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地球之外唯一會下雨的天體

2020-12-19 貓叔知識雜貨鋪

小編講了2期人造衛星,咱再來說說天然的衛星。小編認為人類在近幾十年最值得探究的天體,就是土衛六。為啥呢?因為它是太陽系中目前發現的,唯一具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並且有明顯證據表明,其上有穩定的液體存在。重要的是,人類已經訪問過它。

土衛六-泰坦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土星衛星,人類的探測器,最早拜訪泰坦的是NASA的先鋒11號。它曾考察了土衛六,之後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其中,旅行者1號為了儘可能地接近觀察泰坦,而放棄了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

可是呢,不幸的是,旅行者1號上沒有儀器能夠穿透土衛六上的雲層,因為當時根本不知道上面有大氣層的存在,再之後,是卡西尼號首次近距離飛越泰坦,之後更釋放出惠更斯號登陸器。在穿過泰坦的濃厚大氣層,降落在泰坦的表面,帶給了我們泰坦真實的面貌,真是令人震撼。

現在我們對泰坦的大部分認知,都源於卡西尼號多次近距離探測泰坦的任務中而來,和木星不相上下的伽利略衛星不同,在土星的衛星系統中,泰坦是最大的,遠超其他的衛星大小。相比之下,泰坦的直徑比月球還要大得多。事實上,它是整個太陽系中僅次於木衛三,第二大的衛星,泰坦濃厚大氣層的原因,使得它的視覺直徑要略大於木衛三。但是呢,即便如此,泰坦的實際直徑仍然大於最小的行星水星。

行星科學家們認為,土星可能也曾經存在像木星那樣的幾個大衛星。但其中大部分已經在大碰撞之後被摧毀。泰坦,是唯一的勝利者,而其中的中等衛星,比如土衛五和土衛八,被認為是碰撞後留下的殘骸形成的。泰坦的平均密度不高,只有約月球的一半。因此,它被認為是由一半水冰和一半巖石構成。和許多其他大型衛星一樣,泰坦的內部結構也是分層的。在表層之下,被認為有著有水和氨組成的液態海洋。類似於地球的地幔層,包裹著巖石固體核心。其內部應該由於重力的緣故,仍保持著熾熱狀態,之所以認為有液體層的存在,源於卡西尼號在多次掠過泰坦時,在泰坦大氣中發現了極低頻率的無線電波。

泰坦的表面並不是低頻無線電波的良好反射物,但是內部的液態水是。還有一點證據是,從卡西尼首次觀察到之後的20年間,泰坦上的表面特徵已經移動了30公裡。這意味著泰坦的表層,可能是漂浮在這個液體海洋層之上的。泰坦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這意味著,它是被土星完全鎖定的,和月球一樣,在土星上觀察泰坦,也只能看到它的一面。

而在泰坦上,你會看到土星在天空中永遠不會移動。泰坦最特別的就是它的大氣層,和平常我們看到的,在太空中拍攝的地球不同。地球的大氣層非常緊密,逸出太空的部分幾乎肉眼不可見。而泰坦,就像裹了一層厚厚的毛毯。這個原因,一是泰坦比地球小很多。二是泰坦的質量小,引力比地球弱得多。這意味著,它並不能把大氣層完全的拉下來。它的大氣層會比地球的更為擴張,同金星一樣,泰坦也是一個超級轉子。大氣層的旋轉速度遠遠超過表面的自轉速度。

由於泰坦的軌道,幾乎都在土星的強大磁場內,這也有助於泰坦能有效地防範太陽風的侵襲。保存濃厚的大氣層,而不像火星那樣被太陽風剝離大氣層,那麼泰坦的大氣成分是怎樣的,為什麼它是橙色的?泰坦大氣中大多都是氮氣,其餘主要是甲烷和少量的氫。由於紫外線造成的甲烷分解,上層大氣中也有痕量的碳氫化合物。這些碳氫化合物被認為是泰坦大氣橙色的來源,由於甲烷會在紫外線下不斷分解成碳氫化合物。如今的含量,意味著它必須有一個補充甲烷的來源。最有可能的來源是,泰坦在土星的潮汐力作用下。地表下的液體層,從下面湧出,並噴射到地面上。形成泰坦上的冰火山,並且補充了大氣中的甲烷。

科學家們認為,泰坦顯示出了早期地球可能是什麼樣的跡象。甚至有人認為,泰坦上的碳氫化合物,有可能替代地球上的水作為溶劑,可能進化出基於甲烷和氨生存的生命形式。實際上,我們對泰坦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小編以為,泰坦上的是符合存在生命體的可能的,畢竟他是太陽系內和地球最接近的天體。但別出一個像滅霸一樣的玩意兒,那可hold不住。

