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20年8月24日,距離今敏逝世整十年了。
關於大師創作上的輝煌成就,前人已經說得夠多,這裡也就不再贅述。去年,今敏的最後、也是最高漫畫代表作《OPUS》首次引進國內,而日方也推出了一冊裝合訂版。
合訂版特典中,附上了今敏所有動畫的製作人丸山正雄先生的訪談,今敏夫人今京子女士親自寫的《OPUS》解讀,以及今敏手寫的《OPUS》原案。
有今敏粉絲購得了日版漫畫並將以上文字翻譯過來,今日轉載以饗讀者。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以此文章紀念大師。
來源:《OPUS》日文合訂版
翻譯:伯勞
1
今京子講述昔日之今敏
解讀《OPUS》
在拉丁語中,「OPUS」一詞意為「作品」。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作品」也成為了今敏最後的漫畫作品。或許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偶然,《OPUS》最終不單單成為了一部漫畫作品,它同時也成為了「創作者·今敏」本人的故事。
就此,我們請來今敏創作本作品時能從最近距離觀察他的今夫人(今京子),請她就《OPUS》中的一些細節和故事展開談談。
(以下內容由今京子撰寫)
我和今敏於1992年相識,在一次聚餐中,他以我朋友的朋友這樣的身份被介紹給我認識。現在想想,那時正是他參與《MEMORIES》(《回憶三部曲》)的時候吧。
一開始我並不了解漫畫家和動畫業界的人。我們倆人開始交往以後,我覺得他是一個作品不怎麼受歡迎,不過畫的內容很有趣的漫畫家(笑)。所以關於《OPUS》,我也是從企劃階段就已經知道了,並且告訴他「聽上去很有趣嘛」。
《回憶三部曲》中《她的回憶》由今敏負責編劇
我們兩人從《OPUS》開始連載時同居,三年之後的1995年,也就是今敏32歲那年,我們結婚了。當時還一起去了《MEMORIES》(《回憶三部曲》)的試映會。
其實,《OPUS》之中出現的很多場景都是真實存在的。
和編輯商討內容的那家咖啡館,還有那座保齡球館都是實際存在的場所。
《OPUS》中出現的咖啡館
《OPUS》中出現的保齡球館
那家烤串店是今敏在助手時代和大友克洋先生、白山宜行先生(逝於2012年)、高寺彰彥先生(逝於2019年)們常去喝酒的地方,那家店至今仍在。
《OPUS》中出現的烤串店
當然,我們住的房間也很還原。
房間裡也真的擺著平澤(進)先生的CD(《OPUS》中畫的是平澤進先生作為P-MODEL隊長,於1993年創作的專輯《big body》)。啊,但是貓是沒有養的。
《OPUS》中永井力的家
P-MODEL專輯《big body》
在第十一話中有一段回憶過去的場景,當時出現的那個房間應該是他大學時代居住過的公寓吧。2012年夏,母校武藏野美術大學曾舉辦了今敏回顧展——《觀夢人今敏》,其中還展示了今敏學生時期創作的一些作品。
作品的背面寫著住址,因為就在大學附近,我循著地址走過去,發現那公寓現在還在,而且裡面有人住了。
《OPUS》第11話 回憶場景是今敏大學住過的房間
用來作畫的桌子也正如《OPUS》中展現出來的一般,有一名助手,他只負責最後成稿時的協助工作。
當時一切都得要靠手畫,畢竟1995年時Windows 95 才剛剛問世呢。今敏熟悉電腦也是在做了動畫導演之後的事了。
《OPUS》中的永井力這個角色怎麼想都是今敏自身的投影。
可能作品之中的那些回憶場景和苦惱時的臺詞,也是出自今敏自身的體驗,描繪的是他真實的內心狀態。
至於說《RESONANCE》的林是不是今敏的體現呢?我覺得不是吧。
的確,今敏是個傾向於嚴謹貫徹自我主張的人,但是他超級討厭「熱氣騰騰」的感覺。但林這個角色不就是那種少年漫畫主人公的類型嘛。今敏十分厭惡「熱血」,更是一聽到「百折不撓!!」這種詞就犯噁心。
倘若非要我去選擇喜歡的片段或場景的話,我想我會選則第十三話裡理子和永井力騎在「龍龍」後背交談的那一場吧。
《OPUS》第13話 永井力和理子互有好感
