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詭筆記|古代筆記中的巨蛙出場與群蛙上路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上一期「敘詭筆記」,筆者講述了百年前陶然亭傳出轟動全國的「大老妖怪叫」,最後發現,原來發出怪聲的乃是一種「比大雁腳高,長嘴,很像魚鷹」的珍異水鳥,因為正值求偶時期,所以發出響亮的鳴聲,搞得京師震動。近日在翻閱民國筆記《梵天廬叢錄》時,發現作者柴小梵對「南下窪水怪」之所以能「吼聲如巨鼓,聞數裡外」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青蛙的齊鳴。

一、嗜吃田雞者,死狀如蛙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每到這個時節,小區裡或住宅邊但有分水面的,都不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取蛙聲一片」。古人說一池蛙唱,抵得上半部鼓吹,是很有道理的。所不同的是鼓聲讓人熱血沸騰,而蛙唱讓人恬然入夢。

中國古代的勞動者很早就認識到青蛙和蟾蜍能夠消滅害蟲,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保護作用,所以對其多有讚美,且還編造了些報應不爽的故事勸人不可濫殺。《右臺仙館筆記》中寫吳江平望鎮人王阿毛,「好食蛙」。他製造了一枚長二尺許的鐵針,「每捕得一蛙,則以針穿其頸,針滿始荷之而歸,以充饌焉」。這麼吃了數十年的串燒田雞,有一天,王阿毛到親戚家串門,當晚就在其家中借宿。「是夜有遠處失火,阿毛登屋望之。」親戚家臨河而居,因為害怕水賊從河上攀援登屋,所以在屋簷旁邊安了數十根尖銳無比的鋒利鐵條,就像現在很多小區安裝的那種防盜柵欄一樣,在頂端亦裝有一個「如鋒刃然」的矛頭。阿毛看熱鬧心切,把身體探出外面太多,「失足而墜,鐵條適貫其頸,呼號甚慘」。親戚們一看趕緊施救,苦於不得其法,耽擱了很久,才找到一排長梯,「乃豎長梯於水中,眾人緣梯而上,始將阿毛解下,而氣已絕矣」。村民們都說「其死狀宛然如蛙也」。

《右臺仙館筆記》

青蛙如此,蟾蜍也一樣,而且因為位列「五毒」,所以古代筆記中更多展示的是其毒性,藉此警示人們,對此物敬而遠之為妙。《子不語》寫一個叫朱依仁的人擅長書法,被廣西慶遠府太守陳希芳延為書記。「方盛暑,太守招僚友飲,就席,各去冠。」誰知朱依仁的帽子一摘,腦袋頂上竟趴著一隻大蟾蜍,大家趕緊將之打落在地,不知跳到哪裡去了。喝了一會兒酒,那大蟾蜍又跳到朱依仁的腦袋頂上,大伙兒七手八腳追打之,「席間餚核,盡為所毀」,最終也沒找到它。當晚,朱依仁覺得頭頂奇癢,「次日,頂上發盡脫」,而且頂起一個墳包樣的紅色瘤子。家人正在瞠目結舌,朱依仁的頭皮忽然迸裂,一隻大蟾蜍在裡面「伸頭瞪目而望,前二足踞頂,自腰以下在頭皮內」,引之不出,針刺之不死。最後是找了個有經驗者用金簪將其刺死後抽出,朱依仁從此頂骨下陷,形狀奇怪。

朱依仁的故事一眼便知是杜撰,而《清稗類鈔》中的一則記錄,恐是實情:

《清稗類鈔》

康熙丁丑年,蘇州一個叫王貴的人到荒郊野地抓捕蟋蟀,無意中發現一個洞穴,裡面有一隻大蟾蜍,旁邊有很多小蟾蜍護衛之。王貴也是閒極無聊,用大石頭砸向大蟾蜍,當即將其砸死,而蟾蜍背上的毒液濺到了王貴的左眼之中,王貴「痛不可忍,叫號彌月,哀慘之聲達於戶外」,最後左眼珠子凸出眼眶寸許而亡。

