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指環,很多人想到的是英國作家託爾金的魔幻巨著《指環王》以及根據其拍攝的系列電影,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託爾金寫作《指環王》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北歐神話,而在紛繁龐雜的北歐神話體系中,也有一個著名的指環,那就是尼伯龍根的指環。
19世紀德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理察·華格納就曾經取材於北歐神話創作了一部大型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演繹了一場跨越地下黑暗王國、眾神世界和人類世界的充滿愛恨情仇的英雄史詩。
英國作家、哲學家羅傑·斯克魯頓,多年研究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深入挖掘這部巨著的細節和其中所體現的智慧力量,寫出了一本啟迪人心的詮釋性作品——《真理之戒: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智慧》。在這部書中,斯克魯頓深入而詳細地探索了《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情節、音樂、象徵意義和哲學思想,向讀者展示了華格納是如何通過音樂間的關聯和傑出的戲劇筆法,道出關於人類境況的真理。
一、《指環》中曲折離奇的故事
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裡德》和《諸神的黃昏》。
《萊茵的黃金》講述的是地下世界的侏儒阿爾貝裡希偷走萊茵的黃金,打造出萬能的指環,眾神之王沃坦的至高統治權受到威脅,並最後奪回指環的故事。
《女武神》講沃坦的女兒、女武神布倫希爾德救助同父異母的兄妹愛人齊格蒙德和齊格琳德,失敗後被沃坦流放到人間的一座荒山之頂,並用熊熊大火封鎖住。只有勇敢無畏的英雄才能衝過烈焰喚醒她,並且成為她的丈夫。
《齊格弗裡德》講的是齊格蒙德和齊格琳德的後代齊格弗裡德把父親遺留下來的斷劍打造成新的諾通劍,斬殺叢林中的大蛇,拿到指環,又殺死把自己養大卻心懷毒計的米梅,聽從小鳥的指引,來到布滿烈焰的荒山上,喚醒沉睡的布倫希爾德,英雄和美人相遇,沉醉在愛情之中。
《諸神的黃昏》講的是無敵的英雄齊格弗裡德終於死在阿爾貝裡希的兒子哈根的陰謀中,布倫希爾德把齊格弗裡德放到萊茵河邊的柴堆上,點燃熊熊大火,帶著指環騎上戰馬跳進火中,隨英雄而去。經過一系列天上人間的悲劇後,受到詛咒的財富和權勢化成了永恆的虛無,指環又變成萊茵的黃金,世界又恢復到平靜……
二、《指環》中直擊人心的象徵
《尼伯龍根的指環》中有數不清的隱喻和象徵,斯克魯頓在《真理之戒》一書中做了非常詳細的解析。通過斯克魯頓細緻入微的解析,我們得以穿透華格納歌劇紛繁複雜的表象,窺探其下隱藏著的事關我們人類社會和人性的許多基本法則和規律。下面選取兩個例子以作說明。
眾神之王沃坦是神界的最高權力者,他手握的用以掌控世界的矛槍實際上是律法的象徵,代表著權力者通過律法來實行自己的統治。而他所追求的弗麗卡,則是代表著道德,弗麗卡依附於沃坦的統治,但如果沒有了弗麗卡,沃坦就不會得到人類的信服。沃坦為獲得統治權犧牲了自己的一隻眼睛,為了追求到弗麗卡他願意犧牲自己的另一隻眼睛。而眼睛,是自發的自由的象徵。《指環》通過這樣的情節來說明,只有律法和道德二者結合,才能實現長久的統治。而只有受到律法和道德約束的自由也才是真正的自由。
貫穿全劇的一個重要道具——被侏儒、眾神紛紛爭搶的——用萊茵河黃金鑄就的指環,是無上權力的象徵,但獲得它的代價卻是徹底的摒棄愛情。受盡萊茵河的少女嘲笑的醜陋的侏儒阿爾貝裡希毫不猶豫地為了它宣布放棄愛情。而當眾神之王沃坦抓住他的時候,他甚至還在高叫「要指環,不要命」。而沃坦,本來應該將指環交還給萊茵河的少女,但他也被權力所迷,不顧眾神的勸阻,自己強行留下了指環。他不知道的是,指環早已被阿爾貝裡希下了詛咒,擁有指環的人將無法擁有愛情。沃坦渴望權力,但也需要愛情,所以,他想盡辦法把指環賞賜給了法夫納,並且和法夫納籤下契約,意圖藉此破除指環詛咒帶給自己的限制。但他最終發現,權力和愛情他仍然無法兼得。
三、《指環》中耐人尋味的愛情
華格納歌劇中的人物有地下黑暗世界的侏儒、有巨人,有眾神,但從本質上來說,這些人物都是我們自己的象徵符號,可以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人類本身。而愛情,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不同的人在面對愛情時會有不同的的態度,有時是主觀改變,有時是客觀使然,但不論原因如何,劇情也就由此誕生,無論是歌劇本身,還是歌劇之外。
阿爾貝裡希原本追逐愛情,卻屢屢受挫,當象徵無盡財富和權力的黃金出現之後,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放棄了愛情,轉而追求權力。
齊格蒙德和齊格琳德本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但在他們相互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了忠貞的愛情,即便得知真相後也沒有回頭,反而投入這場禁忌之愛。
擁有著純潔之心的布倫德希爾從沉眠中被英雄齊格弗裡德喚醒,與英雄相愛,但這場愛情卻在他人的算計中走向了悲劇,她幫助別人謀殺了自己的愛人,最終又在悔恨和悲傷中投身火海追隨愛人而去。
齊格弗裡德手持利劍戰無不勝,喚醒愛人,卻中了尼伯龍根人的奸計迷失自我,背叛了愛人,並把她作為交換的籌碼,以迎娶新的妻子。最後,他因為愛人出賣了自己背後的致命弱點而喪命。
《真理之戒》是一本近30萬字的巨著,對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剖析全面而深入,技能讓人重溫《指環》中盪氣迴腸的故事,又能帶人深入諸神和英雄的故事背後埋藏的深奧真理,時而讓人耳目一新,時而讓人豁然開朗。
但不得不提的一點是,《真理之戒》講的是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當然不能不提到音樂,而且音樂還是作者在書中特別強調的一個基本因素,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在閱讀上會造成一定的障礙。
但退一步來講,當我們過濾音樂元素來讀這本書的時候,也一樣能感受到作者對華格納原著細緻入微的把握和深入戲劇背後所做的哲學思考,也能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現實世界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
那個萊茵河的黃金打造的神奇指環,此刻正套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上,或者藏在心中,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