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抗戰老兵等待日本女友69年,一生未娶,稱生前想再見一面

2021-01-15 淺弋道歷史

文 | 淺弋道歷史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在物質匱乏、交通不便的年代,相愛之人很難長相廝守,若遇到兵荒馬亂、聚少離多便是常有之事,相對於互不相識,愛而不得則是更加殘忍的感情。世上感情萬千,初戀獨具魅力,初戀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刻骨銘心、難以忘卻的原始情感它,是人們情感的第一次懵動,也是眾人在踏入物質世界時最單純的心動。

愛情沒有年齡之分、沒有國界之別,有這麼一個95歲的抗戰老兵,一生未娶、苦苦尋覓,只是為了等待69年前的日本女友。老人唯一的心願就是生前能夠再見一面。

對日本毫無好感,周福康少年參軍、無情無感

這個老兵名叫周福康,作戰經驗豐富,在炮火連天中倖存的他是名副其實的熱血男兒,在提及下落不明的女友時,老人幾度動容。

周福康出生在時局動蕩、硝煙四起的年代,日軍侵略中國、在華夏大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犯累累罪行令人髮指。周福康自幼就目睹了日軍的各種行徑作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後來的周福康為了保家衛國、施展抱負,便踏上了從軍之路,雖然年齡尚小,但周福康不懼犧牲,他表現英勇、視死如歸,在戰場上屢立奇功,深得領導的青睞賞識。

後來的他從無名小卒一步步升到了手握軍權的中尉職位。多年的徵戰經驗讓周福康對日本人全無好感,周福康認為戰亂的罪魁禍首是日本的侵略所致,因日本人的到來,中國變得一片狼藉,他和日本人大有勢不兩立的決心。

偶遇日本女子,周福康青年心動,許下承諾

周福康或許怎麼都不會想到:他竟然會和一個日本女子相知相愛。

他在接受一個日軍部隊投降時,駐紮在臺灣的一所小學,當地有很多日本女老師被日軍強迫帶來,周福康並非憐香惜玉之人,在他的眼中,日本人都是壞事做盡的侵略者,駐紮開始,周福康從未對這些女老師有過任何和顏悅色,眾多日本女老師都是避而遠之,生怕一個不慎引發周福的大怒。

直到他無意間遇到了一個名叫邊見須惠子的姑娘後,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邊見須惠子是被日軍強制帶到中國,她並不像日軍那般窮兇惡極,邊見須惠子憎恨戰爭、厭惡戰鬥,她溫柔賢淑、知書達禮,二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感情逐漸升溫,不久便相戀了。

邊見須惠子對錚錚鐵骨的周福康一往情深,曾經提出要和周福康一生一世、回鄉成親的想法。二人本以為會有個好的結局,世事難料,不僅沒能喜結連理,還一離別便成了永別。

一別成為永別,遺憾伴隨一生,晚年心痛

由於當時解放戰爭爆發,周福康不得已離開臺灣接受軍令、四處徵戰,他和邊見須惠子都未曾想到這個分別會讓兩人遺憾一生。

周福康離開臺灣後,就斷了和邊見須惠子的聯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當時路途遙遠、通訊落後,周福康白天在戰亂中東奔西走,晚上安靜下來時,變回倍加思念邊見須惠子。一晃幾年過去,周福康在戰亂中始終沒有忘記邊見須惠子,礙於各種現實問題,邊見須惠子始終杳無音信。

新中國成立後,周福康選擇留在浙江蕭山,他原本有更好的發展機會,為了邊見須惠子早日找到回家之路,他一等就是69年。

邊見須惠子和周福康有著同樣的相思之情,「日日思君不見君。」邊見須惠子的不幸遇難成為遺憾。從青絲到白髮,周福康一直在打聽女友下落。

他以拾荒為生,目的就是可以走遍天涯、尋到女友。已經95歲了的周福康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再見一面邊見須惠子,為了等待,周福康一生未娶。

其實邊見須惠子在回日途中就已沉船身亡,周福康不願接受這個消息,堅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隨著年齡的增長,周福康身體羸弱、腿腳不便、記憶消退,唯一記憶清晰的就是他的日本女友。

