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深圳為中國改革開放積累寶貴經驗(專家解讀)

2020-12-24 人民網

「雲軌」列車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總部運行調試(2018年11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8月26日是中國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紀念日。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刊文稱,在過去的40年中,深圳的GDP增長了驚人的1萬倍。作為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試驗場,深圳引領了中國經濟的創新發展。俄新社稱,深圳的成就不僅在於其龐大的經濟規模,還在於它已經成為中國佔據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的象徵。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8家企業總部落戶於此。

1980年,深圳GDP約2.7億元人民幣;2019年,深圳GDP近2.7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上海、北京,位列全國第三,與1980年相比增長了1萬倍。1980年,深圳GDP是香港的1/2500;2019年,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從一個海邊漁村崛起為國際大都市,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是中國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大成果,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對內改革,深圳探索出一條走出貧困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前,中國貧困問題的根源是受到僵化的計劃經濟模式制約。深圳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探索構建出可供借鑑和推廣的運行機制,即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經濟實現高效率發展。這是深圳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之一。

第二,對外開放,深圳是「試驗場」和「排頭兵」。改革開放前,中國與世界多數國家都沒有經貿往來。在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深圳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讓外部資本進入中國,另一方面把國內具備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送往國外,實現投資與貿易雙向互動。通過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融合發展,深圳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體系,並加快融入世界供應鏈和全球分工體系,實現自身跨越發展。

第三,深圳樹立起依靠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典範。從「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到國際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深圳的產業經濟完成了從「深圳製造」到「深圳創造」的轉變。進入21世紀,深圳開始探索如何融入世界科技創新體系,解決中國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的問題。如今,深圳已經成為中國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城市,其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領跑全國。

第四,深圳的城市化進程為中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如今,深圳已成為一座超2000萬人口的現代化國際都市,深圳實現了100%的城市化。這塊僅1970平方公裡的土地,在解決2000萬人生活、發展問題的同時,創造出經濟增長的奇蹟,深圳城市化模式令人驚嘆。這為中國其他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決土地問題提供了「深圳方案」。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評價說,「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深圳奇蹟」引發全球關注,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迫切希望學習深圳的成功經驗,走上經濟增長快車道。近年來,中國專家學者受到一些非洲國家的邀請,幫助他們規劃、建設、管理經濟特區,目前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深圳新時代新使命,要求深圳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出了明確目標和方向。

40年過去,中國發展的大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在新的形勢下,深圳作為中國首批經濟特區之一,應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新角色和新使命。

當前,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暗流湧動,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中國要進一步保持自己的定力,融入全球化大潮中。在中國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深圳應繼續扮演「排頭兵」和「試驗場」的角色。此外,經濟特區需要進行政策性調整,包括進行稅制改革,進行負面清單的系列試驗,擴大外資準入等。同時,經濟特區應該為人、財、物等要素在各個環節的流動提供更便利的制度安排,以更好地對接國際市場。

