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青年作家康慨攜新作《青春,我們逃無可逃》做客北京字裡行間讀書沙龍,與著名主持人、暢銷書作家大冰展開對談。兩位人氣作家就「誰的青春最幸福」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彼此的成長心得,並與現場讀者展開熱烈的互動。本次活動由中南博集天卷思想文化圖書品牌「讀行者」主辦。
《青春,我們逃無可逃》上市僅一個月好評不斷,作品得到了野夫、周濂、蔣方舟、陳村、阿乙、劉蘇裡、徐曉等多位名家的推薦。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卡小卡從讀北大到走入社會的過程,堪稱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死而復生之旅。有一點幽默、有一點叛逆的卡小卡,剛上北大不久,一個師姐突然在BBS上留下一封遺書,然後跳樓自殺了。這件事成了一個無法擺脫的魔咒,長久地糾纏著他的神經。愛情、友情、學業相繼展開,又相繼脫軌。走進社會之後,面臨工作的選擇,面臨人生理想的落地,他像絕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依然迷茫,在四處尋找中屢屢碰壁。直至他來到曾經戀人邊遠的家鄉小城,一段美妙的生活際遇讓他逐漸意識到,清醒又美好的生活是可能的,而且道路不止一條。
《青春,我們逃無可逃》的創作靈感源於2005年康慨在北大讀書時,一位北大的女同學跳樓自殺的真實事件。這本書康慨寫了七年,其間他以半流浪的形式走了很多地方,廣西、新疆、上海、遼寧……最後又回到北京,一路走一路寫,直至今年6月才完稿。大冰的新作《他們最幸福》涵蓋了他十年精彩人生之路。十年間大冰一路行走一路吟唱,遇到了無數江湖奇人,這本書就是關於他們的故事。兩位作者都是在路上完成創作的,也都是廣交天下遊俠的
在沙龍中,康慨說,《他們最幸福》中寫的人自己雖然一個都不認識,但是在精神上大家是相通的,因為大家都是某種意義上的「不正常的人」。大冰管這些人叫「非功利主義者」,在人生的某個關節點,他們沒有選擇那條通往世俗意義上成功的康莊大道,而是選擇讓自己內心幸福的另一種道路。
康慨和大冰他們的個人生活選擇也是這樣,康慨身為北大學子,本可以有一個光鮮亮麗的前途,但是在畢業之後,他選擇去廣西、新疆等地過半流浪式的生活,並且認為在那裡他找到了專屬於自己的生存的美學。
康慨與大冰在沙龍現場就「生存美學」這一話題展開了豐富的討論,他們認為即使現實社會再糟糕,每個人仍然可以給自己建構一個小空間,在其中安置一個美好的自我。他們的對談給在場的與功利的現實社會搏殺得傷痕累累的理想主義青年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最後,他們祝福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美學」,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