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孩學拼音怎麼都學不會,如何解決?

2021-01-18 ABC怎麼學

一年級上冊語文最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學習漢語拼音和識字認字。如果學習的時候沒有遵循兒童的學習規律,教不得法,會有孩子覺得很費勁。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教科書,是怎樣安排漢語拼音教學的。

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教科書,一共安排了兩個漢語拼音單元,分別是第二單元第三單元,一共13課。

教科書為了減輕孩子們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採取了下面這些措施。

1.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把漢語拼音學習安排在第二單元。

一年級的孩子一入學,沒有先進行漢語拼音的學習,而是先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識字學習。

這第一個單元的識字學習,學習的都是最簡單的常用漢字。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孩子剛入學時的不適,而沒有增加學習難度。

在學習了孩子們已經熟悉的常用漢字之後,再進行系統的學習拼音,這樣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可以使拼音與識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而減緩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

2.漢語拼音學習時,每課都配有整合的情境圖,來提示拼音字母的音或行,藉助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繫。

例如,在學習字母i. u.ü時,教科書上的情境圖裡,有晾衣杆上掛著的衣服,樹杈,烏龜殼和吐泡泡的魚,這些圖和字母的發音形狀都是有聯繫的。

讓孩子利用圖畫與字母之間的相似點,來記憶字形,來發音。這樣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時,難度就降低了,寫起來會比較省勁。

同樣,在學習聲母y. w時,先讓孩子結合圖畫,找到圖與字母之間相似的部分。例如衣服袖子和衣身之間的皺痕,樹杈像y,屋頂像w。

圖畫的內容,都是孩子們平時生活中比較是熟悉的事物。而且把漢語拼音視覺化,利用圖畫和字母的音和形的相似點,來降低學習的難度,學生很快就容易接受,而且學起來也不枯燥。

3.一幅圖就是一個故事,學習漢語拼音的同時,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

乾巴巴的漢語拼音學起來是比較枯燥的。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所以教科書配合漢語拼音的整合圖,每一個圖都包含著一個故事的情境。

家長和老師都要善於挖掘這個故事情境,引導孩子充分的觀察圖畫,讓他看圖說話,看圖講一個故事。

這樣把字母和音節的學習與故事結合起來,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的同時,也能發展他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增強學習漢語拼音的趣味性。

教科書這樣做的目的,讓學生更多地藉助生活口語來幫助學習漢語拼音,藉助生活經驗,做到準確發音。而不是一個一個的教字母的音方法,那樣太枯燥了,孩子學起來會覺得比較難。

4.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時,不過高的要求孩子,達到教材要求的目標就可以了。

教科書對於教學漢語拼音的目標是: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直接指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所以如果學習的時候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孩子是很容易在拼讀音節的時候找到他該應有的實際意義,以及與口語對應的關係。這樣學漢語拼音就不難了。

但是如果只是機械的操練,而沒有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沒有在語境中學習,在語境中運用,孩子學起來就覺得非常的難。

孩子只是會拼讀就可以了,但有些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容易讓孩子進行音節直呼,那樣難度就陡然的提升了,其實孩子不需要學會直呼音節。這個度要把握好。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一年級孩子學漢語拼音很費勁,費勁在哪裡?

1.個別教師沒有堅持零起點教學,造成教學進度太快,沒有基礎的孩子學起來很費勁。

教育部嚴格規定,一年級的孩子必須進行的是零起點教學。

也就是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要當他什麼都不會,一片空白,從零起點開始教學。

但是,由於有些家長在孩子讀一年級之前,在有些所謂的學前班銜接班裡,孩子已經學會了漢語拼音。這些孩子在讀一年級的時候,漢語拼音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他學起來會很快。老師看到他已經學會了,從而會加快教學進度。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沒有提前學過漢語拼音的孩子,學起來就很費勁了。

這就要求老師不管孩子的基本程度怎麼樣,一定要照顧到零起點教學的孩子,嚴格按照教學的規定,按照行政部門的規定,堅持零起點教學。

2.教師在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時,沒有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進行教學,只是進行機械性的操練。

教材的每一課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老師要先引導孩子自主觀察情境圖,在圖畫中自主發現漢語拼音的音形元素,這樣幫助孩子學習漢語拼音,孩子學起來是很容易的,很快的。

而有的老師可能教學過於簡單了,忽略了這個圖,只是為教漢語拼音而教漢語拼音,逐個講解漢語拼音的發音方法,發音特點,進行機械的操練,覺得自己練得很多,孩子應該很容易掌握,但是這些操練方法太枯燥了,孩子不願意學,沒有興趣,所以學起來會覺得非常難。

