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時裝月已經上演到巴黎,腦子裡能記住的作品極少。打頭陣的紐約,完全成了日婆 Rihanna 的個人秀,她連續舉辦三場秀——個人化妝品系列 Fenty Beauty!、與 Puma 合作的 Fenty x Puma 系列、一場狂歡派對,把其他品牌襯得暗淡無光,《紐約時報》沒忍住,直接吐槽說這一季紐約時裝周是「蕾哈娜紐約時裝周」。緊接著倫敦和米蘭也乏善可陳,目前就等著巴黎最後收尾幾場有沒有驚喜。
當然,大品牌們依舊按著自己的商業策略按部就班,交出來的作業不偏不正。可以看到,女權依舊是重頭戲,Prada 依舊延續其精神層面的女權信仰,Dries Van Noten 反映出平靜的、有尊嚴的、自我擁有的女權,Dior 傳達的女權務實而直接,但遭到不少非主流時尚評論家的批評。
作為 Dior 現任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 一年多前被 LVMH 委以重任,看中的正是她的女性角色。在全球女性思潮高漲的時代,女性設計師比男性設計師有優勢,無論是個人形象,還是作品,她們更容易給女性顧客帶去身心共鳴。反觀男性設計師,即便他的作品多麼受追捧,他的男性角色總會被人質疑,他是不是在討好女性,是不是在物化女性。相比之下,女性設計師和女性顧客是同一個陣營,雙方都不會有心理壓力和情感猜忌。
身在中國,雖然各種小道消息都在講經濟下行,其實大家除了感受到物價上漲,其他該買買買,生活並沒多大變化。但是時尚重鎮的西方國家卻不一樣,冷戰之後,隨著時尚產業的興起,經濟危機也一輪一輪地發生,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機發展到今天,似乎歐美經濟表面上有所好轉,但是其根本問題依舊是制度建設的錯位,接下來或許會是更大的危機,民眾們人心惶惶。
所以大環境的動蕩氣氛,就直接反映到了設計上面,因為在經濟環境不好的年代,任何人都想把自己打扮成良家婦女和正派公子,保守的設計自然就會受歡迎。很多人覺得 Dior 的設計大不如前,但是根據 LVMH 公布的財報,Maria Grazia Chiuri 上任一年多,Dior 的銷售穩步上漲。
很多人懷戀 Raf Simons 時期的 Dior,更多人懷戀 John Galliano 時期的 Dior,其實大家所懷戀的,不過是那個時期的自己,痛恨自己在當時沒有多買幾件,或者洋洋得意自己曾經愛過追過。那些過往經歷都成了他們鄙視當下的籌碼,可惜時間不回頭。
好設計和好銷量,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背道而馳的,當時裝發展成時尚工業之後,銷量面前,設計只是工具,好設計不好賣,那是無意義的。如果設計師追求好設計,不追求銷量,而他又沒有建立一套合理的商業規則,沒有一幫忠實的顧客追隨,他成為藝術家的可能性更大。
看看那些讓人無比敬重的天才設計師們,1980 年代的 Jean-Paul Gaultier,1990 年代的 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2000 年代的 Hussein Chalayan、Raf Simons,除了已經離世的 McQ,他們都沒能把個人品牌帶向更大的商業格局。
麥昆自殺離世的 2010 年,正是時尚新世代的開始。往回看是時尚的美好世代,無論是 2000 年代的全球化時尚世代,還是 1990 年代的反時尚世代,設計師都有機會創造出一種美學形態,繼而引發一種時尚潮流。那之後,我們正在經歷的 2010 世代,設計師越來越多地屈從於銷量,被流行文化牽著鼻子走。
「我認為打安全牌極其危險,因為你最終會迷失在開司米兩件套裡。」麥昆生前接受《紐約客》雜誌採訪時說,「人們想要的不是衣服,她們想要的是那些能激發想像力的東西。」
所以,麥昆離開的日子裡,格外想他。
前些天,看到中文版《亞歷山大·麥昆:野性之美》出版,再次勾聯起我對這位早逝設計天才的記憶。
這本書的原版早在 2011 就已經問世,因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麥昆作品回顧展而推出,收錄了時尚攝影師 Sølve Sundsbø 拍攝的百餘件麥昆經典作品,算是麥昆近 20 年設計生涯的全面回顧。
2009 秋冬系列
黑色鴨子羽毛連衣裙
2001 春夏系列
紅色和黑色鴕鳥羽毛連衣裙
2010 秋冬系列
真絲歐根紗連衣裙
2010 秋冬系列
塑料串配珠寶石高跟鞋
2010 秋冬系列
塗金鴨子羽毛外套+真絲半裙
1995 秋冬系列
麥昆式格紋呢夾克
1995 秋冬系列
棉布+合成纖維蕾絲連衣裙
2001 春夏系列
19 世紀日本屏風制罩裙+牡蠣殼制襯裙
2001 春夏系列
真絲襯衫+鴕鳥羽毛半裙+老鷹標本
1997 秋冬系列
小馬皮夾克+羚羊角+牛仔褲
2007 春夏系列
真絲假花與鮮花裝飾真絲連衣裙
2010 春夏系列
五彩琺瑯亮片綴飾連衣裙+緊身褲+靴子
圖書的封面設計相當巧妙,從正面看是麥昆最鍾愛的骷髏頭形象,這一形象曾經多次出現在品牌的各種設計當中,變換角度後,又會出現麥昆本人的頭像,懷戀與紀念一併送達。
為了方便你購買此書,「空白雜誌」空中快閃店也開張了,如果你錯過了原版,就不要再猶豫了,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達購書頁面。
「空白雜誌」空中快閃店 KONG SHOP
世間好物,精挑細選;擇日開張,後會無期
說到最後,麥昆離開的日子,想他之餘,我們正在經歷新的時尚世代,應該如何定義它呢?後全球化時尚世代?平庸時尚世代?現實主義時尚世代?或許只有等到下一個十年才能給出合適的定義,要不下回有機會探討一下?
- END -
本文作者
PiPiJuiCe
「空白雜誌」出品人,微博@PiPiJuiCe
📖
中國時尚江湖,誰主沉浮
仙風道骨與明日黃花,高級定製時裝的邊界論調
時尚世界在分裂,有人高喊民主,有人把自己埋進土裡
Google 建了一座時尚博物館
做一個時髦的吃瓜群眾
數字時代,你的時尚智商,基本為零
你眼中的時裝周,就是一面現實的照妖鏡
山寨審美大行其道,時尚圈到底怎麼了
正在崛起的穆斯林時尚,火得不可想像
一個沒有性別差異的時尚世界
當我們談論跨性別模特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從雌雄同體,到無性別主義,穿著儀式的性別覺醒
Yes 世代,New Money 的穿著儀式
時尚 2016: 擁抱未知和不確定的未來
「空潮研究院」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