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實時3D人才培養最佳樣板, Unity的產教融合之路

2020-12-22 CSDN技術社區

 近年來,AI、虛擬實境相繼掀起新一輪技術熱潮,現在,數字孿生也開始火爆技術圈。

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數字孿生就是指真實世界的數位化。尤其在工業產品研發中,依靠數字孿生技術可以虛擬構建產品數位化模型,對其進行仿真測試和驗證,從而大幅度實現降本增效。

以虛擬機場建設為例,所有場景和事物都與現實航站樓一一對應,包括公告牌上的實時航班信息和其他設施信息。總之,在真實世界中採集到的所有相關數據,都可以導入到虛擬場景進一步做模擬和預測之用。

其背後就由虛擬實境和數字孿生技術做支撐。實時3D內容創造平臺Unity就利用這些技術重構機場數位化模型,通過與機場裡面的上百萬個IoT設備連接,把整個機場的T級別數據通過雲端進行實時渲染,而此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

目前,以虛擬實境、數字孿生和AI為代表的使能技術,已被用於製造、交通、醫療、工業等行業助力數位化轉型。要知道,國家大力推進的產業數位化轉型是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但在人才供應上,尤其虛擬實境、數字孿生等技術領域的人才資源遠遠不足。 

根據《2019中國VR/AR產業投融資白皮書》的數據,預計到2021年,中國VR/AR市場規模可達到544.5億元,年均增長率為95.2%。面對如此巨大的國內市場,LinkedIn發布的《全球虛擬實境人才報告》顯示,現階段中國虛擬實境人才數量僅佔全球2%,但對虛擬實現的人才需求卻達18%

龐大的人才資源從哪裡來?正如國內的華為、阿里等科技巨頭,為了推動人工智慧、計算生態等發展,他們都將目光瞄準了高校這一龐大的人才儲備市場,通過產教融合為其相關生態建設培養人才。

作為全球領先的實時3D技術企業,Unity也不例外。除了在遊戲領域深耕細作,近年來,Unity也在不斷拓展應用邊界,加速虛擬實境、數字孿生等技術在工業、製造業、建築等領域的落地,而這同樣需要大量實時3D技術人才的參與。根據 LinkedIn 最新的調研數據,市場對 Unity 的技術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其技術人才數量同比增長24%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

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與多數前沿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一樣,目前,企業的用人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存在較大鴻溝。一般而言,高校裡的培養的實時3D人才有系統化的理論知識,但面臨的問題是,實踐能力普遍欠缺,課程內容與產業發展嚴重脫節,高校學生畢業後一般需要在企業裡進過較長時間的項目鍛鍊,才能滿足崗位要求。所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依靠學校遠遠不夠。 

產教融合對高校和企業來說是一種雙贏機制。一方面,產教融合將幫助高校聚焦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學校就將理論與產業實踐做深度融合,培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以讓企業直接依照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標準精準施測,比如專業的企業教學團隊把前沿技術轉化為體系化課程和項目實踐,幫助高校學生快速了解產業進展,提升技術競爭力。

2020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在列,不久之後,教育部也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將虛擬實境技術本科專業納入其中。與此同時,數字孿生技術也開始逐漸成為部分高校的重點課程。

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此前,Unity率先將最新的技術帶進校園,通過協同育人和產教融合的理念,助力高校專業及虛擬仿真建設。

比如,Unity通過官方教師培訓活動,幫助高校深化創新教育理念,建設實時渲染技術課程,分享專業課程培訓和案例,以及開展教育教學經驗的交流活動,讓專業教師在教學和實踐中不斷提高對Unity平臺的創新應用能力。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培養與時俱進的實時3D技術人才是舉足輕重的一步,而隨著Unity對相關計劃的逐步完善,以及深入具體的執行規劃,無疑將幫助國內進一步擴大實時3D的人才池,推動國內的實時3D技術普及以及產業應用。

打造人才培養最佳樣板,Unity重磅推出產教融合新舉措

在教育領域,Unity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已與各大高校建立產學研全方位的合作。

1120日,在廈門的2020年中國教育計算機(CECC)大會上,圍繞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前沿技術,來自產學研各界專家探討了中國計算機教育和信息產業的機遇和挑戰,著重研討產學合作、科教協同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為了進一步深入同高校在實時3D領域的產教融合,促進建立人才培養機制,Unity藉此高級別大會舉辦了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技術與應用論壇,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以及Unity的共11位相關學術和業務負責人做了精彩的內容分享。

其中,學界專家分享了他們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的技術發展情況,並展示了使用Unity平臺所做的創意研究。由此,他們還進一步表達了對產教融合的看法,認為現在虛擬實境等技術的教學非常依賴實踐課程,高校迫切需要和產業界合作,不僅需要企業的前沿技術能力,也需要同高校師生做深度交流,以此培養更多高質量人才。

