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梁梟
12月18日至12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大連聖亞又爆出猛料,總經理毛崴在微信公眾號「鯨彩聖亞」中三問「反腐」,稱大連聖亞原管理層內外勾結,掏空上市公司,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現證據確鑿,而舉報無門、報案無門」。
令人疑惑的首先是「無門」二字。「鯨彩聖亞」披露的照片顯示,毛崴呼籲中紀委徹查的「聲明」落款於12月17日,「聲明」下放著一摞裝著證據的舉報材料。照此推斷,舉報也只是在開始「三問」的前一天而已,恐怕紀委都還沒能看完這些材料,毛崴怎麼就高呼「無門」了呢?
如果按照「鯨彩聖亞」微信號系列文章的大標題「大連聖亞『反腐』百問」來算,當前的「三問」只是開了個頭,勢必要橫跨「春節檔」。而迄今為止,大連聖亞的每一問都是重複的「控訴」,嘆號和問號頻頻出現,字裡行間充滿情緒,卻不見確鑿的證據輸出。
聲量蓋過了邏輯,大連聖亞當下的管理團隊是營造氣氛的高手,但卻不太懂得分寸拿捏的藝術:只下定義卻不給出推理過程,似是有意左右輿論,塑造「受害人」形象,希望藉此達到目的。殊不知一來二去,人們早已厭倦這種戲碼,證據不公開也別總想著能牽著輿論的鼻子走。如果真要「討回公道」,不如坦誠點,公開搜集到的證據,讓大家共辨是非。
從6月底至今,大連聖亞的內鬥公開化已有半年之久。在這一出「反貪風暴」之前,大連聖亞還上演了「竊聽風雲」——「鯨彩聖亞」披露,12月15日早上,公司意外發現總經理辦公室天花板一角落有被破壞的痕跡。天花板表面剝落,中間有一個直徑約5cm的小洞,邊緣清晰,有明顯人為切割痕跡。同時還發現辦公室陽臺門鎖有遭到破壞,出現鬆動和鎖不上的情況,大連聖亞已就此報警。而更早之前,股東大會之後救護車入場的情節還歷歷在目。
如果A股是個好萊塢,那麼大連聖亞一定是八卦榜上的常客,總能想方設法吸引目光。一位投資者在論壇中對當下大連聖亞的評價或許代表了部分圍觀者的想法:「別上市了,去拍電影不好嗎,竊聽風雲、全武行,自編自導。」
自9月初後大連聖亞的新實控人掌握實權,外界以為「內鬥」終要落定,但誰料內鬥比疫情還要反覆。曾以試圖打造「藍色迪士尼」聞名的大連聖亞已被貼上「內鬥」的標籤,原戰略發展計劃頻現危機,而新的發展策略卻沒有明晰,新任管理層號召「投資大連」,但當下情況令人敬而遠之。
大連聖亞的管理層應當明白,內鬥至此已沒有贏家,無論哪個利益方最終控制了局面,在外界看來,大連聖亞始終是一個整體。內鬥中的利益博弈若是傷及大連聖亞整體對外形象,會迅速消耗公司的創造力和競爭力,進而造成品牌的衰落。類似的教訓比比皆是,大連聖亞卻執意飛蛾撲火。
大連聖亞需儘快收拾局面,回歸公司治理,少點「百問」型作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久病不醫終成疾。疫情之下,業務增長持續乏力、戰略業務進展坎坷等問題會最終影響上市公司的基本走向。到那時,大連聖亞的頹勢恐將無可挽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