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全宇宙 《異形:殖民軍》遊戲初體驗

2021-01-10 遊民星空

電子遊戲最常出現的橋段是「英雄救美」,其次便是「太空戰士拯救宇宙」了。我已記不清有多少遊戲出現過玩家扮演士兵出徵獵殺怪物的情節。但在《異形:殖民陸戰隊》這部遊戲中我們不能怪Gearbox安排了同樣的橋段,因為這就是《異形》這部系列的主題。

儘管玩家以前也在遊戲中扮演過殖民陸戰隊,其中最著名的一部遊戲就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但這是近幾年來首部只關注《異形》系列內容的遊戲(也就是說不會有鐵血戰士的戲份)。

最近我有幸在PAX East大展上親身體驗了這款遊戲,在會展上PAX展示了遊戲戰役最初幾關的錄像,然後觀眾有機會在多人遊戲中與Gearbox的員工展開對抗。單人戰役的視頻展示出了遊戲充分借用了電影原作的題材和設定。為了與已有的《異形》電影劇情整合起來,遊戲做出了很大努力,最終講劇情設定了在《異形1》之後,但基本不會涉及《異形3》的劇情。這是一個不錯的設定,因為大多數《異形》系列的粉絲都不認可《異形3》的故事。

在《異形:殖民陸戰隊》這部遊戲中,玩家將會再次重返《異形》電影中出現的很多場景,比如那艘名為Sulaco的星艦以及LV-426號星球。這麼看來劇情的走向似乎早已確定,但玩家這回要操作的是一位名為Winter的下士,他作為救援小隊的一員也被派往調查Sulaco。遊戲的劇情將會填補幾部電影之間的空白,或許也會為Hicks與Newt等在《異形3》一開頭便慘死的角色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在多人遊戲中,人類陣營依舊要對抗那些令人膽寒的「外星生命」。在PAX East大展中,異形實際上是由Gearbox的設計者控制的,所以陸戰隊員們這回要對抗的是一群經驗老道的外星怪物。在試玩中,玩家可以選擇的工具包不少,但等正式版推出之後還會提供更多的選擇。儘管可供使用的槍械也不少,但是任何一名懂行的陸戰隊員都會明白他只需要一把10毫米口徑、下掛30毫米榴彈發射器的M41-A脈衝步槍就夠了。

拿上了脈衝步槍之後,我殺進敵陣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快節奏的一邊倒戰鬥中,那幫血液為酸液的太空怪獸完全佔據了主動權。我耳邊響起的不僅是脈衝步槍射擊時獨特的槍聲,還有子彈擊中異形時它們發出的怪叫。

遊戲中有不少設計在向電影致敬,比方說經典的HUD設計被換成了玩家攜帶的手持式運動感應儀。另外,玩家也將有機會撿到那款在電影中出現過的M56「智能槍械」。當你面對從各個角落裡爬出來的外星生物,而隊友又被一個接一個的拖入黑暗之中時,那種真切的代入感是難以言喻的。

在陸戰隊員們可以選擇不同武器的同時,異形也可以選擇技能不同的亞種,其中一種隱匿和移動能力十分出色,而另一種在正面搏鬥時有更大的勝算。異形也同樣可以在地圖中獲取技能加成以變異為更為強大的類型。

