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接受採訪時,一代名帥薩基突然拋出了這樣一段說法:「羅納爾多確實擁有著比任何人都強大的天賦,但是我絕對不會籤下羅納爾多。在選擇球員的時候,我首先要看這名球員的為人,還有他是否跟其他人發生過分歧。比如迪斯蒂法諾的耐心就有很糟糕,總是說比賽很醜陋又很無聊,還說要離隊,這樣子整個團隊就很難和諧相處了。」
薩基話裡話外的意思,無非就是在引援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球員的為人,這說法顯然有著他的道理。但是,他不願籤羅納爾多的表態,卻註定會引發爭議。畢竟,羅納爾多是公認的傳奇級巨星,無論實力還是人氣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考慮到說話人是薩基,老球迷在驚詫之餘,心中或多或少可能都會生出些類似於「不足為奇」的念頭。
大凡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球迷,應該都很了解薩基的性格,甚少與大牌球星妥協,這些年來不知道鬧出來過多少風波。這位不願籤大羅之人,棄用過巴喬,建議瓜帥別買伊布的舉動,都曾經震撼一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薩基的水平就不夠。相反,他深受渣叔安帥推崇,對這兩大名帥影響頗深:
薩基與巴喬之間的恩怨,老球迷應該都不會陌生才是。雖然這對師徒在1994年美利堅世界盃上攜手把義大利送入了最終的決賽,可這絲毫不意味著這對師徒之間的關係就有多好。相反,早在世界盃小組賽對陣挪威的時候,薩基就因為主力門將帕柳卡吃到紅牌而把巴喬早早替換下場,引發了「憂鬱王子」的不滿。那一句「如果阿根廷遇到類似情況,馬拉度納會被換下嗎?」的吐槽,足以反映巴喬的心聲。
而在對陣奈及利亞的淘汰賽,義大利率先失球,薩基又生出了把巴喬替換下場的念頭,讓佐拉在場邊做起了熱身活動。如果不是西格諾裡在這個關鍵節骨眼上吃到了黃牌,情緒頗有些失控,逼得薩基不得不改變初衷,用佐拉替換下了西格諾裡,只怕巴喬壓根就堅持不到完場,更別說在接下來的比賽憑著一己之力拯救藍衣軍團了。
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等到了1996年歐洲杯的時候,繼續掌舵義大利國家隊的薩基居然乾脆做出了棄用巴喬的決定,壓根就沒把「憂鬱王子」的名字加入國家隊的大名單,這直接導致了群星雲集的藍衣軍團早早出局,跌碎了一地眼鏡。
但是,薩基並沒有因此對巴喬低頭,反而在多年以後意味深長地說道:「他總覺得教練就是他一個人的,而不是整個球隊的,當他意識到教練屬於全體球員的時候,他就開始態度冷漠,跟教練關係破裂,這是他最大的缺點……」
薩基的用人之道,並沒有因為他教練生涯完結就有所改變,反而變本加厲了。在2010年的時候,薩基明確表示過自己對於伊布的不信任,直言早在巴薩籤下伊布之前,他就已經建議過瓜迪奧拉不要籤下伊布了。至於原因嘛,則是「在集體項目中,他(伊布)很難融入球隊,經常孤軍作戰。」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哪怕在數年之後,伊布先後在米蘭與大巴黎都證明了自己的統治力,可薩基依舊是不喜歡伊布的風格,繼給瓜迪奧拉提供建議之後,又直言「我不會讓他來我自己的球隊」。
當故事發展至此,可能會有不少球迷對薩基生出異樣的感覺,認為他的用人理念值得商榷。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薩基的江湖地位,更不影響業內同行對於薩基的推崇備至。
比如大名鼎鼎的安切洛蒂,就是最典型的薩基門徒,深受他的影響,明確表示過「薩基是教練圈的NO.1」。而在安帥執教初期,也能明顯看到這位義大利教頭身上的「薩基痕跡」,堅持使用4—4—2中場平行站位就是明證。
無巧不成書的是,在執掌帕爾馬教鞭時,安切洛蒂如同恩師薩基一般,拒絕了巴喬。雖然沒有個人恩怨的成分在其中,卻也不難想像薩基對於安切洛蒂的影響之大了。
再比如如日中天的克洛普,同樣對薩基推崇不已。渣叔曾經說過:「對我影響最大的教練就是薩基。他昔日在米蘭所做的一切,現如今也都在利物浦發生。當我才當教練的時候,我壓根就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薩基為基準的。」
這就是一代名帥薩基了。一方面,他的用人理念確實存在著爭議,對於大羅、巴喬、伊布這些球員的看法就是明證;另一方面,他又證明過自己的建隊能力與執教能力,不僅締造了米蘭王朝,還深受同行們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