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6月15日引述俄羅斯媒體的報導稱,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主任亞歷山大·列昂諾夫中將表示,在迄今為止的敘利亞衝突期間,俄制道爾M1防空系統表現非常優異。列昂諾夫表示,"從開始執行戰鬥值班起,'道爾'系統戰車班組擊落了超過45架無人機"
道爾防空飛彈系統,北約代號SA-15,是蘇聯解體前研製的最後一款野戰防空飛彈系統。至今已經發展了道爾、道爾M1、道爾M2等三種版本,是目前俄羅斯陸軍野戰防空力量的中堅。其海軍版本北約編號SA-N-9"長手套",這種飛彈被大量部署在1980年代以後建造的蘇俄艦艇上。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無畏級驅逐艦等等,都裝備有SA-N-9防空飛彈系統。
(無畏級驅逐艦上裝備的SA-N-9防空飛彈,是道爾飛彈的海軍版)
道爾飛彈系統採用了高度集成化的搜索和發射設計,整套系統全部集成在一輛履帶式裝甲車上,從而大大提升了系統的戰術機動性,而且雖然道爾系統配備有額外的雷達和火控裝置,但是在戰時整個營級指揮部即使被摧毀,每一輛飛彈發射車依然可以各自為戰,這是其強大生存能力的重要體現。而且道爾防空飛彈系統研製時,美國已經開始研製新式的戰斧巡航飛彈,為了有效對抗美國的戰斧飛彈,道爾防空系統在設計之初就不僅僅是針對飛機和武裝直升機,也包括攔截巡航飛彈等技術要求,而這成為了道爾系統卓越性能的重要起點。
(伊朗裝備的道爾M1系統)
道爾飛彈系統包括一部搜索雷達、一部火控雷達和2組四聯裝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該飛彈是第一款採用垂直冷發射技術的陸基野戰防空飛彈,可以算是開闢了野戰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的先河。其搜索雷達部署在車體後部並可以摺疊,摺疊後,道爾系統的高度和普通裝甲車相當,可以由伊爾-76空運,具備很強的戰略機動性。
(幾乎每天上演的敘利亞防空戰)
在俄軍2015年介入敘利亞內戰後,為了確保赫梅明空軍基地的安全,一直在俄軍駐守的防區周邊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其中由鎧甲S1、道爾M1/M2和S-300等防空系統組建的多層防空網,是俄軍最有效的對空防禦系統。從2015年至今,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不止一次企圖對駐守在赫梅明、拉塔基亞和塔爾圖斯的俄軍發動襲擊。根據俄羅斯媒體曝光,僅2018年8月份,就有超過15起針對赫梅明空軍基地的自殺式無人機 襲擊事件。敘利亞的反政府武裝使用大量自製的無人機攜帶迫擊炮炮彈、手榴彈等簡易武器,對俄軍基地發動突襲。但是這些無人機大部分被道爾防空飛彈擊落。沒有一次成功。
(交付敘利亞的道爾M1防空飛彈)
由於道爾系統卓越的性能,很多國家都曾經引進該系統,用於充實本國的防空體系,除了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外,敘利亞自然是最大的買家,目前儘管以色列空軍每天幾乎都會轟炸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但是由於有道爾系統的保護,以軍對敘利亞的空襲成效不大。由於道爾飛彈的射程只有15公裡左右,雖然無法有效攔截以色列戰鬥機,但是以軍發射的空對地飛彈和滑翔炸彈大部被道爾攔截,雖然雙方戰火不斷,但是依靠俄式防空系統,敘利亞依然保障了一定程度的安全。
(道爾M1的中國"表弟"——紅旗-17防空飛彈)
而且我國其實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也曾經引進當時最先進的道爾M1防空飛彈,並且對其進行了逆向仿製,如今解放軍陸軍裝備的紅旗-17號防空飛彈,就是道爾M1的國產版本。和原版相比,國產紅旗-17換用了全新的搜索雷達並且使用集成電路計算機替換了原先俄式的電晶體計算機,從而讓整個飛彈系統的性能得到再次提升,已經遠遠超過了原版的道爾飛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