對了,說起今敏想到的這個最終回的收場方式,他當時還挺得意的,或者說,想到這個點子他很開心。
被告知「連載只剩三回」後,他苦惱了很久。最終他總算是想到了一個能讓自己接受的點子,用來為這最終回做個了結了,但結果好像又被告知「沒法就這樣刊登出來,你重畫吧」,於是今敏回敬說「那乾脆別登了」。
所以這最後的部分只完成到了一半,沒有交給雜誌社。但是這一部分是打好了底稿的,甚至還完成了部分線稿,可以說,今敏當初是抱著想要完成的態度作畫的。
(關於當時的事情,在今敏的書《我的造夢之路》中也有提及:「因為在最終回底稿中提到了雜誌停刊的事,所以被告知「此內容無法刊登在雜誌上」。就因為主變,啊,是主編的這一句話,這段內容就再不見天日了。我好慘。」)
《OPUS》底稿版完結的最終話
因此,「comic guys」的最終刊並沒有刊登《OPUS》。
雖然是推測,但是估計底稿方面,責任編輯們應該是通過了的,所以才能推進到如此程度。但是恐怕領導不太了解具體細節,又或者不同意吧,所以最終導致了今敏和雜誌社的決裂,作品最終也沒能刊載出來。
但,又或許正因如此,概括了今敏漫畫家生涯,同時貫徹了其後動畫作品主題的《OPUS》,成為了極為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描述出了未在動畫中語言化的,面對虛構所產生的那些矛盾情緒。
此外很有趣的一點是,在「最終回」出現的很早之前,上冊第192頁的第六格,就有類似著者·今敏這樣的人物出場過。是不是在這一階段時,今敏其實就已經下意識地在思考最終回的展開了呢?
第10話中 「今敏」亂入了一個背影
但的確,自那之後今敏就不再畫漫畫了。雖然他沒有特意宣布「我不做漫畫家啦」。但是,和創作漫畫時的那種痛苦比起來,他做動畫的時候真的開心得不得了。
他之前一直是單打獨鬥,做了動畫就需要考慮集體的想法,和大家商討,工作結束後還會一起去喝酒。和編輯之間的商量可沒有動畫世界中的討論那麼的活躍有生氣。
可能動畫世界更有努力的價值吧,作為一名漫畫家,雜誌是不可或缺的載體,但他卻難以習慣這一點,也遭受了挫折。雖然我覺得他是非常有「繪畫才能」的......但是在動畫的世界中,只要是優秀,就會得到「優秀」的評價。
所以,雖然集體工作也會產生一些挫折和辛苦,但是他的鬱結感卻減少了。因為他能切實感受到自己這一角色在動畫的工作現場是不可或缺的。
平澤進先生曾在今敏離世後講過這樣一句話:
「今敏先生是不是其實想把全部的工作都自己一個人做呢?」
怎麼說呢,要一個人製作出一部電影本身就很難,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和工作人員們溝通的過程中,點子會不斷增加,他也十分的樂在其中。他再沒有說過「還想畫漫畫」這樣的話,況且,他也確實沒有時間畫了。
在獨自工作的狀態中,他有次說「希望自己寫作能力更強一些」,然後就開始有意在自己的主頁寫一些隨筆。其成果便是《我的造夢之路》這本書了。該作品也在海外得到翻譯出版。
他真的是個一直在給自己提些新問題,並為此不懈努力的人。
今京子與今敏御用作曲家平澤進在追悼展
2
今敏,從漫畫到動畫
丸山正雄訪談
作為今敏導演所有執導作品的製作人,丸山正雄先生自1965年進入蟲production以來,直至今日仍活躍在第一線,是日本動畫業界的重要人物。
1972年,他與共同參與《明日之丈》製作的出崎統等人成立了MADHOUSE,此後,又成立MAPPA、STUDIO M2,參與了多部TV動畫、OVA、動畫電影的製作。近年,同片淵須直導演合作的電影作品《在這世界的角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戰後的日本動畫界主要分為兩大潮流。一支是戰爭結束後設立的東映動畫,它繼承了新日本動畫社的衣缽,這一支流強調「動態的畫面」,並最終產生出了吉卜力。
另一支則以手塚治虫這位天才漫畫家為核心,重視「故事」及「角色」,這一支便是TV動畫的開山之祖——蟲production。
和前者相比,後者含有更為濃厚的漫畫家要素,而丸山先生則繼承了後者的這一血統,當然,今敏先生本人也是榮獲千葉徹彌獎而出道的漫畫家。
