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河片區未來大變樣!小河街道打造具有老舊小區特色的「城市綜合體」

2020-12-04 杭州日報

記者 呂燁珏 通訊員 朱顏

黃美琪住在塘河南村已經30多年了,眼看著這個80年代初建造的小區從孤零零的幾幢單位宿舍,到慢慢地拓寬道路,種起綠化,從無到有,又由新變舊。

「小區老了。」她說,「上一次改造還是十年前『平改坡』的時候了。」

最近,黃美琪滿心期待,因為時隔多年,小區終於啟動了新一輪大改造。

沿著塘河路兩側的塘河新村社區和餘杭塘路社區,涉及塘河新村、塘河北村和塘河南村共計3個小區,超過4000戶居民——該塘河片區將通過對塘河路改造及業態調整,打造具有老舊小區特色的「城市綜合體」。

城市綜合體的本質,是一個「微縮版小城市」。說白了,是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便利的各方面服務。

「未來的社區應是人與人和諧,人與社區空間和諧。」小河街道黨工委書記鐘鳴表示,「和諧」的重點在於人們的相處與交流空間,是否與商業、公益文化、政府服務等相洽,「我們希望通過改造將塘河片區打造成一個集辦事、商業、休憩、娛樂、文化等各方面服務集聚的綜合體。」

具體如何打造?

「儘量做減法。」塘河新村社區書記俞芬說,老舊小區本身的空間感不開闊,塘河片區的老年人比例又達近30%,「從居民的需求出發,我們想營造一個更通透的生活居住環境。」

因此今年4月,塘河片區的這兩個社區已經開始「合併」辦公了。餘杭塘路社區搬進了塘河新村社區,共用會議室與辦事大廳等場地,而將原有的辦公場地騰出,改造成了一個600多平方米的陽光老人家。

做減法的同時,合理布局也很重要。

目前小區只有幢間道和綠化帶,居民幾乎沒有可以坐下來乘涼或聊天的地方。俞芬介紹,此次改造後,塘河片區將在不減少原有車位的前提下,通過合理規劃,新建兩個「方便居民走進去、坐下來的口袋公園」。

低碳公園效果圖

一個在塘河南村18幢西側,將以低碳理念為主導,開闢室外活動場地,打造低碳公園;另一個則位於塘河一弄與三寶西路交叉口處,將最大化利用場地現有亭廊組合併美化外形,種植葡萄藤,打造垃圾分類主題公園。

垃圾分類主題公園效果圖

社區轉角微景觀也是一大亮點,既讓老人能歇歇腳,又給孩子提供一個娛樂活動空間。

比如塘河新村入口處,將充分利用塘河路沿線高大喬木,營造豐富的林下活動空間,並在轉角處設計兒童活動場地,通過彩色塑膠、沙坑、遊戲圖案以及富有環保主題的景觀小品和牆繪,為居民新增一處綜合性戶外活動空間。

陪伴了塘河片區20多年的塘河路農貿市場,也將煥然一新。它是附近唯一的農貿市場,是周邊居民生活購物的首選之地。未來,這裡將通過對沿街商鋪店招及地面景觀的打造,來整體提升建築形象,並結合農貿市場周邊的商業打造,使之成為塘河片區更便民的商業中心。

為了營造更溫馨的居住氛圍,讓居民有回家的感覺,改造後的塘河路與莫幹山路交叉口,還將新建一扇別致的塘河新村大門——通過對「小河驛」Logo的延伸打造一塊「碑」與數塊「扇形屏風」,上面用線條勾勒出民居的建築輪廓線,講著「小河故事」。

「『小河驛』是小河街道區域形象品牌,近年來居民對其認知度越來越高,一提到『小河驛』就想到了我們的家。」俞芬介紹,「我們希望加深該文化印記,著力打造『溫暖、藝術、智慧』的大美小河印象。」

