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 心靈君 ∣ 平臺:馬槽中的嬰孩
聖誕節將至,根據《聖經》記載,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他的降生,是要作全人類的救主,拯救人類於罪惡之中。
而在藝術世界裡,描述耶穌降生、受難等等相關的名畫或藝術品不計其數。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就是耶穌堅定的跟隨者。可以說西方藝術史可就是半部「耶穌形象史」,耶穌絕對是西方藝術史的主人公NO.1!
今天,讓我們透過西方藝術傑作,一起帶大家了解耶穌吧!
01 《受胎告知》
▼達·文西《受胎告知》;木板油畫
路加福音1:38/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
也許是上帝擔心瑪利亞害怕「幸福來得太突然」,事先先派天使加百列告知此事;這一故事在基督教中稱為「受胎告知」。
《受胎告知》據說這是達·文西現存最早的作品,也是他在沒有老師指導下完成的第一件作品。畫面情節突出故事的戲劇性,瑪利亞神情雖然還算平靜,但往後縮的左手也流露出她內心的驚訝與不可思議。
02基督誕生
▼ 揚斯《基督誕生》,34×25cm
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受聖靈感孕的時候是有未婚夫的,他就是上帝之子在人間的父親約瑟。
瑪利亞雖然受上帝的旨意受孕了,但約瑟並不知情,一度想與瑪利亞解除婚約。後來,上帝派天使託夢給他,將瑪利亞受孕之事告之於他,並讓他給孩子取名「耶穌」,就是「救世主」的意思,這孩子將來會把人類從罪惡中解救出來。
約瑟夢中醒來,也遵從了上帝的旨意。約瑟帶著瑪利亞回伯利恆登記名冊時,瑪利亞產期到了。後來因為旅店客滿,耶穌就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誕生在了馬廄之中。
揚斯是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畫家。《基督誕生》是一幅很小的畫,但也是一件影響後來哈爾斯、倫勃朗、維米爾等荷蘭畫派大師的作品。
耶穌仰躺在馬槽之中,小天使們翩翩而來,瑪利亞雙手合攏俯身凝視,約瑟也站在身後注視著這一切,身後的牛和驢仿佛也處於冥想之中。馬廄之中沒有馬,據說是因為當時猶太人是不允許騎馬的。
03博士朝拜
▼ 達文西《博士朝拜》;木板油畫
據《馬太福音》記載,當耶穌出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時,有東方來的幾個博士帶著貴重的禮物來朝拜他。
在這幅未竟之作中,畫家在刻畫前景人物、特別是圍觀的群眾時,色調幽暗,讓形象從陰影中閃出,一反15世紀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力求幽微含蓄,在藝術手法上形成他獨創的煙霧狀色調。因此,這幅畫雖未完成,卻表明達文西的藝術探討已大大超越同儕,預示文藝復興風格的到來。
04耶穌受洗
▼ 達 芬奇《耶穌受洗》,1476年
據聖經記載,在羅馬大帝提庇留統治的15年間,約翰在約旦河一帶向猶太人傳道,給他們施行洗禮,歸於耶和華為聖。
有一天耶穌來要受約翰的洗禮。約翰知道他是上帝之子,就說「我當受你的洗」。但耶穌說「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給耶穌施了洗。
當耶穌受洗從水裡出來時,就有聖靈像鴿子降在他身上,天上有上帝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在創作這幅畫時,達·文西尚未離開老師的工場。據稱這幅畫的主要構圖是委羅基奧完成的,達文西補充了剩下的部分。
05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420x910
一直以來,畫面布局都是耶穌弟子們坐成一排,耶穌獨坐一端。達·文西畫作中,十二門徒分坐於耶穌兩邊,耶穌孤寂地坐在中間,他的臉被身後明亮的窗戶映照,顯得莊嚴肅穆。背景強烈的對比讓人們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耶穌身上。
耶穌旁邊那些躁動的弟子們,每個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動作各不相同。尤其是慌亂的猶大,手肘碰倒了鹽瓶,身體後仰,滿臉的驚恐與不安。
06猶大之吻
▼ 喬託·迪·邦多納《猶大之吻》
聖經馬太福音26章記載,耶穌的門徒猶大因三十塊銀子而出賣耶穌。當祭司長和長老帶人來捉拿耶穌時,猶大親吻了耶穌,這是向祭司長和長老暗示此人就是耶穌。所以猶大的親吻不是熱情,而是出賣。
《猶大的吻》是喬託最有代表性的聖經歷史畫傑作之一。畫面上表現的是猶大帶領了一隊兵馬,還有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的差役,直奔耶穌,要與他親吻。畫面上耶穌雙目盯緊猶大;猶大則十分緊張。四周則充滿著騷動,氣氛極其悲壯。
07基督受難
▼ 格呂內瓦爾德《釘刑圖》
耶穌被捉後,交由羅馬駐猶太行政長官本丟比拉多審問。本丟比拉多本想釋放耶穌,因為他看不出耶穌犯過什麼罪,但猶太人不同意。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耶穌最終被釘十字架。
格呂內瓦爾德是虔誠的基督徒,他認為要感化世人,就要把震撼人心的場面表現出來,讓觀看者受到衝擊,直接感受到教義真理。
他用細緻的手法描繪基督全身受到暴力摧殘的傷痕,為了強調基督的犧牲,不單將體形放大、減少人物,並刻意勾畫出基督臨死前的痛苦,以極為簡單的架構,讓悲傷的氣氛凝聚不散。
08耶穌復活
▼ 馬提亞斯·格呂內瓦爾德《基督復活》
耶穌星期五被釘十字架,他曾預言自己將在三日內復活。因此當星期天人們去他的墳墓時,他已經不見了。照他所說的話,他死了,又復活了。
這一幅《基督復活》是格呂內瓦爾德平生傑作伊森海姆祭壇板畫《耶穌磔刑》的內面右側的一個畫面。祭壇畫打開後可以看到四個畫面:自左至右是《聖母領報》、《耶穌降生》、《聖母子與天使》和《基督復活》。
09基督升天
▼ 拉斐爾《基督升天》,1517年
《基督復活》是拉斐爾應紅衣主教朱利奧·美第奇邀請為法國納博納教堂繪製的祭壇畫,也是拉斐爾臨終前的最後一幅傑作。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10最後的審判
▼ 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聖經希伯來書9:27記載:按著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耶穌第一次來是為人類受死。凡信靠耶穌的,因著耶穌為他而死,他的罪就被赦免;耶穌第二次來將要審判全人類。凡不信耶穌是上帝之子的,罪不得赦免,將要進入地獄的永刑。
《最後的審判》於1541年聖誕節前推出,一經推出即引起整個羅馬城的轟動。
今天我們藉著十幅世界名畫,為大家介紹了耶穌從降生到受死、復活,以及再來審判世界的情形。
聖經中關於耶穌的記述不是一個神話故事,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和真理。在這聖誕將至之時,願你能認識這位人類的救主——耶穌。耶穌愛你,上帝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