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大家喻戶曉的中國品牌,一直被誤以為是洋貨,其實都是純國產

2020-12-15 正商參閱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國產、洋品牌分不清,比如竟然剛剛才知道,名創優品是地道的中國品牌,反而抱著愛國心理買的大寶,卻已經被納入了強生的版圖。

今天,我們就來數一下,這些國內、國外傻傻分不清的品牌。

1.名創優品

小編一直以為它是日本的品牌,因為名創優品的很多信息,都帶上了日本風格,所以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日本品牌,其實它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大家都知道「哎呀呀」吧,名創優品的創始人就是哎呀呀的創始人葉國富。

2.喬丹體育

喬丹,這不是在美國打籃球的喬丹嗎?然後很多人也聽說過,喬丹有自己的體育用品品牌公司,而中國喬丹也一樣是體育用品公司,所以很自然地認為,中國喬丹就是喬丹的公司,然而,兩者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跟NBA和NIKE也都沒有關係,地道民族品牌!

3.華倫天奴

「華倫天奴」堪稱是「假洋品牌」製造的重災區。包括華倫天奴·路易、華倫天奴·古柏、魯加諾·華倫天奴、聖·華倫天奴、華倫天奴·GV等。店鋪銷售人員也毫不諱言是國外註冊、中國銷售的。在江浙一帶,有著眾多專門從事為中國公司註冊洋品牌的「一條龍」服務中介機構,其實它連名牌都不是。

華倫天奴VIZIA,不是Valentino。Valentino是義大利奢侈品牌,它的高級訂製系列更是昂貴啊,而「華倫天奴」則是國內某投機者註冊的商標,當然,Valentino的翻譯也是華倫天奴。

4.Mark Fairwhale(馬克華菲)

這名字取得多洋氣啊,很多人一聽就認為它是國外的品牌,可事實上,它是七匹狼的全資子公司,貨真價實的國產品牌。

5.Me&City

很多人也會誤會這個是外國品牌,其實它是美特斯邦威旗下的一個牌子。對於美特斯邦威,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吧,在我們巨星周杰倫代言之後,美特斯邦威可謂紅遍大江南北。

6.MO&CO

麥凱樂等都有售,遠看像MAX&CO,近看像COCO,反正人家很洋氣就是了,但實際只是一個廣州高知度品牌。價格可不低了,如今又在時尚雜誌上頻頻露臉,東西掉不下千元,最便宜的圍巾也要700多。

7.ELLE

ELLE包括ELLE女裝,ELLEsport,還有ELLE HOMME,原來是法國品牌,現在總部在廣州,實際也演變為國貨,加上ELLE本來就擁有法國、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三個設計團隊,針對中國市場的,自然是出自中國設計師之手。

當然也有很多國外品牌被大家誤認為是國產!

8.中華牙膏

中華牙膏大家都不陌生,這個品牌由上海白貓股份有限公司於1954年生產。

但是1994年,中華品牌的經營權(right of management)就被租賃給上海聯合利華牙膏有限公司,隨後該品牌就由荷蘭和英國的聯合利華公司持有。

9.烏蘇啤酒

新疆的奪命大烏蘇,也已經不是國產品牌了。2016年8月丹麥的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全股收購了新疆的烏蘇啤酒。

不過,雖然被外國啤酒公司收購(purchase),烏蘇啤酒仍以中國作為主要市場,並正向中亞地區拓展市場。

10.金龍魚

金龍魚在我國是名氣最響的糧油品牌之一,但它其實是新加坡華僑郭鶴年投資的益豐國際下屬的公司的品牌。

這個1991年推出的食用油品牌,迅速成為了糧油領域的巨無霸。

11.蘇泊爾

著名品牌蘇泊爾是國內領先的炊具製造商,其背後的大股東是炊具業巨頭法國SEB集團。

SEB集團以發明世界上第一個高壓鍋而著稱,創始於1857年,到2007年時,SEB完成了對蘇泊爾的股權收購。

碧浪來自美國寶潔,蘇泊爾來自法國SEB,匯源來自外資控股(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哈爾濱啤酒來自美國百威,白加黑來自德國拜耳,養樂多來自日本養樂多公司,紅牛來自泰國天絲醫藥,哈爾濱啤酒來自美國AB百威啤酒,福建雪津啤酒來自比利時英博,上海輪胎橡膠來自法國米其林,上海貝爾來自法國阿爾卡特,南孚電池屬於美國吉列公司,美加淨屬於美國莊臣公司。

