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Topic1Section A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
我說課的內容是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1 Section A的內容。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過程等幾方面內容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該部分為本教材的第一課,本教材的四個主人公Kangkang 、Jane、 Michael and Maria一起討論一個名為Craig·Kielburger的加拿大人和他所創立的「解放兒童」組織,然後他們決定舉行一場「美食節」來籌集資金幫助這個組織。對話內容涉及到了一些關於徵求意見的句型,如:Shall we...?When and where shall we ...?以及本單元的重點語法賓語從句的陳述句,如:I think we can ....I will think about how to...等重要句型,此外還包括讚美別人的表達法,如:Good,Great,Good idea. 等。 本課的主要活動是1a 、1b、 1c、1d and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要滲透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關心他人、互相幫助;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友誼。
(二)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
學習並掌握詞彙:try one’s best, get in touch with, success, imagine, soup, cheese, biscuit, pancake等
在語法知識方面,學習並逐步掌握賓語從句的運用。
2.語言技能方面
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及知識自學的綜合能力。通過聽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通過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樂於在生活中接觸英語大膽嘗試模仿並培養學生自主精神;
拓展學生興趣,培養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學習策略
在學習中善於記要點;
在學習中善於利用圖畫等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學習並掌握賓語從句的用法。
2、難點 課堂活動中的語言表達,農村學校的學生英語聽說方面的能力較差,也不善於表達,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是一直以來關注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運用
這一課我主要採用情景交際教學法引入新課和「快樂·高效」的任務型教學法:提出任務-自主學習-展示交流-教師小結。
本課以情景交際教學法為主為學生創設情境,聯繫實際,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練習聽、說、讀。在任務型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學會說英語。初中生活潑好動,上課不容易集中精力,在聽、說、讀的練習中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任務有目的地做。在本課的課堂活動安排上,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有話說有事做,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體驗英語的樂趣和合作的快樂。
三、學法指導
八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有自我的觀點和看法,希望通過課本獲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因此,我們不能把知識直接交待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預習、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自主地尋找,獲取並使用信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讓學生交流、討論、合作分工、表演對話等,使學生在自主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中獲取知識,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實現英語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過程
Stage 1 Getting students ready for learning(3分鐘)
設計目的:該部分的目的一方面是老師跟學生的一個簡短交流,幫助師生之間增加感情,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鍛鍊英語思維的一個機會。該部分也是開啟一個新單元學習的關鍵,為單元新話題「美食節」做引入,對於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Step 1 師生間的常規問候。
Step 2幻燈片出示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的。
Step 3 檢查新單詞、短語的預習情況
Step 4複習導入(showing some pictures.)
1.(師生問答,討論如何幫助別人。)
T: If someone is in trouble, what will you do?
If someone needs money, what will you do?
(教師引導學生用下面的句式回答這些問題。)
學生用: I think I will ..,導入賓語從句。(導入新課)。
Stage 2 Pre-listening(8分鐘)
設計目的:該部分的目的在於引入本節課要學習和了解的人物Craig·Kielburger和他所創立的「解放兒童」組織。同時鞏固單詞「poster」和短語「be from…」,此外引出話題「food festival」,為接下來的聽力活動做準備,這起到導入話題和詞彙展示的作用。
Step 1 幻燈片出示幾張魁克·柯柏格的海報,學習單詞「poster」。
Step 2 Ask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引出短語「be from…」以及關於人物魁克·柯柏格的背景知識介紹。
Question 1、Who is he?Question 2、Is he from China?
Step 3 看一部關於「Free the Children」的短片,然後問學生,當你們看到這些從小因為家境貧困而被迫輟學到工廠做工的兒童的時候,你想幫助他們嗎?(目的是激發學生幫助別人的欲望。)
Step 4 提出怎麼幫助這些兒童的問題,引入新課Section A 的學習:How can we do for the children?預習的學生會回答,We can hold a food festival to raise money for them.
Stage 3 While-listening(Section A-1a/1b)(12分鐘)
設計目的:該部分的目的在於理解對話大意,訓練學生從聽力材料中獲取有關徵求意見、詢問信息的表達法,注意對話中的語音語調。
Step 1 Kangkang 、Michael、Jane and Maria also want to help them.Please listening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will they do? 2)What is Michael’s task ?
Step 2 Read after the tape,注意語音語調。
Step 3 分角色朗讀對話。
Step 4 Finish 1b.
Stage 4 post-listening(Section A-1c/1d/3)(20分鐘)
設計目的:1c部分主要通過閱讀1a完成信息匹配活動,旨在進一步了解賓語從句,在完成1c後,同時播放一個講解賓語從句陳述句的微視頻,鞏固學生對賓語從句的理解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d部分主要練習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以及用英語表達的能力,根據所給的三幅圖片,仿造所給的對話例子和同伴編對話。3部分是對這一節的升華,通過聽力完成搭配活動,了解如何幫助弱勢群體,如貧困地區的孩子、殘疾兒童或者是住院的孩子等,從而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情感。
Step 1閱讀1a對話,Find out the language points.
Step 2 Finish 1c,並進行練習,主要是注意賓語從句的運用。
Step 3 觀看賓語從句講解的微視頻,仔細觀察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I think (that) I will give them some money.
分析以上句子的句子成分,I是___ 語,think是__語 , I will give them some money這個句子是____語。
小結:當一個句子充當賓語時,這個句子就被稱為____________ 。當由陳述句充當賓語從句時,賓語從句與主句之間由連接詞(引導詞)__________來連接。__________無詞義,在口語或非正式文體中常省略。
Step 4 Finish 1d,老師先做示範。先讓學生看第一幅圖片,問「What can you see?」
「Are they from the same country?」「What will the food like?」
Step 5小組活動:要求3.4人一組根據例子讓同學們大膽得想像並討論美食節上即將發生的事情。例如,
I imagine (that) a lot of people will come to the food festival.
I imagine (that) everyone will have a good time.
(老師在教室學生中巡視,查看學生學習情況,解決同學們存在的疑難問題並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
Step 6讓個別學生展示討論的結果。
Step 7聽錄音完成3部分的聽力練習。
Stage 5 Assigning homework(2分鐘)
設計目的:該部分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並布置家庭作業。
Step 1老師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回憶本節課的知識。
Step 2布置口頭書面的家庭作業:
1)複習本課的單詞和短語;
2)與同伴練習1d的對話;
3)預習Section A-2/Section B-1a。
以上的教學過程重在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讓學生在自主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中獲取知識,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實現英語能力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