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貓者吉明

2020-12-16 新民晚報

愛狗的人,或者將狗視為子女,或者與狗成為朋友;愛貓的人,則往往自稱貓奴,不是因為貓尊貴,而是果真要把貓愛到位,除開俯首稱臣,無法可想。

我的同事褚瀟白教授一家人都愛貓,她的「媽咪大人」呂吉明女士尤甚。家中養著一隻叫Findus的小公貓,是瀟白夫婦從路邊救回的流浪兒,不是珍稀的品種,卻是絕對的權貴。母女倆為之偷起了綽號「巴依老爺」,兩人自居阿凡提,每日與這刁蠻老爺鬥勇鬥智,但是心底的稱呼應該是王子。只是母女倆的想法或許有細微的差別:對瀟白來說,貓就該像王子一樣對待;而對吉明女士來說,是王子變成了貓。她全心全意地伺候那隻貓,像要把那貓身子裡的王子召喚出來。

吉明女士為貓寫了一本書:《媽咪大人的貓咪札記》。書名一看就是女兒所擬,女兒還鄭重地為之作序,說家裡的貓都用上海話叫「姆妮」,其實是一世,二世,三世,都叫同樣的名字,像輪迴,一隻逝去了,隔著長長短短的時間,又會有另一隻回來。但在病痛折磨中早逝的父親不會回來。瀟白說,惟有貓最能給予我們慰藉和喜樂,特別是在我們行過死蔭幽谷之時。

逝去的貓又何嘗能夠回來。年逾古稀的吉明女士不說輪迴,只說陪伴,而一切的陪伴所要的都是情。情分兩種,長情與短情,因為人生有暇而享受寵物之趣,這是短情;因為心有所系而憐惜浮生之短,這是長情。吉明女士只懂長情,卻又愛得分秒必爭,她是真的記得與貓相伴的每一刻,不惟貓行貓止的萬千情態,更是觀者心潮的起伏高低。我猜她寫日記是在Findus睡著的時候,她用筆描畫一如用掌心輕撫,能感受得到身體的柔軟與溫暖,微微的鼾聲引發的顫動,由筆尖傳至手臂。讀者捧讀,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四個字,行難,知亦不易。養貓最麻煩的是食色二字。大部分合格的貓奴會發現貓主子十分挑食,而且往往有奢侈的癖好,Findus每天早晨就要吃兩隻大蝦。但是海蝦對貓並不好,吉明女士常常左右為難。色字頭上一把刀,Findus也逃不過絕育手術,但吉明女士每見他無精打採,便心中有愧,覺得自己剝奪了貓生的歡樂,只為了與其相伴的一己之私。除此之外,Findus還有強烈的嫉妒心,容不得其他貓來分享關愛,取捨之間,免不了抱怨、心痛與無可奈何。

吉明女士的愛算得上痴,這痴中永遠帶著愧疚,是對貓的愧疚,也是對女兒的愧疚,還有更多。她寫自己曾經跟三歲不到的女兒開玩笑,在公交站臺上藏起來,女兒惶悚無措,撕心裂肺地哭。這可怕的一幕,竟然成為創傷,時時進入女兒夢中。母親叫女兒大寶,又叫貓小寶,大寶小寶一起來時,她的愛此起彼伏,對雙方都覺得虧欠。丈夫生病住院,她要在丈夫、寄放在外婆家的女兒與不能見容於外婆家的貓之間拉扯;後來,是一度病重住院、痛到形容憔悴的女兒和被獨自關在家中、急不可耐等她回去的貓。以一己之力日復一日的操持溫飽,回頭想來已是驚心動魄,但她卻責怪自己為人母親的遲鈍,沒有能體察入微,在本該相濡以沫之際,辜負了光陰。