3.在漢語拼音單元教學,孩子只需要掌握漢語拼音就可以了,配合的生字詞和兒歌不需要掌握。

在教材中,漢語拼音單元為了孩子在情境中學習漢語拼音,會有一些生字詞和兒歌。

這個單元的生字詞只需要會讀會認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書寫,更不需要進行具體的字形分析。因為這個單元的生字詞只是為了輔助漢語拼音的學習,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學習漢語拼音。

這個單元還有一些兒歌,這些兒歌也是為學習漢語拼音服務的,同時也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但並不要求理解,更不需要背誦。

在學習漢語拼音單元時,漢語拼音才是孩子最需要掌握的。那些生字詞和兒歌,如果老師拔高了學生對它的掌握程度,會影響漢語拼音的學習,孩子抓不住重點,學的多了,就會感覺到很難。

讓孩子輕鬆掌握漢語拼音,可以用用這些方法。

1.觀察圖畫講故事,掌握字母音和形。

例如,在學習聲母d. t. n. l的時候,書上有一幅生動的圖畫,很接近孩子的校園生活,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一說圖畫上的內容,甚至講一個有關圖畫的故事:

學校召開藝術節了,現場布置的喜氣洋洋,還有n形的彩虹門。彩虹門上有三個大字「藝術節」。小明和小紅都積極參加藝術節的表演。小紅表演的是舞蹈,她拿著一把雨傘,左手緊緊的捏著t形傘把,擺出了一個優美d的造型。小明帶來的是架子鼓演奏。小明揮舞著兩個l形的鼓槌,有節奏的敲擊架子鼓,發出噠噠噠的韻律。架子鼓旁邊還擺放著一個手鼓,手鼓和架子鼓的支撐架,也正巧是d的造型。看來小明表演完架子鼓,還要表演手鼓呢。

孩子特別喜歡聽故事,也特別喜歡看圖畫,也很喜歡講故事。把學習漢語拼音和觀察圖畫聽故事講故事有機整合在一起,孩子是會很感興趣的,圖畫上的內容和漢語拼音的音和形一一對應,非常有利於孩子掌握字母的音和形,孩子在說故事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其實已經學會了漢語拼音。

2.編成兒歌學拼音,有趣好玩好掌握。

在拼音學習的時候,可以按照小孩子喜歡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習,孩子掌握起來是比較容易的,而且會感覺非常有趣,好玩兒。

孩子都喜歡讀朗朗上口的兒歌,有些漢語拼音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可以編成兒歌讓孩子掌握。

例如,孩子在書寫漢語拼音的時候,對於四線格要求總是掌握不了,這樣可以編成小兒歌:

四線格兒歌

拼音格,四條線,

拼音字母住裡邊。

住上格的不頂線,

住下格的不踩邊,

中格寫滿頂兩邊。

有些漢語拼音,字形非常的相似,孩子容易混淆,可也可以利用兒歌,來區別它們的不同點:

左下半圓是d,

右下半圓是b,

一隻傘柄是t,

一根拐杖是f,

一個門洞是n,

兩個門洞是m。

還有關於拼讀方法的兒歌,標調方法的兒歌等等。每一個漢語拼音,每一個漢語拼音的方法,都有相應的兒歌。

3.字母手指操,心靈手又巧。

字母需要反覆的識記鞏固,如果只是單純的抄寫,孩子會覺得難度比較大,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小肌肉不發達,拿筆時間長了,手會酸痛,感覺到吃力。

家長可以跟孩子玩一玩字母手指操,既複習鞏固了字母,又玩了遊戲,還增進了親子關係。

例如:

4.看圖拼讀,音節練習,拓展練讀。

孩子們在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對於拼讀是感覺最難的。

有很多孩子,單個讀字母都沒有問題,可是一拼讀音節就不會了。

而大人們卻覺得這根本就不是一件難事兒,對於孩子拼讀不上音節來簡直是大呼小叫的。孩子膽小了,就不更不敢讀了。

家長可以採用這三種方法,幫助孩子進行正確的拼讀:看圖拼讀,音節練習,拓展練讀。

(1)看圖拼讀。

例如,孩子們在剛開始學習拼讀音節的時候,聲母b和韻母a的四聲相拼,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定調有困難。

這時候,家長可以藉助一些圖片,讓孩子說說圖片上畫著什麼,來幫助孩子正確的拼讀音節,可以出示這些圖片:豬八戒,拔蘿蔔,打靶,水壩。

孩子能說出這些圖片上的內容,那麼對於ba的四聲很輕鬆的就拼出來了。

(2)音節練習。

所謂的拼讀方法,一般也就有三種:音節數調法,音節定調法和韻母定調法。

這三種方法是由易到難的。

可以採用給大量音節,讓孩子反覆地在音節階梯練習中,掌握音節拼讀的方法。

這種方法最好跟遊戲結合起來,否則太枯燥。

(3)拓展練讀。

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帶拼音的繪本讀物,讓孩子在家中每天讀半個小時的繪本書,自己也可以試著拼一拼繪本書上的音節。

