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深夜愛報社,ID:SYABSIR】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如果你用美食軟體搜索「海口特色夜宵推薦」,「錦山裡燜面」一定會赫然出現在推薦榜首。
海南人精彩紛呈的夜生活讓夜宵江湖也呈現出「神仙打架」的精彩場面。
有人說,海口燜面的江湖,一半錦山裡。
每天晚上八點營業,七點便有食客在門口等位。
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讓一碗燜面為一條老巷帶來了長長的排隊人龍。
二十多年前,燜麵店還只是文明天橋下的一個夜宵攤。
隨著歲月變遷,店主陳叔將店面設在了位於海口錦山裡社區的家中。
不同於裝修得時尚精緻的各類網紅店,錦山裡燜面的環境極為樸素。
簡單的白牆,不起眼的招牌,泛黃的風扇,紅色的塑料凳……濃濃的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
即便是深藏巷弄中,位置不算理想,也並不妨礙凌晨三點打烊時店裡依然門庭若市的景象。
儘管名字相同,但錦山裡燜面的做法與內地常見的燜面卻大相逕庭。
不同於北方用蒸汽將麵條燜熟的做法,錦山裡燜面通過將伊面煮熟後再將湯汁吸收後入味形成。
在口味上,錦山裡燜面偏清淡,所採用的配料也更符合海南人的飲食習慣。
錦山裡燜面用的麵條是常見的伊面,但它卻比普通的伊麵湯更有層次感。
濃鬱高湯、品質海鮮、獨家蒜頭油,是凝結在一碗錦山裡燜面中的獨到精華。
燜面吸汁速度快以至於湯水少,有道是「濃縮是精華」,因此店主陳叔對湯頭的要求毫不含糊。
陳叔每天一早就要到菜市場挑選好骨頭後開始熬製湯頭。
經過近十個小時慢火的熬製,骨頭的精華完全融入湯裡,當湯頭散發出陣陣鮮香時,一碗燜面的靈魂滋味就有了。
陳叔為燜面準備了十餘種配料,食客在點單時,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添加瘦肉、豬心、豬肝、臘腸、蟹柳、魷魚絲等不同的食材。
澆湯底、放海鮮、鋪麵條、灑配料、淋蒜油……陳叔二十餘年的經驗讓每一碗燜面在固定的流程中獲得近乎於流水線出品才有的精準味道。
燜面出鍋前的點睛之筆是打上一顆生雞蛋。
手起蛋落,充分地攪拌讓面、湯和半生的蛋液充分融合,燜面裡最閃亮的部分就此完成。
吃貨們總結出吃燜面的精髓就在於,一定不能放過燜面沾著蛋液的那一部分!就好比吃西瓜不能錯過中間最甜的那一塊。
錦山裡燜面的秘制蒜頭油也是一絕!僅僅一瓷勺,就足夠讓食客在排隊等待時口齒生津,也就是那一瓷勺,讓「光碟」的食客回味悠長。
用店主陳叔的話說,沒有這蒜頭油,就沒有這凌晨兩點還在排隊的食客。
店裡的招牌海鮮燜面,有大中小三種不同分量可選。
夾起一筷子面,浸透湯底精華的伊面裹著金黃的蛋液,放入口中便可感受到麵條的粘稠軟滑。
入口先是濃鬱的蒜香充盈口腔,緊接著面香和蛋香也開始發散,繼續咀嚼還會嘗到海鮮加持後的鮮甜。
在飢腸轆轆的夜晚,點一碗冒著熱氣的錦山裡燜面,當麵條、雞蛋和海鮮一起呲溜進肚時,滿足感油然而生。這入口的不是面,而是生活的饋贈。
二十餘年時光飛逝,一碗燜面見證了多少人從小吃到大的時光。
這是一碗沉澱了回憶的燜面。
如今,不靠顏值靠實力的錦山裡燜面已成為街知巷聞的「網紅店」。
但那些用味道標記的記憶還會被味道完整封存,只要還能吃上一碗燜面,時光就會在這片刻歡愉間短暫停留。
又一個夜幕降臨,歸途的人流遁入夜色,僕僕的風塵裡,夜宵總能撫慰每一個飢腸轆轆的胃,滋養每一個為生活奔忙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