於是我們在這部寫貓的書中看得更多的不是悠遊與閒適,而是親人間的關切有如密扎的針腳,常有不經意的刺痛。媽咪大人總是在道歉,「這道歉的說詞是給大寶聽的,小寶只會從我的柔聲細語中,再一次確認他依賴的是個可靠的人。」這種依賴,有時會被認為不平等,人與貓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但是依賴發乎本能,能有什麼是非?倒是要做到可靠二字,不憑本能卻又近乎本能,那不是「我我我」的成就感,而是眼裡滿是對方。對哲學家德希達來說,貓的注視是一個絕對「他者」的注視,我們與貓的相遇是who與who的相遇。而我們在吉明女士這裡看到的是貓眼如鏡,照出人之為人的全部煩躁、畏懼與死生大事帶來的隱痛,又明明如月,萬象清影,仿佛一切都有了個說法。此時的愛,哪有什麼人貓之分,譬如一汪靜水,風來了,便起坎坷;雨來了,便有創口;船來了,便分開,避讓,又跟隨。

子曰:必也正名乎?給貓起名也難。「姆妮」在上海話裡其實是螞蟻,Findus則是英語中的「找到我們」。每一隻螞蟻都如此相似,仿佛生生不息,這一世完了便是下一世;卻又像是走不出魔法的王子,只能一次次駐足回首,凝視著面前的人。而當我們滿懷著大歡喜認出他的那一刻,也就既吉且明,原諒了自己。(湯擁華)