丸山正雄
Q:隸屬於蟲production的作者有永島慎二先生、真崎守先生、安彥良和先生等人,感覺其中大多數人都是有漫畫經驗的呀。
丸山:...手冢老師本人就是(漫畫家),所以他也會偏好一些可能成為漫畫家的人吧。但其實東映動畫中做繪圖工作的人也大多是畢業自美術大學的,因為東映也是在用心花費時間,努力通過電影的手法去製作動畫。
反觀蟲production這邊,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畫漫畫,但可以說能夠,或者有意向創作「作品」的人才很多。從這一點來看,不作畫的富野(富野由悠季)和阿良(高橋良輔)都十分厲害了。
Q:東映給人感覺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蟲production給人的感覺則是「獨步孤行」呢。
丸山:...其實也並沒有啦(笑)。不過從東映的角度來看,確實從各種層面上都很難採用手冢風格的那種「動畫」的創作方式。
此外,手冢老師的漫畫作品也會使用電影式的手法,所以他在創作動畫的時候,自然會吸引不少喜好電影和漫畫的人才吧。
《未麻的部屋》
Q:之所以問到這些,其實是在猜想,是不是因為丸山先生有這類的經驗,能夠發掘出「適合做動畫的漫畫家」,所以才靈光乍現,找到了今敏先生呢?
丸山:我哪有那麼好用的能力呢。而且在提議請他參與《未麻的部屋》的時候,我都還沒讀過今敏先生的漫畫呢。
Q:那您是如何知道今敏先生的呢?
丸山:在《老人Z》和《奔跑吧梅勒斯》中有過合作的森本晃司和衝浦啟介對我提到過「今敏可厲害了」,所以我知道了他的名字。我並沒有在他漫畫家時期實時關注他,而且也是後來才聽說他做過大友克洋的助手。創作《回憶三部曲》的時候,我們倆分別負責了不同的部分,所以也沒有直接的交集......
(《回憶三部曲》是1995年公開上映的作品,由大友克洋監修,是一部由數段故事組合而成的動畫電影。MADHOUSE製作的是該片中由岡村天齋執導的《最臭兵器》這部分,而今敏先生參與的是studio4℃製作,森本晃司執導的《她的回憶》)
《她的回憶》
Q:那麼您二位具體的相識過程是怎樣的呢?
丸山:《未麻的部屋》這個企劃,包含製作費用在內全權由MADHOUSE進行推進,但是這個故事本身比較殘酷,如果是真人電影或許還好,但是用動畫來表現的話可能就不太合適了。
但是既然已經決定動畫化,我自己也是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了。如果調整原作,以一種混沌感去創作的話應該是可行的,但是這麼麻煩的事情並沒有人願意接手呀(笑)。
Q:所以您想到,如果是今敏的話,這件事就能推進下去了?
丸山:關於他的好評我聽到過不少,《未麻的部屋》這個企劃並不是電視系列的一部分,它(姑且)是一部劇場動畫。我提議他整體做下來試一試。
我想,他在經歷了《JOJO的奇妙冒險》(今敏曾負責第一期OVA第五話的腳本,分鏡以及導演工作)之後,大概還意猶未盡吧。我猜,他應該會對「電影」這個詞彙非常感興趣吧。
今敏負責的《JOJO的奇妙冒險》OVA
Q:還真是豁出去了的感覺呢。
丸山:是呀。我認為他本人也對做導演相當感興趣。又或者他可能只是覺得大家一塊喝酒挺開心的吧(笑)。
比較辛苦的是,一開始聲音方面是由工作室那邊主導的,但今敏對這部分的成品不太滿意。於是又重新錄製過了。畫漫畫時,筆下畫出來的就是全部呈現了。但是在動畫中還要對聲音進行導演,這一點也蠻有趣的。
雖然花銷也會成倍增加,但是我覺得這部作品也正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吧。和漫畫不同,他本人對製作動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他完全沒想要放棄過。
他原本就很喜歡電影,所以《未麻的部屋》快要做完的時候,我就馬上問他「接下來做點什麼呢?」。因為在製作結束前,我就感覺到了,這個人還想要挑戰更多。
Q:沒有考慮過票房成績麼?
