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ce在PS2時代巔峰作品,獨特的戰鬥系統讓人慾罷不能。
曾經有著「3A出品,必屬精品」稱號的tri-Ace如今早已失去往日的風採,面對日本主機遊戲圈的劇變沒能及時作出調整,接連推出幾部作品都因為成本限制、觀念落後等限制惡評如潮,目前已經有朝手遊廠商轉型的趨勢。而縱觀tri-Ace的作品歷史,最輝煌的日子莫過於PS2時代。靠初代PS積攢的口碑和開發能力獲得SCE以及玩家的認可與支持,其結果便是兩款經典續作《星之海洋3》和《女神側身像2》。
發售於2003年2月27日的《星之海洋3》原名《スターオーシャン Till the End of Time》,因為立項早於GBC遊戲《星之海洋:蔚藍星球》,同時也因為是第三部在家用主機上的正統作品,世界觀與前兩作相通,所以在玩家群體裡通稱為「星之海洋3」。
遊戲的故事發生在2代結尾400年之後,人類的太空科技取得長足發展,足跡遍布近三分一個銀河系並成立銀河聯邦,整個文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也從未停止。男主角菲特與雙親以及青梅竹馬的索菲亞一同來到療養星球海達4號度假,沒想到悠閒的日子剛開始不久整個設施裡便警鈴大作,一艘神秘戰艦突然到來並對海達4號發動了攻擊……
作為tri-Ace在PS2主機上的首部作品,儘管製作組顯然還沒有對這臺新主機的性能吃透,但還是非常難得的實現了全3D畫面以及幾乎全程60幀的超高流暢度,這對於玩家在緊張激烈的戰鬥過程中始終保持節奏感非常有幫助。
本作最大的創意體現在極具個性的戰鬥系統上,一般來講用於發動法術的MP對於戰鬥的重要性不如HP那麼高,但本作中MP耗盡同樣會導致角色陷入無法戰鬥的狀態,跟HP歸零的效果一樣,也因此產生了一些專門消耗MP的道具或技能。此外由小攻擊、大攻擊、防禦構成戰鬥基本動作就像剪刀石頭布一樣相互克制,玩家需要時刻保持緊張感及時作出調整才能有效打擊敵人。配合高幀率的全3D畫面,本作的戰鬥部分手感極佳並且賞心悅目,在表現力和爽快度等方面堪稱PS2所有RPG作品中數一數二的傑作。
再加上「戰鬥搜集」這個天才般的創意,當年更是讓無數人廢寢忘食。簡單來講玩家通過戰鬥獲得的各種數據都會被記錄下來,包括擊破人數、傷害數字、連擊數等等,整個遊戲一共包括300個戰鬥搜集項目,達成45、75、120項等目標就能獲得2P服裝、音樂欣賞模式等獎勵,可以將其看做是成就系統或獎盃系統的雛形。
但也正是這個費時費力的戰鬥搜集讓本作的一個惡性BUG「戰鬥搜集記錄消失」顯得尤為惡劣,甚至達到了影響銷量和整體評價的地步。除此之外還有武器複製、PS2特定型號死機、文字缺失等等數不清的小缺陷,最後不得不再出一款《星之海洋3 導演剪輯版》來填窟窿兼炒冷飯,也算是小BUG產生大威力的一個典範。
不過總的來講本作還是瑕不掩瑜,全球約170萬份的銷量很能說明當年《星之海洋3》在全世界收到的熱捧,這也是該系列所達成的最佳成績,可謂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至今仍讓人回味無窮。
本文來源:愛玩網 作者:熊貓命 責任編輯: 葉航_NG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