二、潭上吸人者,巨型蟾蜍

也許正是因為蟾蜍的相貌醜陋,加之毒性酷烈,所以在很多古代筆記中,都將其塑造成可怕的生物。清代王椷所著《秋燈叢話》寫太行山有異狀,群鳥只要飛到一個山凹的上空,就會慢慢下墜,仿佛脖子上都突然綁了石頭似的。有個膽子大的遊客策馬靠近山凹觀察,見一隻有一丈多寬的大蟾蜍「昂首上吸,飛鳥俱墜口中」,遊客大驚,撥馬邊走,誰知那馬仿佛也受了吸引,不但不肯掉頭,反而朝著蟾蜍的方向緩行。遊客挽轡力策,才帶著馬逃出「蟾」口。

吸鳥也就罷了,更可怕的是吞人。有童子夏日沐浴河中,忽然覺得身體上浮,竟「離水面寸許」,後來每次在河中洗浴時都會比上一次升高一點點,童子「心竊喜為飛升兆」,從此去得更勤了。他的父母感到奇怪,問他為什麼天天都去河邊洗浴,他也不說。有一天,童子再去洗浴,已經能升高到幾丈餘了,正在得意間,忽然抬起頭,見稍高處的山崖巨穴內伏著一隻「大如鬥」的蟾蜍,正在「垂首下吸」,而自己之所以能身輕如燕,凌空飄舞,正是受它吸力的結果。童子驚恐萬狀,一聲慘叫墜落水中,逃回家中,「不復作凌雲想矣」!

與此相類的還有民國學者喻血輪在《綺情樓雜記》中的一則筆記,倒像是把《秋燈叢話》中的兩則故事來了個「整合加強版」,只是把蟾蜍換成了青蛙:

《綺情樓雜記》

某縣有一山崖,兩旁峭壁高聳,人跡罕至,「附近居民,恆見禽鳥飛經此崖時,輒陡然落崖中」。大家一開始都以為是禽鳥發現食物,所以疾趨攫食。但後來怪事出現了,山崖下有一水潭,「暑季近村小兒至此泅泳者,常無故失蹤」。一開始人們還以為是他們遊泳溺死潭中,但卻從來沒有見過屍骸浮出,「始稍稍怪之」。一天,有一位壯漢入潭沐浴,「忽覺身軀飄然,冉冉欲上升,但一離水面,則又倏落」。壯漢大驚,於是坐在潭邊向天空望去,「仰矚崖中,驀見叢樹間,有一巨蛙,方張口向下怒視,當其巨喙力吸時,即覺己身陡輕,若欲凌空,吻閉則否」,也就是巨蛙張嘴時就吸引潭中人上升,閉嘴時就導致懸空的人下墜。壯漢嚇得半死,一路奔回村中,召集好多村民,拿了獵槍跑到山崖下面,對準巨蛙齊射——「蛙斃,墜潭中,赫然如圓桌面之巨」!人們才恍然大悟,無論是之前的飛禽墜崖,還是後來的小兒失蹤,「皆此蛙吸食焉」。只是因為那壯漢軀體太重,才倖免於難,「若為小兒,必無幸矣」!

三、青衣少女者,青蛙仙子

無論喻血輪所記的巨蛙,是真如他所說的「予幼時聞人語一蛙故事」,還是他看過《秋燈叢話》後的融梗出新,巨蛙在古代筆記中確實是一種不祥的存在。《耳食錄》寫巨蛙將出時,「陣勢」相當嚇人,「黑風起艮方,須臾四障,天地昏黝,穢氣撲鼻……濃雲復布,猛雨繼集,雷轟電爍,冰雹凌風,山谷喧撼」,沒多久,一隻「大可埒牛,血口盆張」的巨蛙就出現了……