(本報記者李嘉寶採訪整理)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特區40年十大經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
    專家深入解讀和詮釋經濟特區十大經驗的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戚耀琪 董柳 豐西西 黃婷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創造了偉大奇蹟,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
  • 習近平在深圳發表重要講話:十條寶貴經驗、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
    習近平在深圳發表重要講話:十條寶貴經驗、賦予深圳更多自主權!金句來了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中國安防行業系列評選」活動獲獎榜單公示
    【CPS中安網 cps.com.cn】 致敬改革開放40年·中國安防卓越人物大獎致敬改革開放40年·中國安防卓越企業大獎致敬改革開放40年·中國安防卓越人物提名獎致敬改革開放40年·中國安防卓越企業提名獎  全國城市安防協會合作互助聯盟聯合
  • 深圳改革開放城市參觀學習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分為「敢為人先,勇立潮頭」、「增創優勢,砥礪前行」和「走在前列,當好窗口」三大部分。展覽以時間為脈絡,主要運用照片、實物、視頻、模型、場景、雕塑和高科技手段、互動體驗項目,全面、生動和立體地展現了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歷程和輝煌成就。
  • 大型畫冊《巨變: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記憶》見證深圳特區40年時空奇蹟
    浩蕩的春風吹過深圳之窗,這扇窗便打開了歷史的新時代。1984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視察深圳經濟特區時為特區題的字。今天·一個時代高地在崛起「就是要到在中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選擇廣東,首站即來到深圳前海。
  • 改革開放40年評選候選名單公布_安防_中安網
    摘要:四個月來,陸續收到申報回執兩百餘份,全國安防協會聯盟組織各成員單位對申報的個人和企業名單經過認真研究討論,共同遴選出了「致敬改革開放40年 中國安防卓越人物獎」和「致敬改革開放40年 中國安防卓越企業獎」的候選名單,現予公布。
  • 以40年偉大成就揚起新時代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從1978年開啟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前行,開啟了一段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歷程」,展示了中國速度和深圳速度,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因此,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新中國的今天和明天,也就沒有深圳的今天和明天。科學總結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的偉大成就,對於我們在新時代揚起改革開放旗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我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且體現在多方面。
  • 深圳特區40年,佳兆業在改革浪潮中一路奮進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神州大地,在南海邊的「小漁村」落了根,孕育出一座世界前沿城市,那就是深圳經濟特區。數十年來,憑藉著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敢拼敢闖的精神,深圳開創了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也書寫了一本城市崛起的傳說。這一切,都「因改革而生,以創新為魂」。
  • 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十條寶貴經驗
    大家紛紛表示,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創造了偉大奇蹟,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我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十條寶貴經驗。  十條寶貴經驗,對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必須堅持黨對經濟特區建設的領導,始終保持經濟特區建設正確方向」「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改革實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廣大幹部群眾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 ...改革開放「試驗田」功不可沒,新時代的「拓荒牛」勇往直前!
    深圳一方面確保經濟特區在城市經濟、建設等多個方面不斷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國內其他城市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令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更廣範圍、更高層面上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可以負責任地說,今天的中國能夠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一個雄踞世界之林的發展中大國,深圳經濟特區這隻「拓荒牛」功不可沒。四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即將步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
  • 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寶貴減貧經驗(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
    人民視覺國際人士認為,中國讓數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減貧經驗把中國扶貧模式帶回家鄉(摩洛哥)納賽爾·布希巴1995年,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利用在中國留學的機會,我走訪了很多城市和鄉村。
  • 改革、開放、創新、包容,是深圳企業精神的核心 「紀念深圳經濟...
    「回顧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深圳的成功是有說服力的!改革、開放、創新、包容,和敢闖敢試,是深圳和深圳企業最核心的精神。」當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深圳市原市長李子彬擲地有聲地說出這句話時,臺下掌聲如雷,在場眾人無不為深圳特區40年敢為天下先的企業精神所震撼。
  • 「中國經濟站穩2020」邊陲漁村40年蛻變 深圳華麗轉身再出發
    本期推出:邊陲漁村40年蛻變,深圳華麗轉身再出發。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就在此前不久,世界500強企業戴爾科技集團在中國的首個全新項目落戶深圳南山區。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王利軍說,戴爾之所以選擇落戶深圳,是看中了這裡的小企業集聚效應。
  • 深圳「綜合授權改革」是什麼意思?聽聽專家怎麼說……
    《方案》指出,以設立經濟特區40周年為契機,在中央改革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一招,也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 王幹:改革開放40年 中國小說不惑
    因此,改革開放40年來的小說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中最濃墨重彩的部分,它催發出的小說思潮和小說變革成為五四新文學誕生以來的又一個高光時刻。改革開放初期,改革文學代替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的主潮成為時代所需。1979年,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問世,改革文學就此開啟。改革文學深刻地書寫出國人對於現代化的期待與渴望,以及對於糾纏於新舊之間的改革的憂與思。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特區40年,深圳再出發
    第一個時間點:1978年12月  當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018年,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說:「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
  • 40年改革開放!中原地產的發展回顧
    40年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為發展及壯大,中原集團也緊跟時代潮流,於1990年首度涉足中國大陸市場,並於1992年成立合資公司,1998年成立了獨立運作的中原(中國)物業顧問有限公司。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煙臺人民謳歌新時代
    我,為自己是一個1978年出生的人而自豪,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因為我見證了40年風雨滄桑,鳳凰涅磐,巨龍騰飛的過程;在今後的日子,作為一名伴隨改革開放成長的新時代青年,我還會見證改革開放50年、60年甚至更長時間,見證祖國昂首走進世界舞臺中央。    1979 王淑梅    通達則地盛,地盛則繁華。
  •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發展成就及世界意義,紛紛探尋其中蘊含的智慧和經驗。   關注「中國奇蹟」——   「仍在開足馬力前進」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回首過往,人們不得不驚嘆於這段非凡歷程上大大小小的裡程碑事件。」
  •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這些年的大事記丨時間線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40歲」啦!從1980年誕生至今,深圳印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經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孵化場與示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