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太陽系的「孫輩小可愛們」

2020-12-05 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

作者:陳媛媛,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探測和太陽系天體研究團組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行星軌道動力學,行星系統形成與演化。

「小迷妹」的身世

這個「小迷妹」其實是地球的一顆臨時衛星,她的真實身份是一顆編號為2020CD3的小行星,今年的2月15日才被人們發現。這顆「小月亮」據推測是最近兩年才被地球俘獲的,半徑1.9~3.5米左右,大約相當於一輛小轎車的大小。

她本來是一個與地球同軌道的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由於與地球的相對速度較小而被地球偶然俘獲。俘獲後由於同時受地球、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其軌道極其混沌(動力學專業名詞,可直觀理解為若把其位置或速度或受力做一點點改動,其運動軌跡便截然不同)。在經歷若干次與月球的密近接觸後,2020CD3將在這個月離開地球,繼續做一個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而大約在2044年3月,她將再次靠近地球,而那次很可能僅僅是擦肩而過,不會像這次一樣「波瀾壯闊」了。

據數值模擬結果,地球的附近每時每刻都有臨時衛星光臨,只不過大多數都很小,而且繞行時間很短,所以很難被觀測到。2020CD3來了兩年後即將離開時才被發現,這也間接說明了很多進進出出的小衛星還沒來得及被我們發現就溜走了。

如果把太陽系看作一個大家族,處於中心地位的太陽就像一家之主的「父親」,八大行星則是地位顯赫的「兒子」,而大行星的衛星就像是活潑機靈的「孫輩」,它們性情殊異,卻各有各的可愛。今天咱們繼續聊一聊這群衛星「小可愛們」!

用實力說話

先說說最為直觀的「個頭和體重」(即體積和質量)。體積最大的兩個衛星是木衛三Ganymede和土衛六Titan,比它們的「八叔」——水星的體積還要大;而迄今為止觀測到的體積最小的衛星是土星環內的小衛星(moonlets)S/2009 S 1,平均半徑150米,大概只相當於一座小山丘的規模。其實衛星的體積並沒有下限,比如土星環內就有數以百萬計的小衛星和更多更小的微型冰顆粒。

但個頭大並不代表影響力強,天體的「影響力」主要還是看質量。Ganymede雖然體積比水星大8%,但質量還不到它的一半,這是因為Ganymede內有近一半是水冰,而水星由於離太陽很近,上面絕大部分的物質均是難揮發的金屬和巖石。

類地行星與較大衛星按體積從大到小的排列圖 | 來源:wikipedia

身材和顏值

天體只有足夠大時,其形狀才會在引力作用下變成球體從而達到流體靜力學平衡,目前已知最小的球形衛星是土衛一Mimas。而衛星中滿足上述條件形狀近似為球體的只有20個左右,其餘的大多是不規則形狀。衛星表面除了土衛六Titan有濃密的大氣層,其餘的都基本上沒有大氣,這使得其表面特徵能被很容易地觀測到。衛星表面比較常見的特徵包括隕石坑、溝渠、山脊、火山口等,而這些就像犯罪現場的各種痕跡,為科學家推測其形成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

「小可愛們」如何追星?

◎ 巨行星的衛星

八大行星中外面的四個巨行星都有各自頗具規模的衛星系統,系統內衛星根據其軌道特徵可分為規則衛星和不規則衛星。規則衛星的軌道與其主行星的赤道面近似重合,並且是近圓形的。由於巨行星的赤道面與黃道面均有夾角,而這些規則衛星的軌道又跟它們主星的赤道面高度一致,同時總質量又遠小於主行星質量,於是科學家由此推測,這些規則衛星是在行星形成初期的吸積盤(又稱原衛星盤)中生長起來的。

它們除了自己的公轉與中心行星聯繫密切,其大多數的自轉也因為與中心行星之間強烈的潮汐作用而進入了最後的平衡態,即與自身的公轉同步。進入這種潮汐鎖定的衛星永遠同一面對著中心行星,我們的月球也是其中的一員。規則衛星最多的是土星,目前已命名的百米量級以上的規則衛星有23個。

與規則衛星相對的是不規則衛星,其繞轉軌道離主行星較遠,與主行星赤道面的夾角較大甚至逆行,且大多數是大偏心軌道。不規則衛星雖然軌道不「規則」,但卻可以在自己的軌道上相對穩定至少幾百萬年。科學家普遍認為不規則衛星形成於巨行星形成後的遷移和碰撞階段,由行星俘獲其軌道附近圍太陽繞轉的小行星而來。根據其軌道半長徑、偏心率或軌道傾角所處的不同範圍,不規則衛星又被分為不同的族群。同一族群的不規則衛星一般被認為有相同的母體,或經歷了相同的碰撞。

