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角色的形象,永遠都是包子頭與旗袍的刻板印象?

2020-11-28 3DMGAME

包子頭與旗袍,是外國人對中國女性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嗎?

你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當某部作品中,出現了一個扎著包子頭的女性,那麼這個角色有著極大的概率,是一位中國人——倘若她還不分時代背景與天氣因素,穿著旗袍,那麼中國人的身份就毋庸置疑了。

《機動戰士高達00》中的王留美

我們大抵可以將這種情況,認為是某種對中國人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

包子頭與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視覺化表現,確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幫助各種藝術作品節省了一部分人物塑造的時間:比如她既然是中國人,那麼就一定會功夫,也可能會有口音與口癖,更可能掌握了非常多的烹飪技巧。而利用這些「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來塑造人物形象的行為,並不少見。

比如,高橋留美子的經典漫畫《亂馬1/2》中,就曾經登場過一位來自中國的少女:珊璞。作為中國傑族的一位少女,珊璞不僅經常穿著旗袍,還擁有一手極為熟稔的中國拳法。

《亂馬1/2》中的珊璞

而在空知英秋的漫畫作品《銀魂》中,同樣出現了一位來自「夜兔族」的少女:神樂。

《銀魂》中的神樂

雖然本身被設定為外星種族,但從包子頭、旗袍與會功夫這三個特點來看,你很難不將其與中國聯繫起來。有趣的是,漫畫中的另一位角色衝田總悟,也會稱呼神樂為「中國女孩」。

還有,這個包子頭可以摘下來……

除此之外,神樂還有著一個藝術作品中屬於中國人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口癖。神樂在每一句話的結尾,都會帶上一個「アル」——音譯過來也就是「阿魯」的發音。這個發音的具體來源已經不可考了,不過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阿魯」是日本人想要體現出中國口語中的兒化音,演化而來的東西。

當然,我們目前是無法知曉「阿魯」的真正來源究竟如何了,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成為了當下中國角色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像是《黑塔利亞》裡的擬人化中國角色「王耀」,同樣有著「阿魯」的口癖。

《黑塔利亞》動畫中的王耀


而日本的插畫網站pixiv,甚至列出了中國角色在漫畫中的特點表現:

1.來自於中國大陸、香港地區、臺灣地區。

2.名字使用漢字表現,並且用中文讀音直接讀出來。

3.中國風格的衣服與髮型。

4.精通中國拳法或者功夫。

5.在中華料理店或者拉麵店工作。

6.常用「~アル(阿魯)」或者「~ネ(呢)」作為一句話的結尾。

那麼,這種「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是如何而來的呢?

追溯起來的話,《超時空要塞》的女主角林明美,可能是將包子頭這一形象,在漫畫與動畫領域發揚光大的人了。當時的《超時空要塞》熱度驚人,連帶著林明美的包子頭髮型,也大受好評,而又因為林明美的背景設定為日籍華裔混血兒,從小跟隨父母在橫濱的唐人街經營餐館,所以導致了日後在漫畫與動畫作品中的中國女性角色,往往都會以包子頭的髮型示人。

林明美的各種造型


而如果聊到遊戲領域,那麼「街頭霸王」系列的春麗,一定不得不提。作為很可能是最出名的中國遊戲女性角色,春麗的裝扮,切實影響了日後非常多中國女性角色在遊戲中的造型。

成龍版「春麗」

等等,錯了。不是這個,是下面這個:

《街頭霸王》中的春麗


這邊也可以看到,春麗造型上的包子頭與旗袍要素,無論發售了多少「街頭霸王」的新作,都不會被丟棄。

「街頭霸王」系列春麗造型演化史


而根據傳聞,春麗的這個造型來源於香港電影《破戒》中,茅瑛所扮演的綺梅。

《破戒》中由茅瑛飾演的綺梅


怎麼樣,是不是幾乎一模一樣?

而這也是目前我們有跡可尋,能夠找到最早的,包子頭與旗袍共存並,且具有一定傳播力的形象來源。

在豆瓣中,有人評價這張劇照為「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的源頭。

圖源:豆瓣用戶@乎昊


那麼,這種「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到底是好是壞呢?