家長也可以把音節跟孩子特別熟悉的事物聯繫起來,即興組詞或組句。

多讀,也能幫助孩子掌握拼讀音節的要領。

總結:

如果教師根據要求進行零起點教學,並且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孩子掌握漢語拼音是很輕鬆很容易的事兒。

家長在家中,可以引導觀察圖畫編故事,掌握字母音和形;編成兒歌學拼音,有趣好玩好掌握;練練字母手指操,心靈手又巧;進行看圖拼讀、音節練習、拓展練讀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材裡有個東西,可能你都沒學過!
    英語教材的荒謬之處上海一年級小孩學的是牛津版教材,它神就神在不從教字母開始,直接聽和說,當然教材裡是有配圖,但是呢,句子其實太複雜,圖並不能每一張都一眼看出來說的啥。其實我大概能get到編教材老師的點,小baby學語言都是從聽和說開始的。問題是,一個孩子從生出來開始天天聽他媽嘮嗑,到能說出完整的句子,起碼要2年!中間有整整一年甚至更久,他是啞巴狀態的。
  • 這個階段很多一年級小朋友拼音學得很辛苦 多拼多讀沒有捷徑
    開學起,很多學校一年級家長在網上也有各種吐槽,有家長說:「一年級起步,最難的還是拼音,孩子如果沒有任何基礎,每天回家的拼音作業至少要花一個多小時,家長跟著陪練就跟搏鬥一樣,非常辛苦。」  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  用微信語音方式,帶學生學拼音的是天長小學一(1)班的語文老師鄒燕,她也是班主任,教學經驗很豐富。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當孩子出現問題,孩子還沒說,家長就已經發現,會主動幫助孩子解決。這無形中就弱化了孩子主動溝通的能力。可是在學校,老師不可能只關注一個孩子,那麼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孩子主動地和老師溝通,向同學求助。那麼孩子知道怎麼和老師溝通嗎?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知道怎麼解決嗎?
  • 只有結合家庭的專業輔導,孩子的拼音才會真正學得好
    其孩子就讀的學校分別來自公辦和民辦學校,涵蓋幼兒大班、小學1-5年級。培訓前每個家長,就孩子學拼音和自己輔導拼音,都提交了較為詳細的問題描述。與拼音學習直接相關的問題,集中在部分聲母搞混,與英文字母混淆等,間接相關的問題是孩子們表現在學習態度、方法、能力 、習慣、閱讀等方面。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也不怪家長擔心,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是一帶而過,等到孩子做題的時候可能連題目是什麼意思都看不懂。那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呢?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在小學拼音教學中,這4類孩子很常見:①完全零基礎,學拼音時家長和孩子都累;②零基礎但學習能力強,在課上學習以後稍加複習就能融會貫通;③稍微有拼音基礎的孩子,剛上小學時相對輕鬆
  • 「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
    既然拼音難學,而且後來運用的並不多,甚至是一邊學一邊丟,既然如此,是不是就像有的家長所說的那樣:「拼音不會就算了,會認字就行」呢?是不是就像有的老師那樣認為:「拼音只不過是學習生字的工具」呢?筆者認為這兩種認為都是錯誤的,拼音的妙用真不容小覷。
  • 漢語拼音難教又難學,可以不學嗎?
    有兩位同事,自己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級了,她們說起這幾天語文正在教漢語拼音,結果孩子回到家以後,老是讀不正確,因此,每天晚上輔導孩子作業,都會忍不住揍孩子一頓。都說老師家的孩子聰明,可是,在進入一年級後,剛剛接觸漢語拼音,同樣不知所措。所犯的錯誤,就是在把聲母和韻母拼到一起時,讀音「變形」。
  • 漢語拼音9《ai ei ui》一線老師說小學一年級拼音就要這樣學
    小學一年級拼音基礎(漢語拼音)前面學習了部分聲母以及六個單韻母「a o e i u ü」。將單韻母組合,又可以得到複韻母「ai ei ui」等等。學寫韻母小學一年級拼音基礎(漢語拼音)ai的寫法和「a」「i」的寫法相同,都佔四線三格的中格,在寫這兩個韻母時,要靠得緊湊一些。
  • 幼兒園提前學拼音,在哪兒踩「剎車」?
    學前該不該學拼音?教育部有關文件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事實上,絕大多數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都不再開設拼音課程。  前不久,筆者在南方幾所優質小學採訪。
  •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知識點全面,準一年級小同學們請提前學!
    請問大熊,你如何看待。說實話哈,大熊是不太願意家長們帶孩子報幼小銜接的補習班的,主要有三個原因:1.給孩子暑假生活增添很多學習煩躁,甚至導致孩子直接厭煩學習;2.補習效果不大,絕大多數小同學在幼兒園已經初步接觸拼音了,有一定的學習基礎;3.暑假報名補習班,太費錢了。
