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文明發展各有自己的脈絡,它們在文明的演變過程之中出現了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時代特徵。但是,不同地區的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遇見不同文明的碰撞,各自文明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產生了不一樣的發展結果。
在歐洲的中世紀,這是一個政治文明較為黑暗的時代;但是東方文明的到來,促進了這樣格局的改變。尤其是中國的四大發明,更使得歐洲的發展出現了新局面。其中,火藥的傳入使得原有的騎士、封建主階層開始沒落。然而,別人能夠想到的事情,作為歐洲的封建主卻為什麼不使用火藥武器?這裡面有著怎樣的原因呢。
一、中世紀的歐洲,封建主腦海中的封建思想落後而愚昧
(1)中世紀的歐洲,階層的變化極為罕見,鬥爭需求並不強烈
公元前476年,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此後的歐洲開始進入了中世紀時期。所謂的中世紀在馬克思看來就是一個封建社會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和世界上所有的封建國家一樣,它有著極為嚴格的等級制度。從大封建主到小封建主、平民這樣的社會層級次序。
通過這樣的封建政權的建設方式,中世紀的歐洲呈現出了金字塔式的等級次序。在這樣的情況下,階級之間的變動都屬於是比較少見的情況。此時在政治經濟上佔有優勢地位的封建主階級,根據時代的發展,承襲著自己前輩的社會地位;但歐美那些悲慘的平民奴隸,卻依舊是只隸屬於社會的下層。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各階級之間雖然存在著矛盾,但是處於優勢地位的封建主依然是佔據著較為強大的優勢。這就使得這些封建主不太需要藉助軍事武裝的力量,去解決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衝突。
因此,即便是在黑暗的中世紀,社會漸層的變動,缺乏相應的生命力,不同階級的鬥爭並不明顯,所以在這一時候的封建主們並不太需要先進的軍事武器,而依舊能夠憑藉著原有的騎士階層鎮壓反抗。
同時也正是因為鬥爭需求的不強烈,以及原有騎士勢力的強大,使得剛開始在歐洲火藥武器並不為被重視。所以說,作為中世紀歐洲的暴力武裝,騎士階級一直發揮著相對重要的作用。
(2)中世紀歐洲的封建主一直依靠著騎士勢力,對於火藥武器並不重視。
在西歐的中世紀,等級分明的社會格局下,除卻封建主之外的大勢力,最為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便是騎士階層的發展。在當時封建地主的城堡莊園之內,必定會豢養一批騎士。他們作為這些封建主的守護勢力,歷來有著不俗的戰鬥力。
但是這些騎士自建立以來就靠著盔甲和長槍作戰,經歷了滿數十年上百年的發展,他們已經極為依賴自身的長槍鐵甲,對於逐漸發展起來的火藥武器卻不屑一顧。在這樣的時候,封建主根據自己豢養的騎士的反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這些封建主,也因此,對於東方傳來的火藥武器並不看重。
當然,對於當時的歐洲來說,戰爭多是平原之戰。而此時只有一發子彈的火藥武器,遠不如長槍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那麼大。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這也成為了火藥武器不被那些封建主所看中的原因,加之歐洲潮溼的海洋性氣候,使得火藥容易受潮。這樣的情況下,封建主對於火藥武器還是不是非常看重的。在當時教會勢力的領導之下,也使得火藥武器在被人們重視的過程中再一次遇冷。
二、教會勢力的影響,火藥作為武器的應用發展受阻
在中世紀的歐洲,最大的封建主便是基督教會。然而,基督教會對於火藥武器的發展一直持有一種莫名的態度。在宗教神學看來,火藥武器並不是火藥的最終歸途。
根據史學家們的考證研究發現,在此時的一些宗教人士看來,火藥應當是作為煙花使用,他們將這視為獻給上帝的禮物。與此同時,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的勢力是極其強大的,在教會最為鼎盛的時期,甚至能夠左右王權的變更。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督教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便代表著中世紀歐洲封建主對於火藥武器的態度。在當時的基督教看來,他並不需要人們去製作武器和需要人們順從自身、順從宗教的教義。
製作武器傷害生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這些火藥武器反抗教會的統治,這些情況都是教會所不允許的。因此,在火藥傳入歐洲以來,遇上了發展的最大障礙。