一隻巨蛙固然可怕,但千萬隻普通的青蛙一起上街,在古人眼中更加駭人。《梵天廬叢錄》記載,崇禎癸未年五月,「京師蛙蟾,皆徙居他處,每晨結隊而行,其數千萬,部勒井然;清光緒庚子五月間,亦然,蛙盡向京西行」。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兩個時間前後,分別發生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等重大歷史事件。「民國癸丑三月,京師齊化門外六裡屯一土窯,群蛙列隊出,數不可記,迤邐向東行。越陌度阡,歷數車道。至一小溝,赴水而沒。」從三月十四日到十七日,綿延四晝夜,青蛙們密如群蟻,首尾相接,「遙望之,若長橋臥波,唯蠕蠕動」。作者柴小梵回憶說,這些青蛙有大有小,「大者如瓶如盎,小者如常蛙,時有絕小之蛙,伏大蛙之背,路人掇之,堅不可脫」。每隻蛙的皮都是深青色,腹部深紅。一般來說,青蛙都是跳著前進的,每躍恆尺許,但這些青蛙卻「閉目,行紆徐,舉足若獸行」,好像四足獸在散步一樣。結果,上路第一天就被車壓死很多,市政府從保護有益動物的角度考慮,「乃令車皆繞道行,都人驚傳其異」。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青蛙或者蟾蜍集體上街,只是因為氣候或環境變化導致的正常遷徙,或者青蛙的幼體變成成體後尋找新的居住地,十分常見,並非什麼異象,但那時普遍缺乏科學素養的人們卻以為,群蛙上街主水火、主兵象,這一次很可能對應的是因為宋教仁遇刺引發的二次革命。

《梵天廬叢錄》

在古代筆記中,也有「美好」的巨蛙,只是難得一見,筆者只找到一則,出自《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

「邑城北村劉孀婦,有子尚幼,就外塾讀。值天暴雨,兒未歸,倚閭以待。」正在這時,有個年約十三四歲,姿容秀美,穿著一身綠色衣服的少女冒雨衝了過來,對著劉孀婦說:「雨太大了,我能借你家屋簷下躲一會兒雨嗎?天晴了我就走。」劉孀婦喜歡她的明秀聰慧,便請她進了屋,聊起天來,少女「應對如流,甚愜婦意」。恰在這時,天空上響起了一個巨雷,嚇得少女一下子撲到劉孀婦的懷裡,劉孀婦抱著她像抱著自己的女兒一樣,連撫帶哄。很久,雨停了,少女向劉孀婦致謝並告別,然後出了門,變成一隻車輪大的青蛙,跳躍而去。

