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戰爭的考驗離我們很遠
一次訪談中,金一南將軍被問到: "如果現在戰爭爆發,他國來襲,我們的將軍是否能堅守住防線,並帶領隊伍打贏戰爭?"
他毫不避諱地表示: "和平時代的'辦公室將軍'已經被利益和官位摧毀了,他們丟失了軍人的血性和狼性,戰爭結果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了!"
金一南說:不要以為戰爭的考驗離我們很遠。他在央視的《一堂好課》上給年輕人講思政課時,講到我國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兩位軍人:一位九死一生,一位不幸犧牲。
第一位在當地兩派武裝的衝突中,被扣押。武裝人員讓其餘幾個人回去匯報,表示: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將我國的維和人員處死。
他被關在在小黑屋三天,沒吃沒喝,隨時都有失去生命的風險。最終,在各方斡旋下,終於被解救。
還有一位維和戰士,不幸犧牲後,戰友帶了桶汽油去燒屍體(科威特天氣太熱)。燒到最後仍燒不乾淨,只能取了幾塊骨頭放在石頭砸碎,包了一小包骨灰帶回祖國。
講完這兩個發生在今天的真實經歷,金一南說:
軍人最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經歷,有一部分軍人就是從一路硝煙、一路烈火、一路犧牲、一路鮮血中蹚回來的。這些人都是今天中國軍人的驕傲。
時勢造英雄,安逸消磨血性!對於那些「辦公室將軍」,金一南將軍的評價雖然帶有很強的批評性和嘲諷性,但話糙理不糙,可謂一針見血!
雖然明知這個回答會得罪很多人,但金一南將軍還是選擇實話實說,除了過人膽識和魄力外,還有他對中國苦難歷程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鐵血將軍金一南
金一南的父親是開國少將金如柏,所以從小父母就對他的實行軍事化管理,不過由於家境的貧苦,早熟的金一南初中畢業後就開始打工分擔家裡經濟了。
14歲在工廠燒了幾年藥瓶子後,20歲聽父親的建議選擇參軍,從一名大頭兵開始做起,參軍10來年後,32歲被調動到國防大學圖書館當起了管理員。
換作一般人肯定打算就此混到退休算了,但金一南將軍恰恰相反,他利用自己這個工作瘋狂吸納知識。
此間,金一南將軍發現無論是黨史還是中國史,對紅軍長徵那段艱苦歲月描述少之又少,他覺得應該撰寫一份更為詳細,更為完整的抗戰歷史。
為此,他自學了中國史、世界史、西方哲學史、黨史、軍史等300多本軍事歷史書籍,光是筆記就記了足足有200多萬字。
擁有長期的基層兵種生活,以及豐富的理論知識的金一南將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花費了15年時間創作了《苦難輝煌》。
這本書從社會主義革命日本軍國主義興起著手,對當時處於夾縫中生存的中國進行了全面的敘述和記載。
《苦難輝煌》:忘記過去,不僅僅是意味著背叛
《苦難輝煌》全文60餘萬字,前前後後共花費了6年去修訂,出版後的10年時間裡被搶購了300多萬冊,豆瓣評分高達8.6分,還榮獲了新聞出版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出版政府獎",可以說是國人一生必讀一次的抗戰歷史。
這是一部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中共黨史的著作,金一南將軍通過戰略思維、戰略意識來點評了中國近代歷史。不僅內容豐富可讀性高,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細節描述更完整,讓歷史英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苦難輝煌》不說教,它講事實,它講命運,它講個人、國家、民族怎麼完成有效的結合,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怎麼由"東亞病夫"走到今天。最難得的力量在於真實,而它很大的特點,就是展示這種真實。
金一南將軍還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引人沉思:
忘記過去,不僅僅是意味著背叛,更意味著將來有可能會重蹈舊轍!
在小編看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勿忘昨日的苦難,牢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才能砥礪前行!
《苦難輝煌》的扉頁上寫道: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給搞清楚的兩個問題,在《苦難輝煌》中,回望那段苦難的歷史,感受中華民族不屈的意志。
記者曾讓金一南在他寫的所有書中,為大家推薦一本,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苦難輝煌》!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受益匪淺,感慨萬千!
無論是自己珍藏、贈予朋友,還是教育下一代,都非常有意義,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
輝煌總是與苦難相伴,苦難將是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