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聯行算是中國房地產代理行業裡的「黃埔軍校」,在貝殼沒有起來的時候,世聯行絕對算是龍頭的龍頭。每一位地產人,特別是策劃人在寫報告的時候都可能會百度一下世聯行的資料,那些寫 PPT的都該給世聯行付一點「版權費」。
NO.1
世聯行股價「腰斬」,
房地產行業冬天來了?
當然,現在世聯行可能還是行業的龍頭。有時候不能只怪自己不努力,怪別人過分美(殘)麗(忍),而是因為房地產行業在縮水,隨時都可能受到降維打擊。誰能想到,如今的世聯行市值只有73.97億元人民幣。要知道,2017年底世聯行市值都達到220億元,這種縮水幅度可想而知。
從去年底到現在,世聯行發生了很多事情。高管職位也有所變動,新聘任王立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原董秘獲任監事會主席;世聯行向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提交了3.7億元授信額度申請;公司股東相繼減持公司股票……
此前,世聯行選擇進入公寓租賃市場,然而長租公寓卻不斷爆雷,新業務持續虧損反而影響了財務表的狀況。
公開資料顯示,世聯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僅306.51萬元,同比銳減96.05%,扣非歸母淨利更是虧損1596.30萬元,同比大降123.41%。此外,其重要股東之一房天下於2019年11月宣布撤資,決定減持世聯行6%股份。12月初,世聯行宣布將收購同策諮詢81%股權,選擇另一家知名服務企業合併,或許是世聯行在房地產代理寒冬之季的一次絕地反擊。
NO.2
全國房地產代理行業持續降溫,
成都市場相對偏好
事實上,房地產代理行業的冬天來臨,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你不努力。
不知道00後在微博pick小哥哥小姐姐的時候,能不能想像十幾年前我們用一角錢一條的簡訊給超級女聲投票。而現在全國簡訊發送量日均約15億條,其中大部分還是垃圾廣告,而微信日均超過400億條。對00後來說,簡訊成為了一個接收驗證碼的工作,而微信才能連接一切。
房地產代理行業也是一樣,「入冬」的第一大原因就是房地產行業處於持續降溫的趨勢,導致代理行業整體收入銳減,有數據稱全國平均住宅收費點位現在只有0.8左右。筆者詢問了成都幾家大型傳統房地產代理商,成都中心城區住宅項目平均點位在1.5左右,總的來說還是比全國市場要好一點。
成都世聯行前員工張飛(化名)表示,有些收費點位0.8也在做,一般是大代理商做大品牌方的,因為合作時間很久,這樣往往會越做越低。而小代理商往往會是關係戶,反而代理費不會太低。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地段或不同的物業類型收費點位也都不一樣。成都一家大型房地產代理商員工何雲清(化名)告知,該公司代理主城區公寓項目平均點位約3.5,寫字樓和商鋪平均點位約5,主要還是看具體項目好不好賣,越不好賣的佣金當然會越高。
「物業類型會影響,還要看做內場還是外場,是獨家代理還是聯合代理,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收費點位的高低。」何雲清補充道。
NO.3
開發商逐漸被渠道所綁架,
代理商只能「靠邊站」
很顯然,目前房地產代理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開發商逐漸被渠道所綁架,這是房地產代理行業「入冬」的第二大原因。
一方面是許多開發商開始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另一方面也受到如貝殼、鏈家、大唐等中介渠道公司和一些自媒體渠道公司的衝擊,特別是一些沿海海景房、內地湖景房等文旅項目,渠道銷售佔據了大部分開發商的銷售費用。
克爾瑞四川數據統計,在2018年以前,渠道佔比小於5%,2018年的佔比約為10%-15%,2019年底佔比超過了50%。開發商對於渠道的效果從輔助手段,變成了現在的完全依賴階段。而渠道的佣金相比之前也是大幅上漲,2018年左右渠道佣金在1.5%,2019年普遍大於2.5%,個別難銷項目佣金甚至超過10%。
開發商對於渠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相應的,渠道對於代理商的衝擊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三重打擊」下,房地產代理行業的冬天可能即將來臨。
為了能夠「順利過冬」,世聯行於是選擇與同策聯姻。但業內人士分析,這種「1+1」的做法很難大於2,甚至可能小於2,因為代理行業增量很難了。
「雖然世聯行是代理行的黃埔軍校,但是在渠道為王的當下,世聯的轉型沒有找到發展的第二曲線,與同策的合併,對市場影響不大。這種收購主要是考慮資本市場的題材,對於實際業務來說,影響有限。」
NO.4
房地產代理行業競爭激烈,
聯合代理成為常態
回到成都市場,雖然代理收費平均費率比全國平均水平稍好一點,但日子依然越來越艱難。再差的開發商活了這麼多年,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套路,逐漸組建起屬於自己的不同層級的產品系,走著模式化開發的路子,標準化時代根本不需要定位(當然,也有像實效機構老吳這種盡心盡力提供想法的公司,甲方當然喜歡且樂於用)。
再加之代理公司那頭,用人成本越來越高,畢竟現在的90後一遇到不順就甩手走人。筆者很熟悉的開發商老總笑說,現在找代理公司主要是為了刺激一下自己的銷售團隊,才採用聯合代理的模式。
有一個笑話對這種方式進行了非常恰當的比喻。說聯合代理的組合,對實際銷售促進意義並不大,就如同之前你一個人走夜路,沒想著點一根蠟燭或買一根手電筒,而是又找了一個哥們,兩個人一起抹黑走夜路,喊口號壯膽。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久走夜路要闖鬼!
NO.5
房地產企業倒閉的同時,
房地產代理公司未來路在何方?
對於目前成都房地產代理行業的現狀,從業人士也稍顯無奈。不僅結傭周期越拖越長(開發商募集資金難度越來越大),在甲方眼裡:賣得好是因為產品好、價格合理,賣得不好就是代理公司不給力。
如今,房地產市場格局大環境風雲突變,房地產行業正在以每天淘汰1.3家房企的速度進行著大洗牌。前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在報導房地產企業倒閉了400多家。實際上,和開發商相比,房地產代理行業日子更不好過。
以成都為例,成立於2000年的世家機構,隨著地產行業洗牌,企業生存也岌岌可危。根據世家機構年度審計報告顯示,2015年世家營業收入2273.77萬元,營業利潤-531.78萬元,淨利潤-521.77萬元,負債總計1583.6萬元。2017年5月,世家機構開始宣布掛牌股權及債券轉讓。
無獨有偶,成都另一家知名房地產代理公司高策新源,高光時刻沒幾個月,就被鏈家收購了。
房地產代理行業到底如何轉型?是加入渠道大軍還是引入資本做包銷?這將是代理地產人一個長期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者:劉蝮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