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10時,長沙市民易正(化名)穿好白色的馬甲,用別針將印有「不在乎價格高低 只在乎品牌學校」標語的紅色橫幅扣在胸前,整理完畢後,朝天鉑售樓部走去。
12月19日,業主前往售樓部維權。
維權的目的,是中國家長極度關心的教育問題。
易正介紹,今年6月天鉑首開時,他購買了位於20棟的高層,「為的就是樓盤宣傳的長沙前三的品牌小學」,但兩個月過去後,品牌小學遲遲沒有公布不說,甚至樓盤宣傳也變成了自建小學。
兩字之差,天壤之別。
從8月開始,天鉑的業主用各種辦法和開發商溝通,等來的都是「還在談」,最後連代為傳話的銷售經理都「跑路」,不再回復業主任何信息。
在一次又一次石沉大海後,他們選擇最原始的辦法——上門維權,並創辦了微信公眾號發布維權紀實。
事件
長沙前三品牌小學變成自建小學
因妻子是湖南人,從廣東來長沙工作的易正在今年6月22日天鉑首開時購入了一套房子。
「我選擇這裡考慮最多的還是學校」,易正說,買房時,置業顧問信誓旦旦告訴他說,會籤約長沙排名前三的品牌小學。按照置業顧問的說法,意向的品牌小學,是砂子塘、楓樹山和師大附小之一。
不僅僅是易正,多數首開購房的業主買房後十分關心學校進度,經常諮詢置業顧問,但得到的回覆大多都是「還在談」,並向業主肯定,學校是品牌學校。
業主和置業顧問聊天截圖
就在8月,仍不放心的業主自發去售樓部了解品牌學校進度時,開發商承諾幾天後給予回復。
一位微信名為「賈伯斯楊」的楊姓經理負責溝通事宜。但業主並未按時收到開發商的回覆,這位經理在溝通群裡幾次發言稱「還在等公司回復」「我再問一下」後,便不再回復任何消息,甚至「跑路」退出了群聊。
溝通群聊天截圖
不僅如此,「我們發現天鉑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變了」,易正告訴瀟湘晨報記者,項目介紹裡原本的「小區內部將配建2所幼兒園、1所品牌小學」變成了「小區內部將配建2所幼兒園、1所自建小學」。
項目簡介內容前後對比(左前右後)
訴求
必須落實回復品牌小學
「感覺自己被騙了」,天鉑10棟業主齊潛(化名)說,學校遲遲沒有確定,樓盤宣傳也修改為自建小學,「我們心裡都打起了鼓」。
更讓易正和齊潛擔心的是,買房合同的條款也變了,「之前業主籤的合同和現在的購房合同不一樣」。
新老合同對比(左老合同,右新合同)
購買了22棟的業主鄭女士雖然在首開時交了定金,但晚了近兩個月才籤了購房合同。
她的合同相比以前,第42頁多了一段話:代建學校系由開發商配建後無償移交當地教育部門,因此代建學校的性質(公立或私立)、運營主體及學校品牌等均在開發商移交教育部門後由教育部門安排和決定。開發商僅作為承建主體完成學校的工程建設,不對學校其他具體事宜做任何承諾。
「這完全把品牌小學撇開了。」齊潛說。
維權群裡140多位業主都知道,這次維權是一場長期的鬥爭。他們甚至創辦了微信公眾號發布維權紀實。從8月13日發布第一篇紀實至今,他們詳細記錄了每一次維權行動,直至有一個最終結果。
易正說,「我們現在的訴求就是,必須落實回復品牌小學,白紙黑字寫進合同,保證是合同中的品牌小學之一。」
開發商
未有任何負責人出面回應
19日上午10時,瀟湘晨報記者和業主一起前往天鉑售樓部了解是否存在宣傳內容變更和合同不一的問題,一位負責現場秩序的工作人員稱,已經打電話上報,會有相關負責人過來現場。
但截至上午12時記者離開售樓部時,未有任何負責人達到現場給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