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閱讀,是一次心靈的旅行;
每一本好書,是一幕動人的風景。
陽春三月,對於授業解惑的黨員老師們來說,在輸出的同時也需要文化的汲取。
3月30日,各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暨「書香致遠」黨員讀書會如期進行。為總結寒假期間黨員老師們的讀書情況,高一、高二、高三及行政黨支部的黨員們紛紛通過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分享近期讀書心得。活動開始前,各黨支部書記首先組織黨員們認真學習了近期經濟日報上刊發的關於《勇挑重擔,共產黨員交出合格答卷》及人民日報《戰疫成效證明中國制度優勢》的兩篇文章。
陽春三月好讀書
雲上分享進行時
各黨支部書記小結3月份黨員志願服務情況
壹·讀書 分享
行政黨支部印道紅老師
致敬新中國偉大的尋路者
《中國尋路者》是解放日報社特聘首席記者、高級編輯高淵通過輯錄與一些歷史核心親歷者的24次訪談對話,回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徵程,觸摸這個時代尋路者的赤子雄心。
這本書讓我們感受到受訪者的人生,既是自我實現的過程,也是中國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側影,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與波瀾壯闊的國家命運休戚相關。這些受訪者在新中國70年摸著石頭過河的建設進程中,貢獻了膽識與智慧。而他們的責任感與創造性,也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產。
在今天我們正在經歷、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時刻,品讀《中國尋路者》這本書,印老師說,能更加體會到尋路者的艱辛、睿智與偉大!
行政黨支部 毛海瓊老師
疫情,讓中國人確認了歸屬感
突如其來的病毒打亂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節奏,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疫病不只是一種純自然現象,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它和社會文明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瘟疫與人》一書闡釋,疫病曾經影響了中國早期南方文明的發展。今天,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瘟疫戰爭中,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這場疫情,是全人類的災難,但它讓中國人在疼痛中確認了歸屬感。
我們的制度是不完美的,但是優越的。
我們的人民不是低等的,而是最好的。
我們的民族多災多難,所以才這麼慈悲。
我們的國家要直面問題,但從不放棄。
我們的科學家是國寶功臣,當被長情厚待。
行政黨支部 廖勇娟老師
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創新與設計
《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創新與設計》一書由我校體育教研組長劉金鵬老師主編,涵蓋了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整個內容,從理論架構到創編設計,再到操作流程的設計,無不是在陳述著設計者的構思與理念。
通過分享,廖勇娟老師告訴我們,學校體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不僅舉足輕重,而且任重道遠。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只有集中廣大體育教師智慧,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在邊實踐、邊探索、邊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和提高。
高一黨支部 朱立新老師
優秀班主任的60個管理創意
《優秀班主任的60個管理創意》一書,收錄了全國各地優秀班主任的60個管理創意。可以說每一個創意都飽含著教師對學生無限的愛,六十個創意就如同老師的兵法,可以解決教書育人中的實際問題。
朱老師指出,教師對學生成長的陪伴不僅是學業上的教導,還有對學生心靈的用心的呵護和滋養。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有愛心,能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化為無形,成為一種充滿藝術的智慧之舉。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創意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激情,滿足了不同學生展示自我才能的欲望,並成為挖掘自身潛力的動力和源泉,對於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優秀品格的養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高一黨支部 梁琪老師
讀懂自己這本書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臺灣作家張德芬的成名作。這本書以名校畢業的女白領若菱的感情和工作為主線,帶領著讀者去尋找並觸摸真實的自己,猶如一次心靈修行。