還有諾貝爾瓷磚、馬可波羅瓷磚都是國產的;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在美國沒店;吉野家和日本吉野家不是一家;卡爾丹頓純正深圳貨;法國卡姿蘭是出自廣州的土特產……

玄幻了吧,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這些資本家,套路玩太大了。

你還知道哪些洋貨國貨容易錯的品牌?歡迎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日本飲料巨頭,一直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從中國大量撈金65億
    說到我國出名的一些產品,相信不少人都應該有喝過娃哈哈、可口可樂、加多寶、王老吉等等品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外的產品也相繼銷賣出國,國內也不例外。人們再也不用通過出國的方式購買到喜歡的產品,而是通過網上購買、代購的形式。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探個究竟。日本飲料巨頭,一直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從中國大量撈金65億元。
  • 明明是國產品牌,偏要取個英文名,一直被誤認是洋貨,名字很耳熟
    他們用先進的產品很快徵服了當時的市場,那些外文的品牌也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但在如今,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們早已不是清朝時期的模樣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讓我們一度媲美那些過去的強國,國產品牌也已經越做越強了。然而在我國卻有著這樣一家企業,他們身為國產又偏要取個英文名,一度被人認為是洋貨,但卻有著領先全球十年的技術,過去的偏見早已被他們徹底打破。
  •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推薦語: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很多自主品牌拔地而起的同時,也有不少的外資企業紛紛選擇進入國內市場撈金。
  • 空調界的「世界霸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年營收超1400億
    空調界的「世界霸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年營收超1400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今我們所用的產品不僅有中國製造,也有來自全球各地的產品。雖然說國內有很多新品牌的進入,但是我們也有不少國產品牌在走向世界。
  • 深藏中國30年,年撈金377億的辣醬品牌,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貨
    深藏中國30年,年撈金377億的辣醬品牌,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貨推薦語: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作為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無疑是不可忽視的。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食物的要求也是隨之提升,色、香、味都成了美食的重要標準。
  • 它深藏在華29年,年營收高達1670億,卻被很多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它深藏在華29年,年營收高達1670億,卻被很多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推薦語:改革開發以後,我國的經濟迎來了迅速的爆發期,數量龐大的外資品牌入駐中國,事實上也是一種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目前在中國有很多的外資品牌,因為深藏在中國太久,以至於常常被國人誤認為是本土的品牌,但卻是純種的外國貨,比如下面這些品牌就是典型。我們最常見的功能性飲料——紅牛,最早誕生在泰國,是個泰國品牌。之後才被帶入中國發展,不過因為質檢要求不同,國內的紅牛都是在國內生產的,但它並不是中國品牌。
  • 日本跑鞋王者,知名度不輸阿迪耐克,在中國被誤以為是山寨品牌
    導讀:日本誕生的跑鞋之王,存在100多年,在中國被誤以為是山寨品牌現如今,隨著人們對自己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運動鞋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在生活中首選的一種鞋型。跟傳統的運動鞋相比,現在的運動鞋不僅款式新穎,外觀好看,而且穿起來還非常舒適,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自己比較鍾愛的運動鞋品牌,比如說耐克等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運動鞋,也是一款在國外非常受歡迎的品牌,知名度不輸阿迪耐克,但是在國內卻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山寨品牌。這就是美津濃,美津濃是來自日本的一款運動鞋品牌,但是在國內卻很少有人關注,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小眾。
  • 國產品牌取了個英文名字,常被誤認為是洋貨,技術卻領先全球十年
    對比國外的很多企業來說,我國的科技公司都是沒有很明顯的優勢。而為了讓企業能夠有著更好的發展,非常多的企業家們也是願意去擴展海外的市場。而這個時候往往都會使用一些英文名來命名品牌,讓企業更好地融入發展。但是使用英文名,就會讓非常多的國人對企業進行誤會,認為它是外國的品牌,不是本土的企業。像是OPPO還有Vivo這個兩家公司就是以英文名字來命名的,很多人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把它們當作了外國的品牌。
