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特刊丨看完科學家們的回答,有關嫦娥五號的那些疑問,就都解開啦

2020-12-19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沈蒙和 陳曦

嫦娥五號升空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特意從杭州高級中學、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和杭州勝藍實驗小學,徵集了有關長徵五號、嫦娥五號的問題。這些都是同學們心中的一些疑惑。

為此,我們特意邀請了飛控北京總調度鮑碩、長徵五號結構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馮韶偉、「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封裝遙操作主任設計師張寬三位青年科學家,來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看完這些內容,相信大家心頭的那些疑惑,肯定都能解開啦!

關於嫦娥五號奔月的飛行控制的問題,飛控北京總調度鮑碩看來回答:

1、登陸選址是提前選擇還是環月拍攝後選擇?

著陸點是要提前選擇的,因為這與整個奔月軌道設計都息息相關,是科學家們根據月球演化等綜合選擇的區域。在著陸下降前,飛控團隊會給出一個精確的初始參數,然後器上會根據月面情況,進行避障,選擇安全著陸點最終完成軟著陸。

2、為什麼嫦娥五號不再採用舊式的先靜止軌道後轉移軌道而是直接發射至轉移軌道?

從嫦二後,我國火箭推力即可滿足直接進入轉移軌道能力,不需要再繞地球兜圈啦。

3、嫦娥五號和之前比較,多了什麼新技術?

本次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關鍵一步,首次實施月面採樣、首次實施地外天體起飛、首次實施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

4、「嫦娥五號」是如何從月面採集月土的?建造、發射和降落時會遇到哪些困難?

有兩種月面採樣方式:用鑽具鑽取月面下月壤和機械臂表取月表月壤。

5、嫦娥五號是如何離開大氣層的?遇到太空碎片會怎麼辦?

整個飛控過程複雜、各目標組合模式多、關鍵過程環環相扣,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決策時效性要求高,應急處置要求也很高。

6、在太空中飛行的動力來源是什麼?在飛行時如何控制方向?

整個軌道都是提前設計好的,一般依靠天體間萬有引力,需要控制時依靠受控目標的發動機工作進行調整。

關於長徵五號的問題,長徵五號結構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馮韶偉回答:

1、胖五的引擎是什麼種類?為什麼開發大推力引擎難度這麼高?

胖五的發動機有三種,分別是國內正式應用的推力最大的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國內正式應用的推力最大的燃氣發生器循環氫氧發動機YF-77和高空閉式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YF-75D。

運載發展,動力先行。動力系統是實現運載能力的先決條件和技術關鍵,一些關鍵技術、工藝被國外封鎖,而一款新的發動機涉及到高溫高壓條件下物化反應及精確熱傳導,研製難度極大。

就像汽車和飛機,一些發動機已經有了實物,我們可能模仿起來還有困難,因此在一片荒蕪中依靠自己獨立建立起的發動機難度更大。

我們應正視差距,也應作為航天人努力的目標,不斷前行。

2、為什麼助推器的火焰是有一定夾角的,不會損失動能嗎?

主要是為了火箭姿態穩定設計的。

3、「胖五」以後可以用來載人嗎?

胖五沒有載人計劃,設計理念中與載人也有不少不一致的地方,而我國也有專門為載人研製的火箭,因此胖五以後也不會載人。

關於嫦娥五號挖土的問題,「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封裝遙操作主任設計師張寬回答:

1、嫦娥五號怎麼鑽取樣品?

