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張飛牙咬布條,為斷臂止血,高射炮上鑄就血肉雕塑!

2020-12-15 冰藍月吟
張飛

最後一個高射炮位上,最後一個炮手,年輕的身軀上,爆炸失去了一條手臂和一條腿。他用牙住布條強行為自己止血,用火灼燒傷口以止血,疼得呲牙咧嘴!

同一個炮位的戰友都已經在敵軍的飛機轟炸中死去,只有他在劇痛中清醒過來,他叫張飛。父母崇拜三國中英雄,給他起了猛將的名字!

最為衝擊心靈的場景

從身邊找了一根樹棍做支撐,蹣跚著尋找著剩餘的炮彈。在滿是焦土的爆炸廢墟中,找到了三枚高射炮。少了一隻手和一條腿,他只得把炮彈掛到脖子上,找了一個還可以用的高射炮。他將僅剩的炮彈裝進炮筒,費力地爬上發射炮彈的位置,調整方向,點燃了周圍的雜草使自己暴露在敵機攻擊範圍內。此舉吸引了敵機的火力,擊落敵機,同時也被敵機轟炸。他為大部隊順利渡河,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關磊

這是我今天觀影《金剛川》後,管虎導演的電影留給我印象最深刻一幕場景。這一幕直擊心靈,無畏的精神支撐著這個抗美援朝戰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做出了自己的抉擇。最後,他的身軀與高射炮融為了一體,人的血肉經歷戰火的洗禮,已經紅黑就是一幅血肉鑄就的雕塑,是抗美援朝的戰爭中的一座烈士豐碑!

最為炸裂的演技

張譯飾演的抗美援朝戰士張飛,雖然故事情節不夠豐滿,但並不影響張譯的爆棚的演技。張譯的演技在這部片子裡被演繹的粗狂中藏有細膩!張譯的顏值並不是帥氣的形象,小鼻子小眼睛,並不是典型的英雄形象。正因為這些,才更加貼近事實。英雄在做出壯舉前,本就是個普通人,甚至在戰友關磊的眼中,是個留著「炮彈」下崽的憨憨。

他是小心的計算著還有多少炮彈,怎麼將用炮彈打下最多的地方飛機!看見強橫的關磊,在戰場上看見關磊用裝在盒子裡的菸葉卷了根旱菸,白日都要熄滅的小心之人。還對關磊說:「不知道你是怎麼從連長降為排長的!」臨了偷偷拿走了關磊的菸葉盒子,防止他繼續犯錯誤。

吳京飾演的關磊,強行將張飛驅趕到他自己的炮位上。關磊是個鋼鐵直男,也有狡黠的小心思。為了達到他轟轟烈烈地擊落敵機的計劃,糊弄張飛說他的炮位點有100多枚炮彈。在張飛仔細清點了後,只有48枚,當時看了張譯的妥妥的被糊弄的小表情,不禁覺得他挺可愛的。

最引人心疼的一撮菸葉

張飛從老關的菸葉盒子中,捏出一撮給了工兵連的閆瑞,替關磊履行了承諾。正是這一動作,張譯飾演的張飛,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關拼死擊落敵機而死,激勵了張飛成為一名猛將。

「你安心修橋,別的我來」這是他的承諾!那一撮兒菸葉,是他對關磊的行為的認可和致敬,也是閆瑞和張飛堅定決心,保障主力度過金剛川的決心。

戰友之間的情懷,對生與死的抉擇,雖未用語言來表達,行為更能讓人感到心疼!閆瑞拜託張飛埋葬了軀體紛飛不全的關磊,同時將關磊最喜歡的菸葉也放在了軍裝裡!

最來不及說的傾慕之情

話務員和劉浩是四川老鄉,在為保證主力渡河的過程中,話務員頂著暴露在敵機面前的危險,尋找高低,只為信號傳遞清晰及時。木橋修好時,作為老鄉她倆才互道姓名,並約定戰場前線上見。

然而,隨機到來的敵機轟炸,話務員小姑娘就死了,千言萬語再也無法訴說!戰爭就是殘酷的。但心懷壯志的年輕人,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寫在最後:

今天,其實是參加財務軟體的培訓活動,同時贈送的觀影活動!其實,我所熟悉的是古代歷史,作為一個女孩子,我對戰爭是恐懼的,看待戰爭角度可能和男性不太一樣,對這段歷史的也並不熟悉。

《金剛川》這部電影,將我引領到了一個近代戰爭歷史的故事中,從中也薰陶了很多!對於令行禁止和絕對服從以及金剛川上的這座木橋的軍事地位和重要性都有初步的了解。

喜歡冰藍月吟的文章,就請點下關注!

