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似乎有一種"軟弱"印象,這一觀感不止來自拜登比川普瘦弱許多的身板,更與他在競選期間和川普截然不同的風格有關。
如今的局勢是拜登的地位已經得到確認,川普雖不甘心但也開始交接政府事務。在任命了一眾新內閣高級官員後,拜登似乎終於要放棄疲軟的舊貌,露出美帝國的"獠牙"來了。
當地時間周二,拜登在威爾明頓攜一眾核心成員露面,向公眾正式介紹他新的國家安全團隊,並明確將在一月份過渡到白宮.
在威明頓市中心皇后劇院的舞臺上,拜登宣布"美國回來了,並準備領導世界"。這次露面的拜登似乎帶著點強勢的態度,他介紹了自己任命的首位領導美國情報部門的女性,以及首位領導美國國土安全部的拉美裔美國人。
隨後拜登指出:"他們已經準備好領導世界,而不是退出世界。準備好對抗我們的敵人,而不是拒絕我們的盟友。"
與之對應的他還不忘抨擊了川普的對外政策,稱其在全球事務中採取了更多的孤立主義立場。我們都知道川普在任時期傾向於保守立場,不斷退群以及撕毀協議,都代表了他縮回美國觸手專注國內的政策風格。
而拜登的這些話表現出的強烈政治企圖則是,美國下一屆政府的目標或許是重新對世界施加影響力,換句話說拜登暗示了想要重新介入地區政治,將美國霸權主義的觸手再度伸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拜登還不忘吹噓一番自己的重要性,他表示:"在我們贏得大選後的幾周內,從世界各國領導人打來的電話中,我為他們如此期待,美國重新發揮其全球領導者的歷史作用所震驚。"
都知道這是場面話,不過從率先與其聯繫的國家不難看出,誰是拜登口中所說的"盟友"。目前已與他進行交談的國家包括英國、法國、以色列、加拿大、印度、歐盟和北約。
而談到美國的對外政策,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國務卿這個重要角色。川普的國務卿蓬佩奧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全球各處挑事的舉動意味著國務卿正是美國伸向世界的觸手。
拜登的國務卿人選託尼-布林肯,似乎是一個更加難纏的角色。據悉,布林肯在紐約和巴黎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父母離婚後他搬到了巴黎,而後他有了一個大名鼎鼎的繼父塞繆爾·皮薩,後者是享譽美國的著名律師,曾分別擔任美國和法國的總統顧問。
布林肯在講話中講了一個他繼父的故事,已故的皮薩曾在二戰集中營裡待了四年,是隨後大屠殺中唯一的倖存者。據布林肯講述,皮薩在逃亡時逃進了巴伐利亞森林,隨後他聽到了坦克隆隆的聲音。
皮薩鼓起勇氣跑向坦克,艙門打開,一位"非裔美國士兵"低頭看著他。皮薩跪倒在地,說出了母親教給他僅有的英文單詞"上帝保佑美國"。據布林肯稱,美國士兵把皮薩抬進了坦克,從此"進入了美國,進入了自由"。
故事講完的最後布林肯說到:"這就是美國對於世界的寫照,儘管不完美。"
無論故事是否真實,新任國務卿的這段話裡都釋放了強烈的對外信號,毫無疑問美國正是要做那個"開著坦克的非裔士兵",做救世主一般的角色。
甚至在講這個故事的同時,布林肯還抬了一手非裔,可以說對外對內都做到了滴水不漏。這位新任國務卿無疑是世界面臨的新挑戰,同時也徹底宣布了拜登政府的對外姿態。對於世界來說放棄幻想,迎接新的強力對手才是上策。