  • 廈門小學初中一年級的課本都「變臉」了 小學生要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新學期起,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以及初一年級的歷史,都將使用新版教材。其中,「道德與法治」就是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又稱政治課。  三個科目中,最受關注的是語文。特別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中的幾大變化,讓人尤為關注。比如,先學識字再學拼音、識字量減少100字、增加書寫提示、更注重閱讀等。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 小學生先識字後學拼音
    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記者上午從北京部分學校了解到,相應科目老師已經在暑假中完成了新教材使用培訓。那麼,面對新教材,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 孩子學拼音太難了?那是因為沒有找對學拼音的APP
    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漢語言文學系畢業,普通話水平二甲,卻還是教不好孩子的拼音,實在是懷疑人生……」不得不說,在輔導孩子拼音這件事上,全國的家長都一樣一樣的,微博上隨手一搜,也儘是各種心力交瘁:其實,孩子學不好拼音,還真不是孩子的錯。
  • 小學不教拼音卻學做豆腐,這是什麼神仙學校?
    這不解決問題呀!精彩的來了。於校長要求孩子,不僅要把做豆腐出來,還要賣出去,你看,做豆腐就變成了一個很現實的挑戰。在這個挑戰下,學校裡原本的各種文化課程就能被融進來了。怎麼把豆腐做出來?孩子能學到的東西,甚至比課程標準要求的還要多。比如說,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孩子六年級要學百分數。但是磨豆腐需要計算黃豆和水的比例,所以孩子們提前就學會了。百分數對孩子們而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生活經驗。
  • 拼音不難學,只要做好這些就能學好拼音
    說起孩子學拼音,老母親多半有著相視一笑(苦笑)的默契:「分開念都對,一拼讀能把你氣個半死,g-u-a花!」  「對對,pùbù能拼出破布來,我的小心臟啊。」  ......  不瞞你們說,這樣的經歷我目前正在體會,我家孩子今年九月即將上一年級,目前開始接觸拼音,聽她讀拼音,真是哭笑不得,怎麼糾正都能跑偏,還嘻嘻哈哈的拒不改正,。  如果說輔導數學讓人心碎,輔導拼音就是心梗的節奏。過來人家長口口相傳的「肺腑之言」,也嚇壞了一批學齡前的爸媽,拼音這麼惱火?!那要不要趕緊提前給孩子報個班呢?
  • 孩子一年級拼音總學不好?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這樣教比老師有效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才發現拼音原來比數學還要難。數學加減法背倒是還能背下來,但是語文拼音就難了,孩子讀都不讀不對,更別說拼成字了,認字都是難事。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學好拼音是我們認識字,學好語文,從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幼小銜接拼音怎麼學?爸媽按照這個步驟教,省時省心更省錢!
    朋友的兒子和我女兒大小差不多,今年九月份都要上一年級了。因為需要「三對口」,所以條件並不滿足的她只好找關係花點擇校費,把孩子送入自己工作附近的小學。她聯繫了兩所附近的小學,都表示下個月才能給予答覆,並且就算是答應了給孩子一個面試的機會,也一定會考考孩子一些簡答的問題。
  • 準小學生暑假要不要學拼音?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彎路
    最近好多家長已經躁動起來,都在糾結孩子們的暑期該怎麼安排。是讓他們自然愉快的渡過暑假?還是報名上個幼小銜接班學學拼音?我們的情況:1.沒有報名以前我也是這麼糾結來糾結去,也是怕學了太多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講了,也諮詢了部分家長,反正都是眾說紛紜。
  • 超越傳統學拼音,輕鬆搞定大語文!
    輔導拼音不像教1+1這樣最不濟掰著手指頭都能教,特別是有口音的家長,舌頭都打結了教的還是個錯的,何況咱們小時候學的拼音和現在全國統一的已經有些許差別。因此「一教就錯,越學越亂」是學拼音時解不開的魔咒。現在救星來了,一本關於拼音的點讀書--拼音點讀小百科-上市了新品拼音點讀小百科趣威文化AI點讀筆它的出現能解決了很多關於家庭拼音學習沒法教的問題,甚至一些小學語文學習上的難題也能解決。為什麼要選TA?因為跟著它學它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