丸山:畢竟從個人才華上講,今敏真的除了「超厲害」沒什麼別的可說了。
其實接下來也有提議做個懸疑風格的電影?或者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川端康成或者三島由紀夫那種文藝路線?
此時,真木太郎建議說,「時間線錯綜複雜的那種作品不錯哦」。於是就有了《千年女優》。
《千年女優》
Q:然後,又有了《東京教父》、TV動畫《妄想代理人》、《紅辣椒》......
丸山:然後,原本就應該是《造夢機器》了......
Q:實在是太遺憾了。
丸山:海內外都已經認識到了他作為一名導演的能力,我也深信他一定會大受歡迎。於是提議「要不要嘗試一下機器人主題的作品呢?」他馬上爽快回答我「好呀」。但是分鏡卻一直未能完成。
因為腳本和一部分的設定方面,其實已經做出一個時長兩分半的片子了,所以我曾試圖想設法完成這部作品,結果最終還是放棄了。
現如今,我希望回歸原點,並懇切希望能將凝聚今敏先生靈感精華的這部漫畫作品——《OPUS》影像化。
Q:能夠理解。的確,只有殘缺的、不完整的素材留下來,這樣的作品可能比從零開始還要難做吧?
丸山:在動畫領域中,不論原作如何,最終都會染上導演的個人色彩。但我想今敏先生應該會願意其他導演執導《OPUS》吧。
不過,《OPUS》這部作品是他接手動畫工作前開始創作的,倘若影像化風格不能趨同於《紅辣椒》以後的作品風格的話,我感覺對他就太失禮了。雖然還未成型,但是關於《OPUS》的企劃目前正在推進之中。
3
今 敏 手 寫
《OPUS》原案
(以下文字內容均為今敏手寫原案翻譯,原文共4頁)
這部作品講述的是身為漫畫家的主人公為了奪回被盜的稿件,和他所創造的角色並肩作戰,在他的漫畫,以及其他一些作品的世界之中展開冒險的故事。
漫畫家——時永力,30歲。其作品《RESONANCE》以超能力為賣點,刊登在隔周連載的漫畫雜誌上,時永力本人是長期在該雜誌連載作品的中堅漫畫家。
擁有心靈感應能力的9歲女孩——理子,是《RESONANCE》的主人公,該作品在刊載之初打出了「超能力驚悚系」的宣傳語並大獲好評。在該作品的第二部中,理子成長為一名16歲的少女,活躍於校園舞臺上,主題轉為「學園驚悚動作系」,並發行了單行本。
然而,在連載邁入第四個年頭,也就是現如今的《RESONANCE》第三部時,設定開始走起了十分誇張離譜的「近未來科幻超能力動作系」,人物服裝更加暴露,為主角理子添加的性感元素也撲了個空,人氣持續低迷。
來自中文版《OPUS》附頁
內容上,講的是22歲的理子憑藉自身的心靈感應能力,與其他的一些特殊能力者(比如擁有念力和預知夢等能力的人)一道,供職於警察系統中的特殊小組,追緝一名操縱超能力的兇惡犯人,也就是他們的宿敵——「魔術師」......因為這種情節是比較廉價的三流科幻漫畫的常用套路,所以人氣陷入低迷也是完全能夠理解的......
