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博士。
在遊戲圈,對於「抄襲」「山寨」的界定一直都十分模糊,一方面是大部分國家都沒有出臺明確的規定去保護遊戲的玩法原創與版權;
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遊戲的拓展與歷史因素,我們也無法去判定《歡樂鬥地主》、《天天鬥地主》這種玩法類似的遊戲,究竟是否屬於「抄襲」的範疇。
正是因為這些「灰色地帶」,導致跟風換皮抄襲者層出不窮肆無忌憚,而原創者恰恰有苦說不出,只能眼巴巴乾瞪眼。
最近X博士就發現,締造了無數經典玩法的任天堂就又被盯上了。
而且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所謂的「致敬者」竟然用一套騷操作就避開了律師函的警告,讓東半球最強法務部都束手無策,還實現了名利雙豐收。
劃重點一:類寶可夢網遊《Temtem》橫空出世,一上線連續兩周登頂Steam
首先碰瓷任天堂的,是一款名為《Temtem》的Steam網遊。
這款由西班牙馬德裡獨立團隊Crema Games,通過玩家眾籌57萬美元後做出的類寶可夢遊戲,在上個月一開放搶先體驗就受到了玩家的熱捧,連續兩周力壓GTA5登頂Steam暢銷榜。
雖然設計師一再在網上聲稱該作品是在對寶可夢IP進行致敬,但從騰獸培育、道館挑戰、暗雷遇怪、技能機制等諸多設定上,都能看出《精靈寶可夢》的影子。
同時,這遊戲在對外宣傳方面,也多次以「類寶可夢網遊」來推廣自己的名氣。
作為一家在Steam平臺上毫無名氣的小作坊,能在搶先體驗首日就博得大量玩家的關注與購買,自然與「寶可夢」在玩家群體中的金字招牌脫不了關係。
不過除了借著任天堂精靈寶可夢的東風來為自己造勢外,《Temtem》也在對戰規則、騰獸出手次序、技能發動條件等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微創新。
因而並沒有激起大部分寶可夢迷的反對,在Steam上依舊擁有88%的特別好評率。
其實通過此事我們不難看出,玩家們對寶可夢類網遊空缺的遺憾,並希望藉此事激起GF社的危機感,打磨出更棒的寶可夢作品來競爭。
劃重點二:《動物之森》又被碰瓷,前索尼員工一手打造!
如果說因為玩法上的微創新,使得類寶可夢網遊《Temtem》贏得了玩家的一些好感,那麼近日在Steam平臺上即將發行的類動森遊戲《Hokko Life》,就顯得有些「飛龍騎臉」的意味了。
玩過任天堂《動物之森》系列作品的玩家,應該對於這類遊戲建屋、種菜、與各類小動物交流互動的休閒玩法非常熟悉。
結果在這款由前索尼員工一人打造的《Hokko Life》遊戲中,不但將與小動物和諧相處的遊戲理念給照搬了過來,而且在玩法上也基本與《動物之森》如出一轍。
僅有在細節操作與場景建模方面,由於是PC端開發的緣故可以更加逼真與精細,道具、植物、家具的種類也更多一些。
結合前索尼員工的背景來看,總隱隱有著一種「不愧只有你的競爭對手才最了解你自己」的意味。
這一手《Hokko Life》的上架,無疑是瞄準了《動物之森》在PC用戶中的潛在市場。
劃重點三:《跑跑卡丁車》竟成萬惡之源,任天堂太難了!
除了近期的這兩款站在任天堂肩膀上為所欲為的碰瓷作品外,環球影業、世嘉株式會社、百視達娛樂等大公司,都曾因為遊戲IP、掌機技術等原因被東半球最強法務部處以罰款。
而開啟網遊作品碰瓷任天堂遊戲的第一款神作,則是我們大部分老玩家的童年回憶——《跑跑卡丁車》!
它的遊戲玩法、道具、地圖場景都與任天堂在1992年發售的《馬裡奧賽車》系列遊戲十分相近。
為此任天堂在2006年狀告了《跑跑卡丁車》的開發商Nexon公司,並在庭外和解階段免費獲取了Nexon公司旗下遊戲《冒險島》的掌機發行權。
不過由於當時國內的網際網路環境,加上雙方後續一系列合作,使得該事件在中國玩家中影響力甚小,依然有一大部分玩家認為《跑跑卡丁車》是一款原創作品。
課後總結:
作為世界主宰的任天堂,由於旗下遊戲IP承包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導致了它屢屢陷入被碰瓷的漩渦中,當然也靠著官司的勝訴賺取了超百萬美元的賠償費。
不過由於發行平臺的保護,這次是否會考慮對Steam上一些碰瓷作品進行「正義的審判」依然是個未知數。那麼各位同學認為這次任天堂該不該告呢?
【編輯:慶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