這很難說。

你既不可否認「包子頭+旗袍」的搭配,確實可以體現出角色的中國屬性,並且也足夠美觀。

圖源:NGA


但當這種「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被各類作品泛用與濫用後,確實又有些「怒其不爭」與「哀其不幸」。

比如,在大熱的手機遊戲FGO中,楊貴妃這個來自於唐朝的角色,同樣採用了「包子頭+旗袍」的搭配。

FGO中的楊貴妃


甚至,國產手機遊戲《明日方舟》同樣被「逆輸出」了文化,也有皮膚沿用了這種「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

《明日方舟》中陳的時裝:歲紅霞


但很明顯的是,對這種長久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國內的玩家已經感到不適了——並且爭議頗多。

在百度搜索包子頭與旗袍的結果


而這些年,也有不少廠商擺脫了這些「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

例如《守望先鋒》中的中國角色美,獨特的背景設定,搭配上考據嚴謹的中國傳統髮髻與服飾,讓其不至於流俗的同時,也受到了非常多國內外玩家的喜愛。

《守望先鋒》中的美


而再近一點兒的《全面戰爭:三國》,則更是將對歷史的考據拔高了一個層次。

《全面戰爭:三國》


從遊戲的第一部預告片面世,就立刻引起了國內玩家們的討論。預告片中的唱詞、人物造型與場景設定,無一不展現了CA對《全面戰爭:三國》在考據三國歷史上所耗費的心力。

《全面戰爭:三國》首支預告片


而遊戲的內容,也沒有辜負玩家們的期待。目前,Steam上的《全面戰爭:三國》收穫了超過41000條的特別好評,並且成為了去年Steam銷售成績最好的遊戲之一。

《全面戰爭:三國》Steam頁面


中國玩家在整體銷量中的佔比,我們暫且不得知。但從CA官方發布的聲明來看,這一次《全面戰爭:三國》的銷售成績中,有很大一部分一定是中國玩家所貢獻的。

CA官方聲明


這也證明了,國內玩家對於尊重歷史事實的遊戲作品,是一定會回報以尊重的。

但遺憾的是,這種對中國歷史考究嚴謹的作品,就好像曇花一現般,在《全面戰爭:三國》後,再無聲息。

我本以為下一款尊重歷史,沒有「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的遊戲作品,要等待很久。可沒能想到的是,CA很快又給了我一個驚喜。

《全面戰爭:競技場》上線了全新的「三國」版本,目前僅在中國地區獨佔。

《全面戰爭:競技場》「三國」版本


而《全面戰爭:競技場》的「三國」版本,也並非是為了討好中國玩家,粗製濫造出來的東西。整個「三國」版本一共會上線曹操、呂布、關羽與諸葛亮四位名將,而這四位將領從立繪到建模,全部都是沿用自《全面戰爭:三國》——這樣其實就非常好理解了,目前《全面戰爭:三國》可以說是對三國歷史考究最為嚴謹的遊戲之一,那麼沿用了《全面戰爭:三國》武將的《全面戰爭:競技場》,當然也保持了同樣的水準。

曹操、呂布、關羽與諸葛亮


除了四位將領之外,其他的歷史細節在《全面戰爭:競技場》中,也有所體現。耳熟能詳的虎豹騎、青州兵與諸葛連弩兵等等兵種,也會出現在《全面戰爭:競技場》中;

各種兵種


而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從外貌到服裝,從鎧甲到武器,《全面戰爭:競技場》全部都做了細緻的歷史考據,力求還原每一處的細節;

建模細節


《全面戰爭:競技場》中,甚至還加入了一張名為「長坂坡」的全新地圖,從地理環境到建築物,徹底還原了當時歷史時代下的那個傳奇戰場。

新地圖:長坂坡


而僅僅有皮囊是不夠的。《全面戰爭:競技場》在內核上的還原,同樣十分到位。

諸葛亮的技能「召喚東風」,取自「赤壁之戰」的典故,在遊戲中可以使遠程單位組成射擊陣型,增加單位的射擊傷害和射程,與諸葛亮的連弩兵搭配使用,極為可怕。

諸葛亮


而關羽的技能「箭鋒偏轉」設計的則更為有趣。眾所周知,關羽曾經因為中毒箭受傷,找華佗「刮骨療毒」,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傳說。但在《全面戰爭:競技場》中,關羽一旦使用了「箭鋒偏轉」,就可以增加高額對遠程武器阻擋的機率,避免再次「刮骨療毒」。

關羽


所以,能夠看出這一次《全面戰爭:競技場》的「三國」版本絕對是花費了不少心力的,如此契合歷史並且尊重歷史的設計,在當下的遊戲中,也是難得一見的。

更別說,這一次你還可以操控曹老闆,與凱撒和漢尼拔正面對壘,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徵伐,這還不夠令人興奮嗎?