而作為實時3D產教融合的領導者,Unity在會上發布面向高校的全球教育合作計劃,以幫助高校建立人才培養標準體系。

目前,無論是傳統數字媒體專業的影視動畫與遊戲開發,還是新興的虛擬實境與工業數位化方向,Unity都有完整的教育解決方案。

Unity大中華區總裁張俊波宣布,他們會從協同育人和產教融合兩個角度提供助力:在協同育人方面,Unity將實時渲染、虛擬實境、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與高校的課程建設相結合,同時提供包括全球合作夥伴計劃官方授權、教師培訓、課程資源、軟體支持等一整套教學體系支持服務;在產教融合方面,Unity將賦能高校項目開發、課題合作,支持實踐基地建設,共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聯盟生態體系。

 

具體而言,Unity將從應用標準、技術使用、應用工作流建立、實驗室建設出發,並從技術扶持、教育專家培育、優秀作品大賽、校園大使等方面落實合作計劃。

在專業共建方面,Unity將提供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就業推薦及生態:課程建設上,師資培訓提供對應的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工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在線視頻課程、官方技術支持與指導;實驗室建設上,有軟體、硬體等項目。就業推薦上,有院校大賽、Unity官方認證考試,以及人才聯盟和實訓實習。

在官方教師培訓方面,Unity提供為期5-10天的培訓服務,並為同時具備教師和Unity兩項專業技能的專家給予權威認證。此外,Unity將提供Unity ReflectMARS等核心產品助力高校相關專業建設。

張俊波還透露,Unity將與高校進行更深層次的技術交流和合作,來支持高校的深度學習和創新研究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Unity還與華為、阿里作為代表企業共同參加了產教協同發展宣言。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指委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武永衛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封化民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桂小林教授,以及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陳志剛教授等共同見證。

可以看到,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Unity在不斷探索實時3D產教融合的創新機制和創新模式實踐,從產教融合從理念變成行動,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教學資源建設、師資培訓,強化高校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達到教學、實踐認證、人才培養的一體化,從而幫助產業數位化轉型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和先進技術應用,促進各產業的蓬勃發展。

Unity在實時3D領域的獨樹一幟,讓其提出了一條獨特的產教融合道路。而在中國教育計算機大會上,無論是承辦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技術與應用論壇,還是推出面向全球高校的教育合作計劃,都表明Unity堅定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決心,而不是停留在口號層面。

未來,Unity還將同更多高校開展深度合作,發揮業界帶頭作用,促進教育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的全方位融合,或將成為賦能中國產業數位化轉型的絕佳樣板。了解更多Unity高校合作信息,請訪問www.unity.cn