很多人感慨: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感情顯得尤為彌足珍貴,能夠一生一世為一人,邊見須惠子是幸福的,能夠一生愛一人,周福康是幸運的。如果二人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生離死別、沒有民族戰亂,他們或許會有個好的結果。身處亂世,一切身不由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95歲老兵一生未娶,苦苦等候日本女友69年,只想生前再見一面
    有一位95歲的老兵就一生未娶,因為難以忘懷日本女友,所以苦苦等候了她69年,而他最終的目的就是想在生前見她一面。 直到1945年的時候,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被提升為了中尉,而後日本宣布投降,周福康就跟隨部隊到了臺灣。
  • 98歲抗戰老兵靠撿廢品為生,孤身等待日本女友70餘年,稱想再見
    引言 對於人類來說,感情是我們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如果說一個人沒有感情的話,那麼他的人生也將失去色彩。而在眾多的感情中,愛情的地位顯然是非常高的,自古以來,愛情就是很多人歌頌的主題,無論是在抗戰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中,都會出現很多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 75年前日本女友海難身亡,98歲老兵撿廢品為生,只為再見女友一面
    從古至今,關於愛情的故事不計其數,但是能夠相伴一生,幸福一生的卻寥寥無幾。梁山伯不能與祝英臺相守一生,只能幻化成蝴蝶相伴;牛郎織女雖最終得以相聚,但也不過是一年一次罷了。愛就是這樣,一旦發生,就想時刻守在彼此的身邊,時刻陪伴著所愛的人,即使是隔著千山萬水,相思之心也從未減少。
  • 1994年,95歲抗戰老兵離家73年後返鄉,卻發現祖宅和祖墳都不見了
    比如抗戰時期,日軍在我國燒殺搶掠,做了很多壞事。當時全民族都團結一致,下決心打贏這次戰爭。有無數貧困家庭中的孩子走上戰場和日軍作戰,最終將日本人趕出了中國。如果沒有抗戰將士們的努力,這次戰爭也不會勝利。在抗戰期間有這麼一位老英雄,他叫雷長久,95歲的時候,他想回家看看,此時與家鄉已經闊別了73年,可是回到家裡面卻發現祖宅和祖墳都不見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抗戰老兵講述被迫在日本做勞工經歷:每天挨打
    石家莊市正定縣的抗戰老兵陳玉川14歲參加了國民黨中央軍十五軍,做了一名護士,參加了著名的中條山戰役和洛陽保衛戰,後被日軍擄到日本做了一年的勞工,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回到了中國。「參軍的那段日子刻骨銘心,可以說是在槍林彈雨中倖存了下來。」  14歲因生活所迫參軍  「原國民黨抗戰老兵還活著的已經很少了,確實需要國家給予一些關注。」
  • 日本首位確診藝人病逝!身家超50億卻一生未娶,葬禮或不對外開放
    日本娛樂圈老牌諧星志村健於本月17日深感疲倦,其後又出現發燒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就往醫院檢查後,被確認感染新冠肺炎,由於病情嚴重,醫院通過安裝人工呼吸機來進行治療,可惜結果不如預期,志村健的病情一直未有好轉,最終於3月29日宣告病逝,享年70歲!這也是首位因新冠肺炎離世的日本藝人!
  • 92歲溫州抗戰老兵:岡村寧次從我身邊走過時低下了頭
    這時,老人的思緒已經飄回到69年前的那一重要的歷史時刻——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籤字儀式上,岡村寧次等日本投降方代表正黯然離場。  1945年9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禮堂內,身著筆挺憲兵服,腳蹬鋥亮軍靴的潘庭槐,時任憲兵十五團三營八連少尉排長,參與了投降籤字儀式的現場安保工作。
  • 牽住英雄的手 記住來時的路:1345份抗戰老兵手印背後的故事
    對老魚和志願者們來說,世界上最殘忍的就是時間——他們面對一群平均年齡95歲的抗戰老兵,他們為每一位老兵留下手印,妥善保存;有時,他們反覆尋找艱難確認了老兵住址趕到當地,老兵卻在前一天離世。有時,因為老兵雙手都已佝僂蜷曲無法伸展,印在紙板上只有五個點……他們與時間賽跑,因為牽住英雄的手,才能記住來時的路。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  本文圖均為 封面新聞 圖​​​封面新聞12月2日消息,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而日本近些年來就是在搞這種操作。自1945年日軍投降算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當年的抗戰老兵都一個接一個地辭世了。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抗戰老兵娶日本女俘虜,結婚數十年後,才得知妻子身份背景不簡單
    但是因為他取了一個日本女人,所以飽受當時人們的爭議,著到底是怎麼回事?劉運達這名抗戰老兵居然娶了一名日本女俘虜,雙方的生活也非常的平淡。但是結婚數十年後,才得知妻子身份背景不簡單,居然是日本的富家千金。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劉運達就跟隨中國遠徵軍深入了緬甸戰場。而在一場戰爭中,他們俘獲了十幾名日本戰俘。因為擔心俘虜暴動,所有被俘虜的日本軍人都被處決了,只留下了幾名護士。
  • 這位定居阜南的108歲抗戰老兵,逝世…
