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文 達州觀察 卓峻帆/攝
擦得錚亮的安仁柚擺成錐狀,油鍋裡包穀粑炸成金黃,醃菜、紅苕粉、核桃整齊地碼在案板上...12月5日,達州市達川區安仁鄉,從場鎮延綿至米房村村辦公室約3公裡的瀝青路上,人頭攢動、遊客如織,村民沿街擺攤,村道儼然已成鬧市。
對安仁鄉村民來說,這是一個節日——自2015年起,每年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安仁柚成熟之時,舉辦採摘節活動,有文藝表演、柚子品鑑、壩壩宴...八方賓客前來,既熱鬧又有收益。
「還行吧,賣了800多斤。」米房村7組村民譚清的家就在公路邊,一摞白心柚、一摞紅心柚,靜候遊客挑選,爽朗的他剝開兩個柚子,「先嘗後買,不甜不要錢。」
安仁柚已有300多年歷史,目前老柚林區和新柚林區總面積逾萬畝,總株數30萬株以上,年產量達2萬噸,是當地群眾的重要經濟來源。而當地的四川省非遺板凳龍、及部分村民說長沙話,又為舉辦採摘節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近年,隨著多方幫扶力量和市場資本進入,不僅安仁柚產業壯大,採摘節活動亦愈發豐富、精彩。當天的文藝表演中,首次引進街舞、變臉等節目,觀眾直呼過癮,「比往年的質量更高了。」
採摘節連續舉辦五屆,知名度不斷提升,人氣越來越旺。
「都曉得每年這個時候舉辦,不用動員,村民自發就來賣雞鴨鵝這些農產品了。」安仁鄉工作人員曾令才籌備了五屆採摘節,一路見證活動的影響力,「柚子從幾毛錢一斤,上漲到一塊多至兩三元一斤,群眾收入增長了。」
村道邊,張書琴的攤位別具一格,擺出多款兒童玩具、爆米花及現烤鵪鶉蛋等門市商品。「前幾天聽說今天舉辦,專門過來的。」張書琴本在開江縣任市鎮做生意,當天開車10多公裡前來。
如今,安仁柚採摘節已成當地一張名片,把活動辦得更好,進一步擦亮品牌,當地不斷摸索。這次活動增設百人健康跑,得益於幾個月前打造完成柚林觀景路線及多個觀景臺。「舉辦採摘節,硬體設施逐漸提升,遊客體驗感更強,也帶動進一步美化人居環境。」安仁鄉鄉長魯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