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崛起,不是說說而已!
國潮的出現
「國潮」概念的出現,遠可追溯至前些年飛躍與回力的民間走紅。在被稱為「嘻哈元年」的2017年,大火的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讓吃瓜群眾們猛然發現那些走在潮流前沿的Rapper們都上身了不少國產街頭品牌,造型還很酷很有腔調,加上各路網紅、明星也紛紛為國潮實力帶貨,五花八門的國潮品牌隨之聲名鵲起。
這股「國潮」風的興起,或者說引起各大傳統品牌、媒體的廣泛關注,與李寧——這個國產運動品牌在年初紐約時裝周上的走秀有著很大的關係。以「悟道」為主題,不僅運用了中國傳統蘇繡的工藝技法,而且李寧將其最擅長的中國元素「紅黃配」打造的更具潮牌氣質,成功接軌國際。而至此,「國貨」李寧,也改變了其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的刻板印象,成為了「國潮」的優質代表。
偶像和傳統藝術結合的詮釋
在傳統藝術不那麼復甦的時代,張雲雷紅透了相聲界的天。相聲在大多數人眼裡比較傳統,但張雲雷的出場改變了相聲的傳統模式。辮兒哥哥的粉絲曾在德雲社相聲會上送給他一片「綠海」,被人調侃:講相聲像開演唱會。張雲雷身上就是偶像和傳統藝術結合的最好詮釋。
中國李寧
2019春夏巴黎時裝周完美落幕,中國經典運動品牌李寧初戰巴黎時裝周,以創始人、傳奇奧林匹克體操運動員李寧之名,以他的卓越成就和盛世傳奇作為品牌傳承的絕對焦點和靈感,將中國李寧的形象通過服飾及鞋履產品中的豐富圖形及美學語言完美表達。在前衛而現代感十足的基調中,oversize版型、創新面料、街頭感十足的廓形和有衝擊力的撞色設計,都展現出了品牌自經典之中傳承而來的深厚積澱。
頤和園隔空喊話說
「不只老乾媽,頤和園也去時裝周啦」
好嘛好嘛,朕翻你牌子還不行嗎?
宮中的知識點都記下了
傳承與時代特性的融合
除了泛娛樂化產業的傳統風向,建築中的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與古代的傳統中國風格不同的是,新中式風巧妙的把中國元素和現代設計結合在一起。
比如坐落在北京電影學院創新園(平房園區)內的大戲樓劇場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新中式風格。大戲樓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合了時代特性,一個鮮活的古韻特色建築展現在我們眼前。
京城梨園旁的這座大戲樓將傳統的北京戲樓文化重彰於世,精雕細刻的古樓外表下包裹著最專業的演出環境、設備及服務團隊,並配有現代化一流的標準舞臺和專業燈光。沉穩肅穆的外表和現代設備形成了奇妙的藝術感。
新消費市場推動「國潮"的崛起
如今,「國潮」已成為當下消費市場的熱寵。而任何行業的更新與變化,都離不開「人"在其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廣告符號學家朱迪斯·威廉姆森曾說過,人們通過他們所消費的東西而被辨認。因此,時尚而獨特的設計主張、個性而張揚的設計風格,不僅彰顯某類特定的文化,而且還代表著與眾不同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國潮」廣受歡迎,這恰恰符合了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主張。
文化復興
「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語言的一種現象。它從不局限於某一領域,某一形式,可以是單一的時尚單品,也可以是跨界的營銷手段。讓·鮑德裡亞在其《消費社會》一書中提及,現代社會,消費已從經濟概念轉變為文化概念。而「國潮」或許正是當下商業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與傳統文化復興之下的產物。
中國國牌已經成為一股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潮流,並成為國外友人爭相追逐的對象。從國外的大紅大紫,到國內的自豪共鳴,「國潮」一詞越來越接近民族精神的文化歸屬。究其根本,這種改變最大來源是中國經濟騰飛帶來的文化強勢;以及國貨的不斷創新,和大家對「國潮」的推崇。
中國文化自信覺醒的今天,國潮你還不抓緊!
為促進服飾設計行業的傳承與創新,引領國貨復興潮流,提升國品現代內涵,推動產業升級,拉動內需。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聯合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通過這次自由、開放、創新精神的大賽,為服飾設計行業發掘年輕人才,為新一代服飾設計師提供更高的展示平臺。
「國潮創新生活設計大賽之服飾設計大賽」!
本次大賽的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協辦單位以及媒體合作單位規格之高,都是歷屆服飾設計大賽少有的,彰顯大賽的權威性。
本次大賽還凸顯了產業化、數位化、平臺化的新經濟特徵以及對服飾設計創業的全方位扶持,由福建省石獅市服飾產業設計孵化基地、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特別支持。
後疫情時代面對服飾產業這場難得的盛事
作為服飾產業的從業者
你還需要一個參與的理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