相關焦點

  •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 張飛發生了什麼事件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據悉,《金剛川》中張飛的原型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張振智。張振智1922年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1946年參加革命,晚年的時候曾經有記者問他:「你最難忘的一次戰鬥是哪一次?」張振智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金城戰役」。
  • ——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金剛川》觀後
    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為背景,再現了志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在金剛川上搭建生命之橋的壯舉。志願軍燕山部隊主力軍必須在7月13日早上6點到達金城前線,金剛川大橋成為必經之路,敵軍也意識到大橋對於戰爭勝負的意義,於是一場修橋、炸橋的膠著戰就此展開。我軍修橋,敵軍炸橋,裝備與技術的懸殊對比一覽無餘。
  • 以血肉之軀架起通往勝利的橋梁,觀電影《金剛川》有感
    最近看了一部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金剛川》。講述的是金城戰役前夕,奔赴前線的部隊在一個叫金剛川的地方,被一條江河所阻。於是在金剛川,就我軍修橋、護橋和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 只有兩架高射炮組成的炮兵排在排長張飛和關磊的帶領下,負責保護修橋戰士和已經修好的木橋。志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和落後的武器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最後完成任務,取得了金城戰役的勝利。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展現電影主創團隊如何攻堅克難,高效地完成電影藝術創作,刻畫中國電影人在「疫情」這一特殊環境中以及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一特殊歷史時刻裡,團結一致
  • 《金剛川》 紀錄電影今日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  在《金剛川》裡,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前線,所有志願軍必須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12月18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北京)軟體服務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據悉,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落後的裝備並不能打到解放軍堅強的意志,我們之所以能贏的最後的勝利,是因為解放軍都有這隨時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精神。影視中,張譯和吳京管理著高射炮用來對付美軍戰機。
  • 橋丨金剛川上的「血肉長城」
    影片《金剛川》中著重刻畫的那一座橋僅僅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個罷了。然而本片所擁有的感人至深的力量也正是出於此——平凡卻真實。片中沒有精緻的妝容,取而代之的是灰頭土臉卻始終敞亮的眼睛;沒有花前月下的兒女情長,取而代之的是一句簡單豪邁的「我們戰場上見」;沒有戰友犧牲時的哀聲嘆惋,取而代之是撕心裂肺的壯懷激烈。流血、犧牲、命令大於天,真實的戰爭片段就這樣立體地被還原在了我的面前。
  • 《金剛川》融世代血肉金剛,換來當下安寧幸福生活
    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敵我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 這部影片的意義深遠且多元,既是一次獻禮,一種英雄的歸位、歷史的銘刻與對先烈的追思,同時也是對中國人的戰鬥意志、戰鬥精神、戰鬥鐵血的一次彰顯。
  • 《金剛川》致敬抗美援朝的歷史與英烈《金剛川》中的孫子兵法
    金剛川為朝鮮境內一條湍急的河流,河上有一座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連架設的木橋,中國志願軍大部隊只能靠這座木橋前往金城,贏取戰爭地勝利。所以這座橋成為了美軍和中國志願軍地必爭之橋。整部電影從三個視角展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和中國軍人的偉大精神。中國志願軍一共有三個部隊,步兵連,高炮排和工兵連。
  • 《金剛川》影片介紹 金剛川是歷史上哪次戰役?
    《金剛川》影片介紹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這個名為《金剛川》故事,在現實中有跡可循。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揭秘《金剛川...
    12月18日,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我們和《金剛川》」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北京)軟體服務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影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
  • 熱血《金剛川》,再掀觀影高潮
    截至10月26日15時,平臺共有超過17萬人為該片打出了5星滿分,佔總打分人數的87.3%。最終,在《金剛川》的引領下,影市迎來了國慶檔後又一個高潮,周末三天共收穫票房5.19億元。 《金剛川》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而創作,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 金剛川觀後感,張飛的信念讓我哭了
    首先我們來看下金剛川的票房首日票房為1.04字,而前段時間由管虎導演的同類影片《八佰》首日票房為1.42億元。電影以修橋將大部隊輸送到金剛川為目的進行會戰,飛行員希爾的獨白中這樣說道「渡江成功就是我們的地獄,摧毀橋梁就是他們的地獄。」電影以不同的人物角度看待戰爭,分別以高連長、關磊、張飛、美國飛行員的角度看待了這場戰爭。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國際在線消息:12月18日,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據悉,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金剛川》:守住這座橋!
    《金剛川》海報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過橋,為的是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和補給。片名的「金剛川」,指的是金城前線的一條大河,河面最寬處可達60米,得藉助橋梁運輸,才能確保部隊和後勤補給順利送達前線。
  • 不得不說的《金剛川》
    文 | 張智鋒 沒趕上看《金剛川》電影,朋友勸說別看了,「太水」,這反而激起我的興趣,一定要看個究竟。 《金剛川》電影的故事原型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金剛川上的大橋是通往金城前線的生命線,美軍飛機大炮不斷轟炸,志願軍戰士七次搶修,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金剛川上後勤補給線。影片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獻禮片。 影片圍繞炸橋和修橋展開,分四個段落講述。一是士兵,從修橋士兵的視角講述修橋。
  • 《金剛川》背後的故事,由他們講述
    據悉,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展現電影主創團隊如何攻堅克難,高效地完成電影藝術創作,刻畫中國電影人在「疫情
  • 《金剛川》:致敬英雄
    金剛川,一直想去看的一部電影,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去看。今天終於可以在網上看了。兩個小時裡,圍繞著橋這個主線,敘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除了現場戰鬥的慘烈之外,更多的是對人物細節的描述。當然,最生動的就是張譯飾演的張飛和吳京飾演的老關。他倆組成了現場的防空部隊。他們負責的是當時僅有的兩門高射炮。在如此簡陋的武器裝備面前,誰也沒有退縮,硬是抗住了敵機輪番的猛烈攻擊。還成功地擊落掉幾架飛機。但是,代價卻是犧牲。戰士的無謂犧牲,那種不畏懼死亡的堅毅,讓對手都折服。那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呢?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金剛川的橋面剛剛修好,大部隊正在快速通過。然而,此時敵機卻再一次來到了金剛川的上空,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橋,高炮連將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視野中。「點火!」 排長張飛一聲令下,幾名志願軍戰士毫不猶豫,他們就這樣與敵人展開了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