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發展出外貿產業,來推動國內經濟的發展,而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是完完全全,依賴資源出口來養活全國人民的,就比如澳大利亞就是如此,不過 今年澳大利亞的外貿環境並非太好,中澳貿易關係的變化,讓澳洲經濟大受挫折 ,也有許多產業就此陷入困境,就比如煤炭產業,如今就迎來了寒冬。
不得不承認,澳大利亞真的是個得天獨厚的國家,這個國家坐擁著全球最小的大陸,雖然說是最小,但領土面積也達到7692024平方公裡,同時人口壓力還小,僅僅只有2500萬人,有人是這麼評價澳大利亞的,說澳洲人放放羊 挖挖礦 割割穗 ,轉手出口海外就能輕鬆過上好日子,這其實就是說當地的經濟來源,主要就是依靠自然資源,尤其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礦產資源。
據統計,澳大利亞共計有7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鋁土、氧化鋁、鑽石、鉛和鉭黃金、鐵礦石、煤炭的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因此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而煤炭,就是澳大利亞一大經濟命門,據統計 澳大利亞探明的煤炭儲量,共計有擁有1474.35億噸,佔據全球已探明儲量的14%。根據顏色來分,可以分為黑煤和褐煤,儲量都達到了700億噸以上,並且有著高能量、低雜質的特點,特別符合現代高效低排發電廠和鋼鐵廠的需求,因此澳洲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淨出口國,單單是2019年 ,澳大利亞就出口了3.96億噸的煤炭,每年出口額就約佔總出口額的15%,是澳洲最重要的外匯來源之一。
而要說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耗國,毫無疑問就是我們中國,中國如今的能源結構,其實主要還是以煤電為主,煤炭約佔能源結構中的60%,因此中國每年的煤炭消費量都特別大,2019年的統計 消費量達到了81.67億噸,佔據全球總消費量的51.7%,因此即便中國本身就是產煤大國,還是需要每年進口煤炭,而2019年的數據,中國就累計進口了接近3億噸煤炭,這其中澳大利亞就是作為,中國冶金煤最大來源國的國家,靠中國的消費帶動經濟發展,不過現如今 ,澳大利亞的日子也沒有那麼好過了,因為中國變了,市場也變了。
從中國本身出發,煤炭的利用一直比較汙染環境,這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需求,因此中國已經宣布了「碳中和」的目標,逐步轉向清潔能源,對能源結構進行優化,因此中國的煤炭消費量也會逐漸減少,在今年10月,中國的煤炭進口量就同比下降了47%,雖然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但也體現了我們優化能源結構的決心,再加上今年中澳貿易關係的遇冷,所以澳洲下半年對華的煤炭出口,同比下降了很多,引起了澳大利亞商人的擔憂。
其次的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市場自然也有很多國家在競爭,在當下 蒙古已經成了中國煤炭的主要供應商,並且和澳大利亞的煤炭品類基本衝突,成了澳洲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時印尼也在出口大量焦煤到中國,俄羅斯本身就是煤炭出口大國,每年都會出口上千萬噸的煤炭到中國,再加上哈薩克斯坦如今也準備加入了競賽,擴大對華煤炭出口,一下子就讓中國的進口煤炭市場,形成了「五國爭霸」的局面,這對澳大利亞而言 ,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所以擺在澳大利亞面前的最大問題,那就是找尋一個替代中國的供應商,因此澳大利亞找上了印度,印度如今已經是全球粗鋼產能第二大國,對煤炭的需求量一直都在增加,因此澳洲在幾年前,就和印度籤署煤炭相關的合作協議,但印度這個盟友真的不靠譜,很容易變卦,2018-2019年,印度在和澳洲存在煤炭協議的前提下,轉頭向加拿大和美國進口了共計800萬噸的煤炭,讓澳洲實實在在吃了一個「啞巴虧」,其次今年的疫情,印度的經濟陷入困境,為了解決財政不足的情況,印度推行了煤炭開採商業化,對41塊煤區進行了拍賣,此舉會進一步擴大印度煤炭的開採量,會直接衝擊對澳洲煤炭的進口,這也是澳大利亞人所擔憂的。
事實上 ,澳大利亞如今作為資源輸出國家,面對的困境已經不少了,隨著不少第三世界的國家經濟發展起來,開始針對礦產資源進行開採後,澳大利亞在各領域的競爭對象只會更多,因此澳大利亞應該和那些消費國締結更加穩定的貿易合作,而並非是挑釁那些金主,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如果澳大利亞真的丟失了中國市場,澳洲人的富庶生活,維不維持得住就很難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