嫦娥五號通過自身帶著的一套鑽取樣機進行鑽取獲得樣品。該套機構包括鑽杆和驅動電機。

首先說下鑽杆的設計。為了減小迴轉鑽進過程中振動、衝擊對鑽孔底部月壤採樣效果的影響,將鑽杆設計成由內鑽杆和外鑽杆組成的雙管單動取心鑽杆。外鑽杆設計為強度剛度較高的空心鑽杆,且外側帶有螺旋葉片,以便空底碎屑及熱量沿螺旋葉片排出,內鑽杆為薄壁空心鑽杆,用來保存保持層理特性的月壤樣品;內轉杆中有柔性取芯袋,柔性取樣袋預先附在內鑽杆的內壁上,當月壤樣品進入內鑽杆空腔時,柔性取樣袋就自然包覆在樣品的外面。這種柔性取樣袋樂意纏繞在回收捲筒上,使得獲取的樣品既能保持其層理特性,又能適應返回器存放空間的要求。

鑽進時,通過電機鑽動鑽杆鑽進月面,外鑽杆與內鑽杆間有推力球軸承,在鑽進過程中,當電機帶動外鑽杆和鑽頭旋轉並向下運動時,內鑽杆只承受軸向力而不發生轉動,達到保存保持層理特性的月壤樣品的目的。

2、嫦娥五號帶了哪些東西回地球?

嫦娥五號主要帶回了月壤。獲取月壤時因為採用了鑽取採樣和使用機械臂在月表挖取兩種方式,通過鑽取採樣可以獲得深層月壤,並能保持層理結構;通過表取採樣可以獲得淺層月壤。

3、為什麼嫦娥五號沒有完成的回地球?

嫦娥五號發射時主要由返回器、軌道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等四器組成,最終只有返回器帶著樣品返回了地球,主要是因為各器的作用和使命不同。

返回器主要就是帶著樣品返回地球的,因此回到了地球。

軌道器主要是完成地月轉移和月地轉移的,像是一個擺渡車,它最後沒有回到地球,而是為後續的深空任務進行拓展實驗去了。

著陸器主要是帶著上升器著陸月球、完成月面採樣及樣品轉移至上升器內,它最終留在了月面。

上升器主要是帶著樣品離開月面,與軌道-返回器組合體對接,及將樣品轉移至返回器中,它完成使命後受控撞月,最終也留在了月球。

快來提問題吧!

相信同學們肯定還有很多有關航天的疑問希望能獲得科學家們的解答~大家可以在留言區給我們留言,我們統一收集後,會專門找到科學家們,為大家答疑解惑!