相關焦點

  • 廣河縣吉明鞋業有限公司馬桂花:娃子一天天長大 鞋廠一年年壯大
    ●講述時間:8月23日  ●講述地點:廣河縣三甲集鎮皮毛批發交易城廣河縣吉明鞋業有限公司。  ●講述人近況:馬桂花,回族,33歲,建檔立卡戶,廣河縣吉明鞋業有限公司幫面車間品質管理人員,優秀員工。  文字整理/圖本報臨夏特派記者林森泉  【記者旁白】  產業在愛和扶持下成長  馬桂花所在的鎮,叫三甲集鎮,曾經是廣河縣、乃至臨夏州最出名的商貿集鎮。  廣河縣少數民族佔比超過90%,是廈門火炬高新區對口幫扶縣。在臨夏州委州政府的領導和廣河縣幹部群眾的拼搏下,廣河縣去年脫貧了。
  • 廈門網紅拍照地—貓街,街上沒有一隻貓,卻是愛貓者青睞之地
    以前這裡是小漁村的一條路,大概是魚太多了而引來了貓,但更確切地說是引來了與貓有關的元素和圖案。雖然沒有真的貓,但這裡的貓元素之多確實能將這裡稱為「貓街」了。這裡滿大街都是貓元素,大部分店名都是以貓命名的,如「貓街飯糰」「貓街麻餈哥」「梵貓藝術館」「森瀾貓咖」「喵嶼の夢境」等等;有許多貓的雕塑,或立或坐;貓街的牆壁上都是關於貓的塗鴉,喵星人們或賣萌或睜大雙眼,簡直萌翻了,吸引了不少遊客拍照留戀呢;牆壁上還會記錄關於貓街的歷史;就連垃圾站旁邊都會有隻蹲坐的貓雕塑提醒我們呢
  • 愛貓人士遭虐貓者惡意報復:國家應儘快成立動物保護法案
    最近的幾個月,愛貓人士的心中大多裝滿了悲痛。網絡上不斷曝光出形形色色的虐貓事件,虐貓者最小的還未成年,心腸卻無比狠毒;也有大學生,年紀輕輕就形成了反社會人格,虐殺上百隻貓咪。更讓愛貓者們寒心的是,這些虐貓者得到的懲罰實在是太輕太輕了,虐貓的學生只給予了開除學籍的處分,而另一些虐貓者卻因為尚未被舉報,或者舉報者投訴無門而逍遙法外,繼續虐待動物。
  • 愛貓愛書者的天堂:香港森記圖書
    據悉,書店的陳姓女主人喜歡貓,店裡養了三十多隻貓,吸引大批愛貓人士前往,最難得的是森記擁有不少推理雜誌,讓內地推理愛好者大呼驚奇。曾經的森記圖書公司為避鼠患養了兩隻貓,而陳琁則因為喜貓的靜,不斷將流浪貓接到店中安放,所以在此處選書看書,不時能見到貓在圖書間穿梭,但老闆也提醒:「不要逗貓,最好安靜看書。」
  • 愛畫貓的她,堪稱是藝術界教科書級別的鏟屎官
    自古愛貓者甚多,宋有陸遊吸貓成癮,多以貓作詩,「夜長暖足有狸奴」將貓喚作「狸奴」,可見愛貓情深。明有宣宗朱瞻基以貓入畫,繪《花下狸奴圖》;熹宗朱由校設置「貓兒房」,飼養大批的御貓。朱瞻基 《花下狸奴圖》近代以來,擅畫貓者同樣也是資深的愛喵人士。前有曹克家畫貓寫神,貓之諸般神情絲絲如微,細膩逼真。
  • 《毛毯貓》:貓奴的日常生活,愛貓人士必看
    在這部《毛毯貓》,西島叔飾演的是一個因為交通事故失去妻子的家具修理店店長,懷著對妻子的思念與愧疚,與妻子流下來的7隻貓共同生活。女主角是吉瀨美智子,曾在大火的日劇《晝顏》中出演敢愛敢恨,貢獻了眾多金句的性感主婦。椎名秀亮(西島俊秀飾演)在街邊開了一家家具店,他是一個年近四十,熱愛工作的人,在他的觀念裡,家差不多只能算是睡覺的地方。
  • 海明威為貓「休妻」,錢鍾書為貓與好友爭吵,文人們有多愛貓?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塞爾.莫斯寫過一句話:「貓是唯一把人類馴服的動物。」對於不養貓的人來說,聽到這句話似乎不明所以;但對於養貓的人來說,聽到這句話卻十分篤定。那些真正愛貓的人,願意為貓付出的不僅僅是感情,他們已經把貓咪當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當成了自己的家人。
  • 城市救貓者:領養要拿證
    這裡是「和貓住」的基地,在不外出救助貓咪的日子裡,許哲和夥伴們就在這裡照料救助的貓咪。屋子裡,靠牆擺放的籠子中住著許多母貓和剛出生的小貓。過不了多久,它們會找到新的主人,擁有自己的名字和家。作為一家流浪貓領養救助平臺,「和貓住」目前已有上百萬粉絲。
  • 世界著名的繁華大都市,堪稱「吸貓者的天堂」,城裡還有貓的雕像
    世界著名的繁華大都市,堪稱「吸貓者的天堂」,城裡還有貓的雕像沒有貓咪,伊斯坦堡會喪失一部分靈魂。而當一隻胖嘟嘟的「大橘」眼睛眯成一道縫,慵懶地翻過身來對你露出柔軟的肚皮,那是伊斯坦堡給予我們最溫情地問候。
  • 《解神者》神格貝斯特曝光,快去撿貓鈴
    貝斯特是埃及神話中的貓神。從外觀形象上看,貝斯特有著黝黑的皮膚,一雙眼睛又大又亮,再加上尖尖的貓耳朵,非常俏皮可愛。在解神者中,貝斯特總共有三種外觀,默認形象和覺醒後的形象均是以金黃色的著裝亮相,在服裝設計上有著細微的差別。而「柴郡貓」皮膚外觀則需要花費一定的光輝或外觀券進行購買,粉色搭配黑色的裙子,看起來非常的少女。