儘管世嘉已經經營《異形》系列遊戲數十載,但這還是Gearbox首次接手這個系列,就目前來看他們走對了方向。

這款遊戲將於今年秋天在PC, Xbox, Wii U和PS3平臺上發售。

相關焦點

  • 動作遊戲,《異形:殖民軍》,遊戲的細節完美
    《異形:殖民軍》遊戲將會用次世代的技術去還原原版電影的感覺。比如將會有一系列經典的《異形》武器出現,從脈衝來福槍到火焰噴射器,當然也有全新加入的裝備和技能。玩家將會扮演美國殖民艦隊的一名戰鬥精英。遊戲將會有幽閉的環境、逼真的音軌。
  • 《異形:殖民軍》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首先我要簡單的介紹一下《異形:殖民軍》(異形s: Colonial Marines)這款遊戲坎坷的歷史,最早的遊戲企畫是要將這款遊戲於公元2001年在PS2平臺上發售,你沒有看錯!《異形:殖民軍》原本會是上上世代主機PS2的遊戲,但因為開發案終止,遊戲的製作自然也跟著停擺。
  • 《異形:殖民軍》IGN詳細點評 PC也只強了0.5
    《異形:殖民軍》PC版獲IGN5.0分評價,而主機版是4.5分,.5分的加分點在於遊戲畫面稍有改善,遊戲沒有繼承電影的恐怖和音效,只像一款普通射擊遊戲。
  • 《異形:殖民軍(Aliens:Colonial Marines)》劇情預告片 自殺式營救...
    IGN今天放出了《異形:殖民軍(Aliens:Colonial Marines)》的劇情預告片,跟之前一開始公布的不同,而是更與系列電影保持連環,可能將會解釋一些《異形》到《異形3》之間的缺失的環節。
  • 《異形:殖民軍(Aliens: Colonial Marines)》驚悚預告片 人類大兵...
    由著名的Gearbox聯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共同開發的遊戲《異形:殖民軍(Aliens: Colonial Marines)》剛剛公布了一段最新的遊戲預告片,預告片通過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在這艘外太空的飛船上人類大兵對抗異形怪物的驚險過程。
  • 【遊俠導讀】《異形:殖民軍》自從上市後就惡評如潮,IGN甚至只給這...
    《異形:殖民軍》自從上市後就惡評如潮,IGN甚至只給這款遊戲打出了4.5分差評。這款遊戲評價如此差,很多玩家紛紛猜測是因為製作時間不夠,但這款遊戲明明是在延期7年後「誕生」的,為什麼還會說製作時間還不夠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 全新太空恐怖遊戲《異形:隔離》最新截圖爆光
    《異形:隔離(Alien: Isolation)》如今又有了新的「走光」。國外論壇網友向國外某媒體曝出了幾張遊戲截圖,號稱是《異形:隔離》的首批截圖。由於這位網友是這家媒體的「常客」,之前的幾次爆料都是真的,因此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 有哪些遊戲是根據《異形》題材改編的?
    而《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也就是該系列的首位導演,後期還執導了異形的前傳《普羅米修斯》。異形的影響力非常大,因電影改編的遊戲也不在少數,而且大部分都是非常精良的作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些由異形改編的遊戲。《異形》電影同名遊戲,是konami於1990年發行的一款射擊類遊戲。
  • 原來異形不光有電影和漫畫,還有這麼多遊戲
    圖 16世嘉的異形 《異形》射擊版 後來世嘉又推出了射擊版的異形,這版可以讓玩家親身體驗被異形纏身的「快感」 在一個被命名為BG-386的行星上,殖民採掘極端在該星球上發現了古代金字塔的遺蹟,圍繞著這個舞臺,玩家可以通過三種陣營來體驗整個故事。
  • 《異形:隔離(Alien: Isolation)》電影DLC預告 經典場面重溫
    筆者一直覺得,如果能在電子遊戲中親身經歷電影裡面主角的第一視角,那一定是非常獨特的體驗。現在這款《異形:隔離》就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異形:隔離》官方預購宣傳片:  還記得《異形》第一部電影嗎?
  • 異形2
    在這一創作思想指引下,卡梅隆花了大量心思填補斯科特留下的諸多空白,以便讓異形宇宙更為真實可信:他從聖經中汲取靈感,給諾斯託羅莫號船員初次遭遇異形的小行星一個名字:「LV-426」;他不僅給芮普莉取了一個名字「艾琳」[13],還給了她一個名為「阿曼達」[14]的女兒(阿曼達也是2014年發售的遊戲《異形:隔離》[15]中的女主角);他引入異形女皇以補完異形的生殖循環;也終於明確了初作眾船員口中「公司」
