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時每刻,其實我們都在談論或者經歷這個世界一個被定義的新名詞「熊孩子」。
什麼是熊孩子呢?熊孩子就是那群弄壞你的手辦,撕掉你的漫畫,砸爛你的電子設備,但是因為年齡小而被父母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輕飄飄的帶過。
但是,近年來,「熊孩子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玩笑的稱呼了,而是向著「壞孩子」的方向在發展。而且年齡也不再是那個三五歲什麼都不知道的年紀,變成了十幾歲的少年。
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道別致的風景。幾個少年,站在街頭,或者穿梭在大街小巷,他們大聲的玩鬧著,絲毫不注意什麼是公共場合;他們抽菸喝酒打架,他們肆無忌憚的在社會上,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出了事情,他們不會被處罰。所以熊孩子變成了壞孩子,所以在大街上見到小孩子,我就會繞著走,因為沒準哪個就會帶著武器。
熊孩子越來越多,我們每天看的新聞,報紙,手機,隨時隨地都會彈出關於熊孩子的消息,不是打了東家的貴重物品,就是損壞了西家的公共設施,最後演變成了違法犯罪。不僅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但是他們並不知道。
責任看似是熊孩子自己的禍,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在父母身上,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父母的溺愛以及不管不顧,導致了孩子行為風格變得肆無忌憚,變得暴虐無情。
每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為自力更生的人,這個漫長的人生狀態中會有很多的領路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的標杆。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那種對著你說「他還是個孩子,你一個大人和孩子計較什麼」的時候,那麼說明這樣的父母也是素質低下的人。這類人有著共同的特點:生活中尖酸刻薄,人前人後話不統一,夢想一夜暴富,不喜歡付出,也不喜歡勞動,總想著不勞而獲,喜歡貪小便宜,共享經濟也想著佔為己有,喜歡看不起人,總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這類人除了生活在平庸中的就是暴發戶。
素質問題一直是我們所提問的。為什麼社會發展越來越好,大部分的公民素質卻不變好,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是一個大環境,大格局的問題,也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每個人生下來就是不一樣的,後天的環境導致他後來的人生道路,也許走了一半就已經徹底結束了。我們能做的就是過好自己,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周圍人,用自己的行動去帶動周圍人。
人是群居動物,也有著人云亦云的心理。所以你去不亂丟垃圾,你附近的人也不會亂丟垃圾;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周圍人也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最後說一句:「拒絕熊孩子,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