  • 養貓後,你是越來越愛貓還是慢慢討厭貓?
    養貓後,你是越來越愛貓還是慢慢討厭貓?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解讀「你究竟是不是真的愛貓」這幾年有一個流行很廣的網絡用語"吸貓",指的是寵物貓的主人對貓咪的喜愛動作,包括對貓貓親親抱抱甚至忍不住使勁兒嗅等。這裡有一群不法貓奴聚眾吸貓!》。為什麼用到吸字?因為貓咪和毒品一樣,很難戒的。愛,就是喜歡一輩子。像我,從小就喜歡貓貓狗狗,當然更喜歡貓(有研究表明:喜歡貓的人會更大機率去喜歡狗等別的所有小動物,但是喜歡狗的人卻並不一定都會喜歡貓)。
  • 冰雪:我愛貓
    文/冰 雪我愛貓,原來往昔那些有貓相伴的美好時光,都是生命中最溫馨最美好的時刻。我去藥店買來針管,去超市買了輝山純牛奶,拔去針頭,吸奶往貓嘴裡推,看見貓把奶咕咚咕咚咽下,我鬆了一口氣。貓一周沒有吃飯,一直躺著。我餵貓一周牛奶,每天三次。一周之後,咪咪終於起來了,有了精氣神,吐出幾囗黃水,徹底重獲新生。小雞架是我下班後在校園附近買的,沒想到貓吃後對身體損傷這麼大,從此我和貓都不再吃雞架。牛奶卻是我和貓的最愛!
  • 法證先鋒女主角也是「愛貓一族」,她養的貓都超過16歲,養貓一絕
    劇中多名女角均是愛寵之人,對寵物們呵護備至,當中湯洛雯更對家中病貓不離不棄,不惜花時間心血帶它求醫,終陪它熬過最困難時期,看來也是「愛貓一族。湯洛雯頂替黃心穎加入《法證IV》劇組,飾演「徐意」一角。靚湯人美心善,對小動物充滿愛心,家中養有兩貓兩狗,包括兩隻長毛貓、白色松鼠狗及白色八哥。湯洛雯自小已對貓貓情有獨鍾,兒時更為飼養第一隻貓而發憤讀書,終成功說服媽媽允許她養貓。
  •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貓?走近日本的貓文化
    日本雖以柴犬、秋田犬等可愛狗狗聞名,但其實日本人對貓的熱愛一點也不少。貓對於日本來說,絕不僅僅是寵物,更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接下來,西諾君就給大家講講:日本人到底有多愛貓?
  • 最愛貓的地球人應該是日本人吧?
    日本人愛貓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貓在日本所受到的禮遇真不是一般動物能比的。 Koyuki不僅顏值很高,性格也很可愛。
  • 日本的貓文化:日本人為何痴迷愛貓,帶你走進神秘的日本貓世界
    日本的貓文化十分有名,日本人也非常喜歡貓。在日本,有貓咖啡館、貓神社和貓旅遊業,甚至還有一個貓火車站長、貓日(2月22日)和貓島。為什麼島國人民對貓這樣情有獨鍾?在日本,貓與人同居於一個屋簷下,得到日本人各種細緻的呵護和照顧,各種愛貓產品、愛貓服務層出不窮,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成員。
  • 狸奴 古人愛貓,雅致至極
    如果自家養的貓意外死亡,為表示哀悼,全家人都要把眉毛剃掉。  在古埃及的神廟壁畫中,到處都可以見到貓的形象。不但如此,愛貓如痴的古埃及「鏟屎官」還會在貓死後,將其做成木乃伊,旁邊放上木質的魚形陪葬玩具。  考古學家曾在埃及的一座神廟中發現了30多萬個貓木乃伊,足見當時貓的數量之多及古埃及人愛貓程度之深。
  • 愛玩遊戲愛叫喚的貓,適合愛狗又愛貓的人——重點色短毛貓
    貓能發出100多種叫聲,比狗的叫聲多90多種。 愛叫的貓裡,重點色短毛貓是最常叫個不停的貓。 牠們餓了會叫,不高興也會叫。 如果這會讓你抓狂,會建議不要養重點色短毛貓。
  • 《作家與他們的貓》解析「愛貓定律」
    在愛倫·坡1843年的短篇小說《黑貓》中,酗酒、殘暴的敘述者被一隻神秘的貓咪分身糾纏,它來向他尋仇,並不斷地提醒他犯下的罪過。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夏爾·波德萊爾1857年著名詩集《惡之花》中收錄詩《貓》如此描寫貓超越塵世的能力:貓「仿佛在無限的夢境中沉睡」。關於夢幻的、神性的貓的構想可能是作家本人的夙願,他渴望汲取貓傳說中的神秘智慧與超自然的魔力。
  • 盤點愛貓男人的四大特點,據說愛貓的男人都很暖,你同意嗎?
    愛貓的男人都很善良,待人溫柔 貓咪與其他動物相比,是一種性格比較溫順的動物,喜歡安靜。愛貓的男人也和貓咪一樣有著相似的性情,帶人溫柔,內心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