了武漢早日能夠摘下口罩互問你好!我們一定不要輕言放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我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門診部護士武洪梅:回家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親親兒子胖嘟嘟的小臉兒,給父母和親人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一個多月裡讓他們擔心了,我也一直牽掛著他們!
  • 「致敬暖醫」脫我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2月4號出發到達武漢市武昌區,我在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為了給這「大白」增加些色彩,我們上班前都會在防護服上寫些想說的話,寫上各式各樣的祝福語錄,有次隊友給我寫上了壞人,病友們看到了,眉開眼笑叫我,「壞人,你過來一下」「壞人,你來我這」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覺得倍感溫馨!病毒無情人有情!來武漢,我第一次看到下雪,我一直想去看雪,沒想到是在這樣的疫情之下。盼疫情早日結束,願山河無恙!
  • 待脫戰時袍,著她舊時裳!平江小女俠芳名叫滿江
    很多人問她為什麼一定要去武漢,李滿江說:「不想去的理由很多,怕被感染、怕回不來、怕做不好……但穿上這身白袍,在平時我是一名護士,在戰時我就是一名戰士。戰士的使命就是一直向前,而且越是艱險越向前。」堅守︱常因感動忘記勞累3月17日9時,武漢救援的第26天,從金銀潭醫院上完通宵班的李滿江滿頭大汗,剛一回酒店便倒頭大睡。
  • 《部落與彎刀》乞丐袍在哪 乞丐袍位置一覽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乞丐袍在哪裡?遊戲中玩家們在做賞金獵人任務的時候需要玩家們交一件乞丐袍。
  • 《藍袍先生》最終讓我們明白了,活著就要謹言慎行
    讀過陳忠實老先生的《藍袍先生》,也讀懂了一個道理做人「謹言慎行」才能獨善其身。藍袍先生徐慎行,世代教授私塾,備受村裡人仰慕敬重,徐慎行是舊時代與新社會交替時,被保送上新中國新式學校年輕的私塾先生,許慎行的父親了解自己兒子的秉性,希望兒子能夠放棄這次機會,安心在家務農,但是,徐慎行自然選擇了去上學,他要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 「旗裝改漢服」民國旗袍的前世:清代旗女之袍
    目前可考的資料中,「旗袍」一詞最早出現在張所著《雪宦繡譜圖說》中。這是一本記錄當時頂尖的修女沈壽口述的刺繡理論的書,書中介紹刺繡所用的繃子時說:「繃有三,大繃舊用以繡旗袍之邊,故謂之邊繃。一種觀點認為,旗袍是由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的,是清代女袍形制的翻新;另一種觀點認為,旗袍是民國初年女子為了尋求女權的解放和男女的平等,效仿男性的長衫而產生的。張愛玲《更衣記》中的記述,所持的就是後一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