這本書告訴我們,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們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我們的主觀想法,解釋著生活中的人事物。
梁琪老師說,生活給予每一個人的幸福與磨難都是同等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枷鎖中,卻不知,造成這一切的,只有我們自己,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強大的存在。讀懂自己,遇見真實的自己,遇見那個追求愛、喜悅、和平的自己。
高二黨支部程瑛老師
重溫《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這本書以追風箏為線索,用第一人稱描繪了生於阿富汗的阿米爾和他的僕人哈桑的故事。
品讀阿米爾,就像在讀現實中的我們,期望被認可,不太懂得珍惜,但內心深處始終是向善的。我們不是聖人,沒有辦法做到慎言篤行,也不會去每日三省吾身。
程老師指出,教育是門遺憾藝術,這種遺憾,不僅不會被時間衝淡,還會伴隨新的遺憾,加深我們的內疚感,甚至正是這種內疚感,驅使我們渴望去彌補,去救贖。
高二黨支部李曉宇老師
疫期生活中,我們應該重讀這本書
加繆是諾貝文文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鼠疫》是他的代表作品,小說講述了一個人類面對瘟疫奮力抗爭的偉大故事。
疫情期間,我們所有人都正在經歷生命中一段極特殊的時間,不論是前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後方的所有普通人,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對抗疫情,在這個時候讀一讀這本書,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高二黨支部鍾瑋瑋老師
物理教學「進化」的思考
《物理學的進化》是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科學家利奧波德·英費爾德的科普名著,周肇威先生的譯本。該書共分為機械觀的興起、機械觀的衰落、場與相對論、量子四個版塊,很好地從邏輯關係層面呈現了物理學發展。
瑋瑋老師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三點啟示:第一,如何在教學中融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第二,如何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第三,如何在物理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新冠肺炎的疫情下,樂於奉獻、勇敢擔當、科學防疫的中國人告訴物理老師:我們未來應該為祖國培養出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科學專業知識紮實的優秀人才!
高三黨支部王雨佳老師
老師應教育學生為國家強盛努力學習
《先生當年》這本書選取民國和抗戰時期數十位典型教師代表為例,從「當年教育」「先生風骨」「先生氣度」「先生情懷」「先生命運」五個角度對中國新教育時興初期教師的「專研」「樸厚」「虛懷若谷」「寬闊胸襟」等進行了描述和評論。
讀完這本書,我重新認識到在人民教師身上,在我們的學生身上仍然有重大的民族責任。每個人都是社會建設的一顆螺釘,在今後的教學中首先要找到自身職業的使命感,也要更多地啟發同學,他們是最優秀的一批學生,也應是最愛國的學生,他們的努力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國家的強大,為了中國在國際社會得到應有尊重!
高三黨支部陳中凱老師
願人生從容
《願人生從容》是賈平凹先生的散文精選。全書共分為五章,每一章都有不同的主題,層層遞進,闡明了人生的主旨和要義。賈平凹先生說,真正的從容,不是躲避紛爭與喧囂,而是平靜的面對困惑與煩惱。
作者似一位未曾相識的智者,帶著一顆真誠的心,用樸實而又睿智的語言,闡釋著一種恬淡的人生哲學!《願人生從容》,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淡定從容地過這一生。
貳·點評 總結
聯點支部領導點評講話,他們指出,黨員老師的分享心得充分體現了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他們強調,特殊時期,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相信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同時希望全體黨員積極投身到即將到來的開學準備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最初誓言。
黨委杜慧書記在分享會中表達了感謝,感謝所有假期一直堅守在學校抗疫一線的黨員老師們,感謝特殊時期大家帶來的精彩讀書分享。她倡議全體黨員多讀書,讀有歷史沉澱的好書,不斷為個人的專業成長汲取智慧與力量。
支部黨員點評
年級黨建指導員點評
聯點支部領導點評
黨委書記總結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一年一度的「書香致遠」黨員讀書交流已然成為黨員老師們最受歡迎的黨建特色活動之一。
堅持讀書,可以讓我們反思得失、總結經驗、拓寬視野;堅持讀書,可以讓我們積累沉澱、感受力量、豐富課堂;堅持讀書,可以讓我們的教育更加從容,更加精彩!
來源丨黨委辦
文字丨龍海燕
編輯丨黎嘉穎
責編丨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