相關焦點

  • Nasa證實土衛六號泰坦星,或許是第二個地球!
    近日, NASA(美國宇航局)根據1997年10月發射的衛星卡西尼號(Cassini)傳回的數據,(在歷經7年之後到達土星附近,在2004年至2017年時間中,卡西尼號用這13年,連續進行土星探測,其中100多次曾經路過泰坦。)天文學家首次利用傳回的數據組合成了其全球地質圖,像我們展示了土衛六-泰坦星的地形多樣性,其中更是有沙丘、琥珀、平原、隕石坑以及其他多種地質特徵。
  • 土衛六泰坦新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在遙遠的星空上,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土星,西方又稱土星為克洛烏斯,克洛烏斯是希臘神話中第二代神王,十二泰坦神中最為年輕的,為掌管時間與空間之神。中國古代稱為填星或鎮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總共有62顆。在這六十二顆衛星中,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是木星的木衛三,而土衛六排第二大。土衛六又稱泰坦。和土星不同土衛六是顆巖石星球。土衛六外面有著一層大氣層,但這大氣中卻沒有氧氣。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者生命遺蹟呢?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天體而組成的恆星天體系統,在太陽系內主要的天體包括太陽、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和彗星等等,人類文明是太陽系內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文明,而且太陽系內應該也不可能存在第二個文明了。木衛二除了火星之外,太陽系中的一些衛星可能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首先是「木衛二」,木衛二的直徑大約為3122千米,在太陽系衛星家族中排名第六,僅次於地球的衛星月球,不過和月球不同,
  • 土衛六「泰坦」或存在支持生命成分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張夢然)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儘管與地球「配料」不同,卻被認為比火星更具有生命活動的可能性!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土衛六赤道地區堆積了含有有機物質的沙子,在土衛六形成撞擊坑時會暴露出地殼中相對較「新鮮」的水冰,而土衛六上古老的生態系統可能由這些撞擊坑暴露出來。相關研究發表於近期《天文與天體物理學》雜誌。 近20年來,全球太空機構將其大部分資金和研究集中在火星上,以尋找生命的基礎。
  • 有顆和原始地球很像的星球,它就是土衛六,它能夠變為宜居星球?
    泰坦,是希臘神話中曾統治世界的神族,它們是天神烏拉諾斯和地神蓋亞的孩子,而在我們的宇宙之中,也有著一顆以「泰坦」命名的星球,它就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土衛六不僅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它也是整個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比它更大的衛星只有木星的衛星,木衛三。
  • 滅霸老家「泰坦星」——土衛六的狀態和遠古地球十分相似
    滅霸這隻紫薯精已經聞名宇宙了,他出生在泰坦之月永恆之族的殖民地。這個地名其實很好記,那就是泰坦星。在太陽系中,也有一顆名叫泰坦星的星球存在,它就是土星周圍的一顆衛星,名叫土衛六。實際上,如果滅霸真的在「土衛六」上出生,我們也不用覺得奇怪。
  • 土衛一:太陽系第二十大衛星,樣子像極了星球大戰中的「死星」
    衛星是宇宙中的一類天體,是指圍繞一顆行星並且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比如月球就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我們的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其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自己的衛星,其他行星都有衛星,太陽系的衛星總數超過185顆,其中木星和土星的衛星數量是分列前兩位的。
  • 太陽系中唯一擁有濃厚大氣層的星體,泰坦星如何形成,存在生命嗎
    泰坦星又被稱為土衛六,它是圍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就像圍繞地球運行的月球一樣,但不同的是地球只有月球這一顆衛星,圍繞土星的行星卻有很多,其中土衛六就是圍繞土星的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同時土衛六也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 土衛六泰坦正神秘快速逃離土星,速度超預期110倍!
    土星的第六個衛星泰坦,可能是太陽系最神秘的天體了,是太陽系裡和地球最像的一顆星球。泰坦比水星還大,有著濃密的大氣層,有著美麗的山川、河流和湖泊,還有著類似地球的降雨循環,只是所有這一切,參與的都不是水,而是甲烷。
  • 土衛六,太陽系裡和地球最為相似的一個星球
    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郝歇爾會把土星軌道上這顆不起眼的小小衛星命名為泰坦。不過我們現在來看,郝歇爾的命名似乎恰到好處,因為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這顆星球很可能比火星更適宜於人類居住。2004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長途旅行到土星,並進入環繞這顆環狀行星的軌道,這些儀器才最終到位,得以穿透土衛六的大氣層。在卡西尼號13年的土星任務中,它飛過土衛六127次,使用雷達和紅外儀器來穿透土衛六的迷霧,揭示土衛六表面的特徵。
  • 土衛六的環境和地球相似?科學家公布了土衛六的最新照片