木星(藍點)的不規則衛星木衛六Himalia(紫色)與規則衛星木衛四Callisto(青色)的軌道對比動畫演示 | 來源:wikipedia

◎ 類地行星的衛星

實際上,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並不是每個都有自己的衛星,最靠近太陽的水星和金星便沒有衛星。地球和火星分別有一個和兩個衛星,但相對於外面四個巨行星各自幾十個的龐大衛星家族來說,也是比較另類的。單薄的衛星系統,再配上較高的密度和相對稀薄的大氣層,便構成裡面四個行星——類地行星的基本特徵。由此,科學家推測類地行星是由火星大小的行星胚胎經過長時間的聚合性碰撞形成的。

前途不可限量

針對太陽系衛星的研究一直是行星科學以及行星動力學領域的重要部分。其最新研究包括:發現更多巨行星的不規則衛星和小衛星;從最新觀測數據中分析某個衛星的各種物理特徵;從物理或軌道特徵推測某衛星的形成和演化歷史;以及結合行星形成和演化理論方面的最新進展,用衛星系統的形成和穩定性去限制理論中的時間節點或初始狀態等等。

衛星們作為太陽系大家族中的「孫輩」,雖然輩分最低,但由於其數量眾多,特徵迥異,從而為研究太陽系的形成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線索,也為地外生命的搜尋提供了更廣闊的可能性。隨著更多高精度觀測的展開,以及更多空間探測器的光顧,這些「孫輩」們將被更廣泛深入地研究,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

圖文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微信公眾號(caspmo)