相關焦點

  • 旗袍+功夫=中國角色?日本動漫中,中國人的刻板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但無論文學和讀者再怎麼改變,有一樣東西卻是始終未變,那就是人們對於中國角色在各種作品中的刻板印象。《叛逆的魯魯修》的黎星刻1.中國功夫:他/她是中國人,所以應該可以一拳錘爆我功夫,這毫無疑問是外國人對於中國角色最大的刻板印象,那些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中,可以說至少有一大半都是來自多如繁星又玄乎其玄的中國功夫。
  • 旗袍、包子頭,日本人眼中的中華元素就只有這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旗袍配包子頭成為中國角色成為了日本人心中固有的形象。我們從很多動漫中都可以看到一些包子頭配旗袍的女性角色,而且以這種形象出場的角色大概率是中國女孩。譬如《亂馬1/2》中珊璞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包子頭配旗袍的中國女孩形象。
  • 動漫裡無敵可愛的包子頭,你的「老婆」是否就在其中
    包子頭代言人日本動漫、影視和遊戲中對包子頭有些很大的執著,包子頭和旗袍似乎成為中國女生的標配。其實這也能理解,在快節奏的音像娛樂中,只有在第一眼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才有可能被記住。為人讓人迅速知道「這是中國角色」,就離不開這種刻板的印象。
  • FGO楊貴妃造型評價,個人對刻板印象爭議的看法
    早在從者公開前好幾天國內就已經把情報傳開了,所以大家包括秋田君在內對楊貴妃的月設都是非常期待的,楊貴妃不僅是日本人心中的世界三大美人,更是中國人心中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近幾年的文藝形象中,她也更是唐朝盛世的標誌人物。
  • fgo日服新五星降臨者楊貴妃靈基突破形象公開 克蘇魯系的包子頭
    fgo期待已久的新年五星從者降臨者楊貴妃,其相關的靈基突破形象在近日有所透露和公開,本次的楊貴妃靈基突破形象非常有意思,一起來看看吧。初始卡面形象是常規的包子頭雙馬尾,說不上到底是蘿莉還是御姐的風格,反正中國風很十足,琵琶等樂器別在身後,這個腿的小腿肉感十足,整體來說算是不錯的立繪。
  • 小角色暴露《死神》對於華人的刻板印象,與惡魔傅滿洲相似度極高
    她有兩個手下叫做金彥、銀彥的兩兄弟,是兩個身形健碩、異常搞笑的角色。實際上這兩個人是標準的華人角色。首先金彥、銀彥名字源於中國古代文化文學瑰寶《西遊記》中的兩個妖怪角色(類似的還有《火影忍者》中金角銀角,總之這兩個妖怪在日本漫畫界很出名),其次無論從角色的著裝還是髮飾都能看出這兩個人很像清朝時期的人。
  • 以為中國風只有旗袍、水餃、包子頭?那你可真是大錯特錯
    也許我們在動漫中看到這些中國角色,也會讓人倍感親切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日本動漫中有哪些中國角色吧。 孔文革 孔文革是湯淺政明執導的動畫《桌球》中的經典人物,是一位因落選國家隊而到日本延續夢想的桌球運動員。
  • 看看動畫中的形象,真是滿屏的尷尬
    看看動畫中的形象,真是滿屏的尷尬隨著網絡的普及,中國對於日本動畫的印象不再是「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等的作品,作為ACG大國,日本每年產出的動畫作品高達數百部,其中不乏一些帶有他國元素的作品,往往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 唐可可設定公布,網友感嘆幸好不是包子頭
    新企劃關注的人數並不多,但是當知道其中有一個設定是中國人的角色之後,不少網友針對這個新企劃中國成員角色討論了起來。 不少網友鬆了一口氣,還以為在日本人眼裡中國設定的角色必定就是包子頭、麻花辮搭配上旗袍,喜歡的食物不是包子就是北京烤鴨。
  • 出新企劃,你們的中國老婆不再留丸子頭了
    與此同時,推特上還有畫手製作了唐可可穿中國校服的人設,大家紛紛表示「有內味兒了」。沒有丸子頭、旗袍和麻婆豆腐,這次日本官方終於漸漸擺脫了對中國文化的刻板印象,也表明日方對中國文化終於有了一定的研究,不再拘泥於以前固定的文化符號。
  • 日本網民提問: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日本人看不起中國?評論扎心了
    一位日本網民就在她們的論壇上提問: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日本人看不起中國?日本網友自己的沙雕評論扎心了。有一位網友就很一針見血的表示,這種行為其實就是鴕鳥行為,像是把頭埋到沙子裡就能夠否認外界世界的一切,然而實際上是沒有效果甚至很可笑的。
  • RE0:蕾姆中國風女僕和小惡魔雙景品賞析 無法拒絕的黑絲包子頭