幾年後,當地發生民變,劉孀婦跟兒子一起坐船逃亡,河中風大浪急,眼看就要翻船,「有巨物自水出,躍登其舟」,船頓時平穩了下,直抵彼岸。大家匆忙下船,才發現站在船頭「鎮住」了風浪的,原來是一隻巨蛙,那蛙隨即跳入水中不見了。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舉凡志怪玄奇,經得看的是撥風弄雨,經得盼的卻總是稻花豐年——雖然青蛙幻化成少女,想起來總是懷疑其腰身不夠苗條,但她聰靈、可愛,記得別人的好,也記得回報別人的好,這才是我們兒時知道的小青蛙的模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敘詭筆記|古代筆記中的「名偵探蒼蠅」
    但也正是蒼蠅,在我國古代刑偵史上佔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幫助人們破獲了很多奇案,成為不少古代筆記和法醫學典籍中提及的「名偵探」。今天的這篇「敘詭筆記」,咱們就來說說這些故事。一、蒼蠅乃是鬼所變很多動物,古代和今天的認識大不相同,比如蝙蝠,今人以為其乃種種病毒的載體和傳播者,而古代則因其名字中的「蝠」與「福」同音,所以將它視為吉祥的化身,在很多裝飾物上都鐫刻或刺繡上它的模樣。
  • 敘詭筆記|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巨型蜘蛛」產自哪裡?
    筆者對美式超級英雄的電影向不感冒,但人家能徵服全球觀眾,自然有不凡之處,這裡無需詳述,只是給「敘詭筆記」尋個題目,聊聊明清兩代筆記中的蜘蛛。以今人之見解,蜘蛛相貌醜陋,行為叵測,大概在古人眼中也是可憎可惡之物。其實不然。比如眾所周知的「五毒」,乃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蜘蛛卻未列其中,非但如此,蜘蛛在古代筆記中的面目,實在是複雜極了。
  • 敘詭筆記|驅蚊的蒲扇怎麼要了三條人命?
    上一期「敘詭筆記」,筆者提到了「營營止於棘,或赤而或黑,皓皓染成汙,奸魂並佞魄」的蒼蠅,但是一提起夏天滋擾眾生、令人厭惡的飛蟲,還有一物往往與蒼蠅並肩出現,那就是「咂膚拂不去,繞耳薨薨聲,如有膚受譖,久則瘡痏成」的蚊子。
  • 敘詭筆記|韋小寶在平西王府看見的「奇物」只是三分之二
    在武俠小說式微的今天,「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依然成為影視製作方青睞並不斷發掘、推陳出新的「金礦」,本身就說明金庸小說的複雜性和延展性,特別是像《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這樣的大部頭,每一部都足以比擬為歷史的斷層,從中可以觀照到古代與當下、古人和我們……那些在時間的潮水中不但沒有流逝,反而愈見蒼勁的愛恨與人性,恰是金庸先生在「武俠」二字之外的價值之所在。
  • 敘詭筆記|雪中虎:「罪人子」是怎樣逆襲成直隸總督的
    然而現實往往相反,漫天飛雪和銀裝素裹自古以來就是掩蓋真相甚至製造謎團的契機,否則推理小說中就不會有世人皆知的「暴風雪山莊」模式了。今天這則敘詭筆記,說的便是在清代多部筆記中記載的「雪中虎」,看似玄奇無比,其實仔細品味,卻大有深意。一、車笠之交:每年徒步萬裡遙先來介紹一下故事的主角——方觀承。
  • 敘詭筆記|蛐蛐:立秋之後的「千年鬥局」
    近來京城的環境和綠化明顯向好,於是晚上遛彎兒,走在小區的花園裡,又聽到蛐蛐們的低吟淺唱,不禁想起流沙河先生的名詩《就是那一隻蟋蟀》:「在你的記憶裡唱歌,在我的記憶裡唱歌,唱童年的驚喜,唱中年的寂寞……」 人到中年,其實聽什麼唱什麼都是一樣的寂寞,回到陋室中便打開電腦,蘸著寂寞寫一篇關於蛐蛐的「敘詭筆記」,起筆既然要驚人,就從中國「促織學」的開山鼻祖——大奸臣賈似道談起吧!
  • 敘詭筆記|真實的「大刀王五」,其實沒有那麼神
    今年是幹支紀年的戊戌年,歷史上最有名的戊戌年當屬1898年,這一年的「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件,記錄、回憶此事件的清末筆記當得起「汗牛充棟」四個字,隨便撿出其中的一個片段來寫,都夠筆者考據三五個月的。
  • 敘詭筆記|古代打鬼者的「獎金」,哪一種更豐厚?
    清代無悶居士(顧廣圻)所著志怪筆記《廣新聞》中寫一趣事:海門多盜,某翁多有積蓄,臨水而居,為防盜賊,經常獨自守在家中藏金之處。有一天夜裡他突然聽到窗外傳來聲音:「明天河邊有個淘米的婦人將要成為我的替身。」另一個聲音說:「恭喜恭喜!」老翁想這肯定是溺鬼要討替代。第二天來到河邊,看到一個婦人在淘米,百般攔阻。
  •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是什麼
    提起南派三叔,就不得不說起最著名的小說《盜墓筆記》了。《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題材小說,講述吳邪、張起靈、吳三省等人進入古墓探險的故事,小說有很多系列,那你知道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是什麼嗎?
  • 「這樣的筆記太牛了,好想擁有!」排版整齊還有手繪插畫,「學霸筆記...