  • 兩國外巨頭藏華數十載,悄悄做到行業第一,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
    兩國外巨頭藏華數十載,悄悄做到行業第一,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推薦語: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發展迎來了迅速的爆發,而很多的國外企業看到了這個機會後,也趕緊跑來中國市場「分一杯羹」。它們憑藉著強大的資金實力,往往很快就能實現在國內市場紮根。
  • 小時候以為這些動畫片是國產,長大後才知道一直是外國製作的!
    80、90後的大家一定記得看動畫片的唯一途徑就是電視了,也許現在00後的朋友們基本沒有這種感覺了,小時候出現過許多優秀的動畫片,百看不厭,直到現在還留給我們很深的印象,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都把這幾部動畫以為是國產的,其實並不然,下面我來帶大家盤點下吧。
  • 誤以為是「國產」的3種零食,阿爾卑斯糖上榜,最後一個連90後都陌生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小歐,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生活中會看到很多零食的出現,不過有的零食可能不是國產的,但是卻被大家誤認為是國產零食,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誤以為是「國產」的3種零食。
  • 國產手機、家電靠低價打敗國外品牌,純國產電腦卻走高價路線?
    國產手機、國產家電成功的原因,其實就一招,那就是性價比,同樣的配置,我賣的比國外品牌便宜,而同樣價格的產品,我配置要比國外品牌高。事實上,這一招性價比,對於眾多的國產品牌而言,都是適用的,還包括國產車等等,畢竟在國外品牌已經形成影響力的情況下,要去撬動別人已佔領的市場,自然要有自己的優勢,而性價比就是最大的優勢之一。
  • 低調的日本空調巨頭,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默默在中國撈金25年
    提及空調,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美的、格力和海爾,這霸佔著中國市場的御三家。但還有一個來自日本的空調企業同樣不容小覷,它就是霸佔著去年23.01%市場,榮居世界第一的大金空調。這一年對大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標誌著大金完成了品牌本土化的重要目標,中國疆域廣袤,從南到北,從東至西,氣候環境都截然不同,需要的空調性能也不同,大金通過不斷的努力,製造出了符合對應地區氣候環境的特點的空調,受到人們的喜愛。
  • 紮根於中國25年,低調的日本空調巨頭,時常被國人誤以為是國貨
    中國有14億人口,消費市場巨大,外國企業自然不會錯過這塊「大蛋糕」,因此他們早早進入中國,深耕多年,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很多人還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比如飲料品牌養樂多,小紅瓶的包裝一成不變,藏在中國18年,日銷750萬瓶,每年默默地從中國賺走65億元。其實,養樂多屬於日本品牌,成立至今已有90年歷史,算是該國飲品界的小巨頭。
  • 日本一知名飲料,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不過在全球化的大潮流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局部的逆轉——民族品牌得到了國人更多的青睞。而日本的一個知名飲料,由於名字取得非常「中國化」,被國人廣泛地認為是「國貨」一年在中國賺走36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日本乳酸菌大王,被誤以為是中國品牌,每年狂賺65億!
    2002年,養樂多公司正式進入中國,最初它的日銷量只有6萬瓶,到了2018年,養樂多在國內的日銷量高達750萬瓶,且連續4年在該品類排名第一,最興旺的時候達到年銷售額65億。如今養樂多已經家喻戶曉,但還有不少人以為養樂多是國產品牌,其實,養樂多是個近90歲的日本品牌。
  • 一直誤以為國產品牌的飲料,名字用漢字偽裝,每年從中國賺走65億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物質貧瘠的年代,恩格爾係數相當的大,解決溫飽問題已經是人們最大的願望,但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逐步得到滿足,人們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來著日本的飲料巨頭,他用漢字偽裝成中國的老品牌,每一年中在中國賺取的金額高達六十五個億
  • 小時候看誤以為是國漫的作品,實際他們都是外國的
    當初我們對於某些動漫還很確定的以為是國漫,因為動畫中有很多描寫國內的成分,但是長大了之後,才發現,原來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還挺吃驚的。接下來就看看小時候看誤以為是國漫的作品,實際他們都是外國的。而且以下要講的一些都是根據我們中國的文化創作出來的,令人傻傻分不清。《蒼天航路》講的是中國歷史,裡面的角色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陳述曹操一生的傳奇故事。
  • 這5部動畫,經常被誤以為是國漫,看過3部以上的,孩子都有了吧
    但是這部動畫並不是國產動畫,而是日本漫畫家小川悅司特別喜歡中國的文化,後來根據中國的菜譜,創作了漫畫《中華一番》,後來動畫化,才有的中華小當家這部動畫。,而且無論是要尋找的十二個符咒,還是動畫中的一些名字,都是中國元素,甚至片尾成龍本人還會經常出境。
  • 美國「辣醬」品牌,一直被誤認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377億
    後來老乾媽走出了國門,受到外國人歡迎,就8年前,被放到美國奢侈品電商Gilt上的老乾媽居然還搞限購,一瓶賣到折合人民幣40塊左右的高價,讓我目瞪口呆的同時,也不免為國產品牌自豪。毫無疑問,要評選出國內最「火辣」的「國民女神」,我一定投老乾媽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