  • 《異形 隔離區》遭惡評
    以下是IGN評測原文:《隔離區》擁有一個完美的開局,在剛進入遊戲的前5分鐘我被華麗的視覺效果和熟悉的劇情所深深吸引,我一度認為這部作品將遠超去年推出的《異形 殖民軍》。當然不是,遊戲中也為玩家提供了手槍、獵槍、火焰噴射器或一些自行製作的物品,諸如燃燒瓶或爆破筒,而事實上只有後三種武器能夠有效的驅離異形,而像是手槍請謹慎使用,因為有時候非但殺不了異形,反而會適得其反,絲毫的聲響都可能會激怒這些外星殺手,而此時你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等死,然後讀檔重來。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中,鐵血戰士為什麼會殺異形皇后和幼崽
    鐵血是個很看中榮譽的種族雖然說不上善良,但是很講求狩獵榮譽,很明顯打獵打些老鼠是沒什麼榮譽感的而且很浪費時間的,但是一旦鐵血認可了你的實力,就會興奮的開始狩獵遊戲了,甚至如果你真正的證明自己非常有能力,都可以贈送武器給你,比如鐵血戰士2裡科技這麼發達的文明高速星際遠航,高級光學迷彩高能量武器等科技都如此發達的外星人,居然還很崇尚森林法則和近身肉搏還全宇宙狩獵,甚至養殖異形這種宇宙病毒型完美生物兵器
  • 《異形》系列編年史:一部橫跨萬年的科幻史詩
    事實上,大衛的真正目的不是拯救眾人而是創造異形(肖博士並不是降落時死亡 而是被大衛做成「孵化」異形的胎盤)。不明真相的船員接連被大衛以及異形殺害,正當大衛要把丹尼爾絲(電影女主)當作異形胎盤的時候 沃爾特衝出來救了女主。經過戰鬥,丹尼爾絲與「沃爾塔」返回契約號,並在契約號中將最後一隻異形扔到了太空。
  • 《異形:契約》電影未出遊戲先上 三款經典遊戲帶你提前看「異形」
    最近,「異形」系列新電影《異形:契約》宣布今年5月在北美上映,而且不能免俗地出了聯動遊戲——這次的 IP 遊戲可不是常規的手遊了,而是當下非常流行的 ... 要論科幻作品的經典作,「異形」系列絕對是榜上有名。
  • 如果異形出現在古代,當時軍隊能戰勝嗎-秦朝篇
    早期小規模接觸:假設異形皇后出生點在秦朝非邊境地區某個小村子或者小城,(邊境地區人口較少,且駐軍較多對異形太過不利),那麼早期遇到的只能是沒有任何作戰能力的平民,異形可以輕易捕殺寄生,由於繁殖的需要異形會將人類的屍體或者活人搬運至母巢附近,大量的人口失蹤會引起秦朝地方官府的主意,此時異形會遇到秦朝的地方軍事組織「郡縣兵」,是當地輪流服一年兵役的正卒。
  • 《復仇女神號:遇險》上架Steam,第一視角體驗太空異形的恐怖!
    遊戲改編成電影屢見不鮮,桌遊改編成遊戲你見沒見過?第一人稱多人恐怖遊戲《復仇女神號:遇險》(Nemesis: Distress)現已上架Steam,該作由知名科幻驚悚桌遊《復仇女神號》(Nemesis)改編而成。
  • 《異形:隔離(Alien: Isolation)》恐怖之旅就像看小說 遊戲臻於...
    而現在《異形》如此強大的IP,無論是遊戲還是電影還是其它傳播媒介,鋪天蓋地,這是否讓你感到驚訝?  西格尼:我認為有許多天賦異稟的人進行這方面的開發。我了解到這部遊戲非常尊重原著。從一個感性的角度上來說,電子遊戲迎合了很多人群的口味,人群中大部分是關心這個故事的玩家。所以我非常高興,因為遊戲是複雜的東西,它能給予深入人心的體驗。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街機上的外星人大戰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是卡普空在1994年5月在自家CPS2基板上發行的一款街機動作闖關遊戲。雖然名字一樣,但這款遊戲與2004年保羅·安德森執導的電影以及世嘉在2010年發行的同名遊戲沒有太多的關係。遊戲最早的確是根據相關電影劇本改編,可惜該電影最終夭折,但是卡普空當時已經完成了大部分遊戲,只好將其做完發布。而2004年的電影版《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則是採用了另一個劇本來拍攝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遊戲支持從四名由人類和鐵血戰士組成的角色中選擇一名遊戲,最多支持三人同時遊玩。遊戲採用八向操縱杆控制移動和標準的三鍵位控制,分別是攻擊,跳躍和射擊。
  • 《異形:隔離》最恐怖的遊戲!詳細介紹及劇情
    《異形:隔離》詳細介紹該遊戲的製作公司The Creative Assembly把《異形:隔離》形容為一款生存恐怖遊戲而非動作射擊遊戲,因此選擇讓遊戲的風格較為接近雷利·史考特執導的恐怖電影《異形》,而非詹姆士·卡麥隆執導、較為偏向動作電影的《異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