    奮筆疾書之下,一摞摞「學霸」筆記新鮮出爐。「我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演變」筆記配圖「網上課堂」開講後,沒有老師面對面的授課,沒有老師與學生的眼神交流,沒有老師檢查筆記,沒有同學們相互借鑑筆記,同學們線上上課還認真嗎?
  • 敘詭筆記|雪鬼為祟:清代發生的一起「閃靈」大案
    其實意思也很簡單:雪太大了容易成災,反而會為害在瑟瑟寒風中食暖不能的生靈……所以在世界各國的古代傳說中,往往可見在雪天出沒的妖魔鬼怪,比如日本傳說中的「雪妖」、「雪女」,而中國古代筆記中則多見於「雪鬼」。一、雪為鬼:凍殍易作祟「雪鬼」的由來,多是由風雪中凍死的人所化。
  • 敘詭筆記|朱棣與明代「福爾摩斯」之死
    一、「人呼為冷麵寒鐵」《明史》中的「周新傳」與所有正史中的人物傳記一樣,多錄朝廷大事而少記民生細故,雖然也提到周新「授大理寺評事,以善決獄稱」,但怎麼個「善決獄」,卻是語焉不詳。欲求真相,只能從明人筆記中尋覓,這方面錄之最詳的當屬明代學者黃瑜的《雙槐歲鈔》。
  • 來自地獄的巨蛙:7000萬年前連恐龍幼崽都吞得下的蛙,有多可怕?
    史前時代確實存在著可以吞食恐龍幼崽的巨蛙,這種巨蛙長相類似大型蟾蜍,自從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這種史前巨蛙的化石後,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地獄蟾蜍,它還有一個被人們熟知的名字:魔鬼蛙。魔鬼蛙生活在距離今天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魔鬼蛙身體非常扁平,樣貌和如今的角蛙類似,幼年的魔鬼蛙長著類似碟狀的渾圓嘴部,隨著慢慢成年,它腳部盤狀吸盤趾墊甚至可以吸附登高爬上非常陡峭的石頭坡。
  • 盤點《盜墓筆記》中出場率最高的那些「小動物」,吳邪的噩夢!
    《盜墓筆記》系列為南派三叔原創小說,鐵三角吳邪、張起靈、王胖子一起經歷的懸疑冒險故事。目前此系列已經多,盤點一下最經常出場的那些「小動物」。屍蟞每個墓裡都有,出現率極其的高。(真真,吳邪的噩夢)至於海猴子、禁婆、人面鳥、口中猴、蚰蜒、密洛陀、人手貝等只出現特定的墓穴中,並不常見。小編懷疑自己一個假粉絲,竟然羅列不出來其他的「小動物」了,大家能幫小編想想嗎?還有哪些?(能叫上名的都算)稻米一家人。
  • 《終極筆記》預告發布,劇情似曾相識,張日山出場,又鬧新月飯店
    雖然《沙海》中的大鬧新月飯店存在記憶中,但也真的拍得不錯。在《終極筆記》中也有大鬧新月飯店的畫面,而且許多地方都很相似,特別是張日山的出場都一模一樣。這不由得讓人懷疑,《終極筆記》的導演是不是直接抄了《沙海》的作業,原封不動的就拿過來了。
  • 盜墓筆記COS 解雨臣
    盜墓筆記COS 解雨臣 長白輪轉十五秋,湖畔再敘花與酒。
  • 「蛤蟆文太」現實版:非洲巨蛙能吃恐龍
    魔鬼蛙  這種巨蛙的「通靈術」可不是源自「自來也」(動漫人物)的學習,想要拜師的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古生物學者戴維·克勞斯才是正確的選擇。但克勞斯發現的這種巨蛙有4.5公斤重,40.6釐米長,可謂是「蛙中之王」,並且,化石表明這類蛙有張大嘴,下顎有力,長有牙齒,其骨頭上的起伏則顯示它可能有某種骨質「甲冑」。科學家給這種奇特的遠古巨蛙起名「魔鬼蛙」,由希臘文的「魔鬼」和拉丁文的「青蛙」組成。「魔鬼」這樣的稱謂總是讓人覺得有些不寒而慄,不就是一種比現代蛤蟆大一點的蛤蟆嗎?就算有牙齒、鎧甲,又能有多可怕呢?
  • 《死亡筆記》美國真人版!撿到寫下名字就會死的筆記本!
    死亡筆記 Death Note (2017)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死亡筆記的劇情簡介 · · · · · ·高中生主角萊特無意中撿到了一個筆記本,發現自己只要把一個人的名字寫在筆記本上,那個人就會立刻死去。
  • 敘詭筆記|清末民初,治牙疼居然真能挑出「牙蟲兒」
    就說牙科吧,在扁鵲、張仲景、李時珍等名醫所著的醫書中,都有大量跟牙齒保健相關的記述,比如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有「小兒疳蟲蝕齒方」,葛洪在《抱樸子》裡提出叩齒保健法,宋代筆記《玉壺清話》載治齒藥歌一首曰:「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槐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毀,研末將來使最良。揩齒牢牙須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 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傲遊筆記、為知筆記哪個好用的科學解讀
    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傲遊筆記、為知筆記哪個好用的科學解讀  網上有太多人在問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傲遊筆記、為知筆記哪個好用的問題,筆者也大致瀏覽了一下答案發現都是完全從回答者自我出發,而非從問者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