    由於地球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人們一直希望在星際空間中找到一個與人類存在基本相符的星球,而人類一直認為火星是最有前途的星球。 但是,科學家們可能不相信比火星更遙遠的泰坦(也稱為泰坦)更符合人類的生存。 那麼,科學家的基礎是什麼?畢竟,泰坦的特殊場合是什麼?
  • 太陽系內,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地球排名第幾?
    地球「更多的水」在地下如果我們從太空當中看向地球,我們就會發現,地球就好像是一顆水球一樣。地球表面70%左右的面積都被水覆蓋,放眼整個太陽系各個天體,幾乎很難再找到第二個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水球」了。但是如果我們要問,在太陽系當中儲水量最大的天體到底是哪個?其實,地球就很難能夠排上號。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
  • 土衛六(泰坦)上新發現獨特的環狀碳氫分子
    土衛六(泰坦)上新發現獨特的環狀碳氫分子 科技日報 | 2020-11-05 09:31:28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在土衛六(泰坦)上發現了一種獨特的環狀碳氫分子,而此前從未在其他行星或衛星上發現過。
  • 土衛六上到底有什麼能讓科學家如此著迷並認為很大可能存在生命
    因為地球承擔不了過多的人類,人類總數一旦達到一個數值,那麼就必須進行星際移民了。於是人們把目標瞄向了太陽系的其他星球,比如火星以及土星的諸多衛星。可為什麼土星的諸多衛星被人們關注呢?其實是因為在土星的諸多衛星中,如土衛1、3、4、6、8都存在著水資源。水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缺少的,而這些星球存在著水資源,就可以為人類提供必要的保障。所以這些星球都在未來星際移民的考慮之中。
  • 太陽系4顆衛星比月球大,其中2顆衛星不但比月球大,還比水星大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是體積和質量比最大的衛星,平均半徑1737.1公裡。 太陽系有2顆衛星,比月球大,但比水星小: 木衛四,是木星的衛星,平均半徑2410.3公裡。
  • 第二地球,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人類會與外星人同住滅霸老家?
    第二地球,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人類會與外星人同住滅霸老家?天災人禍的頻繁出現,讓人類意識到我們生存的地球還能否供我們繼續生存,我們能否在地球毀滅之前移居到別的星球,難道浩瀚的宇宙就沒有我們的容身之處?宇宙中存在著眾多的星系,很多的星體,與我們生存的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像之前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現大面積的液態水,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想,認為我們可以移居到火星,科學家們給出的答案卻不容樂觀。火星的環境並不適宜人類居住,火星環境改造是一項世紀大工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無法估量,完成這項工程更是需要幾千、幾萬年的時間。
  • 探秘故事:環繞地球飛行萬年的黑騎士衛星,是地球之外的人造天體?
    大家都知道在遙遠的太陽系中除了月球、地球、火星這樣的行星,在太陽系中還存在著太空飛行器、運載火箭等人造天體,可能有許多朋友不知道,在太陽系中也有其它來自地球之外的人造天體,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顆被命名為「黑色騎士」的衛星。似乎很多人都認定,這顆衛星和外星文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還有人說他的存在已有50000年之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正以快100倍的速度遠離它的行星
    --每日寄語圖片來源:NASA / JPL-Caltech /太空科學研究所根據周一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最新研究,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有大氣層的衛星,它正在以比之前估計快100倍的速度遠離土星。
  • 除了地球之外擁有海洋的星球,不過那裡的海比較奇怪
    序:你知道嗎,除了地球,在宇宙之外還有存在海洋的星球。而且那裡的海很特別,而且不止一個。本篇我們介紹三個奇怪的星球,遍布甲醛海洋的土衛六,到處焦油的熱木星,還有遍布淤泥的超級地球。土衛六是由甲醛海洋組成的土星有62顆衛星,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它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衛星,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
  • 木衛三: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也是唯一擁有自己磁場的衛星
    宇宙中有無數的天體,其中有三類天體是我們最為熟悉的,第一類是像太陽那樣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第二類是像地球那樣圍繞著太陽(恆星)做公轉運動的行星;第三類是像月球那樣圍繞著地球(行星)做公轉運動的衛星。說起衛星,我們最熟悉的衛星就是月球,也就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的陰晴圓缺,寄託了我們多少的情思。太陽系最大衛星在太陽系內只有一顆恆星,那就是太陽,有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那麼八大行星的衛星數量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