中世紀最大的封建主帶頭反對火藥武器的使用,這讓那些原本對於火藥武器的使用心存顧忌的小封建主紛紛表明了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火藥武器在歐洲土地上的普及變得非常困難,不僅如此,即即便是有了火藥武器的中世紀時代,戰爭的主流依舊是屬於冷兵器為主的潮流。然而,隨著中世紀時代的發展,封建地主也遇到了發展的障礙。這時候,等他們已經想好了,開始重視火藥武器的時候卻為時已晚了。
三、中世紀後期,封建主勢力衰弱,對火藥武器顯得有些有心無力
(1)城市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封建主的勢力開始衰弱
中世紀晚期,歐洲的社會力量開始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這裡時候,城市中隨著商業的發展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一些新興的工商業主的實力開始增強,商業化的資本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而此時依靠著傳統地租的封建主勢力開始衰弱,作為依靠農產品交租的封建主,無疑是一種新的打擊。在這個時候,封建主面對的不再是之前那樣懦弱無能的農奴和一些僱農等。
作為此時封建主的敵人,便是那些新興的工商業者,他們在發展出自己的商業勢力後,便開始尋求政治上的地位。
而隨著新航路的發展、海外市場的擴展為工商業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質積累。這為他們帶來財富的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了政治鬥爭的底氣。
商業的發展為這些封建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他們的經濟勢力開始逐漸遭到壓縮。這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之中,不得不開始重視起了火藥武器為他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一些開明的封建主依靠對於火藥武器,正式開始進入了海外貿易發展的行列。而一些遭到了壓縮的封建主勢力,對於火藥武器卻顯得有些有心無力了。
(3)火藥武器製作的繁瑣,讓封建主有些望而卻步
眾所周知,火藥作為武器,並不只是一個生產環節就可以完成的過程。它需要從生產製造到後期保障,都要有一條完整的工業鏈。
在這期間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投入極大的資本。不僅如此,對於原本就資源稀缺的歐洲來說,一些重金屬的購買和使用無疑也加大了它的成本。這使得一些處於農業發展方式早期的封建主便不能承擔這樣的發展成本。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對於火藥製造技術也提到了更高的要求,這無疑也是雪上加霜。
因為一些封建主長期植根於農業、農村之上,對於新技術、新問題的了解並不足夠。大量金錢的消耗,讓這些封建主不堪重負,只能望洋興嘆。而封建主所在的地區,卻又使得他們對於火藥武器的重視和需求量相對較大。
作為封建主所在的農村地區,他們需要相對多的武器彈藥來維持自己所豢養的武裝。而這些都需要自身農莊經濟發展所提供。這就使得了火藥武器在封建主的莊園裡,卻並沒有城市那樣常見。加之氣候的影響,火藥武器的維護成本在不斷增加。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歐洲大部分地區屬於海洋性的潮溼氣候。這就使得火藥經常容易因為受潮而失效,這就增加了,封建組對於火藥武器維護的成本,同時也需要大量購買火藥,以維持所需的軍事彈藥支出。這樣的成本在不斷增加,使得一些小封建主不得不望而卻步。
但是,封建主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逐漸無法承擔這樣高額的成本,也只能放棄對於火藥武器的大規模使用。
結語:
中世紀的歐洲封建主不使用火藥武器,這並不是他們的見識所限制的,而是在特定時代要求下的必然結果。在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火藥武器的使用在當時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這也就是揭示了為什麼當時的封建主不使用火藥武器的多方面原因。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必須所要面對的問題便是如何利用前人的經驗,為我們現在的發展的服務,從而為時代的進步提供更多的經驗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首往事,只為更好展望未來。
參考書籍:
《世界文明史》
《全球通史》
《歐洲中世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