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戶時代,赤穗浪士復仇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鹽的問題?
不但是調味料,還對維持人類生命和水一樣重要的就是鹽。德川家康在江戶入府之初,規劃飲水用的神田上水,同時也想辦法確保鹽的獲得。畢竟,鹽這種物資如果自己無法生產,對於統治將會造成巨大影響。
於是,德川家康把面臨江戶灣的行德村作為幕府的直轄領地,在海洋進行烤鹽。並且,通過挖掘直通江戶城的運河解決鹽的運送問題。這就是江戶最早的運河,深川區的小名木川。自此,江戶開始了自給自足的製鹽工作。
不過,雖然這些鹽只是供給江戶百姓的日用鹽,但品質真的不是太好。於是,周圍的大名們開始把心思放在如何製作更好的鹽上。不過,這個工作是偷偷摸摸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來自於三河吉良家的鹽,獲得了市場一致好評。
三河吉良家在海岸開闢鹽田製成鹽,運到江戶市場進行流通,雖然品質好,但昂貴的價格令平民望之卻步。好在參勤交代的大名不少,吉良家的鹽銷量還是不錯。由於這是每日的必須品,吉良家雖然位於貧瘠之地,也只是一個小藩,但仍然賺了不少錢。
但誰也不會想到,江戶時代初期受到歡迎的吉良鹽,在日後卻成為吉良藩與以復仇出名的赤穗藩失和的原因,而赤穗浪士也憑藉此事,名揚全日本。
赤穗藩淺野家也具備近瀨戶內海這個有利的地理條件。於是想利用地利之便開展製鹽業,畢竟盈利頗豐。為了取得技術,赤穗藩派人前去吉良家請教。徹底學到技術的淺野家家老到赤穗赴任後立即開展製鹽工作。
當初因為經驗的落差,吉良家的鹽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經過學習後的赤穗藩,在經過一番努力後,也生產出許多品質優良的鹽。
既然鹽生產出來,那就要進行販售。赤穗藩淺野家將目標對準了京坂地區,經過一番銷售後仍然還有剩餘,所以淺野家試著銷往江戶。當時負責販賣的人是大石內藏助。他的父親就是當初到吉良家學習製鹽法的人。
來到江戶的內藏助發揮其手腕,製作洗臉刷牙用的炒鹽,並成功將其上貢給將軍。在將軍也使用的加持下,赤穗鹽的人氣一飛沖天,吉良鹽的生意反倒一落千丈。這時候淺野家與吉良家的不合已經處於一觸即發。
學生打敗老師,之後還搶佔了老師的市場,這件事讓身為老師的吉良家無法接受,自然雙方手段頻出,於是在江戶城松走廊發生了刃傷事件,這可以說是兩家為了賣鹽鬧翻的心結,在儀式典禮這種肅靜的場合爆發的結果。最終,引發了赤穗浪士事件。歸根結果,都是鹽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