相關焦點

  • 新技術人才需求暴漲,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一步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  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與多數前沿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一樣,目前,企業的用人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存在較大鴻溝。
  • 人才增長超20%,位列國家認證新專業,數字孿生或成為產教融合「新...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與多數前沿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一樣,目前,企業的用人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存在較大鴻溝。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對培養與時俱進的實時3D技術人才是舉足輕重的一步,而隨著Unity對相關計劃的逐步完善,以及深入具體的執行規劃,無疑將幫助國內進一步擴大實時3D的人才池,推動國內的實時3D技術普及以及產業應用。
  • 京博控股啟動「N1N」產教融合模式 搭起校企合作的「樣板間」
    2019年8月,京博控股集團獲得國家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資格,開始面向國內各高校,公開徵集包括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在內的三大類型、11個專業方向的50個產教融合項目。
  • 龔建偉:智能汽車人才培養新形態——產教融合 實踐創新
    在搶佔智能網聯汽車高地的過程中,如何建立智能汽車人才培養的新生態,才能克服重重挑戰,把握這難得的歷史機遇?7月22日,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導龔建偉在中國汽車報與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運營中心聯合推出的「2020智能網聯汽車精品課」的第二講中,以「智能汽車人才培養新形態:產教融合、實踐創新」為主題,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和精彩觀點。
  • 山青院:以「超值思維」推動建立產教融合生態鏈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2020年5月17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與水發民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龍視天下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共建康養產業學院的框架協議,三方將按照「共建、共營、共享、共榮」的原則,整合發揮各方資源,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方式,推動產教深度融合,並將從全日制學歷教育、成人繼續教育和針對老年群體的培訓教育等多方面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引領和服務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 打造南昌產城融合新城樣板
    他強調,青山湖區要搶抓南昌高鐵東站建設發展機遇,以構建中心城區、高新園區、高鐵新區「三區聯動」發展新格局為抓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城建品質提升,打造南昌產城融合新城樣板。市領導郭毅陪同。在察看發展、聽取介紹後,吳曉軍鼓勵園區負責人說,數字經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你們站在風口,要不斷優化環境、營造氛圍、完善配套、爭取政策、吸引人才, 以要素聚合推動產業發展。希望你們越做越好,將園區打造成為南昌流量經濟的「引爆點」。沈橋村(漆村)安置小區總用地面積約174畝,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建成後將安置2026戶居民。
  • ...創新研究生培養——清華大學製造行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工作座談...
    「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鼓勵行業產業、培養單位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將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成效納入評估指標體系」……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之後發布的相關文件對「產教融合」的意義和途徑做了一系列闡述和說明。
  • 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做亮旅遊產教聯盟
    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相聯通」深化產教融合做亮旅遊產教聯盟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把深化產教融合作為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立足專業優勢和當地資源稟賦,全力打造廣元旅遊產教聯盟,助推廣元文化旅遊事業「後疫情」時代創新發展,服務經濟社會和旅遊康養產業轉型升級。
  • 360網絡安全大學打造全面人才防禦體系 探索網絡空間產教融合新模式
    12月20日,在網絡安全新技術與產教融合論壇上,360政企安全集團副總裁陳霆、360政企安全集團助理總裁兼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安全事業部李航、360網絡安全大學總經理姜思紅、360網絡空間測繪產品負責人韓昊晟等人聚焦新基建加速下的網絡空間測繪、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前沿技術,研討教育發展、產學合作、科教協同等議題。
  • 立足地方 服務行業 產教融合育人才
    學院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本、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圍繞地方特色及支柱產業辦學,立足地方、服務江蘇、輻射全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產教融合為抓手,突出「陶文化」育人,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 深化產教融合 推動現代教育創新發展
    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陳存根:促進產教融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產教融合,他也分享了對高等教育發展進程的寶貴見解:一,促進產教融合,是堅持正確育人方向的重要舉措。教育要培養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能夠為社會進步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要避免年輕人眼高手低、會說不會做、有知識缺技術、難以適應實際工作的現象發生。
  • 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分論壇側記
    在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面向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開放、融合、多元的類型教育體系,完善類型教育人才培養機制,建設類型教育人才培養載體,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戰略發展機遇期,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從來沒有這麼迫切。」
  • 一批產教融合項目落地臨港:華東師大附屬學校、華師大二附中臨港...
    圖說:籤約現場 臨港管委會供圖根據《建設方案》,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將基本建成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示範效應的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區;形成產教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格局;重點建設不低於10個高能級、高顯示度的產教融合示範工程;培育不低於經認定的50家產教融合重點企業;培養不低於10萬名具有初級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和專業技術職稱的產業工人;持續釋放臨港產教融合輻射效應,形成立足臨港新片區
  • 產教融合、引企入校,看這所高校的畢業設計展
    三湘都市報12月9日訊(通訊員 陳芹 劉偉雄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促進產教融合,加強「產教科創」四維融合育人。通過作品展這個立體化窗口,向企業展示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邀請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她希望以此為契機,以實際行動來支持自動化專業的綜合改革,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引企入教」校企合作聯盟和「深度『引企入教』」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隨後,湖南工業大學和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有「包裝自動化」基因的實體,共同舉辦企業主題校園日活動。
  • 一批產教融合項目落地臨港,華師大二附中臨港校區等校將開辦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核心區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將基本建成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示範效應的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區;重點建設不低於10個高能級、高顯示度的產教融合示範工程;培育不低於經認定的50家產教融合重點企業;培養不低於10萬名具有初級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和專業技術職稱的產業工人。
  • 蘇建院:夯實人才培養基礎 打造特色校企合作模式
    江蘇建院的畢業生之所以備受用人單位認可,得益於該校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工作,把校企合作作為學校基本的辦學模式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為了更好地匯聚學校和企業教育教學資源,學校圍繞區域和行業需求,牽頭構建「一個大學科技園、兩個職教集團、三個職業教育聯盟」的產教融合主平臺。引企入校近38家,利用企業的人才、技術、資金、設備、項目等資源開展學生培養。
  • 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籤約儀式舉行
    12月14日,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王新生,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張順茂,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常勝、華為天津代表處總經理許超出席。儀式上,李靖與張順茂共同為基地揭牌。
  • 產教攜手 走向國際——智慧機器人教育 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在珠召開
    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機器人高技能人才培養格局,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助力職業教育走向世界舞臺,智慧機器人教育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於11月23日在珠海召開。
  • 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召開「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
    9月16日下午,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召開「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對接會。副校長孫洪祥、華為雲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一行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和課程共建教師參加了對接會。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分為主會場和三個分會場。會議由教務處處長王衛東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