快去留言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3幅太空娃作品搭乘「嫦娥五號」奔向太空
    23幅太空娃作品搭乘「嫦娥五號」奔向太空 航天娃們的23幅繪畫作品 搭乘「嫦娥五號」探測器奔向太空 在白浪逐沙、椰樹婆娑的映襯下
  • 凌晨,嫦娥五號懷揣著月壤回家啦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這裡,發幾首與宇宙知識相關的小詩,表達我的喜悅之情……‖ 凌晨,嫦娥五號懷揣著月壤回家啦今晨,早醒的中國人們在網上奔走相告嫦娥五號懷揣著月壤回家啦巨大的回聲
  • 嫦娥五號和阿波羅登月疑問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中國航天探月計劃最後一步「回」,即將到來。阿波羅的疑問?畢竟將過去了50年,人類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在今天科技更加發達科學技術下,登月似乎也不是很容易,所以人們懷疑過去阿波羅登月計劃只是人造景觀而已。
  • 通天下丨嫦娥五號探月30天全日記
    通天下丨嫦娥五號探月30天全日記 2020-12-17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嫦娥五號離開月球,留下阿波羅載人登月之謎,何時才能解開?
    此次嫦娥五號採集到的2公斤月壤,會極大地幫助中國科學家對月球及太陽系進行更多深入的研究。 可以說嫦娥五號帶著中國無數科學家的夢想離開了月球,但也留下了一個不知何時才能解開的謎。 從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的十一年時間裡,美國先後成功執行6次載人登月任務,將12人送到月球表面。
  • 嫦娥五號奔月
    此次擔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這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航天迷們親切地稱為「胖五」。之所以稱它為「胖五」,就是因為長徵五號在長徵系列火箭中芯級直徑最大,是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打破了我國多年來傳統運載火箭3.35米箭體直徑的限制。與「胖」相對應的是其運載能力。
  • 雙語|嫦娥五號出發去月球「挖土」啦!
    本文轉自:可可英語 Chang'e 5 shoots for the moon 嫦娥五號出發去月球「挖土」啦! Ten, nine, eight, seven ...
  • 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看上去跟阿波羅登月的照片好像不一樣
    嫦娥五號登月計劃自動採集約2千克月壤歸來,如此大動作,絕對算得上「大事件」,不但吸引你我,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特別是吸引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已經有許多國家表示出「共同合作」的強烈願望,希望能分享數據和獲得這些珍貴的月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甚至發推稱:「伴隨嫦娥五號發射升空,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蘇聯獲取月球樣本的行列。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嫦娥五號飛船收集了有史以來返回地球最年輕的月壤,幫助科學家們梳理月球歷史的奧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行星科學家肖龍教授說,這些月球樣品「毫無疑問會為我們提供更多有關月球歷史的知識」。特別的科學意義在於觀察月球的火山活動。科學家們一度認為,在45億年前月球形成之後,火山活動持續了10億年多一點。
  • 嫦娥五號「四件套」 上天都要幹點啥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個「四件套」,目前已經一分為二,分為了「軌返組合」和「著上組合」,它們各自承擔什麼功能?在月表採樣過程中,它們會分分合合怎樣變身?你可能還有很多問號沒有解開?接下來,我們就跟隨出了名的「問多多」小明同學一起,來問問嫦娥五號吧。小明:「嫦五」姐姐,我看你這造型有點像……糖葫蘆?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升空卻不會?
    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帶著月壤成功降落到地球上,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都被我國航天科技人員逐一克服,最終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返回地球任務。嫦娥五號最後這一步走得可謂是驚心動魄,返回器以將近11公裡/秒的超高速度衝入地球大氣層,導致返回器的外表溫度劇烈升高到上千度。
  • 小明問嫦娥丨姐姐們去哪兒了?嫦娥一號到四號現在哪裡?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接下來,在經過三次分離後,最終,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只有返回器會回到地球。  那麼,問題來了,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沒有返回器,他們完成探月之後都去了哪裡?現在還在工作嗎?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的步伐,古時候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這是古代人未知空間的幻想,而到了現在,太空飛行器的發明,讓人類有了探索太空的基礎,中國近些年來的航天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中國把這些太空飛行器命名為神舟、嫦娥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人最深情的浪漫,也是對它們的每一次飛行的最美好祝願。
  • 嫦娥五號登陸月球,將取回2公斤月壤,美國登月之謎恐要揭開真相
    嫦娥五號已然登陸月球,取回土壤一探便知振奮人心!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的預選區域,就這樣,嫦娥五號成為了我國第三個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據說,嫦娥五號著陸在月球呂姆克山位置,是其他國家未曾染指過的地方。除此之外,嫦娥五號將要帶回大約2公斤的月球表面土壤,這無疑是另一讓人興奮無比的消息。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催熱概念股
    另外,餘下一部分月壤將用於科學研究,並且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與有關國家的科學家共享。 從人類登月歷史來看,在1969年至1976年期間,美國阿波羅」完成了6次載人登月,蘇聯「月球號」完成3次無人登月任務,分別帶回了月面300多千克和300多克樣品。在那之後,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獲得過月球樣品,直至嫦娥五號再次重啟探索月球之旅。
  •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怎麼用?
    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午3時,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千年飛天夢想,十載攬月追星  「嫦娥奔月」神話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孩童時期便埋在心底的印記,如今這一神話已經成為科學探索的事實。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研製團隊與嫦娥五號相伴了十年之久。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歐空局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地面站曾對其進行數小時的追蹤。而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歐空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的馬斯帕洛馬斯地面站接收信號。歐洲航天局人類與機器人探索科學協調員詹姆斯·卡彭特博士評論說:「『嫦娥五號』探測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我認為他們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儘管近日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已經明確表示過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仍然不能平息人們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質疑,眾多「天迷」、「月迷」們希望通過嫦娥五號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_博覽...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