相關焦點

  • 木衛三: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也是唯一擁有自己磁場的衛星
    說起衛星,我們最熟悉的衛星就是月球,也就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的陰晴圓缺,寄託了我們多少的情思。太陽系最大衛星在太陽系內只有一顆恆星,那就是太陽,有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那麼八大行星的衛星數量有多少呢?
  • 太陽系4顆衛星比月球大,其中2顆衛星不但比月球大,還比水星大
    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平均半徑2439.7公裡,大氣層極為稀薄。 太陽系有2顆衛星,比月球大,但比水星小: 木衛四,是木星的衛星,平均半徑2410.3公裡。
  • 土衛一:太陽系第二十大衛星,樣子像極了星球大戰中的「死星」
    衛星是宇宙中的一類天體,是指圍繞一顆行星並且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比如月球就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我們的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其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自己的衛星,其他行星都有衛星,太陽系的衛星總數超過185顆,其中木星和土星的衛星數量是分列前兩位的。
  • 木衛三,太陽系已知最大的衛星,潛在的生命家園
    木衛三是木星周圍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木衛三大約有三千英裡寬,比水星還要大。如果木衛三圍繞太陽運行,它可以被當作是一顆行星,它大到足以被自身重力拉成一個球體。
  • 太陽系「最孤獨」的兩顆行星,居然沒有1顆衛星,真實原因是這樣
    在目前人類的認知中,太陽系八大行星裡,大部分的行星都是有衛星圍繞著其運轉的,並且每一顆行星所擁有的衛星數量也並不相同,甚至是差異很大。眾所周知,我們目前太陽系內已知的衛星數量總共為205顆,其中地球有1顆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有2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天王星有27顆衛星,木星擁有79顆衛星,土星擁有82顆衛星。然而,在美麗的太陽系內的8大行星中,竟然有兩顆行星是沒有衛星的,它們被稱為太陽系內「最孤獨」的行星。那麼,究竟是哪兩顆呢?當然就是我們熟知的水星和金星了。
  • 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地球之外唯一會下雨的天體
    小編講了2期人造衛星,咱再來說說天然的衛星。小編認為人類在近幾十年最值得探究的天體,就是土衛六。為啥呢?因為它是太陽系中目前發現的,唯一具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並且有明顯證據表明,其上有穩定的液體存在。重要的是,人類已經訪問過它。
  • 太陽系眾多衛星中,唯獨它太恐怖,連靠近的機會都沒有!
    太陽系眾多衛星中,唯獨它太恐怖,連靠近的機會都沒有!宇宙是廣闊無垠的,我們生存的地球就屬於它。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也是極為重要的星體。這些年來,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的探究太陽系,太陽系中存在不少的衛星,木衛一就是其中的一員,它是眾多衛星中離木星最近的一顆星體。據測試,它的直徑已經達到3642公裡。雖然距離相當近,但它的環境極為惡劣。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不可能出現生命!
    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美麗在于震撼人心的土星環。在太陽系中擁有環狀結構的行星當中,土星環是最為壯觀的。土星和土星環,共同組成了一個「草帽」的形狀。十分的壯觀美麗。其實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都有一個行星環。只是它們的星環沒有土星的,這麼明顯和美麗罷了。土星也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82顆。已經超越了木星的79顆。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太陽系成員有一個英國的小女孩叫伯妮,那年她剛剛10歲。她很喜歡看古羅馬神話故事。於是她想了一個古羅馬神話中的名字普魯託(Pluto)。冥王星和地球後來科學家們不斷的觀測冥王星,發現冥王星並沒有當初計算的那樣大。
  • 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冰殼下的海洋深度是地球的10倍!
    提到太陽系中各大天體被發現的時間,可能大家都會覺得不過是近代史以來幾百年的事情。不過,其中也有很多天體其實早在數千年之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比方說木衛三。不過,天文學家對於木衛三的研究,卻是從20世紀末開始的,原因很簡單,它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而且即使古人發現過它,在當時也根本不清楚它是一顆圍繞著木星運行的天然衛星。
  • 海王星衛星家族,共擁有十四顆衛星,海衛一和海衛八是最大的兩顆
    海王星衛星家族盤點太陽系總共超過200多顆的衛星家族中,這些衛星的體積和質量差異十分巨大,其中位列太陽系前二十大衛星的分別是: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木衛一、月球、木衛二、海衛一、在太陽系前二十大衛星中,木衛三最大,直徑約為5262千米,比水星還大,而排名第二十位的土衛一,直徑約為397千米,差距十分明顯。海王星有兩顆衛星入選太陽系前二十大衛星,分別是海衛一和海衛八。
  • 神秘的太陽系的四大未解之謎
    第一個為土衛八的陰陽臉,土衛八又名伊阿珀託斯,它是土星的第三大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的第十一大衛星。人類在一六七一年首次發現它的存在。然而當人類近距離的看到土衛八時,我們卻發現土衛八是一顆陰陽星球。科學家們猜測這些黑暗物質來自於土衛八外,由另一顆衛星撞擊到土衛八之上而來。然而這種猜測也並未得到證實。這些黑暗物質究竟是什麼,目前依舊不得而知。第二個木衛二生命之謎。木衛二又名歐羅巴,它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也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有可能擁有生命的星球。木衛二的直徑大約為三千一百三十八千米。木衛二與目木衛一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矽酸鹽巖石組成。
  • 三維太陽系模型
    三維太陽系模型 學習辦公 大小: 1.19M
  • 廖彩杏書單|The Solar System 探索太陽系
    這套SOLAR SYSTEM是學樂出版社專為低齡孩童打造的太空科普書,用最簡單的詞彙、最通俗易懂的表達講述宇宙的浩瀚深邃,培養小朋友們的科學探索精神與閱讀興趣!PS:這套書比較早,所以裡面講的還是九大行星,但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們的地球,是四個巖石行星之一 。其他三個是水星、金星和火星。
  • 太陽系有五大奇異之處,是自然力量還是神秘力量形成的?
    當我們開始宇宙探索時,發現了許多星系,可是科學家們卻發現,太陽系看上去是一個在太陽系外並未發現的特別星系,那麼,太陽系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的五個奇怪的地方發現了它們。這些特殊的東西似乎告訴我們,究竟是誰「刻意設計」了地球上的生命。一、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在宜居帶。行星位於宜居帶,才可以產生生命和文明。太靠近或太遠的太陽是不可能的。
  • 月球為什麼沒有天然衛星?
    如果地球靠近太陽,它的希爾球會變小,如果遠離的話它會變大。 也就是某種程度上任何圍繞太陽運行的物體都是太陽的月亮,更準確的說是衛星。月球一詞實際上是為行星的衛星所準備的,那麼為什麼衛星沒有天然衛星呢?大量的衛星相當靠近它們的母行星意味著它們的希爾球非常小。 以我們的月球為例,相對地球來說,月球的希爾球半徑只有6萬公裡,或者說只有地月距離的六分之一。
  • 韋蘭胤|太陽系的指環王——土星
    土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行星,排名僅次於木星,它的質量有5.6846×10^26 kg,離太陽有15億公裡左右的距離,距離排名第6。衛星有82顆,其中包含了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擁有最多衛星的行星。 簡單的介紹了土星的信息,是不是很多人會有著和我一樣的問題,它為什麼叫土星?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經常能夠看到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可是如今太陽系只剩了八大行星,還有一個行星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行星到底是如何發現並命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冥王星。冥王星的發現是一個意外的收穫1930年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研究天王星與海王星的時候,一次意外的錯誤測算,錯誤的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附近還有另外一個衛星伴隨,基於這個錯誤的測算,科學家們順藤摸瓜,深入對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周邊進行觀測,不查不要緊,這一查竟然發現了一個行星的存在。
  • 你了解我們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嗎?
    而火星靠近主帶小行星群,未來載人火星殖民方便從小行星帶獲取資源,包括水資源和含各類金屬較為豐富的小行星。 火星轉軸傾角與地球相似,有與地球相似的四季,只是季節長度約為兩倍。另外,火星的自轉是24小時39分,相比較地球自轉的23.934小時非常接近,也讓未來生活在火星上的人類不必改變太多作息時間去適應。
  • 視頻|孫輩為88歲奶奶花樣慶生:玩真人版打地鼠遊戲
    視頻|孫輩為88歲奶奶花樣慶生:玩真人版打地鼠遊戲 2020-01-01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