為了能讓《RESONANCE》恢復高人氣,時永力與該作品的編輯不斷地進行溝通,談至興頭,他們決定將《RESONANCE》中的一名主要登場人物——理子的同伴林(男·12歲)安排一場華麗的戲劇性死亡。讓林做理子的盾牌,為保護理子而被「魔術師」殺害。
(事實上,林這個角色其實是《RESONANCE》第一部裡一個被害者的轉世,也就是說,他在本作品裡死了第二回了,實在是個倒黴角色。)
《OPUS》第1話 永井力決定讓男主角林被殺死
翌日早上便是截稿之時,前一天的深夜兩點,面對躺在沙發打瞌睡的助手,奪命連環call的編輯,還有其他一堆雜七雜八的事情,時永力一邊嘀嘀咕咕發洩心中怨氣,一邊喝著咖啡努力與困意作鬥爭,一邊還在作畫。
助手「呼」「呼」的鼾聲和時永力的畫筆劃在紙上發出「吱吱」「嘎嘎」聲攪作一團,充斥在整個房間裡,宛如德國的噪音音樂。突然,時永力一陣怒火攻心敲向桌子罵道:
「可惡!人總該有權睡覺的吧?!」
然而,他這一錘,堆起來的原稿被震得散了一地。時永力罵罵咧咧地開始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稿子,卻突然愣住了......他才剛剛畫好的那一頁(就是和編輯商量好讓林那個角色被打成馬蜂窩死掉了的那一幕)中,出現了一片片空白。
《OPUS》第1話 原稿關鍵頁被盜走
「誒?」時永力驚呆了。「不是吧?」緊接著,他聽到了一聲喊叫。
「老師!出大事了!老師!」
力左右張望著,卻沒有看到任何其他人出現,助手仍然在沙發上均勻地打著鼾。緊接著他又聽到了呼喊聲,力再度四下張望,終於意識到了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了。
是主人公理子,她在力捏著的原稿之中發出了呼喊!「出大事了老師!那孩子拿著原稿逃走了!」
力僵在當下,繼而笑了出來。肯定是因為自己太缺覺的緣故,都產生幻覺了。於是他趴在桌上準備歇一會兒,此時理子竟然從原稿中走了出來,並將力晃醒。
「都是老師幹的好事啊!為了自己方便,就想著要把那個孩子......要把林殺死!我們快去追他啊!」
凝視了理子一會兒,力緩慢拿起畫筆,開始修復起了殘缺的原稿。「我畫出來的角色竟然下地走路了?嗯.......一定是哪裡搞錯了,嗯......是我太累了,嗯.....」
理子驚呆了。「還不明白對不對?是老師你創造的角色偷了原稿啊,如果沒能找到他要回原稿,我們就都會消失了!」
於是,理子硬拉著時永力進入了漫畫之中。
翌日,一覺睡到天亮的助手和前來取稿的編輯,一同呆立在一片雪白的原稿前。
「代原......這可怎麼辦呀......」
《OPUS》第1話 永井力被拉入漫畫次元中
由此,時永力和理子的冒險拉開了序幕。
一路上,時永力看到了自己畫出來的那些拙劣的近未來場景,還有圖省事隨便畫的背景,以及各種膚淺的設定......頓感羞愧難當。兩個人一邊被力創造出的角色襲擊,一邊努力追趕著逃跑的林。
在追趕的過程中,兩個人有時會就時永力對自己作品不負責任的態度發生一些爭吵,理子會鼓勵失去動力的力,同時,力也會幫助受傷的理子......如此一來,兩人之間自然萌生了情愫。
《OPUS》第6話 圖省事畫的簡陋背景
另一邊,被追趕著的林認為「如果被帶回去,自己就無法擺脫死亡的命運了」,於是巧妙地躲避著力和理子的搜尋,終於,他躲進了其他作品的世界之中。
少女漫畫、古風漫畫、科幻漫畫、搞笑漫畫、少年漫畫等等......這些作品畫風各不相同,甚至連角色的身形比例都不同,而力和理子二人就在這多彩的漫畫世界中漫遊。有時會受這些角色的幫助,有時卻會遭到妨礙,他們在種種情況下搜尋著林的身影。
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個追尋著他二人的身影出現了。由於「上帝」——力的消失,漫畫《RESONANCE》中最大的惡人——宿敵「魔術師」逃離了《RESONANCE》的世界,開始追捕他們了。
最終,力和理子能否追回被偷走的原稿紙呢?他們又是否能夠將「魔術師」打敗呢!?
敬請期待!
至此,日版《OPUS》特典部分已翻譯完。
昨天是今敏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世界轟轟隆隆在走,歷史的腳步快得人目不暇接。沒有了今敏的日本動畫界依然紛繁熱鬧,卻又多了幾分寂寥。
每當有腦洞大開的作品,常有人感嘆:「要是今敏還在就好了。」
是啊,要是今敏還在就好了。
觀夢人已身醒,造夢人猶在夢中。
不知我們將會在何時何地重逢呢?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後浪(ID:hinabook),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小通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