    家住阜南縣地城鎮的 抗戰老兵鄭天付沒能等到這一天 …… 8月26日晚,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名譽會長朱興弟發布消息:當天上午,原籍四川南充、後定居安徽阜陽的鄭天付老人因病逝世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後來鐵匠們又想辦法把鐵製成了鋼,生鐵加工成鋼的技術有很多,一種是炒鋼,東漢的《太平經》一書中有記載:「使工師擊治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除此之外,還有百鍊鋼和灌鋼技術,相比於鐵,鋼是更加堅硬的一種金屬。冶煉的發展,也是推動了武器的發展,在古時人們甚至能鍛造出削鐵如泥的寶劍。
  • 抗戰老兵許克傑:從貧困孤兒走向革命路
    原標題:抗戰老兵許克傑:從貧困孤兒走向革命路   許克傑呼籲:歷史不容忘卻。86歲的抗戰老兵許克傑。許克傑和82歲的老伴李正夫是革命夫妻。1949年12月被授予甲等戰鬥英雄,1955年8月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獎章、朝鮮二級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獨立功勳榮譽章」。 「77年前,中國共產黨面對山河淪喪、亡國滅種的危難形勢,舉起了抗日救國的大旗,我既是日寇侵華罪惡史的受害者、見證者,又是八年抗日戰爭的親歷者。」今天,86歲的許克傑在老伴李正夫的陪同下,從徐州來到南京,向記者講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烽火歲月。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2017年將迎來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我們用鏡頭尋訪抗戰老兵,給他們送上新春祝福,聽他們講述激情燃燒的烽火歲月,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作為一名抗戰老兵,曹爺爺經歷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目睹了日軍的野蠻侵略,燒殺搶掠。在太嶽區根據地,他曾多次參加對敵反掃蕩,與敵人戰鬥。在1942年的一次反掃蕩戰役中,時年18歲的曹傑一度與大部隊走失,甚至被部隊誤認為已經犧牲。20多天後,死裡逃生的他才在民兵的幫助下重返部隊,繼續參加抗日戰爭。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買回遭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千萬買回遭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眾所周知,「神槍手」作為軍隊當中的一個強大的角色,想要從一位普通士兵變為神槍手,所要經歷的困難數不勝數。而今天要與大家一同了解的則是有著「神槍手」稱號的抗戰老兵,曾在抗戰期間擊殺了眾多日軍,他就是侯永勝。
  • 她愛慕表哥70年一生未嫁,表哥一生娶四妻,離別幾十年85歲時再見
    一八九六年,楊瘦玉生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喜愛畫畫,常與母親到舅舅家,因而與舅舅家表兄劉海粟結下深厚情誼,九歲時,父親去世,從此與母親住在劉家,十五歲那年,劉海粟在青雲坊開了一家畫院,楊瘦玉就在這裡學習繪畫,這個年紀,也是結婚迎娶的年紀。
  • 103歲抗戰老兵楊思祿的冀東抗戰往事——誓讓日寇血債血償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不少單位組織官兵觀看抗戰影片,其中就有一部電影《楊思祿冀東抗戰》。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再現了八路軍營長楊思祿驍勇善戰,帶領部隊與日寇殊死搏鬥,最終消滅製造「潘家峪慘案」的罪魁禍首佐佐木及其部屬,從而告慰慘遭日軍殺害的潘家峪父老鄉親的故事。「打完仗,日本鬼子5天沒敢收屍。」
  • 「訃告」安徽省阜陽市抗戰老兵謝廣金先生於2020年12月8日歸隊
    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訃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江口鎮抗戰老兵謝廣金先生,於2020年12月8日駕鶴西去,享高壽100歲。以下是多年前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走訪老人家的記錄,真實的再現了老人當年從軍抗日的真實故事:姓名:謝廣金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屬猴,應該是1920年人籍貫:安徽省潁上縣家庭住址:安徽省潁上縣江口鎮
  • 「鐵血記憶」抗戰老兵周鳳岐講述:17歲那年親歷常德保衛戰
    □常德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張念/文 陳歡/圖今年94歲的抗戰老兵周鳳岐,現居市城區柏子園小區。8月25日,記者見到他時,老人雖然頭髮花白,走路顫顫巍巍,但腰杆挺得筆直。1926年5月,周鳳岐出生於常德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當時出一萬兩千斤稻穀,可以僱人代自己當兵,可我家哪兒來那麼多谷……」在國民政府的壯丁徵兵制度下,他在17歲時走上參軍道路。因為讀過幾年私塾,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57師的一名通信兵。參軍不到一個月,周鳳岐就上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