據悉,塘河片區改造項目進展順利,目前正在進行弱電上改下,計劃於今年12月主體完工。

編輯 呂燁珏

相關焦點

  • 金華:推動洪塢、姜家拆遷,打造三路口等8大商業綜合體!
    資料圖謀劃「十四五」,金華三江街道將按照「123」工作思路,即圍繞黨建統領一個中心,依靠作風建設和環境營造兩大保障,緊抓經濟發展、城市更新、社會治理三項重點,著力在推進片區有機更新、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建設精品城市上下功夫、求突破。
  • 提升城市品質 我市打造一批精品主幹道和特色片區
    4月13日記者從市城鄉管理局了解到,按照發布的《太原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2年)》,到2022年,各縣(市、區)至少建設1條示範性精品主幹道工程,打造2個以上城市特色片區。  通過對建築立面綜合整治,實現城市主次幹道沿街亮化提升,將成為未來城市特色塑造工程的主要內容。
  • 齊建新:把香格裡拉市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原生態城市
    齊建新:把香格裡拉市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原生態城市 2021-01-06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新中和片區將大變樣!3條幹道景觀提升方案曝光→
    高新中和片區將大變樣!南北走向的中柏大道,是貫穿中和片區的一條主要交通軸線。這條大道連接中和溼地以及多個住宅小區,對於不少中和人來說,是出行必經之路。途徑此處的軌道交通6號線即將投入運營,更多人會在此通行。
  • 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與物業管理實踐
    中交物業北京管理中心 馬偉十九大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正在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房地產市場也正在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成為當前乃至「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動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內循環的重要手段。
  • 張公山街道2020年全年文明創建城市管理工作完成情況
    2020年,張公山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在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區文明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助力蚌埠文明城市「兩連冠」為目標,紮實推進各項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 武漢這些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近日,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 不少網友諮詢 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問題, 辦理單位均進行了答覆。經諮詢江岸區房管局,按照《武漢市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武政辦〔2019〕116號)文件,老舊小區改造按照先急後緩、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可由街道組織社區了解居民需求,上報江岸區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統籌安排。
  • 遂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增強
    我市《實施意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豐富《實施意見》內容。我們增加了「打造有安全保障、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文化特色、有長效管理的『六有』幸福宜居小區」「推行『清單式』改造」「推進鄰裡中心建設」「探索組建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技術服務、質量安全監管等團隊」「按照《遂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物業管理工作力量,推動老舊小區可持續長效管理」等措施及要求。  二是立足打造遂寧特色。
  • 鄭州老舊小區改造去年4月啟動 明年6月完成
    鄭州市主幹道改造也在進行中,航海路城東路口改造後形成了一個「口袋公園」,供市民在此休閒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文/圖走在鄭州,老舊小區的「顏值」「內涵」都有了大變樣;不少主幹道路多了許多「口袋公園」、綠植…
  • 公園綠地、老舊小區變身「海綿寶寶」拱墅「呼吸」起來的秘密在這裡
    運河千年流芳,拱墅自古繁華,打造一個生態宜人,惠民宜居的城市,正是拱墅區探索海綿建設不斷改善環境質量的真實寫照。海綿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特徵。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貫穿於城市建設中,無疑是為拱墅的城市發展建設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 濂溪區十裡街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組圖)
    像這樣的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社區因無集體經濟收入,儘管做了很多努力,但對徹底改變小區面貌仍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此,居民怨聲很大,居民的幸福感大大的打了折扣。  如今的改拆建,帶來大變化。
  • 公園綠地、老舊小區變身「海綿寶寶」讓拱墅呼吸起來
    為了打造綠色生態亞運,亞運公園在建設中採用了海綿化城市設計,例如透水鋪裝地面,施工方便,可補充地下水並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減和雨水淨化作用,減少雨水井和排水管網的用量;下凹式綠地,增加場地植被面積並引導雨水流入植被覆蓋區;設置生物滯留帶,靠近路基部分進行防滲處理,道路徑流雨水通過路緣石豁口進入,雨水口設於生物滯留帶內;設置雨水調蓄池,用於高峰雨量的調蓄。
  • 打造「長三角最美城區」 | 崇川:讓歷史記憶、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
    聚焦破舊片區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崇川區在規劃、建設和管理中融入更多現代元素,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對現代生活的內在需求,建設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的高品質城區,讓「家在崇川」成為一件幸福的事。
  • 他把老舊小區改造亮點寫成了讚美詩
    白牆映朝暉,小區日日新。」……8日上午,記者在南湖區南湖街道水仙坊小區的宣傳欄看到這首五言自由詩《十贊「水仙」換新貌》,原來這是水仙坊小區居民曹文明自創的,「我想用這種形式,說明小區的一些改造情況,比較淺顯易懂,也比較形象化。」記者了解到,水仙坊是今年南湖區老舊住宅劃片改造的小區之一,被劃入南溪片區範圍。
  • 改造提升29個老舊小區 吳江將推一系列提升城市品質舉措
    本報訊(記者 陸宇其)提升城市品質,今年29個吳江老舊小區將「舊貌換新顏」。昨天,記者在吳江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獲悉,吳江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建設,讓城市更具品質、鄉村更有魅力、生活更加美好。城市品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20年,吳江啟動89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鱸鄉二村、三村片區被列入國家試點。
  • 板橋街道:創新邁大步,詩畫幸福家
    講好板橋故事,打造具有板橋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板橋已成為市民的幸福家園。街道累計投入300餘萬元,完成7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每年主辦、承辦市、區群眾文化20多場,形成「騎遍南京,走遍南京」自行車嘉年華、「桌球公益邀請賽」「全民學習周」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
  • 聚焦高質量 聚力大發展 看定海區環南街道如何打造活力濱海灣區
    環南街道重點聚焦招大引強選優,構建多元招商網絡,累計引進各類企業450餘家;利用傳統優勢,吸引一批海運企業成功落戶並順利投產;成功打造海濱新天地體驗型24H生活街區,並逐步完善優化「國際社區」打造;通過「兼併重組」「關停收儲」等舉措,完成4家低效工業企業及13家低效服務業整治提升;採取「一企一策」,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
  • 未來都要建城市綜合體……
    根據規劃,未來打造成站東廣場大型城市綜合體!而下澱路北也傳出最新拆遷消息,未來這裡也將打造成一座新城。根據規劃來看,這塊地未來計劃打造成集商務辦公、現代商貿、高端住宅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地塊東臨子房路,西臨津浦路。周邊多條地鐵交匯,有地鐵1號線站子房山站、地鐵三號線的徐州火車站,同時離徐州火車站不足0.5公裡。總的來看,這塊地位置不錯,周邊配套什麼都有。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邯鄲市提出並實施「9+X」改造內容,既有統一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不同小區的差異化需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保證老舊小區真正改出成效。居民說了算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