    RE0隨著第二季的熱播,相關的周邊產品也呈現出更加誇張的井噴式推出的操作,這次要介紹的是兩款來自Taito家的景品,是劇中已經下線變成睡美人的蕾姆小天使,這次的形象是中國風女僕還有小惡魔套裝,來欣賞一下吧。
  • 程式設計師都是禿頭,女司機不會開車……為什麼這麼多刻板印象
    原因就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大腦裡都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外科醫生一定是男性。例如剛才思考題中的外科醫生,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外科醫生的數量很少,為什麼我們還會認為外科醫生都是男性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外科醫生的印象大多來自於電視劇或者新聞報導。可以說,是媒體對外部環境的呈現和呈現外部環境時所使用的表達方式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 「春麗」造型的中國風炮姐 你可見過穿旗袍的御坂美琴?
    放電磁炮的戰鬥姿勢更是成為了二次元中的經典形象之一。 雖然《超炮》近幾年已經沒再出新作了,但是這個IP的熱度依舊非常高。所以各大手辦商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商機,就在2017年8月,手辦商Aquamarine就出了一款「春麗」包子頭造型的旗袍造型炮姐手辦。而近日,「無良商家」更是直接換了個塗色推出了同款造型的炮姐手辦。
  • 為什麼海外動漫裡的中國形象,就只剩成龍和熊貓?
    因「黃禍」而帶來的刻板印象雖然「到底是哪一部海外動漫作品中率先出現中國人」這個問題已經幾乎不可考,不過相信在很多動漫迷的心目中,來自漫威漫畫中的超級反派「滿大人」(英文名:Mandarin),恐怕就是影響力最大且誕生時間最久的經典「二次元版中國人」形象了。
  • 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超人媽媽」是讚美?爸爸都去哪了?
    《奇葩說》中有一期辯題就是圍繞媽媽該不該做超人展開的,正反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有人認為「超人媽媽」的稱呼是對女性的稱讚,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在負重前行。「超人媽媽」是稱讚嗎?這個世界上對於爸爸媽媽身份的刻板印象就是這麼真實,爸爸養家辛苦,媽媽就不辛苦嗎?男人有沒有體會過每天做三頓飯,每天打掃家務,每天帶娃的辛苦,這樣的辛苦能堅持幾天?對了,女人還要有自己的工作。而這一切男人會掙錢就了不起了,不安分的男人還會在外沾花惹草。你說,什麼是公平?
  • 中國的星座性格刻板印象與歧視
    通過研究中國的星座文化,本研究巧妙地揭示了刻板印象即使沒有任何社會現實的基礎也可以形成,並影響社會現實。因此,本研究為刻板印象和歧視等領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理論貢獻。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的概括性認知,而社會現實是指這個社會群體的真實情況。對某個特定群體來說,到底是先有刻板印象,還是先有社會現實?
  • 程式設計師都是禿頭,女司機不會開車……為什麼生活裡這麼多刻板印象!
    外科醫生是小明的媽媽…可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答案,大多數人卻想不到呢?原因就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大腦裡都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外科醫生一定是男性。比如女生一定不擅長理科、程式設計師一定會穿格子衫、學藝術的學生一定成績不好、有紋身的一定不是好人、所有四川人都愛吃辣、內蒙人每天都騎馬上學、德國人做事都很嚴謹、日本人都會畫漫畫……刻板印象之地圖炮1"不是先理解後定義,
  • 海外動漫裡的中國形象都有哪些:桌球、熊貓、成龍?
    因「黃禍」而帶來的刻板印象   雖然「到底是哪一部海外動漫作品中率先出現中國人」這個問題已經幾乎不可考,不過相信在很多動漫迷的心目中,來自漫威漫畫中的超級反派「滿大人」(英文名:Mandarin),恐怕就是影響力最大且誕生時間最久的經典「二次元版中國人」形象了。
  • 中華小當家中的包子,表現出了中國包子的一個精髓
    但真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小當家和謝師傅的燒賣對決中,小當家最後用一整頭豬做出來的宇宙無敵大燒賣,雖然說是燒賣,但其實更像是一個大包子。實際上,這個包裹著一整頭豬肉食材的大包子,表達出了中國包子的一個最大精髓: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